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耦园.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2469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耦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州耦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州耦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州耦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州耦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耦园.ppt

《苏州耦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耦园.ppt(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耦园.ppt

,耦园,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城市的性质和扬州不同,虽然两者皆为繁华的消费城市,但苏州文风极盛,登仕途、为官宦的人很多,这些人致仕还乡则购田宅、建园墅以自娱,外地的官员、地主亦多来此定居颐养天年。

因此,苏州园林属文人、官僚、地主修建者居多,基本上保持着正统的士流园林的格调,绝大多数均为宅园而密布于域内,少数建在附近的乡镇。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耦园简介耦园园林布局与园主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从易学上看苏州耦园布局结语,耦园简介,耦,其本意是两人肩并肩地耕作,这里引申为夫妻,表示夫妻耦耕。

耦园又名涉园,位于仓街小新桥巷,三面临河,一面通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此园分东、西二园,东园建于清初,原为清初保宁知府陆锦所有,其后屡易园主,曾属祝、沈、顾等姓。

至清末,为官僚沈秉成所得,并扩建西部。

建园背景,清初,由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建造,名“涉园”,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

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

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

继为崇明祝氏别墅。

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

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

光绪十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

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

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

如今的园子里,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独独留下了那迷人的故事和那绵绵的情意。

耦耕于园中的是一对恩爱夫妻宋苏轼浣溪纱词曰: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

”耦耕于园中的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在一起播种的是爱情,收获的是幸福。

耦园的男主人沈秉成耦园的男主人沈秉成(18221895年),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浙江湖州人。

早慧而好读书。

道光二十九年考中举人,历任苏淞太道道台、安徽巡抚、各地按察使等职。

同治四年(1865),沈秉成因父死奔丧,返京时继配夫人姚氏及二子俱卒,本人又患肝脾之疾。

万念俱灰之际,举家来到心仪已久的人间天堂东方水城苏州,希望借此温山软水,疗治他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严永华最令他感到莫大欣慰的是,倾慕已久的一代才女严永华终于走到了他的身边。

严永华,字少蓝,号不栉书生,浙江桐乡人。

其母擅闺中三绝,受母教濡染,永华早慧,工丹青,娴诗赋,通音律。

少时其父在滇黔为官,永华随伺左右,后因母病回浙江侍奉,是著名孝女,她的事迹录入了桐乡的孝女传中。

枯木再春沈秉成与严永华之兄曾共事于京城,永华兄曾向同事展示其妹手绘花鸟及题句,沉大为叹服。

沈妻姚氏得知后笑曰:

“君若慕此才女,不如将来求为继室。

”数载后姚氏竟因喉疾而终。

沈果真向严家求婚,获允。

定亲之日,沉以绝句六首向严永华索和,严欣然酬答,沉秉成大喜过望,濒临枯涸的心田顿逢甘雨滋润,枯木再春,1867年10月,严入为继室,时沉46岁,严31岁,自此夫妇琴瑟相和,病体得以康复。

布局特点,园不甚广,占地面积约11亩。

住宅居中面南,原涉园为东园,住宅之西增筑西园,双园傍宅,整体格局寓“偶”,在苏州诸园中别开生面,乃易“涉园”为“耦园”。

耦园住宅居中,东西各傍一园。

东(左)为流水,南(前)有河道,北面枕河,楼厅、重檐楼阁、藏书楼殿后,西(右)有大路。

“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线上为明显的仕宦第宅,东西花园相互对应。

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要景点,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著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舒展绵延。

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两两呼应。

平泉小隐门厅与轿厅之间为小院,植玉兰两株。

门厅后面门楼上刻有“平泉小隐”四字。

唐李德裕游息的别庄叫“平泉庄”,去洛阳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

平泉庄台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具。

后人常以“平泉”作为园林的代表。

这里也是将耦园与之相比拟,并突出了“隐”字。

大客厅载酒堂面阔三间,陈设精美。

光绪三年,耦园东花园落成之时,沈秉成在这里大宴宾客。

“载酒堂”匾为清人李鸿裔所题,原匾额有李鸿裔于光绪丙子三月的款识:

“仲复同年兄辞荣勇退,于寓庐迭石种树,名曰耦园。

今春东园落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

盖取宋人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也。

”无俗韵轩步上青石涩浪,入面阔三间的小客厅,硬山卷棚顶,悬横匾“无俗韵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何绍基所书对联“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透露待客赏月之意。

南窗外是一个很大的庭院,松影竹韵,花木扶疏。

双照楼取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

“道之所贵,空有兼忘,行之所重,真假双照”之意。

“照”即“明”,“双照”可指夫妇在此隐居学道、双双明道之意。

沈秉成好道书,故以道义名之。

可远眺俯瞰,据传在此楼中,每逢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可同时看到日月并存的奇观。

“双”,“偶”也;“照”,“心心相映”也。

东、南、西三面槛窗,可远眺娄门城楼雉堞、双塔倩影、远山黛痕,俯瞰东园山水花木。

黄石假山搜尽奇峰打草稿黄石厚重粗犷,有棱角崚嶒之势,挺拔突兀之姿,使人感到群峰巍巍,绵亘不断。

是艺术家“搜尽奇峰打草稿”,把各种真山的结构、规模、块面、线条、节理等经过精心的提炼概括,成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景物雕塑,将自然界的险峰佳境、千仞万壑浓缩于方丈、尺寸之间,以满足文人士大夫寄意丘壑的隐逸情思。

吾爱亭取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诗意,诗云:

“众鸟欣所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反映了省净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卓然高标、别树一帜的生活情趣。

园主藉以写志。

山水间“山水间”。

水阁为卷棚歇山式,北半部凌驾于水上,三面临空,给人以溪流不尽之感。

在阁中凭槛北望,黄石假山矗立于池西,满目浓翠,一虹卧波,能饱餐山水间情趣,在山水间醉饮,就有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逸兴。

水阁内置明代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双面透雕松、竹、梅,构图浑厚,精美绝伦,规制之大为苏州众园之冠,图案内涵更深化了“佳偶”的内涵。

听橹楼东南角“听橹楼”依外围墙转角而建,两面临河,与外内城河仅一墙之隔,船舫来往不断,每当月色空明之夜,四周万籁俱寂,这时,于宁静中时时传来欸乃橹声,“参差邻舫一时发,卧听满江柔橹高声”,这是绝妙的“声借”,使人领受江湖野趣。

织帘老屋象征着夫妻双双在深山读书,象前辈南朝齐吴兴人沉驎士一样,一面诵读诗书,一面编织竹帘,口手不停,还自己打柴汲水,并日而食,终身不做官。

是笃学守节的典型。

表现了园主向往那种织帘劳动、躬耕读书的理想的隐居生活。

易学在耦园布局中的运用,“师法自然”是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的最高境界。

拙政园是依据原来地形,“稍加浚治,环以林木”而建成的。

留园中部,土阜之上建“闻木樨香轩”,上下回廊依势而建,起落跌宕,坡度陡峭不设踏步。

古代大户官僚住宅,必坐北朝南,苏州私家园林,所建园门却是因地制宜、随势定向,并非一律朝南。

在大家熟知的名园中如沧浪亭门、艺圃门朝北;怡园门朝东。

更有许多年久失修、隐于小巷之中的昔日私家园林,其门朝向也是依街巷方向而定,东南西北皆有,与一般民宅并无二致。

然而,耦园布局一反苏州古典园林建园法则,刻意讲究方向、位置。

作为园林要素的建筑、山石、水池、树木等均体现出精心的安排,蕴含着易学原理,这在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史上是一个极罕见的例子。

居东西两园中间有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略微偏西,形成西花园小东花园大的格局。

大厅居中央名“载酒堂”,面阔五间,是耦园主厅。

“择中”现象在历代都城建筑中一再体现,与“洛书”和“九宫图”有关。

从阴阳学角度看,阴阳不是截然分开的两部分,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互。

耦园的主题是夫妇双双归隐,因而东花园布置象征男女生活和谐美满。

严永华是沈秉成第三任夫人,数字“3”对应方向是东,所以,东花园到处有园主第三任夫人的影子。

1.筠廊“筠”是竹子的别称,竹为阳,象征春天,故筠廊紧贴东墙布置。

2.樨廊廊侧种植木樨花,木樨花即桂花,为秋季之花,对应方位为“西”,故“樨廊”布置在东园最西边。

3.城曲草堂东北为“艮”,又易: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沈氏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毅然退离官场,归隐耦园。

受月池题名中的“月”为阴,“阴”的异体字写成“水月”意即水中之月为阴。

池岸由石块堆砌,石为阳,故池为阳。

池中水与水中月为阴,“受月池”暗寓男主人接受和依恋女主人。

望月亭位于东墙根,东为阳,“阳”望属阴的“月”,同样有男主人依恋女主人的寓意。

双照楼题名中“照”是“明”的意思,“双”是指“日”和“月”,“日”为阳,“月”为阴,日月双照,阴阳并存为“明”字,暗喻园主夫妇双双比肩共存。

山水间为一水阁,所处地平线较低,向北仰望石峰嵯峨高峻,正合“高山流水”意境,“山”“水”暗喻阴阳男女,“山水间”的布置和题名表达园主夫妇既是性情相投,又是学问知己。

整体上看西花园与东花园形成阴阳关系面积上,西为阴,故面积小于东花园;西花园原有水假山(水为阴),与东花园旱假山形成对应;西花园有一口井(小为阴),与东花园水池对应;西花园以曲线阴柔的纤巧太湖石堆叠假山,与东花园以阳刚直线条的敦厚黄石堆叠的假山对应。

同样,在单体建筑布局中,也蕴含了易学原理。

藏书楼位于偏北西墙根,西对应“收”,北对应“藏”,藏书楼安排在“收”、“藏”的位置,符合易学。

一般寺观藏经楼都安排在北面,北对应水,寓意以水压火,避免发生火灾。

耦园安排藏书楼也有此意。

这里更有另一层意思,西为兑卦,象征秋季,秋季正是果实累累、令人喜悦的收获季节。

兑还有语言表达和人生归宿的意思。

以上分析可见,耦园以易学原理构架全园,蕴涵的意义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从而表达园主夫妇双双归隐的主题,耦园布局中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信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观念。

我们解读它的时候,仍然可以把这些文化现象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结语,耦园的历史更迭早在时光的烟云中消散,但沈秉承和严永华的爱情故事,却让这小小的园子永远保有着一股浪漫的静谧,不得不说,古典主义观的爱情也有着他跨时代的浪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相携相归、丝竹相和,你读一句诗句,我应一曲古琴。

完美的爱情却有着不完美的结局,有着淡淡的哀伤,但也有淡淡的幸福感。

爱情永远都是艺术中最美的题材,即使没有完美的技艺,没有宏伟的建筑,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耦园也会以她最独特的存在存在着,述说着属于她的最美的故事。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