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984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docx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共20分)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培根D.梅伊曼和拉伊C)。

解析:

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C)。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

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

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C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C)。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

解析: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A.师生关系民主化,B出现了双轨制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解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甲午学制D.癸卯学制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B)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

B

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B)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A)教育目的论。

B.科学本位C.社会本位D.个人本位A.神学的

解析:

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A.哲学观念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D)。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解析:

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

(1)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

(2)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

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内容。

12.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A)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知识本位D.能力本位

13.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B)。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14.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的突出作用在于(D)。

A.简明扼要地表现知识C.提高了教学效率B.直观性很强D.使教学有效地贯彻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解析:

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

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工具。

纲要信号图式法的突出作用,是在教学中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性。

1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A)。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6.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解析: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17.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B)。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8.鼓励表达、深入共感、身体放松的方式属于咨询中的(B)。

A.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识的方法B.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D.游戏疗法解析:

侧重调整情感的咨询方法的基本观点是:

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

包括鼓励表达、传达共感、身体放松。

19.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C)。

D)。

20.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ABCDE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C.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D.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E.反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2.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

(BCD)A.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E.激励性原则C.公正性原则)。

解析:

教师考核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ABCD)。

A.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C.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D.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E.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4.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这样一些内容(ABCDE)。

A.对人性的理解B.对集体的看法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5.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所建立的现代学制较之以往的有质的飞跃,表现在(ABCDEA.实行义务教育C.建立并发展职业技术学校B.创办实科中学和工科大学D.建立各类成人教育机构E.创办现代大学,形成完整的学制系统

6.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ABCD)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E.澄清和评估问题

7.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ACD)。

A.严格要求B.培养舆论C.耐心引导E.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8.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单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CE)。

A.主题B.练习题C.任务D.教科书E.评价标准

9.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ABC)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BCE)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赞可夫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

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

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

A.说服法B.榜样法

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锻炼法

10.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阶级性B.道统性C.功用性

D.专制性E.刻板性

2.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

A.凯兴斯坦纳B.卢梭C.康德

D.小原国芳E.裴斯泰洛齐

3.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

4.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

5.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

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6.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发展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合作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E.多元化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A3.D4.C5.A6.C7.D8.D9.B10.C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DE2.BCE3.BCE4.ABD5.BCDE6.ABCDE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着有规律的更替,在前一个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其身心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个时期,这种发展就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其身心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人为地将各个阶段截然分开,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进程不总是以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时而猛长、时而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从生理方面来看,如果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以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因此,教育者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提出“白板说”观点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出现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一般有三个层次的活动,其第二个层次的活动是指()

A、心理活动

B、社会活动

C、生理活动

D、实践活动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提高社会生产力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

D、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6.在不同阶段,个体身心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指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矛盾性

D、不平衡性

7.中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教育学的学者是()

A、徐特立

B、李大钊

C、陶行知

D、杨贤江

8.学校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开拓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9.将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是我国古代()

A、官学的特点

B、私学的特点

C、书院的特点

D、科举制度的特点

10.我国对在校学生的应尽义务作了法律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将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设置要求

B、课程管理层次

C、课程任务

D、课程内容

12.课程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斯克里文

C、斯塔弗尔比姆

D、加德纳

1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4.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指的是教学要贯彻()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是指()

A、课的结构

B、课的部分

C、课的设计

D、课的程序

16.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教学制

C、分组教学制

D、能力分组制

17.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社会学习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认知模式

D、体谅模式

18.衡量一名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9.班级授课制开始广泛兴起是在()

A、16世纪西欧古典中学时期

B、17世纪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时期

C、19世纪的国民学校时期

D、20世纪的现代学校时期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C、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都属于_________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

整体综合性、_________性、灵活性、性、指向性。

3.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增强、神经系统的发育接近成人是_________期生理发展的特点。

4.学校精神文化几种基本成分可以分解为认知成分、成分、价值成分、_________成分。

5.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量,课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课和_________课。

6.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

7.学校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

8.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_________。

9.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工具,教学媒体的使用受制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_________的选择。

10.上课是教学工作的_________环节。

11.选择德育内容:

一是依据德育____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12.体谅模式把道德_________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13.班级目标管理是指_________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_________,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育对科技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推动作用?

2.课程评价包括哪几个步骤?

3.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基本层次。

5.何谓巩固性原则,贯彻该原则应遵循哪些要求?

6.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提出了哪几方面的建议?

四、论述题(10分)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请联系实际予以分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2.A3.D4.A5.B6.A7.D8.C9.C10.A

11.C12.B13.B14.C15.A16.B17.C18.D19.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