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docx
《帕金森综合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综合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
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偏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要紧表现,肌张力增高和运动迟缓等,病症显现孰先孰后因人而异,首发病症震颤最多(60%~70%),第二为步行障碍(12%),肌强直(10%)和运动迟缓(10%),病症常自一侧上肢开始,慢慢涉及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进展(65%~70%);25%~30%的病例可自一侧下肢开始,双侧下肢同时开始极少见,很多病例疾病晚期病症仍存在左右不同。
但不论如何医治,慢性进展性病程,数年后多数患者需要帮忙是其固有的临床特点。
依照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及对多巴胺药物的正性反映,一样能够做出明确的诊断,可是,关于某些亚临床病症或非典型病例在初期确难以熟悉,而初期确诊,初期医治对后期生活质量有着重要阻碍,这也是目前临床学界研究的重点,关于大部份患者和临床医师来讲,很难确信和判定帕金森病的发病日期,首发病症,和确信动作缓慢,震颤病症显现的时刻。
目前偏向于将病症分为临床前期病症和临床期病症两个时期。
1.临床前期病症:
要紧包括以下两方面:
(1)感觉异样:
要紧表现为患肢关节处无缘由的麻木,刺痛,蚁行感和烧灼感,以腕,踝处为主,开始多为间歇性或游走性,后期表现为固定性,这种异样可一直持续下去,但与运动障碍不成平行关系。
(2)不宁肢与易疲惫:
除主观感觉异样外,约1/2患者在初期曾体验过患肢难以描述的酸、胀、麻木或疼痛等不适感,而且这种不适感多在劳累后的休息时发生或明显,经敲,捶打后可减缓,酷像的表现,另那么,部份患者的患肢易显现感,专门是上肢的腕关节,肩关节,下肢的踝关节和膝关节,当劳累后这些部位可显现难以发觉的轻微震颤,对这些病症开始时服用一样镇痛药可有效,数月后那么无作用,现在服用多巴药物后可显现明显疗效。
2.临床期病症首发病症存在着明显个体不同,有报告统计主观感觉异样为85%,震颤为70.5%,肌僵硬或动作缓慢为19.7%,失灵巧和(或)写字障碍为12.6%,步态障碍为11.5%,痉挛和疼痛为8.2%,如和等为4.4%,语言障碍为3.8%,全身或肌为2.7%,流口水和各为1.6%。
(1)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常为PD首发病症,少数患者尤其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显现震颤,其机制是受累肌群与拮抗肌群规律性,交替性不和谐活动所致,初期常表此刻肢体远端,始于一侧,以上肢的为多见,部份患者始于下肢的膝部,当伴有旋转的成份参与时,可显现拇指,示指搓丸样震颤,震颤频率一样在4~8Hz,静止时显现,大力动作时停止,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经数年后累及到同侧上下肢或对侧,严峻者可显现头部,下颌,口唇,舌,咽喉部和,令患者活动一侧肢体如握拳或松拳,可引发另侧肢体显现震颤,该实验有助于发觉初期轻微震颤,后期除静止性震颤外,部份患者可归并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
(2)肌强直(rigidity):
肌强直是PD的要紧病症之一,主若是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均衡性张力增高所致,若是在被动运动中始终存在,那么被称之为“或张力”,假设同时伴有震颤时,被动运动时可感到有齿轮样感觉,那么称之为“或张力”,肌强直最先发生在患侧的腕,踝,专门是患者劳累后,轻缓的被动运动腕,踝关节时可感到齿轮样肌张力增高,由于肌张力的增高,可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异样病症,如瞬目,咀嚼,吞咽,行走等动作减少。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表现随意动作减少,包括始动困难和运动迟缓,因肌张力增高,姿势反射障碍显现一系列特点性运动障碍病症,如起床,翻身,步行和变换方向时运动迟缓,脸部表情肌活动减少,常双眼凝望,瞬目减少,呈面具脸(maskedface),手指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困难,书写时字愈写愈小,为写字过小征(micrographia)等。
(4)姿势:
姿势反射障碍是带给PD患者生活困难的要紧病症,它仅次于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患者四肢,躯干和颈部肌强直呈特殊屈曲体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下肢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略呈弯曲,初期下肢拖曳,慢慢变成,起步困难,起步后前冲,愈走愈快,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称之为“”(festination),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转弯时因躯干僵硬,躯干与头部联带小步转弯,与姿势平稳障碍致使重心不稳有关,患者可怕摔倒,遇小障碍物也要停步不前,随疾病进展姿势障碍加重,晚期自坐位,卧位起立困难,目前对PD患者这种固有的姿势反射障碍的机制尚无明确说明,有人以为该病症要紧与惨白球经丘脑至皮质的传出环路损害有关。
帕金森病常引发以下并发症:
损伤是帕金森病不可轻忽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震颤,僵硬,和谐功能障碍,会慢慢累及运动功能,脚下碰到障碍物时容易跌跤乃至可发生等损伤,冬季结冰及雨天湿滑的路面,茅厕及浴室潮湿滑腻的瓷砖地板,关于动作迟缓,步履不稳的帕金森病病人都是危险的场所,要额外警惕,幸免摔跌。
并发心理障碍和智能减损,尤多见于晚期病人,帕金森病表现的肢体震颤,僵硬,动作笨拙和缺乏脸部表情而呈现的面具脸,兼之说话含混不清,语调单一,音量降低,流口水等,使病人感到有失大雅,心理上常有自卑感,不肯参加社会活动,不去公开场合,疏于人际交往,在医治中及疾病进展进程中,还可见到,焦虑,抑郁,等。
由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致使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表现为:
①营养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与,饮食减少,液体补充不足有关,吞咽困难是因为咽部肌肉的和谐动作发生障碍,咀嚼的速度减慢,其结果是进食缓慢而更长时刻地咀嚼,使食物在口腔和咽喉部堆积;如进食过快那么可致使噎塞和呛咳,②食管扩张,假憩室形成,食管扩约肌功能不良,胸骨后有烧灼感,放射学证明有胃,食管返流,③胃排空延迟,有人统计约占55%,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④小肠运动功能不良,由此产生感,放射学检查提示小肠扩张,⑤结肠功能不良,要紧表现为,其多发生率(50%~67%)和顽固性给病人带来痛楚,使医生医治棘手,消化系统的各类并发症有其相同的病理生理基础,都是由于胃肠滑腻肌过度紧张,运动缓慢,彼此和谐不良所致。
感染是对帕金森病组成要挟的并发症,一样的呼吸道感染,发烧都会使本病病症加重,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发生,也容易罹患支气管炎,,胃肠炎等,晚期卧床的病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起坐,甚那么不能自行翻身,兼之,皮肤受压,常致,坠积性肺炎,,心功能衰竭是晚期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最终能够致使死亡,尿频也常成为帕金森病人求医的缘故,尤其夜间尿频给病人带来很多麻烦,男性病人常归并前列腺肥大,可致使排尿困难,女性病人因护理不周,尿便浸渍等,可造成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直至肾功能损害,感染,是致使本病晚期死亡的重要缘故。
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等要紧见于本病的晚期,故对早,中期病人应鼓舞其多运动,为晚期病人多做被动活动,以延缓肢体并发症。
帕金森病诊断:
(1)原发性帕金森病(IPD)的诊断:
王新德执笔1984年10月全国锥体外系会议制定的标准如下:
①至少要具有以下4个典型的病症和体征(静止性震颤,少动,僵硬,位置反射障碍)中的2个。
②是不是存在不支持诊断IPD的不典型病症和体征,如锥体束征,失用性步态障碍,小脑病症,,,严峻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明显的痴呆伴有轻度锥体外系病症。
③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减少,对确诊初期帕金森病(PD)和特发性震颤(ET),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与PD是有帮忙的。
一样而言,ET有时与初期IPD很难辨别,ET多表现为手和头部位置性和动作性震颤而无肌张力增高和少动。
(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SPDS)的诊断:
①药物性PS(MPS):
药物性PS与IPD在临床上很难区别,重要的是依托是不是病史上有无服用抗神经病药物史,另外,药物性PS的病症双侧对称,有时可伴有多动症侧会先显现病症,假设临床辨别困难时,可暂停应用抗神经病药物,假假设是药物性,一样在数周至6个月PS病症即可消失。
②血管性PS(VPS):
该征的特点为多无震颤,常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情绪不稳等),病程多呈阶梯样进展,L-多巴制剂医治一样无效。
(3)病症性帕金森病综合征(异质性系统变性)的诊断:
①进行性核上性变性:
有时与帕金森病很难辨别,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特点要紧为动作减少,颈部强直并稍后仰及假性延髓麻痹和向上凝望麻痹。
②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原发性帕金森病应与本病进行辨别,橄榄脑桥小脑变性临床也可表现为少动,强直,乃至静止性震颤,但多同时有等小脑病症,CT检查亦可见特点性的改变,血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减低。
③纹状体黑质变性:
本病与原发性帕金森病很想象,临床上很难辨别,要紧依托病理诊断,假设临床上L-多巴医治无效时,应考虑纹状体黑质变性可能。
④Shy-Drager位置性低血压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位置性低血压,,无汗,肢体远端小等,有时也可伴有帕金森病综合征,假设临床发觉患者有帕金森病综合征和轻度自主神经障碍病症,就需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辨别。
⑤痴呆:
痴呆伴有帕金森综合征不罕有,A.Alzheimer病:
晚期Alzheimer病除痴呆外,尚有锥体外系病症,如少动,强直和口面多动,另外由于帕金森病乃至初期也可伴有痴呆,因此需依托随访对二者进行辨别;B.正常颅压脑积水:
本病表现为步态障碍,和痴呆,有时也可显现帕金森病的病症,如少动,强直,和静止性震颤等,CT检查对辨别有帮忙,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对诊断正常颅压脑积水也有重要意义。
⑥遗传变性疾病:
A.惨白球-黑质色素变性病(Hallervorden-Spatzdisease)。
B.Huntinton舞蹈病。
C.Lubag(X-连肌张力失常-PDS)。
D.线粒体细胞病伴纹状体坏死。
E.神经棘症(β-脂蛋白缺乏症)。
F.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原发性PD在这些临床类型中占总数75%~80%;继发性(或病症性)PD相对少见;遗传变性病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占10%~15%。
对大多数已有明显的动作缓慢,减少,肌强直,震颤的中老年患者均会被考虑到IPD,而对那些初期或病症不典型的病例有时确会被误诊。
帕金森病辨别诊断:
特发性PD须与家族性PD,Parkinson综合征辨别,初期不典型病例须与遗传病或变性病伴Parkinson综合征辨别。
1.家族性PD约占10%,为不完全外显率常显性遗传,可用DNA印迹技术,PCR和DNA序列分析等,检测α-突触核蛋白基因,Parkin基因突变,易感基因分析如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突变等。
2.Parkinson综合征有明确病因,继发于药物,感染,中毒,脑卒中和外伤等。
(1)脑炎后Parkinson综合征:
20世纪上半叶流行的昏睡性(vonEconomo)脑炎常遗留帕金森综合征,目前罕有。
(2)药物或中毒性Parkinson综合征:
神经安宁剂(酚噻嗪类及丁酰苯类),利血平,胃复安,α-甲基多巴,锂,氟桂嗪等可致使帕金森综合征;MPTP,锰尘,CO,或焊接烟尘亦可引发。
(3)性Parkinson综合征:
多发性偶致使Parkinson综合征,患者有,动脉硬化及脑卒中史,假性球麻痹,病理征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提供证据。
(4)外伤性如拳击性脑病,其他如,肝脑变性,和正常压力性等可致使Parkinson综合征。
(1)弥散性路易体病(diffuseLewisbodydisease,DLBD):
多见于60~80岁,痴呆,幻觉,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为临床特点,痴呆初期显现,进展迅速,可有肌阵挛,左旋多巴反映不佳,但副作用极灵敏。
(2)(Wilson病):
可引发帕金森综合征,青青年发病,一或双侧上肢粗大震颤,肌强直,动作缓慢或不自主运动,肝损害和角膜K-F环,血清铜,,铜氧化酶活性降低,增加等。
(3)亨廷顿(Huntington)病:
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易误诊为PD。
(1)(MSA):
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自主神经系统,可有PD样病症,对左旋多巴不灵敏。
包括:
(SND),表现运动迟缓,肌强直,可有锥体系,小脑和自主状,震颤不明显,(SDS),自主神经病症突出,,无汗,排尿障碍和阳萎,和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和小脑体征等,橄榄脑桥小缩(OPCA),小脑及锥体系病症突出,MRI显示小脑和脑干萎缩。
(2)(PSP):
可有运动迟缓和肌强直,初期姿势步态不稳和摔倒,垂直凝望不能,伴,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及锥体束征,震颤不明显,左旋多巴反映差。
(3)皮质基底节变性(CBGD):
表现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不稳,肌张力障碍和肌阵挛等,可有皮质复合感觉缺失,一侧肢体忽略,失用,失语和痴呆等皮质损害病症,眼球活动障碍和病理征,左旋多巴医治无效。
(4)Alzheimer病伴Parkinson综合征。
(5):
可有表情贫乏,言语单调,自主运动减少,PD患者常并存,抑郁症无肌强直和震颤,抗抑郁药实验医治可能有助于辨别。
(6):
多早年起病,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阻碍头部引发颔首或摇晃,PD典型阻碍脸部,口唇,本病无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史,饮酒或服心得安震颤明显减轻。
帕金森病实验室检查:
1.血清肾素活力降低,酪氨酸含量减少;黑质和纹状体内NE,5-HT含量减少,脱羧酶(GAD)活性较对照组降低50%。
2.CSF中GABA下降,CSF中DA和5-HT的代谢产物HVA含量明显减少。
3.生化检测放免法检测CSF生长抑素含量降低,尿中DA及其代谢产物3-甲氧酪胺,5-HT和肾上腺素,NE也减少。
影像学检查
1.CT,MRI影像表现由于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性变疾病,病理转变要紧在黑质,纹状体,惨白球,尾状核和大脑皮质等处,因此,CT影像表现,除具有普遍性脑萎缩外,有时可见基底节钙化,MRI除能显示脑室扩大等脑萎缩表现外,T2加权像在基底节区和脑白质内常有多发高信号斑点存在。
(1)通过量巴胺受体(DAR)的功能影像:
多巴胺受体普遍散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能通路上,其中主若是黑质,纹状体系统,DAR(DL)散布于纹状体非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的胞体;DAR(D2)位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
SPECT是将放射性核素,目前主若是123I-IBZM,131I-IBZM,特异性D2受体标记物,静脉注入人体后,通过在基底节区域的放射活性与额叶,枕叶或小脑放射活性的比值,反映DAR受体数量和功能,来诊断初期帕金森病,若是初期采纳多巴制剂医治患者,起病对侧脑DAR(D2)上调,长期服用多巴制剂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脑中基底节/枕叶和基底节/额叶比值减少,SPECT功能影像只能检测DAR受体数量,不能帮忙确诊是不是为原发性帕金森病,可是能够区别某些继发性帕金森病,还可用作帕金森病病性演变和药物医治成效指标。
(2)通过量巴胺转运蛋白(DAT)功能显像:
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如何转运多巴胺(DA)尚不清楚,DAT要紧散布于基底节和丘脑,第二为额叶,DAT含量与帕金森病的严峻程度是存在着正相关性,基底节DAT减少,在初期帕金森病患者表现很显著。
SPECT采纳11C-WIN35428,123Iβ-CIT,通过静脉注入人体后,检测基底节/小脑活性比值和丘脑/小脑活性比值,反映中枢不同区域DAT数量,初期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区域DAT数量明显减少。
3.PET功能影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诊断帕金森病,其工作原理和方式与SPECT大体相似,目前主若是依托,一样采纳18F脱氧葡萄糖(18FDG),因为在帕金森病病人初期,纹状体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就中度降低,晚期葡萄糖代谢率进一步降低,用PET的受体显像剂很多,PET神经递质功能显像剂主若是用18F-多巴-PET(18FD-PET)等核素,大体原理同SPECT,PET可对帕金森病进行初期诊断,可作帕金森病高危人群中初期诊断,是判定病情严峻程度的一种客观指标。
帕金森病西医医治方式
PD初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神经元可代偿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纳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稳及语言锻炼、脸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眷配合,鼓舞患者多主动运动,尽可能推延药物医治时刻。
假设疾病阻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药物医治。
PD目前仍以药物医治为主,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稳,应用抗胆碱能和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改善病症,不能阻止病情进展。
用药原那么:
①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可能用较小剂量取得中意疗效;
②医治方案个体化,依照患者年龄、病症类型和程度、就业情形、药物价钱和经济经受能力等选择药物;
③不该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终生服用;
④PD药物医治复杂,最近几年来推出的辅助药物DR兴奋药、MAO-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等,与复方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病症波动、降低复方多巴剂量,单独利用疗效不睬想,应衡量利弊,适被选择联合用药。
(1)抗胆碱能药:
对震颤和强直有效,对运动迟缓疗效较差,适于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
经常使用安坦(artane)1~2mg口服,3次/d;开马君(kemadrin)2.5mg口服,3次/d,慢慢增至20~30mg/d。
其他如苯甲托品(cogentin)、环戊丙醇(cycrimine)、安克痉(akineton)等,作用与安坦相似。
副作用包括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严峻者有幻觉、妄想。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可阻碍经历功能,老年患者慎用。
(2)金刚烷胺(amantadine):
增进DA在神经末梢释放,阻止再摄取,并有抗胆碱能作用,是谷氨酸拮抗药,可能有神经爱惜作用,可轻度改善少动、强直和震颤等,初期可单独或与安坦合用。
起始剂量50mg,2~3次/d,1周后增至100mg,2~3次/d,一样不超过300mg/d,老年人不超过200mg/d。
药效可维持数月至1年。
副作用较少,如不安、意识模糊、下肢网状青斑、踝部水肿和心律失常等,肾功能不全、癫痫、严峻胃溃疡和肝病患者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也可用其衍生物盐酸美金刚烷(memantinehydrochloride)。
(3)左旋多巴(L-dopa)及复方左旋多巴:
L-dopa是医治PD有效药物或金指标。
作为DA前体可透过血脑屏障,被脑DA能神经元摄取后脱羧变成DA,改善病症,对运动减少有特殊疗效。
由于95%以上的L-dopa在外周脱羧成为DA,仅约1%通过BBB进入脑内,为减少外周副作用,增强疗效,多用L-dopa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DCI)按4∶1制成的复方制剂(复方L-dopa),用量较L-dopa减少3/4。
复方L-dopa剂型:
包括标准片、控释片、水溶片等。
标准片如美多巴(madopar)和帕金宁(sinemet):
①Madopar由L-dopa与苄丝肼按4∶1组成,美多巴250为L-dopa200mg+苄丝肼50mg,美多巴125为L-dopa100mg+苄丝肼25mg;国产多巴丝肼胶囊成份与美多巴相同;②帕金宁(Sinemet250和Sinemet125)由L-dopa与卡别多巴按4∶1组成。
控释剂包括两种:
①息宁控释片(sinemetCR):
L-dopa200mg+卡别多巴50mg,制剂中加用单层分子基质结构,药物不断溶释,达到缓释成效,口服后120~150min达到血浆峰值浓度;片中间有刻痕,可分为半片服用,维持缓释特性;
②美多巴液体动力平稳系统(Madopar-HBS):
L-dopa100mg+苄丝肼25mg及特殊赋形剂组成,胶囊溶解时药物基质表面形成水化层,通过弥散作用慢慢释放。
水溶片有弥散型美多巴(madopardispersible),剂量为125mg,由L-dopa100mg+苄丝肼25mg组成。
其特点易在水中溶解,便于口服,吸收迅速,专门快达到医治阈值浓度,使处于“关闭”状态的PD患者在短时刻内(10min左右)迅速改善病症,且作用维持时刻与标准片大体相同。
该剂型适用于有吞咽障碍或置鼻饲管、早晨运动不能、“开”期延迟、下午“关”期延长、剂末肌张力障碍的PD患者。
用药机会:
何时开始复方L-dopa医治尚有争议,长期用药会产生疗效消退、病症波动及运动障碍等并发症。
一样应依照患者年龄、工作性质、疾病类型等决定用药。
年轻患者可适当推延利用,初期尽可能用其他抗PD药,患者因职业要求不能不用L-dopa时应与其他药物合用,减少复方L-dopa剂量。
年老患者可初期选用L-dopa,因发生运动并发症机遇相对较少,对归并用药耐受性差。
用药方式:
从小剂量开始,依照病情慢慢增量,用最低有效量维持。
①标准片:
复方L-dopa开始用62.5mg(1/4片),2~3次/d,依照需要慢慢增至125mg,3~4次/d;最大剂量不超过250mg,3~4次/d;空肚(餐前1h或餐后2h)用药疗效好;
②控释片:
优势是减少服药次数,有效血药浓度稳固,作历时刻长,可操纵病症波动;缺点是生物利费用较低,起效缓慢,标准片转换成为控释片时天天剂量应相应增加并提早服用;适于伴病症波动或初期轻症患者;
③水溶片:
易在水中溶解,吸收迅速,10min起效,作用维持时刻与标准片相同,适于吞咽障碍、早晨运动不能、“开关”现象和剂末肌张力障碍患者。
副作用:
周围性副作用常见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偶见)等,用药后可慢慢适应,餐后服药、加用吗叮啉可减轻消化道病症。
中枢性副作用包括病症波动、运动障碍和神经病症等,病症波动和运动障碍是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多在用药4~5年后显现。
闭角型青光眼、神经病患者禁用。
(4)DA受体兴奋药:
DA包括五种类型受体,D1R和D2R亚型与PD医治关系紧密。
DR兴奋药一起作用特点是:
①直接刺激纹状体突触后DR,不依托于DDC将L-dopa转化为DA发挥效应;②血浆半衰期(较复方多巴)长;③可能对黑质DA能神经元有爱惜作用。
初期DR兴奋药与复方多巴合用,不仅能提高疗效,减少复方多巴用量,且可减少或幸免病症波动或运动障碍发生。
适应证:
PD后期患者用复方多巴医治产生病症波动或运动障碍,加用DR兴奋药可减轻或排除病症,减少复方多巴用量。
疾病后期因黑质纹状体DA能系统缺乏DDC,不能把外源性L-dopa脱羧转化为DA,用复方多巴完全无效,用DR兴奋药可能有效。
单用DA受体兴奋药疗效不佳,一样主张与复方L-dopa合用,发病年龄轻的初期患者可单独应用。
应从小剂量开始,渐增量至取得中意疗效而不显现副作用。
副作用与复方L-dopa相似,病症波动和运动障碍发生率低,体位性低血压和神经病症发生率较高。
经常使用制剂:
主若是溴隐亭、培高利特。
①溴隐亭(bromocriptine):
激活D2受体,开始0.625mg/d,每隔3~5天增加0.625mg,通常医治剂量7.5~15mg/d,分3次服;副作用与左旋多巴类似,错觉和幻觉常见,神经病史患者禁用,相对禁忌证包括近期心肌梗死、严峻周围血管病和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等;
②培高利特(pergolide):
激活D1和D2两类受体,开始0.025mg/d,每隔5天增加0.025mg,一样有效剂量0.375~1.5mg/d,最大不超过2.0mg/d,1~3h达血浆峰值浓度,半衰期较长(平均30h),较溴隐亭抗PD作用稍强,作历时刻亦长,溴隐亭医治无效时改用培高利特可能有效;
③泰舒达缓释片(trastalSR):
化学成份为吡贝地尔,是选择性D2/D3多巴胺受体兴奋药,剂量为150~250mg/d,对中脑-皮质和边缘叶通路D3R有兴奋效应,改善震颤作用明显,对强直和少动也有作用;
④麦角乙脲(lisuride):
具有较强选择性D2R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