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0368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docx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

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解释:

分子一般指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即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基础,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2、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molecularbiology)

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和疾病相关生物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上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载体(vector):

是能携带靶DNA(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DNA分子。

4、克隆载体(cloningvector):

仅适于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扩增。

{

5、表达载体(expressionvector):

能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和翻译的载体。

6、质粒的复制子:

质粒DNA中能自主复制并维持正常拷贝数的一段最小的核酸序列单位。

7、噬菌体(phage)

是比细菌还小得多的微生物,和病毒侵犯真核细胞一样,噬菌体侵犯细菌,也可以认为它是细菌里的“寄生虫”。

它本身是一种核蛋白,核心是一段DNA,结构上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尾巴,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8、溶菌生长:

λ噬菌体感染细菌后,λDNA通过粘性末端而环化,并在宿主中多次复制,合成大量基因产物,装配成噬菌体颗粒,最后裂解宿主菌。

9、溶源生长:

λ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中与之一起复制并遗传给子代,但宿主细胞不被裂解。

10、…

11、插入型载体(insertionvector):

每种酶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如λgt系列,适用cDNA克隆。

λ噬菌体载体

12、置换型载体(replacementvector):

有两组(成对)反向排列的多克隆位点,其间DNA序列可被外源基因取代。

如EMBL系列,适用基因组克隆

12、穿梭载体:

是一类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载体。

逆转录病毒

13、卸甲载体(disarmedvector)

.

当逆转录病毒的癌基因被外源基因取代后,使病毒失去了致癌特性,这样的表达载体为卸甲载体。

14、穿梭载体(shuttlevector)

由逆转录病毒LTR、包装信号等元件及质粒复制子、筛选元件重组构建而成。

15、目的基因(targetgene)指待检测或待研究的特定基因。

16、基因文库

贮存有基因组全部顺序的信息库。

即含有一个机体基因组DNA的全套重组DNA分子。

17、cDNA:

以mRNA为模板,以dNTP为底物,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生成与mRNA互补的单链DNA分子,称为cDNA。

18、cDNA文库:

某种特定细胞及特定状态下的全部cDNA克隆。

19、DNA重组:

不同来源的DNA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重新组合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称为DNA重组。

20、克隆(clone):

由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繁殖后形成的与亲代性状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

21、DNA克隆(DNAclone)

应用DNA重组技术,在体外对DNA分子进行重组,构建成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重组DNA分子,再导入宿主细胞,然后从单个细胞开始进行大量扩增,最终获得大量同一的DNA分子。

22、电子克隆

通过基因数据库进行序列搜索、对比分析、拼接整合、预测新的、假定的全长基因,然后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加以证实并从相应的组织、细胞中获得这种基因,这个过程称为电子克隆。

23、工具酶(toolenzyme)

DNA重组技术,需要利用一些酶在体外对DNA进行切割、连接等基因操作,这些酶常被称为工具酶。

2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RE)

?

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水解酶。

25、回文结构:

在DNA的某些片段中有时会出现反转重复序列称回文结构。

26、同功异源酶(同裂酶)

来源不同,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靶序列的限制酶,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

27、同尾酶:

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DNA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

这两个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配伍未端(compatibleend)。

28、酶活力单位

在合适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下,1小时内完全消化1μg特异DNA底物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

29、星号活性:

限制性内切酶在非标准反应条件下,对识别序列的特异性下降,能切割一些与特异识别顺序类似的序列,一般在酶的右上角加“*”表示。

30、核酸(nucleicacid)

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31、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

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genotype)。

32、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RNA)

参与细胞内DNA遗传信息的表达。

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33、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由于核苷酸间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也称为碱基序列。

34、DNA的空间结构

构成DNA的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具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即DNA的空间结构。

35、超螺旋结构(superhelix或supercoil)

DNA双螺旋链再盘绕即形成超螺旋结构。

36、正超螺旋(positivesupercoil)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同相同。

37、负超螺旋(negativesupercoil)盘绕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反。

38、环状超螺旋结构

大部分原核生物的DNA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分子。

在细胞内进一步盘绕形成类核结构,并以致密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39、核小体(nucleosome)

真核生物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基本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

40、DNA:

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它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41、/

42、基因从结构上定义:

是指DNA分子中的特定区段,其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功能。

42、除了上述三种RNA外,细胞的不同部位存在的许多其他种类的小分子RNA,统称为非mRNA小RNA(smallnon-messengerRNAs,snmRNAs)。

43、RNA组学(RNomics)

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非mRNA小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

44、DNA的变性(denaturation)

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45、解链曲线:

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46、Tm:

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

也称融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

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47、DNA复性

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48、退火:

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这一过程称为退火。

49、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A260降低。

50、核酸酶:

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

51、基因组(genome):

是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

52、基因(gene):

是基因组中一个功能性遗传单位,是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信息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3、基因组学(genomics)

|

是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生物体内基因组的全部基因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水平上探索全基因组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内在规律和内外环境影响机制的科学。

54、类核(nucleoid)

原核生物基因组DNA位于细胞的中央区,与支架蛋白和RNA结合在一起,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经高度盘旋聚集形成一个较为致密的区域,称为类核。

55、操纵子(operon)

是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表达单位。

是由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

56、多顺反子

几个基因先转录到一条mRNA链上,然后再分别翻译成各自的蛋白质。

57、重叠基因(overlappinggene)

指基因组DNA中某些序列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所共用。

这些基因序列之间互相有重叠,所以称重叠基因(也称基因重叠)。

58、回纹结构(palindrome)也称反向重复序列。

核苷酸序列呈二元旋转对称。

这种特殊的结构顺序为回纹结构。

/

59、质粒

是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独立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是基因工程中最有力的载体。

60、F质粒(性质粒)

可以决定细菌性别,能将宿主染色体基因和它本身转移到另一宿主细胞中去。

主要有3个功能区:

转移区-插入区-复制区

61、R质粒(抗药性质粒)有2个相邻的DNA片段组成。

  抗性转移因子(RTF:

resistancetransferfactor)

  抗性决定因子(RDF:

resistancedeterminantfactor)

62、Col质粒(大肠杆菌素生长因子)

可编码大肠杆菌素(colicin)这种蛋白质可结合在敏感的菌细胞壁上,干扰某些生化过程(如复制、转录、翻译或能量代谢等),杀死不能产生大肠杆菌素的细菌,有利于自身的存在。

63、质粒的不相容性(incompatibility)

同一类群的不同质粒常常不能在同一菌株内稳定共存,当细胞分裂时就会分别进入不同的子代细胞,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性。

64、转座因子(transposableelement)

是指可移动的基因成分,即能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个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

65、病毒(virus)

作为致病微生物病毒对人类及动植物都造成很大的危害。

作为载体病毒被广泛的应用在基因工程中。

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完整的病毒颗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66、蛋白质构象疾病

若蛋白质一级结构不变,但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这类疾病称为蛋白质构象疾病(或称为蛋白质错折叠疾病)。

67、染色体组:

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正常生殖细胞(配子)中所含的全部染色体。

68、核小体:

在真核生物中,双螺旋的DNA分子围绕一蛋白质八聚体进行盘绕,从而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结构,称为核小体。

核小体结构属于DNA的三级结构

69、@

70、单顺反子(monocistron)

一个结构基因经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编码一条多肽链,翻译一种蛋白质。

70、断裂基因(splitgene)

指基因的外显子是不连续排列的,被内含子隔开。

但按顺序镶嵌在DNA分子上。

71、内含子(intron)

指结构基因中的非编码序列,不编码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

72、外显子(exon)

指结构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常常被内含子所隔开。

73、间隔区DNA(spacerDNA)

指真核生物基因之间存在的编码空白区或转录空白区。

74、{

75、顺式调控元件:

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75、超基因(supergene)

一个基因簇中含有几百个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基因簇称为超基因。

(超基因属于中度重复序的长分散片段,如HLA和免疫球蛋白重链与轻链基因。

超基因可能是基因扩增后又经过功能和结构的轻微改变而产生的。

76、多基因家族(multigenefamily)

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77、假基因(pseudogene)

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这些基因称为假基因。

78、基因的多态性

基因组中某个基因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变异型或基因型的现象,成为基因的多态性。

%

79、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

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中某段序列时,会呈现不同的消化片段,形成生物群体的多态性,这种多态性称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

80、自私DNA: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也存在一些可移动的遗传因素,这些DNA顺序无明显生物学功能,只是自身复制所以称这些DNA为自私DNA。

81、端粒(telomere)

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的独特结构。

是一种由DNA片段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82、端粒酶

是一种可催化端粒延长的酶,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

83、基因组结构

指基因组中不同功能的核苷酸序列在整个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排列情况。

84、(

85、多倍体:

指体细胞染色体增加一组或数组称为多倍体。

例如,三倍体(每号染色体都增加了一条,46+23=69条)

86、异倍体:

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非23的整数倍称异倍体。

例如,44、45、47条,肿瘤组织中多见异倍体细胞。

86、三体性:

指体细胞中某个染色体数目增加一条称三体性。

(47条)

87、单体性:

指体细胞中某个染色体数目减少一条称单体性。

(45条)

88、缺失:

染色体断裂部分丢失。

89、环状染色体:

两臂各断裂一次后,有着丝粒的两个断端彼此重新连接。

90、等臂染色体:

着丝粒横断,两臂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别互相连接,即长臂与长臂重连,短臂与短臂重连。

~

91、倒位:

两次断裂形成的片段旋转180度重新连接,使得基因顺序颠倒。

92、易位:

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

93、双着丝粒染色体:

两条染色体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两个片段相连。

94、插入: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节段插入到另一染色体中。

可正向可反向。

95、重复:

染色体的某些片段多出一份。

96、动态突变

指DNA分子中核苷酸(主要为三核苷酸或称三联体重复序列)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增加而产生的突变。

97、基因病(geneticdisease)

当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的编码序列或影响了基因的调控序列时,导致基因功能发生异常,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基因病。

98、多基因病(multigenicdisorder)多对遗传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99、单基因病(monogenicdisease)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00、三联体重复

有一类遗传病的基因序列中有高度重复的三联体序列,这种序列随世代的传递不断增加。

101、血红蛋白病:

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珠蛋白分子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

102、作图:

人类基因组十分庞大,对它进行研究需要首先将基因组这一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和标记,使其成为比较容易操作的、小的、结构区域,这一过程称为作图。

103、遗传图谱(基因连锁图)

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以遗传距离(cM,厘摩尔根)表示的相对位置(1cM的遗传距离大致相当于1Mb的物理距离)。

它是表明基因与基因之间位置关系的遗传标记,反映DNA标记之间的连锁关系。

}

104、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单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单个核苷酸变异而形成的DNA分子的多态性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er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

105、物理图谱

表示基因组中不同基因或DNA标记之间的实际距离。

以核苷酸数目(kb或Mb)的多少来表示。

106、基因图谱(转录图谱或cDNA图)

指人类基因组中占2﹪-5﹪的DNA编码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阐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07、序列图谱:

指人类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组成的物理图谱。

108、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应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生物信息的一门新生学科。

将生物遗传密码与电脑信息结合,分析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序列,揭示遗传信息。

通过查询、搜索、比较、分析生物信息,理解生物大分子信息的生物学意义。

109、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

:

是在经典实验生物学、生物大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数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目标:

了解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代谢小分子等)在特定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该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动力学过程。

110、功能基因组学

 从全基因组序列水平研究基因及其产物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结构与功能关系及活动规律的学科。

111、蛋白质组学

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建立完整的蛋白质文库。

112、比较基因组学

在整个基因组层次上进行跨物种、跨群体的核苷酸序列比较。

对基因组的大小、数量,特定基因的存在或缺失,基因的位置及排列顺序等进行比较。

探讨物种的进化、基因功能的演变和基因的调控

113、环境基因组学:

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

114、环境应答基因

人类对环境暴露的易感性在不同个体中存在遗传背景的差异,某些基因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会产生特定的反应,称为环境应答基因。

^

115、药物基因组学

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清除等过程中的基因差异。

(进行疾病相关基因、药物作用靶点、药物代谢酶谱、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的研究。

寻找新的药物先导物和新的给药方式,指导临床用药。

116、基因组多态性的研究

不同群体或个体在对疾病的易感性、抗性及其他生物学性状方面的差别是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17、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

鉴定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基因被阻断或增强后在细胞和整体水平所产生的表型变异。

利用模式生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可以克隆人类疾病基因、揭示基因功能和疾病分子机制、阐明物种进化关系。

118、基因组学(genomics):

指阐明整个基因组的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119、HGP

是一个以测序为主的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是后基因组计划。

120、后基因组计划(post-genomeproject)的任务

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及功能,即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蛋白质的表达)的研究,最终揭示基因的功能。

121、蛋白质组(proteome):

是指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22、蛋白组学(proteomics)研究生物体全套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123、盐析法:

就是根据不同蛋白质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的程度不同而达到彼此分离的方法。

124、盐溶:

蛋白质一般在低盐浓度下的溶解度随着盐液浓度升高而增加,此时称为盐溶。

125、盐析:

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又以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

126、】

127、有机溶剂沉淀法:

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而分离的方法,称为:

有机溶剂沉淀法。

128、等电点沉淀法:

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的溶解度最低而各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特点进行分离的方法称为等电点沉淀法。

129、透析:

将待提纯的溶液装入半透膜的透析袋内,透析袋置于蒸馏水中,更换透析外液,直到透析袋内的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降低到最低为止。

129、超滤:

利用压力或离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分子溶质分子通过

半透膜而使蛋白质保留下来。

130、平衡离心:

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不同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平衡离心。

131、;

132、凝胶过滤又称分子筛层析:

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133、电泳:

在外界电场的作用下,蛋白质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反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133、离子交换层析

是根据物质的酸碱度、极性及分子大小的不同进行分析分离的层析技术。

属于吸附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所有的固相基质称为:

离子交换剂。

134、离子交换剂:

是由不溶于水的,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骨架组成。

如,树脂、纤维素、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

135、亲和层析:

利用生物大分子所具有的特异性亲和能力进行分离的方法。

136、亲和能力:

~

生物大分子物质(如酶与底物及抑制剂、抗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生物素与抗生物素等),具有与其结构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发生可逆性结合的特性,这种分子间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能力。

137、(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破坏蛋白质中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比例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

从而使蛋白质获得大量的负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质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消除了电荷效应,使电泳迁移率仅与分子量大小相关。

138、亲和素:

是一种存在于卵清中的碱性糖蛋白。

139、质谱(massspectrometry,MS)

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在蛋白质组鉴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0、指纹谱:

因为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同,被酶水解后产生的肽片段序列也各不相同,所以肽混合物的质量也各有特征,即构成指纹谱。

141、非共价键:

存在于一个分子或多个分子的原子之间,非共价键(又称为次级键或副键)决定生物大分子和分子复合物的高级结构,在分子识别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42、…

143、氢键:

是由两个负电性原子对氢原子的静电引力所形成。

氢键的键能比共价键弱,比范德华力强。

是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次级键。

144、范德华力: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作用力,是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吸引另一个原子外围电子所产生的作用力。

它是一种比较弱的、非特异性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有三种表现形式: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145、疏水键:

指两个非极性基团(疏水基团)为避开水相而群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是维持蛋白质三、四级结构的主要次级键。

146、离子键(盐键):

是由于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147、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two-hybridsystem):

利用酵母细胞内的真核表达系统,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法。

148、DNA结合域(BD):

%

N端的结构域能识别报告基因上游的特异DNA序列称为DNA结合域(BD)。

148、转录激活域(AD):

C端的结构域具有转录激活功能,称为转录激活域(AD)。

149、标签融合蛋白:

主要用于证明2种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物理结合,分析2种蛋白分子结合的具体结构部位及筛选细胞内与融合蛋白相结合的未知蛋白质分子。

150、癌基因(oncogene,onc):

是一类能控制细胞生长,并能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151、转化:

具有潜在诱导细胞恶性化的特征。

152、病毒癌基因(viraloncogene,v-onc):

是一类存在于肿瘤病毒(多数是逆转录病毒)中的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