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业务学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97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业务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院感业务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院感业务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院感业务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院感业务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感业务学习.docx

《院感业务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业务学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感业务学习.docx

院感业务学习

一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2016.01.13

地点:

产二医生办公室

主讲人:

学习内容: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参加人员: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病房分区

清洁区:

医务人员值班室,更衣室,储物间

半污染区:

换药室,治疗室,办公室,护士站,内走廊

污染区:

病房,污染间

清洁卫生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要求:

1.湿式清扫,一天1-2次。

2.拖把严格分区使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冲洗晾干备用。

定期消毒。

3.有条不紊,有秩序,不遗漏,一次擦完4.早晨8点之前完成。

墙面和门窗:

1.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2.通常使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消毒剂擦拭3.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病房床头柜应一桌以抹布。

用后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医疗废物的管理

生活废物----黑色袋

医疗垃圾-----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包装袋

三不准三禁止!

三不准:

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医疗废物,

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

三禁止:

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垃圾,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要贴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科室,生产日期,类别,重量,袋数,交接人签名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运送,收集的工作要求

运送人员每天从科室用“医疗废物专用密封车”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医疗废物暂存间。

医疗废物转运,收集时要核对重量,数量,类别等,科室清洁工和收运员要分别签名,科室监管员监督。

移交情况记录于科室医疗废物登记本内。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以上各种记录资料要妥善保管,至少保留3年。

收运来的医疗废物要放入暂存间,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医疗废物转出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场地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职业暴露予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主要内容

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穿橡胶手套和鞋

近距离操作时要戴口罩,防止身体接触医疗废物,更要防止被利器刺伤,割伤

每次处理医疗废物后均要用洗手液洗手

 

二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手卫生

参加人员:

手卫生: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是:

医务人员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是:

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手消毒剂是:

用于手部皮肤,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包括暂居菌和部分常居菌数量的抗微生物物质,如乙醇,氯已定,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是:

含有乙醇和护肤成分,应用于手部,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

免洗手消毒剂:

适量消毒液于手心,双手相互揉搓直至干燥,不需外用水的一种消毒剂。

手卫生的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佩戴戒指等饰物。

3.手部不应佩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甲装饰物。

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的标准与要求

医务人员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后的标准要求≤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5cfu/cm2.

不论在任何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致病性微生物,在母婴同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衣物人员的医务人员的手,不得检出沙门菌。

医院手卫生设施配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采用流动水洗手,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取非触摸式水龙头开关;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皂液应置于洁净容器内,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3.配备的干手物品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4.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什么情况下洗手?

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

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之后;

5.穿脱隔离衣前,后;

6.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7.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8.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9.当医务人员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10.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病房等

医务人员洗手的具体方法

1.采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泡;

2.取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的程序与时间要求,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s,还要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整个过程不少于1分钟。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严格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感染性疾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特殊情况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6.接触特殊传染病病原体后,实施手术及侵入性操作前后。

洗手和手消毒的基本要求

1.医务人员时,应彻底清洗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佩戴饰物的部位等。

2.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先清洗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的取液器中。

3.医务人员的手未见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4.医务人员手消毒时,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手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手部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性患者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洗,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洗手或手消毒;

3.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反复使用。

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应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与医务人员手有密切关系时,应及时并连续地进行监测。

监测的重点包括各专业的ICU,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室,手术室,产房,导管室等重点部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方法

被检者双手消毒后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手指屈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同时转动棉拭子。

而后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接触被检查者部分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手卫生的规范化管理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制约手卫生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问题所在。

因此,要提高手卫生的效果,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率。

2.医院应有计划地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宣传与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并将手卫生知识与技能,纳入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或岗前培训与考核内容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知。

 

三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无菌物品存放使用管理制度

参加人员:

一.环境要求

1.无菌物品应存放柜内,环境清洁,明亮,通风或有空气净化装置,照明光线充足;温度低于24摄氏度,湿度低于70%。

2.无菌物品分类存放,存放位置固定,标识清晰;物品存放应距离地面20~25cm,距墙壁5~10cm,距天花板50cm

二.人员要求

1.无菌物品存放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清点补充;接触无菌物品前洗手。

2.清点物品时以目测为主,减少触摸。

3.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将剩余少量未用完批次物品放在上层,补货时按有效期限长短,而面向取物者从左到右排列,取物时左进右出。

对不常用的近期物品单独存放。

三.无菌物品的清点与使用

1.清点或取用无菌物品前戴帽子,口罩,卫生洗手。

2.无菌物品的包装应整洁,密封性好,无破洞,无潮湿,

无污渍,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标志清楚,按照按照有效期顺序依次摆放,常用物品就近摆放。

3.使用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查看包装质量,有效期及包内物品质量。

4.无菌物品使用后应及时清理,器械及包装分类放置在指定位置;传递或清理物品时,小心利器刺伤自己或周围人员,将使用后的利器及时放入利器盒。

5.使用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查看包装质量,有效期及包内物品质量。

6.按无菌包的使用顺序依次打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禁止使用:

灭菌物品超过规定的有效期;使用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查看包装质量,有效期及包内物品质量.

按无菌包的顺序依次打开,出现以下情况禁止使用;

(1)灭菌物品超过规定有效期限;

(2)灭菌物品包装松散或包布有破洞;

(3)包布潮湿,有污渍,水印或水渍

(4)灭菌过程指示胶带没变色或变色不均匀;

(5)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不变色或变色不均匀;

(6)灭菌器械有污渍,锈渍;

(7)对灭菌过程及质量表示怀疑时。

无菌物品有效期

无菌物品有效期

1.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无季节限制,依据包装材质不同保存有效期限不同,使用时应仔细检查有效期标志。

2.灭菌物品的包装应整洁不易松散,密封性好,无破洞,灭菌日期及有效期标志清楚,按照有效期顺序依次码放在储物架或储存柜内,有效期标志应明示,便于目测清点。

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

1.使用棉布材质包装的无菌物品:

保存环境能达到要求的有效期可延长到14天;保存环境不能达到要求的各临床,医技科室,无菌物品存放有效期7天。

遇持续霉雨天气或或沙尘天气保存期应缩短

2.使用一次性包装材质包装的无菌用品,保存环境清洁,温度湿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1.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有效期为1个月。

2.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一次性纸塑包装袋,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有效期为6个月。

3.硬质密封容器包装的有效期为6个月。

4.无菌物品保存环境怀疑有污染,受潮或对灭菌包的包装质量产生怀疑时,应停止使用并对包内物品进行重新清洗,包装和灭菌。

5.开放性储槽,器械盒等不能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6.灭菌器厂家指导意见与国家规范不一致时,遵循从严原则

 

四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紫外线灯监测

参加人员:

紫外线灯

(1.)每次开灯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周用酒精擦拭灯管一次。

(2.)灯管1000小时以内6个月测一次,1000小时以后3个月测一次。

(3.)测试时应先开灯3到7分钟然后将紫外线测试卡置于紫外线灯管正中垂直1米处照射1分钟后判断结果,普通30W灯管强度大于等于90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小于70须更换灯管,更换新灯管后从0开始计时。

监测后在卡上注明监测日期,地点,强度,并将指示卡粘贴在记录单背面。

空气培养

(1)每月测一次,每次测试前清洁通风,消毒一小时后静置半小时再进行测试。

(2)测试面积小于30平米的房间用3个培养皿,对角成直线排放离地离墙一米。

测试面积大于30平米的用5个培养皿,四角离地离墙1米各放一个,放中间离地1米放一个。

(3)测试前在培养皿底外注明顺序位置,5分钟后收培养皿,摆放时从里到外依次摆放,收时从外到里。

最后送往检验科。

注意事项:

采样时严格无菌操作,将培养皿平板盖平移置外缘,暴露5分钟,由外向内手盖好标本,立即送检。

空培正常值:

一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病房,小于或等于10cfu/m2

二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NICU,烧伤病房,早产室等,小于或等于200cfu/m2

三类:

各类普通病房,检查室,采血室,治疗室,化验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小于等于500cfu/m2.

物品浸泡浓度

类别

浓度mg/l

时间

方法

物表擦拭

125

停置5分钟

浸泡湿化瓶

250

浸泡15-30分钟

先消毒后清洗

浸泡止血带

250

浸泡15-30分钟

先消毒后清洗

器械

500——1000

浸泡15-30分钟

先消毒后清洗

体温计

500

浸泡30分钟

一人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

500

每周清洁

袖带每周消毒一次

 

五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参加人员:

1.物品准备:

采样记录单,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无菌棉拭子,酒精灯,打火机,碗盘,试管架,无菌剪刀,标记笔,治疗车,口罩。

2.口述:

“衣帽整齐”,(操作)洗手,戴口罩,

3.口述:

在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处理后,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对手表面进行采样。

4.点燃酒精灯,打开无菌剪刀包。

5.“请你五指并拢,掌心向上”将无菌棉拭子在酒精灯上消毒管口后,取出,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同时转动棉拭子,从一只手的左手拇指,依次擦食指,中指到小指,再由右手的小指依次到拇指,完后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同时用无菌剪刀剪去棉拭子被手污染的部位,用标记笔记录采样时间,科室,姓名,及时送检。

6.盖灭酒精灯,整理用物

7.口述:

监测目的:

细菌总数监测

8.结果判定:

手消毒效果应到达如下要求:

手卫生消毒,监测的细菌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9.洗手,摘口罩

 

六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

参加人员:

操作程序

1.用5*5cm的标准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要求采样面积≥100cm2,连续采样4个。

2.用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只,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剪去手按处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监测。

3.化学消毒剂常用中和剂

1.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

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

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

乙醇吐温80+卵脂3.0+0.3

甲醛双甲酮+马林1.0+0.6

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2.0+2.0

4.将采取的样本上下颠倒混匀10次,以无菌管吸取样本1ml倾注营养琼脂平板,35摄氏度18-24小时培养

细菌计数计算方式:

平板上菌落×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七月医院感染业务学习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学习内容:

84消毒液的配置及使用要求

参加人员:

1.目的为降低微生物污染,有效的进行环境卫生和工器具的管控,特制定此要求。

2.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对生产车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控制。

3.职责

1.)生产部负责对不同用途的84消毒液进行定时的配制及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2.)品控部负责对不同用途的84消毒液的配制过程及使用进行检查记录。

3.配制及使用要求

1.)84消毒液的配制

2)配制比例

序号原液:

水时间使用方法用途

11:

10030分钟浸泡后清水洗净用于工器具消毒

21:

2505分钟浸泡后清水洗净用于毛巾消毒

3.1:

2505分钟浸泡刷洗后清水冲洗用于地漏消毒

4.配制方法

先戴好手套,按照配制比例,在配置容器中先加入所需的水,再倒入量好84消毒液,用手轻轻搅拌,消毒液即配制完成

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

84消毒液具有腐蚀性:

一定要稀释才能使用,被消毒物品消毒时要浸沫在消毒液中,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84消毒液时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可挥发性气体,因此配置好的消毒液要加盖放置。

配置84消毒液时要戴好口罩和手套。

84消毒液宜用凉水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

84消毒液需在25摄氏度条件下避光保存,保质期为一年,放置太久其有效氯的含量降低会影响其消毒效果。

因此放置4-6个月的84消毒液应按比例增加1/2原液稀释使用,放置6-12个月的消毒液按比例增加1倍原液稀释使用。

使用方法

工器具消毒:

将清洗干净的工器具浸泡在比例为1:

100的消毒液中,加盖,浸泡30分钟后,取出,在清水下充分冲洗干净,晾干后使用。

毛巾消毒:

将清洗干净的毛巾浸泡在比例为1:

250消毒液中,加盖,浸泡5分钟后,取出,在清水下充分冲洗干净,在指定的地方晾晒。

地漏口消毒:

可将浸泡过毛巾的剩余消毒液倒入地漏口浸泡刷洗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消毒液的检查

消毒液的检查包括保存条件,保质期及不同浓度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

检查结果及时的记录。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