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294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6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缆管沟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施组).docx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方案 1

第一节工艺流程 1

第二节测量控制 1

第三节电缆沟施工 3

一、施工程序 3

二、工程报验点及质量控制点 3

三、测量放样 3

四、土方开挖 3

五、垫层施工 4

六、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 5

七、钢筋混凝土施工 8

八、墙体抹灰及沟底找平 12

九、电缆沟盖板预制及安装 13

十、沟槽回填 13

第四节电力电缆施工 14

一、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14

二、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14

第一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20

第一节技术准备 20

第二节施工现场准备 20

第三节物资准备 21

第四节劳动力组织准备 21

第五节施工临时用电 21

第六节施工临时用水 24

第三章施工网络进度计划 24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24

第二节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25

第三节施工管理保证措施 31

第四节影响工期的因素以及解决措施 32

第五节不可预见的因素的预测及防范措施 33

第六节赶工措施方案 34

第四章施工主要机械安排 39

第五章现场组织机构 40

第一节工程部署原则、方针 40

第二节工程总体目标 41

第三节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2

第四节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44

第五节施工顺序 44

第六节施工机械的选择和进场计划 44

第七节劳动力组织使用计划 44

第八节材料使用计划 44

第九节总进度计划安排 45

第六章项目经理情况 45

第七章主要技术负责人情况 46

第八章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 47

第一节劳动力投入计划 47

第二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50

第九章同规模主体施工经历 59

第十章本工程特点施工经历 60

第十一章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 61

第一节本工程质量总目标 61

第二节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61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及承诺 69

一、材料检验程序 69

二、自检验收程序 71

三、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3

四、质量保证承诺 77

第十二章质量认证证书 79

第十三章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 80

第一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目标及分解 80

第二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 84

第三节项目总体安全管理计划 89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94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95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96

附表四施工总进度表 97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98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99

第一章施工组织方案

第一节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底夯实→浇筑混凝土垫层→底板防水→防水保护层→混凝土电缆沟墙体(预埋支架)→电缆沟墙体砂浆抹面→电缆沟外防水→浇筑混凝土压顶→盖盖板→电缆沟土方回填→支架安装→电缆走线。

第二节测量控制

测量控制是施工的根本,因此我们将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甲方、监理机构所提交的坐标点、高程点、《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控制网测量。

对甲方、监理机构所提交的坐标点、高程点位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状地面标高进行统一复测,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绘制控制网桩位图,施工控制网桩位及测量资料须经各方审定签认后方可实施。

1、平面控制基准点的测设根据该工程总平面图设计沿线布设一条闭合导线,以此作为今后施工各种结构物、各种管线的首级控制点。

导线起始于建设方已交坐标点,导线点的布设应根据工程范围,通视条件均匀分布,但必须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边长≤250m,方位角闭合差≤10√n(n为测站数),相对闭合差≤1/1500.控制点的选择应便于长期保存,既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分布均匀方便今后施工需要,同时要考虑到加密控制点的布设。

点位外业观测完成后,进行内业数据的计算整理和复核,边长与角度经过整理平差后反算得出的成果资料,需报监理工程师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随着各项工程的展开,控制点将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如通视情况不理想或距离较远影响精度,因此需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控制点布设。

布设点均要进行闭合或符合到相临的首级控制点三个,内业计算出的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投入使用。

2、高程控制的测量高程控制点应与平面控制点相同,当平面坐标测试工作完成后,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将高程传至各个平面坐标点位上,并计算出的各个高程应是通过闭合平差后的成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行使用。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临时水准点,一般距施工现场不少于60m,距构筑物不少于25m,当施工用的水准点桩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构筑物上,精度不应低于原有水准点的等级要求,同时对于所有水准高程控制点要建立复核制度,尤其在雨天后,应进行复测闭合,及时修正避免点位下沉碰撞引起高程不符造成质量事故,在使用任何水准点前必须进行相临两点的复测。

3、施工测量测量人员要对每项工程将要施工的设计图纸提供的各种数据以及相关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核,认真学习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发现不符现象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共同解决。

测量内业计算整理出的各种点线角度高程等数据必须经两人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放样。

经过复测放样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约请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并在验单上签字批准,再向施工队进行交底。

交底以书面形式并配有草图,内容明确,数字准确,交接人均应有签字存档备查。

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步的测量工作(内业、外业)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到依据正确、计算精确、一丝不苟,步步校对,杜绝偏差,减少损失,确保工程测量万无一失。

4、竣工测量竣工测量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和扩建的依据。

因此,竣工图和竣工资料是国家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资料,必须按规定绘制整理并长期保存。

做好竣工测量关键要从施工准备开始就有次序、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报验复测的资料,尤其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在还土前或进行下一步工序前及时测竣工位置。

设计图纸、设计变更通知书、洽商记录要在施工全过程保持完好,随着工程进展每一项工程完工后及时竣工报验,未完工的也要心中有数,随时注意积累,每道工序有记录、放样、复测、报检等资料要分类分工期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第三节电缆沟施工

一、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底夯实→浇筑混凝土垫层→底板防水→防水保护层→混凝土电缆沟墙体(预埋支架)→电缆沟墙体砂浆抹面→电缆沟外防水→浇筑混凝土压顶→盖盖板→电缆沟土方回填→收尾找零→验收。

二、工程报验点及质量控制点

工程定位、沟槽验槽、垫层铺设、钢筋混凝土、防水施工、墙体沟底抹灰找平、压顶浇筑、盖盖板、沟槽回填、现场检验和缺陷修补。

开工前应对施工段落的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地下障碍物等进行调查了解,并根据施工图纸,在开工前对施工段管位进行定位测量,以确定基本准确性,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三、测量放样

依据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中线定位,用全站仪将中线准确放出,每10m确定一个断面,进行横断测量。

通过对原地面测量结果计算出每断面放样的宽度,进行放样,将两侧边线及中线用白灰洒上白线,作为沟槽开挖的依据。

四、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施工采用大开槽施工方式。

利用机械进行开挖土方,开挖时用专人管理施工,沿放样线路进行开挖沟槽,为确保不扰动天然地基,开挖深度达到底槽以上10㎝—30㎝时,采用人工开挖清理。

测量班组用仪器要进行跟踪测量,将沟槽高程控制在±20㎜以内,同时要及时检测槽底的宽度。

严禁超挖,一旦超挖,严禁用原土回填处理,要用砂砾夯实,达到密实要求。

沟槽边坡按施工图纸放样边坡考虑。

在沟槽开挖中:

如发现土质与施工图纸不符时,需加大放坡坡度时,应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勾通,在经监理工程师的允许

后,进行放坡调整。

在开挖过程中,多余的土方及时运走,严禁堆放沟沿,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土方机械开挖后,用人工进行清理,找平,将多余残土及时运出沟槽外,同时将槽底进行夯实。

沟槽成型后,要及时进行工序交接验收,并及时请监理人员和质检部门进行验收检查。

否则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五、垫层施工

1、 基层处理:

将基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2、 铺设混凝土:

混凝土垫层厚度100mm。

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可在基层中打入小木桩(30mm ×30mm×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2m左右)。

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

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进行划分。

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退着操作。

3、 振捣:

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4、 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5、 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3d。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六、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1防水材料选用和准备

1.1.1一般选用高强度、低延伸的防水卷材,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3㎜厚的Ⅰ类拉力≥500N、延伸率≥30%的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1.2防水材料的质量要求

所用的弹性体SBS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检测报告。

进场后经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试验。

1.1.3防水材料保管

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宜直立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贮存处应阴凉通风,避免日晒、雨淋和受潮。

1.1.4材料准备

所用的防水材料应及时进场,并经抽样复试合格。

1.1.5施工用具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求,辅助材料均应采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材料,如密封膏、冷底子油等。

并应配备空气压缩机、喷涂压力罐、液化气喷枪、高压吹风机、抹子、刮板、安全带、小平铲、搅拌器、毛刷、专用火焰枪、壁纸刀、绳子、滚子等必备用具,以方便现场的施工

2、施工方法

2.1冷底子油

当找垫层经检验证实已干燥后,在铺贴卷材之前在找平层上涂刷一道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采用长柄滚刷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漏涂。

当冷底油挥发干燥后,即可铺贴卷材防水层。

如涂刷冷底油后因气候、材料等影响,较长时间不能铺贴卷材时,则在以后铺贴卷材之前重刷一道冷底子油,以清除找平层上的灰尘、杂物,增强卷材与基层的粘结。

2.2卷材搭接缝宽度

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一般采用热熔满粘法施工,故要求长边的搭接缝宽度均不得小于80㎜,短边不得小于100㎜。

为确保搭接缝的宽度,应先在找平层上弹出墨线,进行卷材试铺,无问题后方可进行正式铺贴。

2.3掌握好卷材热熔胶的加热程度

若卷材底部的热熔胶加热不足,会造成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若过分加热,又容易使卷材烧穿,胎体老化,热熔胶焦化变脆,严重降低防水层的质量。

因此,要求烘烤时要使卷材底面和基层同时均匀加热,喷枪的喷嘴与卷材面的距离要适中,一般保持50~100㎜左右,与基层呈30°~45°角。

喷枪要沿着卷材横向缓缓来回移动,移动速度要合适,使在卷材幅宽内加热温度均匀,至热熔胶融呈光亮黑色时,即可趁卷材柔软的情况下滚铺粘贴。

2.4辊压、排气

应趁热用压辊滚压。

卷材始端铺贴完成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滚铺。

持枪人位于卷材滚铺方向,推滚卷材人位于已铺好的卷材始端上面,待卷材加热后缓缓推压卷材,并随时注意卷材的平整顺直和搭接的宽度。

其后跟随一人用棉纱团等从中间向两边抹压卷材,排出卷材下面的空气,并用刮刀将溢出的热熔胶刮压接边缝,另一人用压辊压实卷材,使之粘结牢固,表面平展,无皱折现象,

2.5铺贴时,应使卷材与基层紧密粘结,避免铺斜、扭曲,仔细压紧、刮平,赶出气泡封严。

如发现已铺贴卷材有气泡、空鼓或翘边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