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269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美术《美丽的校园》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x

《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

七年级

所需时间

7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属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围绕“校园”这个主题展开,把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和综合?

探索三个学习领域结合在一起,由描绘校园景色、校园环境设计和校园模型制作三个专题内容组成,与八年级上册的“认识环境设计”和八年级下册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及九年级“社区环境美化”互为呼应,形成初中阶段对环境艺术的系统学习。

学习的重点有:

“使用淡彩画法对校园景色进行速写练习,表现自己对校园环境的初步印象”、“通过对校园中某个部分的设计再创造,体验环境设计和环境艺术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气“以团体合作的形式,探索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并完成一件可展示的作品”。

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将对自己的校园环境有透彻的了解,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创作中形成较强的搜集资料、艺术表现、动手实践和团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

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掌握风景速写和淡彩画的技法。

2、 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会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3、 学习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尝试运用淡彩画技法,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园一角进行风景速写练习,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 通过对校园设施、环境艺术品或建筑物的设计练习,明确环境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 分组活动,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稿,制作校园微缩景观模型,共

同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形成用绘画、设计制作等方式,表现事物,传达情感的

能力,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

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 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恰当的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2、 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 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展示,或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主题单

元问题

设计

1、 怎样表现自己对校园风景的第一印象?

2、 你认为自己的校园环境是美观和实用的吗?

3、 如何将校园整体外貌进行浓缩,生动的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学校?

专题划分

专题一:

印象?

校园 (1课时)

专题二:

校园环境设计 (2课时)

专题三:

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3课

时)

其中,专题三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印象?

校园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的作用是带领学生认识整个校园环境,可利用观察图片、摄像或实地参观等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和判断,分辨让自己感到美的地方,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下一专题的环境设计打基础。

同时选择一种较易掌握的淡彩画方式进行校园风景的速写练习,将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表现出来,注意画面的透视现象和简单的明暗关系,能表现出基本的色彩关系。

透视现象会有专门的一课去学习,所以本课只做一般了解,让学生观察到近大远小的特点即可,不做具体原理的讲授。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 掌握风景速写的基本步骤。

2、 学习淡彩画的涂色方法。

3、 通过练习,学会在风景画中表现正确的透视现象、简单的明暗关系以及基本的色彩关系。

4、 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激发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专题问

题设计

1、 什么是淡彩画?

绘制步骤是怎样的?

2、 透视现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如何表现?

3、 是不是物体所有的颜色都要画出来?

4、 画面的构图如何安排?

怎样突出重点事物?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库、相机

常规资

课件

教学支

撑环境

美术教室、校园

其他

绘画用纸、笔、水彩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创设情境,感受校园

播放一段教师拍摄的校园环境短片,请学生们猜一猜,短片中出现的都是学校的哪个位置?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一定有不认识的地方,这时,再请学生实地去考察一下校园,与刚才自己在短片中看到的进行印证,迅速熟悉校园环境。

同时利用相机把自己认为美观的地方拍下来,为下一步的绘画创作做好准备。

活动二:

激情示范,学习技法

1、教师展示几幅以校园建筑为主的淡彩画,请学生观察,讨论其特

征,并小结:

它们画的较简单,而且颜色较清淡,教师总结这是淡彩画,并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用淡彩画的形式来表现你心中的校园。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淡彩画的绘画步骤,主要分两步,先以速写的形式,用铅笔画出校园一角的大轮廓,这一步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透视现象要大致准确,简单的明暗关系要体现。

第二步,用水彩颜料给风景速写上色,颜色要加水调淡,使画面产生轻松随意的效果,画出物体的固有色,和基本的色彩变化。

活动三:

照片重现,绘制风景

1、学生根据自己所拍摄的照片,选择理想的场景,进行绘画练习。

相机的取景框就相当于画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构图问题。

请一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照片,当中哪些事物是主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讨论之后,学生对照片中的景物进行取舍,构成主次分明的画面。

2、学生按步骤进行绘制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活动四:

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谈谈绘画的体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作品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评价,作为改进的参考。

1、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论,以免离题太远。

2、 教师不要一味的说好,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客观的认识学校环境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进行下一个专题的学习。

评价要点

1、 能积极认真的观察校园环境,避免走马观花。

2、 是否掌握相机的基本拍摄方法,记录自己喜欢的景色。

3、 是否掌握了淡彩画的绘画步骤和要点。

4、 作品构图是否合理,透视是否正确,有无基本的色彩明暗关系。

5、 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慎重思考。

专题二

校园环境设计

所需课时

2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校园是人们上演青春这幕戏剧的主要舞台,人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所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本专题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环境设计这个途径,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加强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本专题引导学生对校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欣赏、分析、讨论,对校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环境艺术品、绿化设计或者是具体的物品,进行有鲜明特色的设计活动,提高使用语言文字,效果图、演示文稿等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环境设计的定义、范围和设计原则。

2、 设计完成一件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具有校园文化气息的作品,

并画出效果图。

3、 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专题问

题设计

1、 什么是环境设计?

2、 校园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什么样的风格?

3、 校园中不可缺少的设施有哪些?

4、 你认为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哪些优缺点?

布局是否合

理?

5、 雕塑、壁画在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6、 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学校办事,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7、 你知道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设计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

资源

网络资源库

常规资

课件

教学支

撑环境

美术教室、校园

其他

绘画用纸、笔、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承上启下,深入认识

在上节课观察校园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供的校园各部分景观资料,对校园环境形成全面细致的认识,并根据校园特点,经过讨论,从美观实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二:

观赏作品,学习新知

1、 教师展示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边欣赏,边介绍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环境设计是对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统筹设想和计划,建造和装饰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室内设计和外部景观设计两大部分,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具有生态性,功能分区合理,标识明确,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

2、 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并小结,校园环境应具有哪些特点?

体现什么风格?

可以用哪些环境艺术品来进行装饰?

答:

应朝气蓬勃,有精神风貌,校园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有文化气息等。

3、 我们的校园有哪些优缺点?

应怎样改善?

有了新知识做基础,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环境认识将更加明确,更容易找准目标。

活动三:

分组活动,确定主题

1、 全体学生自愿结合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进行活动。

2、 每个小组根据上一个活动的讨论结果,确定本组的设计主体,是建筑?

是雕塑、绘画等装饰品?

还是休息椅、垃圾桶等校园设施的设计?

或者是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

还是绿化设计?

3、手绘,或者用绘图软件,画出设计初稿。

活动四:

查找资料,完成作品

1、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与自己的设计主体相关的资料,对自己的设计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分工合作,直至完成作品,并制作成演示文稿。

2、 每个小组都必须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谈出这样进行评价的理由。

评价要点

1、 知道环境设计的定义和设计原则,能举例说明涉及的范围。

2、 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呈现本组的设计。

3、 能否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方式清楚明白。

4、 作品能否达到实用又美观的要求,是否符合校园环境特色。

4、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

专题三

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是一堂综合•探索领域的课,以校园模型制作为主线,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美化装饰、修改整理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掌握模型设计制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深刻体验团体协作的优势,强化学生的三维立体想像力,训练立体造型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

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 建筑模型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2、 通过练习,完成一件美观的校园微缩景观模型。

3、 培养团体协作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问

题设计

1、 模型制作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 模型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3、 平面制作图应该怎样绘制?

4、 怎样才能使模型更加美观?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资源库

常规资

课件

教学支

撑环境

教室

其他

卡纸、胶、美工刀、尺子等制作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

从立体到平面

将本校的全景按照比例绘制出平面图,便于下一步制作。

活动二:

从平面到立体

1、 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学习活动。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作建筑部分、绿化部分,校园设施部分。

3、 按照平面图的比例进行模型的制作。

4、 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或者自行查找相关材料进行解决。

活动三:

策划并布置模型展览

1、 在教室内,每组一个角,布置本组的校园微缩景观展览。

2、 设计一个表格,请其他组和其他班在参观的同时,写下意见和建议。

3、 拍摄影片或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展览的过程。

评价要点

1、 能否掌握模型制作的步骤。

2、 是否积极的参加团体的合作活动。

3、 模型是否准确、美观、比例恰当。

4、展览是否达到有效的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