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033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docx

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课时作业+教师配套课件6老山界

6 老山界陆定一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攀谈(pān)  欺侮(wǔ)   咀嚼(jué)

呜咽(yè)guàn(灌)输dū(督)促

酣然入梦(hān)  苛捐杂税(kē)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军阀 道歉 惊皇 刺入饥骨

篱笆 皮倦 笨重 悬涯峭壁

错别字

改 正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奇观 (景观 奇观)。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 叹息 (叹息 轰响),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顶着天啦!

(夸张)

(2)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比喻)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排比、比喻、拟人)

(4)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比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B.她问我们饿了没有?

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

C.我忽然想起:

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

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D.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

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

【解析】B项,语句没有疑问语气,应将问号改为句号。

C项,冒号不能连用,应将第二个冒号删掉。

D项,应将“茶缸煮饭吃”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基础运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海拔约4800米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

这时已是六月了。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可以说是他们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fá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屈折的路来。

据说,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稀薄(báo)  白雪皑皑(ái)  砍fá(伐)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屈折 ”,正确写法是“ 曲折 ”。

 

(3)“荒凉”中“荒”的意思是(B)

A.庄稼没有收成或严重歉收

B.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

C.不合情理,不正确

(4)将画线的句子压缩成一个短句。

(不超过10个字)

战士不习惯高原气候。

7.学校举办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 补写长征对联】

(1)请根据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

行长征甘洒热血

下联:

为革命何惧牺牲

【活动二 朗读长征诗歌】

(2)老师要求同学们朗读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请根据朗读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请为下列一句诗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限划两处)

红军/不怕/远征难

②朗读这首诗歌,应采用的语调是(C)

A.轻快B.舒缓C.激昂D.紧张

【活动三 理解长征精神】

(3)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什么是长征精神。

材料一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指导员让炊事班班长留下来照顾三个因得了肠胃炎而走在后面的同志。

在吃完仅有的粮食之后,炊事班班长用一根缝衣针钓鱼,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他自己却嚼草根,吃剩下的鱼骨头。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这位班长却饿晕过去,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材料二 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干粮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有告诉战友们,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将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每人自愿分了一点干粮给她。

长征精神就是舍己为人、团结友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活动四 弘扬长征精神】

(4)主题活动中,有位同学提出,如今生活幸福了,长征精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了,没有必要学习长征精神。

请你结合实际,对这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纠正。

示例: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正是人们传承与发扬长征精神、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的结果。

如果我们放弃长征精神,就会放慢前进的步伐,影响美好生活的质量,也会阻碍民族复兴的进程。

因此,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不断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8.选文两次描写“火把”,它们各自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

第二次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

9.“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中,“一步一步”包含了什么意思?

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这里通过战士的谨慎和行军速度之慢,来衬托老山界的陡峭和险峻。

10.选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

示例:

如“就在这里睡觉?

怎么行呢?

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但就在路上睡吗?

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出此时纠结、矛盾的心理活动,但只能“横着心躺下去”,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态度,衬托了他们不怕苦的精神。

11.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列说法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C)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12.选文最后一段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触 觉角度突出夜之 冷 ,从 视 觉角度暗示山之 高 ,从 听 觉角度反衬夜之 静 。

(每空填一字)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①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

“一定是饿坏了!

”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②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

“不,没……没用了。

③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

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

“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

④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

“走,我扶你走吧!

⑤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

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

“这……这里!

⑥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

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⑦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⑧“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

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

“一,二,三,四……”

⑨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

“看明白了?

⑩“是,看明白了!

”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

这下子可好办了!

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

”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

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

他的眼睛模糊了。

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

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

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

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有删改)

13.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呢?

一方面是因为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体力衰竭,没有更多的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无名战士交出火柴时的认真、庄重,因为这是他牺牲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14.“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比喻。

生动地写出了无名战士转交火柴时的庄重态度。

15.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真实地再现了无名战士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16.文章结尾处写卢进勇“以一种异样的声调”数火柴有什么作用?

①使我们认识了火柴的意义与价值;②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和纯洁的心灵;③饱含着卢进勇对牺牲战友的无限哀思和对其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无比敬仰。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视角描绘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

写“之”字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下向上望的情景,接着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上、向下看的情景,又配以红军战士身临绝壁仍旧乐观的语言描写,再写红军战士在“之”字路上睡觉被冻醒后的所见。

这样,老山界的“高”和“险”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也得以展现。

17.请你以“秋日的早晨”为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描写,不少于100字。

【片段示例】

早晨起来,一股带有成熟果实味的新鲜空气沁入心脾。

向村中眺望,每家屋顶上炊烟袅袅,灰白色的烟气和晨雾融合在一起,飘飘荡荡,盘旋升腾,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放眼村外,庄稼黄灿灿、赤橙橙的,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

树叶上挂着晶莹透亮的露珠,在霞光照耀下,珠光闪闪,果实更显得饱满丰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