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30202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docx

第8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

第八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

第一部分本章概述

 一、本章复习要求

本章包括十个内容:

(1)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3)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4)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5)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6)国库集中收付制度;(7)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8)单位预算管理;(9)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10)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通过复习,要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构成、计量和确认;

(2)理解和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及其会计处理;(3)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历年考情分析

本章从2005年-2007年,每年都是二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所有考生必做题1题(10分),选做题1题(20分),分数很重。

三、教材新变化

本章内容略有变化:

新增加了“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对考试影响不大。

第二部分知识点列表

知识点

名称

相关阅读

学习建议

8.1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

8.1.1

预算会计主体和对象

大纲P52

了解

8.1.2

预算会计构成

大纲P52

了解

8.1.3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主要区别

大纲P53

掌握

8.1.4

政府会计改革

大纲P54

了解

8.2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

8.2.1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容

大纲P54

掌握

8.2.2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计价和核算特点

大纲P55

掌握

8.2.3

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

大纲P57

掌握

8.2.4

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计量和核算特点

大纲P57

掌握

8.3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8.3.1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大纲P57

掌握

8.3.2

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计量和核算特点

大纲P58

掌握

8.4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

8.4.1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

大纲P58

掌握

8.4.2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大纲P59

掌握

8.4.3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内容

大纲P59

掌握

8.4.4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的计量和核算特点

大纲P60

掌握

8.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8.5.1

会计报表的种类

大纲P60

了解

8.5.2

编报年度决算的相关规定

大纲P61

了解

8.6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8.6.1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大纲P62

了解

8.6.2

收入收缴程序

大纲P63

了解

8.6.3

支出拨付程序

大纲P63

了解

8.6.4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

大纲P65

掌握

8.7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8.7.1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主要内容

大纲P66

了解

8.7.2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大纲P66

了解

8.7.3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业务的核算

大纲P67

掌握

8.8

单位预算管理

8.8.1

单位预算内容

大纲P67

了解

8.8.2

单位预算编制方法

大纲P68

熟悉

8.8.3

政府收支分类

大纲P69

掌握

8.8.4

预算执行与检查

大纲P70

了解

8.9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8.9.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容和形式

大纲P70

了解

8.9.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大纲P71

熟悉

8.9.3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

大纲P71

掌握

8.9.4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评估、清查及报告

大纲P72

了解

8.10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大纲P73

掌握

 

第三部分:

知识点详解

8.1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

8.1.1预算会计主体和对象

预算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包括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预算会计的对象,是非物质生产领域中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运动。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对象,是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行政单位会计的主体是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是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各级行政单位财政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

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在执行单位预算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则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的主体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是各类业务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

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在从事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支出、结余,则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8.1.2预算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等。

中国人民银行在办理国库业务过程中设立的国库会计、税务部门在办理税款征解过程中设立的收入征解会计以及建设单位会计等,在执行总预算会计过程中,均承担一定的预算会计业务,也属于预算会计的范畴。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医院、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地质勘察单位等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办法等。

1.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的专业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国家预算体制相适应,共分五级,每一级政府财政预算都要设立相应的总预算会计。

中央政府财政部门设立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设立地方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主要特点:

(1)服务于国家预算,对财政性资金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合理调度资金提供会计信息,并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服务。

(2)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但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3)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提供信息,以满足人民代表大会、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政管理的需要。

(4)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对因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而形成的年终预算结余资金,各级总预算会计应按规定对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处理。

2.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我国行政机关,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各民主党派机关等。

根据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行政单位会计分为主管会计单位(又称一级预算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又称二级预算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又称基层预算单位)三级。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基层会计单位之间的资金领拨关系发生变化。

各单位经费不再层层转拨,而是划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行政单位会计主要特点: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使用和结果。

(2)财务会计管理以预算拨款为中心,收支核算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

(3)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4)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但应对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3.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指各类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及经济收支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边疆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事业单位会计主要特点:

(1)经济来源即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自身业务收入。

(2)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3)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8.1.3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主要区别

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比较,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财政性”的特点。

“公共性”,是指预算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属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事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

“非营利性”,是指预算会计主体不以营利为目的。

“财政性”,是指单位预算会计与国家财政存在一定的资金领拨关系。

预算会计与会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则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预算会计要素分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

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净资产,或: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其中,前一会计等式反映单位在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静态等式;后一会计等式反映单位在业务活动中的收支、结余情况及净资产增值情况的动态等式。

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

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

8.1.4政府会计改革

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政府会计改革应当按照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要求,完善会计核算基础,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协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等政府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和资产负债状况、财务业绩等情况,满足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及相关方面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合理配置资源、进行社会经济决策服务。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IPSASB)正在陆续制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导向的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S)。

目前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有:

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汇率变动的影响,借款费用,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联营中的投资,合营中的权益,交换交易收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建造合同,存货,租赁,报告日后事项,金融工具:

披露和列报,投资性房地产,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分部报告,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关联方披露,非现金产出资产的减值,一般政府部门信息的披露,非交换交易收入,财务报表中信息的列报,雇员福利,现金产出资产减值等。

正在制定的准则或项目有:

公共部门会计框架、社会福利、服务特许权协议、继承资产、财政可持续性等。

8.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

8.2.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容

1.行政单位资产的内容

行政单位的资产是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财政授权用款额度、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等。

2.事业单位资产的内容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

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在1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财政授权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其资产类项目还应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等,有关会计核算内容见本章“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8.2.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计价和核算特点

1.货币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应当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

2.应收及预付款项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应当按照买卖双方在交易成效时的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有现金折扣的,应按总价法,即按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入账金额。

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但特别规定除外。

如《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

3.存货

行政单位的存货主要是行政单位大宗购入、需要库存的物资材料。

事业单位的存货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预算拨款购置的存货,应当在批准的预算额度内执行;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存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购入自用材料,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即购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税费,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作为材料的入账价格。

购入非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的,分两种情况进行核算:

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含增值税)作为材料入账价格;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实际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不含增值税)作为材料入账价格。

行政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办公用品,可以在购入时直接列作当期支出,不作为存货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记账。

行政事业单位的存货发出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例8-1】说明材料核算

甲医疗事业单位购入自用材料12000元,其中价款10000元,增值税款2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全部领用于专业业务活动。

账务处理是:

①购入材料时:

借:

材料12000

贷:

银行存款12000

②领用材料时:

借:

事业支出12000

贷:

材料12000

4.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首先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对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收益以及投资的安全性等进行测算和分析,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实行集体审议。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

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或者所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例8-2】说明对外投资(固定资产)

某事业单位以某项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该项固定资产的评估价为640000元;账面原价为58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

对外投资――其他投资640000

贷: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640000

同时,借:

固定基金580000

贷:

固定资产580000

【例8-3】说明对外投资(专利)

某事业单位以某项专利权对外投资,该项专利权经双方确定的价值为120000元,账面原价11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

对外投资――其他投资120000

贷:

无形资产1100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0000

同时,借: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10000

贷: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10000

5.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

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

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使用预算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在经批准的预算额度内执行;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购置的固定资产,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组织验收。

经营性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当设立备查登记簿专门登记。

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保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和清查盘点制度。

(2)固定资产的核算。

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是一致的:

事业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增加固定基金,并视资金来源的不同列作当期支出或者减少专用基金中修购基金;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相应减少固定基金。

【例8-4】说明固定资产核算

甲事业单位用修购基金购置固定资产3000元;用结余资金购置固定资产4000元;用拨入专款购置固定资产5000元。

6年后,上述固定资产报废,发生清理费用200元。

账务处理是:

①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3000

贷:

银行存款3000

借:

事业支出4000

贷:

银行存款4000

借:

专款支出5000

贷:

银行存款5000

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借:

固定资产12000

贷:

固定基金(3000+4000+5000)12000

②报废时:

借:

固定基金12000

贷:

固定资产12000

借:

专用基金――修购基金200

贷:

银行存款200

事业单位取得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应当同时确认固定资产和其他应付款。

在支付租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增加固定基金,列作当期支出,并冲减其他应付款和银行存款等。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例8-5】说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某事业单位因事业发展需要融资租入一台设备,租赁期10年,租金总额10万元,每年支付租金1万元,10年后将设备归还出租人。

账务处理是:

①融资租入设备时:

借:

固定资产100000

贷:

其他应付款100000

②每年支付租金时:

借:

其他应付款1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

借:

事业支出10000

贷:

固定基金10000

③归还设备时:

借:

固定基金100000

贷:

固定资产100000

6.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计价。

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

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2)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应当予以合理摊销。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当在无形资产的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例8-6】说明无形资产

甲事业单位因事业发展需要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价款5万元;因经营需要,购入一项专利权,支付价款10万元,预计受益期为5年。

假设事业活动未进行成本核算,经营活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

账务处理是:

①购入事业需要的专利权时:

借:

无形资产――专利权500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因事业活动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应将无形资产一次摊销:

借:

事业支出50000

贷:

无形资产――专利权50000

②经营需要购入专利权时:

借:

无形资产――专利权100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0

因经营活动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应将无形资产分5年摊销,每年分摊2万元时:

借:

经营支出20000

贷:

无形资产――专利权20000

8.2.3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

1.行政单位负债的内容

行政单位的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以及应付工资、应付津补贴等。

2.事业单位负债的内容

事业单位的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和应交税金等。

8.2.4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计量和核算特点

1.负债的计量

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2.负债的核算特点

应缴款项包括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预算款是指按规定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款项,主要包括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以及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范围按财政部规定办理。

行政事业单位代收的应缴入国家预算的款项和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但尚未上缴时,应当作为负债入账。

需要说明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并按“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设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8.3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8.3.1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1.行政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行政单位资产减负债和收入减支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结余等。

2.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以及其他基金等。

8.3.2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计量和核算特点

1.净资产的计量

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2.净资产的核算特点

(1)固定基金。

固定基金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固定基金通常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增减,两者金额通常相等;但是,在存在尚未付清租金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两者的金额不同:

固定资产应当在取得时按照协议租赁价等入账,而固定基金应当在支付租金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入账。

(2)事业基金。

①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的一般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滚存的结余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从本单位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二是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

②投资基金。

事业单位的投资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占用的基金。

投资基金应当按照对外投资账面余额的增减而发生相应的增减,两者金额应当相等。

(3)结余。

①行政单位的结余。

行政单位的结余是指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行政单位的正常经费结余与专项资金结余应当分别核算。

②事业单位的结余。

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包括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事业结余应当在年末转入结余分配;经营结余通常应当在年末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③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

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

【例8-7】说明结余和结余分配

甲事业单位有关结余和结余分配资料如下:

(1)结账前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等账户余额共计800万元;事业支出、拨出经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等账户余额共计700万元。

期末或年末将事业收入与事业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①将收入转入事业结余:

 

借:

财政补助收入等 8000000 

贷:

事业结余8000000

②将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借:

事业结余7000000

贷:

事业支出等7000000

③将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