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306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doc

淄博职业学院

2013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普专/对口)

目录

前言 1

一、专业名称 3

(一)专业名称 3

(二)专业代码 3

二、招生对象 3

三、学制与学历 3

四、就业面向 3

(一)就业岗位 3

(二)就业范围 3

五、培养目标和规格 4

(一)培养目标 4

(二)培养规格 4

六、职业证书 5

七、培养模式 6

(一)“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6

(二)“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6

八、课程体系 7

(一)课程体系构建 7

(二)课程开发 9

(三)课程描述 11

九、实践教学体系 16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6

(二)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16

十、培养进程 19

(一)教学环节分配表 19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19

(三)综合实践进程表 21

(四)人才培养过程安排表 22

(五)人才培养方案各环节学时分配统计分析一览表 24

十一、考核评价 24

(一)知识考核 24

(二)综合实践考核 25

(三)能力、素质考核 25

十二、毕业条件 25

(一)学分规定 25

(二)证书规定 26

十三、其他说明 26

25

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淄博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近几年来,建立了60余家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一起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编写多部工学结合教材。

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历年来就业率均在96%以上。

以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PLC应用能力为主线,创建并实施“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运行保障机制,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

以岗位调研为起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7个行动领域,转化为9个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设计理念,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解构与教学情境设计。

课程标准中均明确项目构成、教学内容、学时安排,明确每项工作任务(项目)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项目)的工作资料和教学方法等。

每个教学情境均按六步法展开实施。

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注重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工作业绩纳入整个学习过程中考核,将职业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同时还制订了人文素养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考核标准。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按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人文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相互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激活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淄博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委员会职务

1

曾照香

45

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主任

2

宋涛

38

副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副主任

3

徐丙垠

47

教授

山东科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副主任

4

刘双生

45

高工

淄博无线电二厂

委员

5

汪立华

41

高工

淄博计保互感器研究所

委员

6

李贤温

45

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7

胡玉叶

43

副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8

李霞

38

副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9

祝木田

42

副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10

李红艳

38

副教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11

滕春梅

43

讲师

淄博职业学院

委员

一、专业名称

(一)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

(二)专业代码

580202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中职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

四、就业面向

(一)就业岗位

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

(二)就业范围

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

五、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以PLC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维修电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

本专业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与专业相应的外语知识基础上,学习电工、模拟电子、数字电路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与测量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等工程技术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单片机、电子产品制作等相关微控制器为主的相关职业拓展知识。

2.能力

(1)专业能力

化工、医药、建材、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能力。

具备电气识图、制图能力,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的使用,电子线路焊接与电子产品制作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选择、使用、调整,电气装配与调试能力,电工作业安全与工厂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PLC开关量逻辑控制技术应用能力,电机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变频技术应用能力,电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PLC模拟量处理及算法控制的应用能力,传感器使用与测量技术应用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力,PLC级联与工业组网应用能力,工控软件的组态能力,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应用能力。

(2)方法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运用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心智、意志,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自我管理能力:

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新的和变化着的环境。

创新能力:

在三年的学习中,通过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或毕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良好的职业品格和严谨的行为规范。

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熟练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能力。

具有初步的外语交流能力,可借助字典阅读外文资料。

3.素质

(1)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身体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能处理好男女之间的友谊、爱情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2)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

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不谋私利、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坚持原则。

职业行为:

严格执行电气操作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实践、开拓和创新。

能正确择业与就业、尊重师长、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热爱集体、着装整洁、文明生产。

六、职业证书

1.维修电工(必考);

2.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选考)。

七、培养模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淄博市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辐射新材料、化工等行业企业,培养胜任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

低压电器控制设备、生产线控制设备、工业控制网络设备及系统。

分析三大类控制设备,主控设备采用PLC的控制系统占工业应用的主流,其次DCS与现场总线在大型的控制系统中也有具体的应用。

对于控制系统来说,都是由主控设备、检测机构、执行机构等环节构成,主控设备占有主导地位。

针对三大类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两个主要工作岗位:

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

“1”---一条主线:

以PLC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3”---三个结合:

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运行

(二)“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运行(见图1)

图1“21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第1、2学期:

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

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工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习,为培养学生PLC技术应用能力打基础。

第3学期:

通过PLC小规模控制单元、电气设备装配单元、工厂供配电单元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低压电器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4学期:

通过PLC中规模控制单元、电气控制单元、传感器与测量单元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工业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5学期:

结合集中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环节,通过PLC级联、组网单元、DCS与现场总线单元、组态软件单元、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完成生产线的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6学期:

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强化对PLC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

教师与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八、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专业调研情况及相关职业标准,以实现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岗位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本专业的45项典型工作任务,见图2。

图2典型工作任务

本专业45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7个行动领域,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7个行动领域转换为9个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见图3。

图3课程体系构建图

(二)课程开发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从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去考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项目、任务、素质为基础,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