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803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docx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案

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改革的依据、性质、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开放政策的必要性、措施和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

一、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授课时间:

4学时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根本性变革。

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邓小平把它称为一场革命。

他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一论断,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

什么是革命呢?

所谓“革命”,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变革的领域看,有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科技的等等;从社会变革的层次看,有根本制度方面的革命,也有体制方面的革命。

以社会制度变革为标志的社会革命是革命的一种,不是革命的全部。

邓小平同志指出:

“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

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

”所以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各方面体制的深刻的变革,可以称之为一场革命。

改革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革命的目的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邓小平同志指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改革同第一次革命的作用一样,也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同等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从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深刻性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

“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改革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这种变化,无疑具有革命性质。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

第四,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成效。

同时,改革实际上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虽然改革从根本上说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改革的进程中人们获益的程度和时间总是有所不同,因此,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

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改革极具艰巨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犹如一场革命。

第五,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它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举,它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改革的成功势必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加速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

邓小平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这里的制度就是指基本制度,做法就是指体制。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严格地科学地区别开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所作出的突破性贡献。

那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区别二者的意义何在呢?

社会基本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如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等。

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社会基本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它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体制具有具体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它必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适时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而是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

具体体制在一定限度内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

社会基本制度是具体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具体体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社会基本制度得以实现和发挥作用的主要载体,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与性质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来实现。

具体体制的选择和更替必须服从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和有利于社会基本制度本质的实现。

所以,我们要对原有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

但是我们改革各种体制不是要改变基本制度,恰恰相反,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我们的基本制度。

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指出:

“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但是“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80页)邓小平认为当具体体制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从而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就会丧失殆尽。

他说:

“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改革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所以,改革不但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

“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

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1页)

第三,改革可以使社会主义在新的实践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中期以后面临两个最重要的考验:

一是新科技革命对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提出了以往所没有的新课题;二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若干调整措施,创造了一些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同时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具体运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使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突破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着眼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改革就是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基础上作出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选择。

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很难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发展,很难回应面临的挑战,很难在实践中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总之,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但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对体制的重新构建,从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说,其实是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革命性作用不亚于我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

我们可以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概括为以下五个要点:

第一,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必须以承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前提。

但提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对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第二,必须在理论上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严格区别开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具体体制在一定时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此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和途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变革旧体制。

通过改革具体体制来完善基本制度。

改革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进行的,决不能摆脱、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

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

同第一次革命一样,改革的目的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实践过程,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活动,只能边试边改进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交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系统。

这个矛盾体系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诸因素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要求它们必须与自己相适应。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生产力又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易变性和向上性的特点,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使矛盾走向尖锐化,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

矛盾的解决,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新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矛盾。

这样循环往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可见,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

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终极根源,虽然生产力的发展也造就了社会变革的进步力量,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然而然地发生变革。

因为,尽管社会发展是客观的,但又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

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

工具是人创造的。

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

因而在旧的剥削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强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

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

革命阶级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和社会革命的形式,要解决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社会变革,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是根本不可能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

第一层次动力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社会形态;第二层次动力,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

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属于第一层次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正是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这一直接动力得到实现的。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又是什么呢?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实践,当然不可能对这一问题作出直接而明确的回答。

恩格斯只是科学地预见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列宁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矛盾运动的规律没有系统阐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但没有把当作根本性的问题提出来。

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

”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这一思想未能付诸实践。

斯大林一直未能搞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斯大林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状况,道义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

似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自然而然地能保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这种“完全适合”和“一致”的无矛盾论,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寻找到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

这使苏共不能自觉主动地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导致各项制度凝固化,使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正确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只能在矛盾中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人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从而就使基本矛盾失去了旧有的对抗性,变成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就其状况而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相适应是主要的、基本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基本适应的。

说它基本适应,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状况的,存在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具有旧社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相适应是次要的、非根本的。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同志指出的: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但由于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由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只能作一般概括。

他当时认为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生产关系主要还是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生产关系。

后来,又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当作主要矛盾。

理论认识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实践中失误,使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由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解决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在坚持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进而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那么,邓小平又作了哪些“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呢?

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终于找到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

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提出了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还是互为矛盾的新标准。

强调从实际出发,主要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判断的标准是根据当时当地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以及它的发展要求,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比如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盲目追求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和纯度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与现实的生产力是不适应的。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但他们可以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层次的生产力相适应,就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它与现实的生产力就是适应的。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认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已经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和个别现象,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和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仅有经济体制,而且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因此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发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现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之间仍然存在矛盾。

由于这种矛盾不是旧的社会制度下那种对抗性矛盾,所以不需要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但是,这种矛盾如果得不到解决,社会生产力仍然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总是表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就很难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出发点。

邓小平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与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他坚持了党的八大的正确主张,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观点,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因此,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从发展生产出发,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第四,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有步骤有序地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他不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出发,而是从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从根本上废除僵化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才能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

明确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改革。

邓小平不仅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而且,更主要的是把生产力作为改革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具体形式的根本依据,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中心环节。

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的调整和改革必须密切适应生产力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改革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有利手段和有效途径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调整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为什么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改革的任务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改革的全面性的表现:

(1)从改革的历程上看,改革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