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819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的要求培养,入学前已修研究生课程可提出免修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10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应具有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应能研究解决本学科中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提供创新的科学成果,应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能力,能独立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3.至少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与培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信息传输理论与技术、现代交换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网与通信网理论与技术、多媒体通信理论与技术;语声与音频,图像、图形与视频等各类媒体信号的分析、滤波、辨识和重构的理论与技术,信号检测与估值理论,信息压缩与编码,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以及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

具体设以下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

3.现代信号处理

5.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

7.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9.电子商务关键技术

11.卫星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2.移动通信

4.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6.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8.远程教育关键技术

10.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12.空间飞行器测控与制导

四、学习年限、学分与要求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博士生学校年限通常为三至四年,毕业时间由博士生导师决定,可提前,但至少不得短于2年半,亦可延迟,但最长不得超过6年,硕博连读学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至五年。

答辩前,博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未获硕士学位

总学分

≥54学分

≥31学分

按硕-博连读

修课学分

≥34

通识课程≥10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一外3、英语论文写作2、人文1)

≥12

技术哲学2、英语论文写作2

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研究环节

≥20

文献阅读1

≥19

文献阅读1

选题报告1

选题报告1

中期报告1

中期报告1

学术报告1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1

学位论文15

学位论文15

五、课程设置(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学习方式

1.专题研讨课程学习可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撰写研讨报告、作学术报告或自学等形式。

2.博士生的修课时间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在个人培养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可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者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七.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八.培养方式与方法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所、室在培养博士生工作中的作用,把集体培养与导师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业务培养统一起来,为博士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和育人环境。

有关所、室应组织审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协助组织博士生的选题、阶段进展和论文报告会。

根据研究方向的特点,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并进行必要的分工和建立定期指导制度。

指导小组成员一般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至少3位专家学者组成,要尽可能地吸收有博士学位的年轻副教授参加。

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要求实行双导师制,以利于扩展博士生的知识面,开发其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二年制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10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在一级学科的宽范围内打通培养。

通过系统学习数学基础理论,通信基础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理论,通过学位论文阶段工作,本专业学科的毕业研究生能够牢固地掌握信息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备从事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空间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

注重四个特点:

严谨求实与创新开拓并举,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并重,系统设计与核心技术并发,硬件能力与程序开发并行,适应社会对通信与信息专业人才的要求,有很强的专业应变能力。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是一个全过程培养,学生从入学起即进入研究阶段,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同时进行。

二、主要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

3.现代信号处理

5.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

7.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9.电子商务关键技术

11.卫星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2.移动通信

4.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6.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8.远程教育关键技术

10.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12.空间飞行器测控与制导

三、学习年限、学分与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总学分要求≥36,其中课程学分要求≥23,研究环节≥13学分,具体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学分

≥23

通识课程≥7学分(一外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

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不计学分

任选课程(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以任选,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四、课程设置:

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电信系有关论文的具体要求。

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通识课程

硕士生第一外语

3

秋.春

外语系

硕士生必修

133013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人文学院

1330111

自然辨证法

32

2

人文学院

人文课程

16

1

秋.春

人文学院

1350011

科技英语写作

2

秋.春

外语系

博士生必修

1350021

现代科技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人文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1330141

矩阵论

48

3

数学系

硕士生

≥6学分

1330161

数值分析

48

3

数学系

1330181

泛函分析

48

3

数学系

083401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48

3

电信系

硕士生

≥5学分

0834021

数字通信技术

48

3

电信系

0834031

统计信号处理

48

3

电信系

0834041

排队论

32

2

电信系

0834051

小波分析

32

2

电信系

0834061

图象处理与分析

32

2

电信系

0834071

软件工程与程序设计方法学

48

3

电信系

0834081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32

2

电信系

0834091

数字语音处理

32

2

电信系

0834101

卫星通信系统

32

2

电信系

0834111

多媒体技术与图象数据压缩

32

2

电信系

0834121

现代无线通信

32

2

电信系

0834131

遥感信息处理与分析

32

2

电信系

0834141

现代通信信令概论

32

2

电信系

0834151

信息安全

32

2

电信系

0834161

嵌入式系统设计

32

2

电信系

0834171

DSP系统设计

32

2

电信系

1330291

计算机网络

32

2

电信系

1350041

近代数学基础

32

2

数学系

博士生跨

学科课程

1350061

现代工程数学选讲

32

2

数学系

0850711

现代通信信号处理

32

2

电信系

博士生专

题研讨

0850721

现代通信系统

32

2

电信系

0850731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32

2

电信系

0850741

图象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32

2

电信系

非学位要求课程

补修课程

通信原理

电信系

不计

学分

数字信号处理

电信系

随机过程

电信系

通信电子线路

电信系

研究环节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博)

1

电信系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1

电信系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1

电信系

发表论文(硕、博)

1

电信系

学位论文(硕)

10

电信系

学位论文(博)

15

电信系

4

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0902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应具有电子科学领域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数理基础,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3.应能研究解决本学科中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提供创新的科学成果,应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能力,能独立承担和完成各类研究课题,并应具有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4.至少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5.应有严谨求实的学风,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现代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3.视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5.集成电路设计及系统集成

2.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4.信号检测与处理

6.生物测量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

可提前答辩,但至少不得短于2年半,亦可延迟,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总学分要求≥31学分。

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

总学分要求≥54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未获硕士学位

总学分

≥54学分

≥31学分

≥34

通识课程≥10(辩证法2、技术哲学2、一外3、英语论文写作2、人文

1)

≥12

技术哲学2、英语论文写作2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

(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20

文献阅读1

≥19

文献阅读1

选题报告1

选题报告1

中期报告1

中期报告1

学术报告1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1

学位论文15

学位论文15

四、课程设置:

见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五、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

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

作;

5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电子科学技术以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专题研讨课

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本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专题研讨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个专题研讨得2个学分。

4.论文选题报告:

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

(1)课题的来源、意义;

(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适性成果;

(5)预期成果;

(6)主要参考文献

5.论文中期报告

博土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生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6

电路与系统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0902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牢固地掌握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具备从事电路与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较深厚的数学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严谨求实与创新开拓精神;具有硬件开发与软件设计并重能力,能独立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3.视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5.集成电路设计及系统集成

2.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4.信号检测与处理

6.生物测量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普通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学校提供奖学金的时间为两年,从第三年起按学期交纳学费。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学分

≥23

通识课程≥7学分(一外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任选课程(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以任选,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四、课程设置:

见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电信系有关论文的具体要求。

7

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

课程名称

学时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要求课程

通识课程

硕士生第一外语

3

秋.春

外语系

硕士生

必修

133013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4

1

人文学院

1330111

自然辨证法

32

2

人文学院

1350011

科技英语写作

2

秋春

外语系

博士生

必修

1350021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2

2

人文学院

本学科专业要求得课程

1330141

矩阵论

48

3

数学系

硕士生

≥6学分

1330161

数值分析

48

3

数学系

1330181

泛函分析

48

3

数学系

0834071

软件工程与程序设计方法学

48

3

电信系

硕士生

5学分

083401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48

3

电信系

0834181

模拟和数字通信

48

3

电信系

0834191

现代电路与系统

32

2

电信系

0834051

排队论

32

2

电信系

0834061

小波分析

32

2

数学/电信

0834201

视频处理与通信

32

2

电信系

硕士生

≥5学分

0834211

现代通信系统

32

2

电信系

0834221

数字语音处理

32

2

电信系

0834231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32

2

电信系

0834111

多媒体技术与图象数据压缩

32

2

电信系

0834241

现代无线通信

32

2

电信系

0834161

嵌入式系统设计

32

2

电信系

0834171

DSP系统平台设计

32

2

电信系

1330291

计算机网络

32

2

电信系

1350041

近代数学基础

32

2

数学系

博士生跨

学科课程

1350061

现代工程数学选讲

32

2

数学系

博士生专题研讨

6

秋春

电信系

通信原理

64

电信系

不计

学分

数字信号处理

48

电信系

随机过程

40

电信系

通信电子线路

56

电信系

8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0904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具有电磁场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方面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技术和实验技术以及通信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理论研究及高科技开发能力,并能承担和完成本学科中基础理论课题及前沿发展课题,对本学科某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独创性成果,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等有关单位的科研、教学、开发和管理工作;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研究方向

1.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3.光纤通信

5.电磁理论与应用

7.无源探测理论与新技术

2.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4.微波遥感技术与成象6.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1.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

可提前答辩,但是不得小于2.5年;也可以延迟答辩,但最长不得超过8年。

总学分要求≥31学分;

2.硕博连读和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为4-5年。

总学分要求≥54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类别

硕-博连读、直攻博

已获硕士学位

未获硕士学位

总学分

≥54学分

≥31学分

≥34

通识课程≥10学分(辩证法2、技术哲学2、一外3、英语论文写作2、人文1)

≥12

技术哲学2、英语论文写作2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24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含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

程2学分、专题研讨6学分

≥20

文献阅读1

≥19

文献阅读1

选题报告1

选题报告1

中期报告1

中期报告1

学术报告1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1

学位论文15

学位论文

15

9

四、课程设置:

见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专题研讨课

专题研讨课是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进入本学科前沿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在导师确定的专题领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撰写专题研讨报告,并公开做学术报告,每完成一个专题研讨得2个学分。

4.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

(1)课题的来源、意义;

(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5)预期成果;

(6)主要参考文献。

5.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6.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1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0904

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

3.能比较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有关的分析与设计。

4.可以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3.光纤通信

5.电磁理论与应用

2.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4.微波遥感技术与成象6.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年。

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修课学分数要求≥23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6学分

修课学分

≥23

通识课程≥7学分(一外3、辩证法2、科社1、人文1)

学位要求的学科专业课≥16学分(由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

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组成)

缺本科专业基础的,补修本科主干课2~3门,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任选课程(在征得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可以任选,记非学位要求学分)

研究环节

≥13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学术报告1学分

发表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四、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