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923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章 电脑组装高级技巧.docx

第7章电脑组装高级技巧

第7章电脑组装高级技巧

SATA、RAID、双通道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其安装、设置、组建方法也成为电脑组装过程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类似地,双硬盘、双网卡等的安装设置以及电脑升级也是装机高级技巧,掌握这些技巧无疑让你的企业应用更胜一筹。

7.1SATA安装

7.1.1SATA硬盘概述

SATA(SerialATA),即串行ATA接口,如图7-1所示,它作为一种新型硬盘接口技术于2000年初由Intel公司率先提出。

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SerialATA采用串行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串行传输相比并行传输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是SATA的传输速度快,除此之外,SATA硬盘的数据线简洁,传输距离更长,还支持热插拔。

图7-1

SATA硬盘的数据线采用的是7针细线缆设计,而不是大家常见的传统硬盘中的40或80针扁平硬盘线设计。

SATA信号线除抗干扰外,它还比PATA数据线轻薄很多。

SATA信号线的宽度仅为1厘米多一点,而长度却可达1米,而传统的PATA硬盘信号线则宽达4.5厘米,长度又不能超过40厘米,如图7-2所示。

图7-2

在电源线上SATA与PATA硬盘也各不相同。

这是因为SATA硬盘需要3.3V、5V和12V等多种电压,几种不同电压加起来就需要输入电源线要有15个针脚。

而我们以前使用的PATA硬盘采用是D型4针电源接口,而由于在一些旧电源上并没有为SATA硬盘提供专门的电源线插头,所以很多SATA硬盘除了SATA硬盘的专用电源接口之外,还提供传统PATA硬盘使用的D型4针电源接口,如图7-3所示。

图7-3图7-4

如果你的电源没有提供SATA硬盘专门的电源线插头,同时SATA硬盘又没有提供多余的D型4针电源接口,这时你就要自购一条4针电源转SATA电源接口的转接线(如图7-4所示),这样也可以为SATA硬盘提供电力支持。

提示:

SATA硬盘需要主板的支持,而目前并非所有的主板都支持SATA硬盘。

如果一些老的主板不直接支持SATA,如果你恰好又买一块SATA硬盘,就必须购买一块SATA卡才行。

7.1.2硬件安装

1.硬盘的安装

SATA硬盘的安装与普通ATA硬盘的安装步骤差不多,在开始前都要准备下面的工具,首先是大小合适的梅花起,其次是合适的螺丝和数据线。

上述的工具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实际操作。

第1步首先打开机箱,并在机箱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固定SATA硬盘,螺丝不要上太紧也不要太松,太紧的话螺纹容易滑丝,太松的话硬盘的盘片在容易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损伤。

第2步给硬盘连接上数据线和电源线。

SATA硬盘上有两个电缆插口,分别是7针的数据线插口和SATA专用的15针电源线插口,它们都是扁平形状的。

这种扁平式插口的最大好处就是具有防呆设计,这样在非暴力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插入错误这种现象。

这里只要将数据线与电源线分别插入各自相应的位置即可,如图7-5所示、如图7-6所示。

图7-5图7-6

第3步接下来将连接SATA硬盘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到主板上标有“SATA1”的接口上,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上即可完成硬件的安装,如图7-7所示、如图7-8所示。

图7-7图7-8

如果要安装两个或多个SATA硬盘,由于SATA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只要用分离的数据线将各个硬盘连接到主板不同的SATA接口上即可。

而且基本上是即插即用的,不需要向PATA硬盘那样还要用跳线来进行主从盘等设置。

小提示:

目前的最新的主板大都支持SATA硬盘,支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南桥直接支持SATA规范,比如P4平台的主板上就有Intel的ICH5(R)、VIAVT8237以及SiS964可供选择。

目前在AMD主流的K7平台主板上SATA规范的支持主要还是VT8237南桥芯片。

2.主板自带的第三方扩展芯片,比如SiliconImage以及Promise提供的第三方扩展芯片。

3.如果主板比较老,就可以使用扩展卡,由于没有南桥以及第三方的扩展芯片的支持因此要想使用SATA硬盘就要通过使用PCI扩展卡来实现,这跟使用SCSI硬盘要通过SCSI卡来实现是一回事。

像前两种支持方式,我们可以直接把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主板上的SATA接口,如果主板使用的是扩展卡则把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接口卡上。

2.主板BIOS的设置

当主板支持SATA界面借助南桥芯片内置SATA功能时,由于是通过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6南桥芯片)来实现,故需在主板BIOS中对IDE模式进行设置。

本例以板载ICH5南桥为例,开机进行BIOS后,找到IDE配置的相关选项,选择“Main”菜单下的“IDEConfiguration”,如图7-9所示:

图7-9

进入界面后,在第一项“OnboardIDEOperateMode”中可以看到有两种硬盘操作模式:

CompatibleMode和EnhancedMode。

这里我们要选择CompatibleMode模式,随后便会弹出关于IDE硬盘端口的三个设置选项(如图7-10所示).

图7-10

这时只要选择其中的SecondaryP-ATA+S-ATA模式即可。

它表示让这块新的SATA硬盘使用第一个PATA接口,也就是主IDE通道,所有数据都通过主IDE通道(PrimaryIDEChannel)进行传输。

所以如果还有其它PATA硬盘或光驱要同时与这块SATA硬盘一起使用时,就要将PATA接口的硬盘或光驱连接在主板的第二个IDE硬盘接口上(SecondaryIDEChannel),因为第一个IDE接口虽然空着,但实际上它已经被SATA硬盘占据数据通道,不能被PATA硬盘使用。

在BIOS设置好之后按F10键,选择“YES”进行保存。

完成BIOS设置后,最后一步就是把新的SATA硬盘设置为用作启动的第一个硬盘,以便于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在主板BIOS中有一项名为“HardDiskBootPriority”的设置项目,如果系统中已有旧的PATA硬盘,用户应在此选项中改变次序,把SATA硬盘在启动列表中排序成第一个启动硬盘即可。

至此SATA硬盘安装成功,接下来可安装操作系统了。

7.1.3操作系统安装.

1.SATA硬盘的分区

现在一般都是用Windows98/Me启动程序启动后用FDISK、DM、PQ等工具来对硬盘进行分区的。

那么只要在BIOS中设置正确并能在启动后识别出SATA硬盘,这时SATA硬盘的分区就和传统的并口硬盘的分区方法完全一样。

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2000/XP/2003等启动光盘来启动并分区的,如果你的SATA硬盘不能识别,那么需要在屏幕提示“PressF6ifyouneedtoinstallathirdpartySCSIorRAIDdriver...”时按F6,用软驱加载驱动程序,当硬盘被正确识别后就和传统的并口硬盘分区方法完全一样。

注意:

有些主板不附带驱动软盘(如华擎K7S8XE+,采用SiS748+SiS964芯片组),并且其驱动程序并不能直接从光盘目录下拷贝到软驱,而是要用主板光盘启动时安装制作的,请仔细阅读主板说明手册。

2.操作系统的安装

(1)Windows98/Me

不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芯片组,只要在BIOS中设置正确并让主板识别出SATA硬盘,那么就可以正常地安装系统了。

(2)Windows2000/XP/2003等NT核心系统

非IntelICH南桥芯片(如nForce/VIA/Promise/SiliconImage等)的SATA界面,以及启用NCQ加速功能的ICH6南桥芯片,在安装WindowsXP/2000时需要为Windows操作系统预先提供硬盘界面的驱动程序才可正常安装。

一般来说,在进入Windows的蓝色安装画面时按F6键(如图7-11所示),进入如图7-12所示界面。

图7-11图7-12

按下“S”后屏幕提示放入含有SATA/RAID界面驱动程序的磁盘,选择操作系统对应的驱动(如图7-13所示)后开始安装驱动,待出现如图7-14所示界面时,系统提示已经驱动安装完成,接下来就是常规的系统安装

图7-13图7-14

注意:

目前除南桥自带的S-ATA控制器以外,其它的S-ATA控制器基本都需要外加驱动,有些主板除了本身南桥支持S-ATA外,还板载Promise等第三方的S-ATA及RAID控制器,请注意区分。

3.操作系统下驱动的安装

当安装完操作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

若主板南桥为ICH5只需要加载Intel提供的INF驱动。

若主板南桥为ICH5R除了INF驱动,还要加载IAA3.0或以上版本驱动。

若主板南桥为VT8237需要安装VIAHyperion4-IN-1补丁。

7.2RAID安装

7.2.1RAID概述

RAID是英文Redunda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RAID就是一种由多块硬盘构成的冗余阵列。

虽然RAID包含多块硬盘,但是在操作系统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出现。

利用RAID技术于存储系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种:

通过把多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卷提供磁盘跨越功能;通过把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块(Block)并行写入/读出多个磁盘以提高访问磁盘的速度;通过镜像或校验操作提供容错能力。

最初开发RAID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但目前来看RAID在节省成本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倒是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实现远远超出任何一块单独硬盘的速度和吞吐量。

除了性能上的提高之外,RAID还可以提供良好的容错能力,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RAID技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分别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安全性和性价比。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RAID级别可以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

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

NRAID,JBOD,RAID0,RAID1,RAID0+1,RAID3,RAID5等。

1.RAID0

RAID0即Data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整个逻辑盘的数据是被分条(stripped)分布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可以并行读/写,提供最快的速度,但没有冗余能力。

要求至少两个磁盘。

我们通过RAID0可以获得更大的单个逻辑盘的容量,且通过对多个磁盘的同时读取获得更高的存取速度。

RAID0首先考虑的是磁盘的速度和容量,忽略了安全,只要其中一个磁盘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阵列的数据都会不保了。

2.RAID1

RAID1,又称镜像方式,也就是数据的冗余。

在整个镜像过程中,只有一半

的磁盘容量是有效的(另一半磁盘容量用来存放同样的数据)。

同RAID0相比,

RAID1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容量减半、速度不变。

3.RAID0+1

为了达到既高速又安全,出现了RAID10(或者叫RAID0+1),可以把RAID10简单地理解成由多个磁盘组成的RAID0阵列再进行镜像。

4.RAID3和RAID5

RAID3和RAID5都是校验方式。

RAID3的工作方式是用一块磁盘存放校验数据。

由于任何数据的改变都要修改相应的数据校验信息,存放数据的磁盘有好几个且并行工作,而存放校验数据的磁盘只有一个,这就带来校验数据存放时的瓶颈。

RAID5的工作方式是将各个磁盘生成的数据校验切成块,分别存放到组成阵列的各个磁盘中去,这样就缓解了校验数据存放时所产生的瓶颈问题,但是分割数据及控制存放都要付出速度上的代价。

5.NRAID

NRAID即Non-RAID,所有磁盘的容量组合成一个逻辑盘,没有数据块分条(noblockstripping)。

NRAID不提供数据冗余。

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6.JBOD

JBOD代表JustaBunchofDrives,磁盘控制器把每个物理磁盘看作独立的磁盘,因此每个磁盘都是独立的逻辑盘。

JBOD也不提供数据冗余。

要求至少一个磁盘。

7.2.2芯片组的RAID支持

以前RAID功能主要依靠在主板上插接RAID控制卡实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板都添加了板载RAID芯片直接实现RAID功能,目前主流的RAID芯片有HighPoint的HTP372和Promise的PDC20265R;而英特尔更进一步,直接在主板芯片组中支持RAID,其中ICH5R支持RAID0、RAID1;ICH6R支持RAID0、RAID1、MatrixRAID;ICH7R支持RAID0、RAID1、RAID0+1、RAID5;这也代表着未来板载RAID的发展方向——芯片组集成RAID。

1.MatrixRAID:

MatrixRAID即所谓的“矩阵RAID”,是ICH6R南桥所支持的一种廉价的磁盘冗余技术,是一种经济性高的新颖RAID解决方案。

MatrixRAID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只需要两块硬盘就能实现了RAID0和RAID1磁盘阵列,并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RAID控制器,这正是我们普通用户所期望的。

MatrixRAID需要硬件层和软件层同时支持才能实现,硬件方面目前就是ICH6R南桥以及更高阶的ICH6RW南桥,而IntelApplicationAcclerator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均对软件层提供支持。

MatrixRAID的原理就是将每个硬盘容量各分成两部分(即:

将一个硬盘虚拟成两个子硬盘,这时子硬盘总数为4个),其中用两个虚拟子硬盘来创建RAID0模式以提高效能,而其它两个虚拟子硬盘则透过镜像备份组成RAID1用来备份数据。

在MatrixRAID模式中数据存储模式如下:

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一部分被用来创建RAID0阵列,主要用来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交换文件,这是因为磁盘开始的区域拥有较高的存取速度,MatrixRAID将RAID0逻辑分割区置于硬盘前端(外圈)的主因,是可以让需要效能的模块得到最好的效能表现;而两个磁盘驱动器的第二部分用来创建RAID1模式,主要用来存储用户个人的文件和数据。

例如,使用两块120GB的硬盘,可以将两块硬盘的前60GB组成120GB的逻辑分割区,然后剩下两个60GB区块组成一个60GB的数据备份分割区。

像需要高效能、却不需要安全性的应用,就可以安装在RAID0分割区,而需要安全性备份的数据,则可安装在RAID1分割区。

换言之,使用者得到的总硬盘空间是180GB,和传统的RAID0+1相比,容量使用的效益非常的高,而且在容量配置上有着更高的弹性。

如果发生硬盘损毁,RAID0分割区数据自然无法复原,但是RAID1分割区的数据却会得到保全。

可以说,利用MatrixRAID技术,我们只需要2个硬盘就可以在获取高效数据存取的同时又能确保数据安全性。

这意味着普通用户也可以低成本享受到RAID0+1应用模式。

2.NVRAID:

NVRAID是nVidia自行开发的RAID技术,随着nForce各系列芯片组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

相对于其它RAID技术而言,目前最新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NVRAID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以下几点:

(1)交错式RAID(Cross-ControllerRAID):

交错式RAID即俗称的混合式RAID,也就是将SATA接口的硬盘与IDE接口的硬盘联合起来组成一个RAID模式。

交错式RAID在nForce3250系列芯片组中便已经出现,在nForce4系列芯片组身上该功能得到延续和增强。

(2)热冗余备份功能:

在nForce4系列芯片组中,因支持SerialATA2.0的热插拔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更换损坏的硬盘,并在运行状态下重新建立一

个新的镜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更为可喜的是,nForce4的nVIDIARAID控制器还允许用户为运行中的RAID系统增加一个冗余备份特性,而不必理会系统采用哪一种RAID模式,用户可以在驱动程序提供的“管理工具”中指派任何一个多余的硬盘用作RAID系统的热备份。

该热冗余硬盘可以让多个RAID系统(如一个RAID0和一个RAID1)共享,也可以为其中一个RAID系统所独自占有,功能类似于时下的高端RAID系统。

(3)简易的RAID模式迁移:

nForce4系列芯片组的NVRAID模块新增一个名为“Morphing”的新功能,用户只需要选择转换之后的RAID模式,而后执行“Morphing”操作,RAID删除和模式重设的工作可以自动完成,无需人为干预,易用性明显提高。

7.2.3组建SATARAID

下面以IntelICH6R芯片组为例介绍如何组建SerialATARAID。

要组建一个完整的SATA硬盘,你必需完成以下步骤:

安装SATA硬盘;

在BIOS中设置SATA模式及开机硬盘顺序;

进入RAIDBIOS,设置RAID模式;

制作安装操作系统所需的SATA芯片驱动程序磁盘;

在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安装SATA驱动程序。

1.事前准备:

(1)二个SATA硬盘(为达到最佳的性能,请使用相同型号及相同容量的SATA硬盘。

若不制作RAID准备一个硬盘机即可)。

(2)一张空白磁盘。

(3)WindowsXP或2000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

(4)主板的驱动程序光盘。

2.安装SATA硬盘

请将准备好的SATA硬盘接上SATA数据传输线及电源线,并分别接至主机板上的SATA插座(请注意主板上SATA插座所标示的文字是由何种芯片所支持,例如由南桥支持为SATA0_SB/SATA1_SB)及电源供应器的电源插头。

如果你不制作RAID,可以跳过此步骤。

3.在BIOS中设置SATA模式以及开机硬盘的顺序

你必须确认在BIOS中SATA的设置是否正确。

第1步电源开启后,在BIOS开机自检时,按下键便可进入BIOS设置界面,然后进入IntegratedPeripherals画面,将SATARAID/AHCIMode选项设置为RAID;如果你不想制作RAID,请将此选项设置为Disabled(默认值为RAID)。

如图7-15所示,再依你个人需求将On-ChipSATAMode设置为Manual或Auto(默认值为Auto)。

图7-15

第2步接下来,再进入AdvancedBIOSFeatures画面选择HardDiskBootPriority选项,选取你欲安装MicrosoftWindows2000/XP的SATA硬盘,如图7-16所示。

图7-16

第3步将FirstBootDevice选项设为CDROM,即由CDROM开机,如图7-17所示。

图7-17

第4步退出BIOS设置并保存设置结果。

4.进入RAIDBIOS,设置RAID模式

若要制作SATA硬盘的磁盘阵列,必须进入RAIDBIOS设置SATARAID模式。

若你不制作RAID可以跳过此步骤。

第1步系统启动到BIOSPOST画面之后,进入操作系统之前,会出现以下的

画面(如图7-18所示),请按+键进入ICH6RRAIDBIOS设置程序。

图7-18

第2步按+键进入ICH6RRAID设置程序,会出现CreateRAIDVolume的窗口,如图7-19所示。

建立磁盘阵列(CreateRAIDVolume)

在CreatRAIDVolume选项按下键来制作RAID磁盘。

图7-19

第3步进入CreatVolumeMenu后,你可以在Name选项自定1至16个字母(不能有特殊字符)的磁盘名称。

设置好磁盘名称后,再按下Enter键,选择要制作的RAID模式(RAIDLevel)。

RAID模式选项有:

RAID0(Stripe)及RAID1(Mirror),如图7-20所示。

选择好要制作的磁盘阵列模式后,再按下键选择StripSize大小。

图7-20

第4步StripSize以KB为单位,此为设置磁盘区块大小。

磁盘区块大小的选择可从4K至128K。

选择好磁盘区块大小后,再按键设置磁盘容量(Capacity),如图7-21所示。

图7-21

第5步设置好磁盘容量后,再按键进入CreateVolume(建立磁盘)。

在CreateVolume选项按下键,如图7-22所示。

图7-22

第6步此时会出现警告窗口,提醒你磁盘内的数据会被清除。

请按下来完成磁盘阵列的建立,如图7-23所示。

图7-23

完成后即会看到建立好的磁盘阵列详细数据,如RAID模式、磁盘区块大小、磁盘名称及磁盘容量等,如图7-24所示。

图7-24

清除磁盘阵列(DeleteRAIDVolume)

如果你要清除已建立的磁盘阵列,请选择DeleteRAIDVolume选项,按下键,依屏幕指示操作即可。

面按键即可退出此ICH6RRAIDBIOS设置程序。

按下来就可以进行驱动程序及操作系统的安装。

5.制作安装操作系统所需的SATA芯片驱动程序磁盘

若要正确地安装Windows2000/XP到SATA硬盘,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必须先安装主机板上控制SATA芯片的驱动程序。

如果没有此驱动程序,那么在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可能无法辨别此硬盘。

首先,你必须从光盘片中复制你主板所使用的SATA芯片驱动程序至磁盘中。

复制驱动程序的方法如以下步骤:

第1步请先在已安装好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中,将随主机板附赠的驱动程序光盘片放入光驱中。

第2步打开光盘,可以看到光盘片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双击打开BootDrv文件夹,找到MENU.EXE程序。

第3步执行MENU.EXE程序,打开命令提示字符画面。

第4步将事先准备好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