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726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docx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散文阅读及答案doc

全国中考语文考试题分类整理:

散文阅读及答案

姓名:

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题

xx题

xx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21题)

1.2014湖北省宜昌市 入清泉之境悟人生真谛(15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

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

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

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

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

再后来深入乡村,造访田园,登临名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

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

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

哲学家培根说过: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

”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

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

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

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

④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

且让他暂时得逞又能怎样?

⑤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根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

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

谁又能说不呢?

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

“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他“休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

的千古名篇。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选自《阅读与鉴赏》

   

  26.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分)

  27.文段①中“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一句点出了王维诗歌创作的特点,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1分)

  28.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

(2分)

月夜听泉,古刹闻钟,         ,         ,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

29.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下面的语句应还原到文中第几段的开头最恰当?

(1分)

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

  30.读诗也是读人,作者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读出了他怎样的人品呢?

请用文段⑤中连续的三个双音节词回答。

(2分)

  31.文章结尾说“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那么,作者心中“精神的明月清泉”是什么呢?

请用文段⑤中的原话来回答。

(2分)

  3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段⑥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33.文段③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联想到《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请写出这个名句,并补充一个由此联想到的古仁人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3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答案】四、入清泉之境悟人生真谛(15分)

2

6.(2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指出王维的诗句即可)

27.(1分)诗中有画

28.(2分)示例:

江南乘舟、溪边浣纱、湖中采莲、亭中赏雪等等。

(句式相同,意境贴切即可)

29.(1分)第④段开头

30.(2分)坦诚执著自识(错一词扣1分,扣完为止)

31.(2分)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2.(2分)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达了王维的诗句对我灵魂的照耀和身心的洗涤。

(答出“对偶”1分,“赏析”1分)

33.(3分)名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分)事例示例:

欧阳修被贬滁州,却与民同乐,造福一方。

苏轼多次遭贬,却豁达坦然,心忧民生。

……(2分,人物事件符合观点即可)

【注】语文答案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情景性,很多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解读,离开了现有的问题和语境,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目,甚至同一问题同一语境,不同学生的解答,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态,所以,阅卷老师在评阅过程之中,务必认真通读原文,仔细揣摩题意,去芜取精,把握要旨,让每一份答卷做到对无一遗,错无一漏。

难度:

中等知识点: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2014济宁市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

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

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

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

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

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

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

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

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

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

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

焉有失?

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

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

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

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

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

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

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

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

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

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

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

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

不多见了啊。

人和牛,都老了。

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

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

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

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

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

——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

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

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

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

“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

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

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16.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

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3分)

17.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3分)

18.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分)

19.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

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

(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20.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这是为什么?

(3分)

【答案】16.答案:

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评分:

共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意思对即可。

17.答案:

“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8.答案:

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评分:

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

修辞手法:

比喻;   表达效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评分:

共3分。

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

20.答案: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难度:

中等知识点: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3.2014湖北株洲市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一)葡萄汪曾祺

四月,浇水。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

它真是在喝哎!

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

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

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

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

真快!

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功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

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

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

“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

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

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

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雪人

(2)____________雪人

小餐馆年轻人的情感

(3)____________雪人

(4)____________雪人

16.“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

”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吗?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16分)

15.(4分)

(1)创造(装扮)

(2)破坏(污损)(3)喜爱(4)嫌弃(每空1分)

16.(4分)不能,因为“溅”字化无形为有形,比“飘”更能表现孩子们笑声的清脆响亮,它描绘了热闹欢快的场面,表现了雪人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能,因为“飘”字写出了孩子们笑声的轻盈悠扬,不仅表现了雪人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而且与上文“雪花飞扬”相照应,比“溅”更能表现笑声传播的广远。

17.(4分)“漂亮的雪人”象征了美好的事

物,它前后的遭遇构成强烈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痛惜之情,还起到点题和充当线索的作用。

18.(4分)要教育孩子们学会珍惜和爱护美好的事物;要尊重创造性的劳动;要唤醒人们珍爱美好生活的良知;要重视保护环境。

难度:

中等知识点: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8.2014湖南益阳市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我爱一切的花朵。

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

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

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

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

我不买花。

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

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

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

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

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

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

“百合上市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

“什么时候了?

什么经济能力?

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

”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

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

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我向他奔过去,喊着:

“荷西,对不起。

”我扑上去抱他,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家里,把那孤零零的三五朵百合放在水瓶里,我好像看见了丈夫的苦心。

他何尝不想买上一大缸百合,可口袋里的钱不敢挥霍。

毕竟,就算是一小束,也是他

的爱情。

那一次,是我的浮浅和急躁伤害了他。

之后我们再没提过这件事。

四年后,我去给丈夫上坟,进了花店,我跟卖花的姑娘说:

“这五桶满满的花,我全买下,别担心价钱。

坐在满布鲜花的坟上,我盯住那一大片花色和黄土,眼睛干干的。

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

一个清晨,我去了花市,买下了数百朵百合,在那间房中摆满了它们。

在那清幽的夜晚,我打开家里所有的窗和门,坐在黑暗中,静静地让微风吹动那百合的气息。

那是丈夫逝去了七年之后。

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

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原题为“夜深花睡”。

选自十月文艺出版社《你是我不及的梦》一书,有删改)

22.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最爱“百合花”?

(2分)

2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前文,试揣摩此刻“丈夫”内心的复杂情感。

(2分)

      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24.通读全文,试简要分析“丈夫”的性格特点。

(2分)

25.文章写了哪些往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6.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在结尾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语段,分析二者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3分)

(1)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

(2)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

的景象。

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夜深了,花睡了》)

【答案】(四)12分

22.(2分)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更是作者夫妇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象征。

23.(2分)一是为买百合花送给妻子,反遭妻子责骂感到委屈;(1分)二是为自己失业,不能让妻子过上幸福生活而感到愧疚。

(1分)

24.(2分)深爱自己的妻子,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给妻子买百合花;(1分)能忍受委屈,在遭到妻子责怪时,不发火、不辩解,默默地弯腰拾起百合花。

(1分)

25.(3分)作者回忆了夫妻所度过的艰难岁月,重点写了丈夫为“我”买百合花,反遭自己责骂及丈夫死后上坟等事件,(1分)表达了作者对丈夫深深的爱和追悔莫及的怀念之情。

(2分)

26.(3分)都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1分)即由眼前所见引发回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

难度:

中等知识点: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19.2014山东省莱芜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2题。

(一)“孔孔洞洞”话峄山

梁金惠

①峄山,山并不高(海拔高度582.80米),然有史则古;山也不大(周长10公里许),但有文则名,故称之为古老名山倒也实至名归。

  ②峄山的古在于山上的石头,它的石头形成于25亿年前太古代后期。

在漫长的外力地质作用条件下,岩石经受风化、剥蚀、崩塌、跌落,地质学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描述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的术语叫“球状风化”,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浑圆体,叫做漂砾。

这些形态各异的漂砾又层层叠叠、零零散散地堆积在原岩的表面,从地貌学的角度来讲,就形成了属于残积地貌的峄山形态景观。

  ③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游山从西路开始,第一次读到该楹联时尚不明其意,待游山结束,你才能从回味中体会出它的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

而它的孔洞是因浑圆状的极大漂砾相互抵触在一起而留下的孔隙,满山遍野如禽如兽的怪石数不胜数,被人们美化为各种形象的名称,象形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

峄山的灵性不在单体的怪石上,而是因其层叠累加、千奇百怪地组合在一起,“千姿百态,万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亿万,以堆石为奇功”,郑板桥说其“玲玲珑珑石”真是忒妥帖了。

那么要想在这怪石阵中走出一条路来,自然是困难重重。

尽管现在已经人工修建了游山阶梯,但可以想象早先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幽径,状如羊肠,称之为“蜿蜿蜒蜒路”,也真多亏他能写得出来。

又因为山上石多无土,下雨时雨水落下顺岩石缝隙而漏入“地下”,又从不同的低处潜流出来,晶晶亮亮、泛泛滥滥漫散开去,谓之“晶晶冷冷泉”也确有情趣。

  ④峄山的真正有名,还在于它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不消说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也不消说李白有“峄山孤桐,石耸天骨。

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斫为绿绮,徽声粲发。

秋风入松,万古奇绝”的赞赏。

再看那白云宫里正殿大门廊柱上的楹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前廊柱上更有传说为太上老君所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的楹联,却用道家密语写成,其楹联上的每一个字都让人驻足思量;门额上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玉皇殿”三个大字。

这些精彩的经典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吧,然而还有较这一切更为让人神往的所在:

刻于北齐武平年间的摩崖石刻《文殊般若经》,隶书中彰显着浓郁的魏碑风格,刚劲中隐含着古朴,庄重里流动着婉约。

在这些遗迹里,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争相生辉,真使人叹为观止。

更有那李斯为歌颂秦始皇功绩的峄山碑,那可是七雄争霸秦朝当立之后,全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小篆体,是我国文字规范化的开始。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篆隶魏楷行,再加上历代君王墨客留题的石刻、楹联、匾额等字迹,都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汉字与书法演化的足迹可见一斑。

  ⑤如果因此而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心中尚有不服的话,那峄山之麓的春秋书院、孤桐书院、峄阳书院的遗迹与现存则可以说明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而由当代大书法家杨萱庭题写的高15米、宽8米的独体“鼇”字,称得上当世单字石刻之最,可称奇绝的是在此字的左肩上又篆书有“民族魂”三字,单字均在一米以上,如同把民族魂扛在了肩上,且都深深雕刻在东部山顶的一块完整的石壁上,正代表了“独占鳌头民族魂”的独特含义,极其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总结表达了峄山的文化特征。

⑥正像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源在于易经,而易经的根本在于其三大原则,即变易、不易和简易。

峄山的变化在于它的演进,不易的是它的坚硬和顽强。

简而化之,如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古老而又孕育着青春,永不止息!

(选自2014年《齐鲁晚报》)

15.峄山形态景观是怎样形成的?

阅读第②段用一句话概括。

(3分)

16

.第③段开头画线句引用郑燮的话有何作用?

(3分)

17.简要说明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假若不从孔洞中__________________上五华峰,再从山顶__________________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

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峄山文化和精神的认识。

(5分)

【答案】四.现代文阅读。

(30分)

(一)(共13分)

15.(3分)答案:

峄山形态景观是指岩石经受球状风化后形成的漂砾层叠堆积在原岩的表面形成的残积地貌。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

总括本段内容;准确形象地概括了峄山的自然景观特点;采用引用的手法,增添了文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评分:

共三点,答对一点得1分。

意思对即可。

17.(2分)答案:

“爬着钻”“躺着钻”两个词生动地写出了上山和下山的动作;准确地说明了峄山孔洞险要、富有野趣的特点。

评分:

答出一点得1分。

意思对即可。

18.(5分)答案要点:

峄山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争相生辉;汉字与书法演化的足迹可见一斑;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

峄山精神:

坚硬顽强,永不止息,独占鳌头的民族魂精神。

评分:

答出峄山文化3分;答出峄山精神得2分。

意思对即可。

难度:

中等知识点:

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014东营市(三)(8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