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04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docx

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瓜州县移民乡镇荒地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瓜州移民大县的形成及现状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县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现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总人口14.2万。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省市相关政策和规划,我县服从全省工作大局,积极配合做好各类移民项目实施工作,妥善接收安臵了“两西”(定西、河西)、疏勒河、九甸峡三大项目移民和外来租地农民等四类移民,成立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村33个;共安臵移民18131户、825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7.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07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

在移民安臵项目的推动下,瓜州境内的移民、垦荒也随之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发展时期。

据调查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境内共开垦荒地28.9万亩,实际耕种面积14.28万亩,占全县耕种土地的21.5%,撂荒面积7.23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12.97万亩,其中井灌面积1.6万亩,渠灌面积11.37万亩。

1、“两西”项目移民。

自1983年以来,我县共接收安臵永靖、东乡、庄浪等14个贫困县的“两西”计划内移民5446户、22925人,其中在腰站子移民基地集中安臵2138户、8970人,占“两西”移民总数的39.1%;在其它8个乡镇的10个移民点集中安臵1823户、8136人,占“两西”移民总数的35.5%;分散安臵1485户、5819人,占“两西”移民总数的25.4%。

2009年,“两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

1840元,90%以上的移民群众已基本脱贫,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2、疏勒河项目移民。

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暨移民安臵项目自1996年实施以来,在我县双塔、七墩、向阳、扎花营及梁湖、沙河6个项目区集中安臵积石山、礼县、和政等9个县移民7622户、38129人。

2005年12月,双塔、七墩、向阳、扎花营项目区正式移交我县,成立了双塔乡、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在向阳项目区设立安康村,由西湖乡管辖,在扎花营项目区设立马家泉、扎花营2个移民村,划归腰站子东乡族乡管辖。

2008年10月,沙河、梁湖项目区移交我县,成立了沙河回族乡、梁湖乡。

2009年,疏勒河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7元,尚处于贫困线以下。

3、引洮工程移民。

引洮工程移民是省委、省政府为顺利实施引洮工程而在我县安臵的九甸峡库区非自愿移民,该项目2007年初开工建设,2008年4月开始迁入移民,共安臵甘南州临潭县、卓尼县,定西市岷县等3个县的移民1936户、9193人,其中藏族321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5%,设立了广至藏族乡。

2009年,广至藏族乡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8元,尚处于贫困线以下。

4、外来租地农民。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再造河西”政策影响,加之土地收益相对较低,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为了确保完成粮食定购任务,各级组织鼓励企业及个人开发土地资源、开办小农场,大量外来租地农民伴随各类项目移民陆续迁入瓜州。

截止2003年,我县先后接收来自甘肃、宁

夏、青海3省26个县(市、区)的外来租地农民3127户、12283人。

2009年,外来租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1700元之间。

二、移民区生产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省、市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发性移民的工作方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恢复与发展上,放在处理移民的难点热点问题上。

在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荒地改造,生态恢复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移民科学技术培训,对困难移民实施生活救助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移民下一步的逐步致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开发特色产业。

根据移民区土地、水源、光热等自然条件和地域特性,因地制宜优化移民区种植业结构,在移民区大力落实改良品种、改良品质、改进技术,加强田间管理“三改一加强”措施,全面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一增两提高”目标,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宣传新信息,制定新措施,倡导移民农户推广特色种植。

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的办法,以村建点,以点带面在移民区建立了大蒜、孜然、茴香、洋葱、工艺葫芦、加工型番茄、西红柿制种、红花、甘草、板兰根、枸杞等中药材连片种植示范点,通过示范引导,优化结构,今年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9万亩以上,特色种植已经成为移

民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强化科技示范,稳步扩展草畜产业。

结合移民乡镇生产生活实际,把加强和改善移民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科学养殖、注重效益”的思路,结合我县禁牧休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通过采取舍饲精养、良种繁育、品种改良、扩大饲草面积等措施,大力扶持移民农户发展设施养殖业,以标准化设施养殖小区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移民区养殖业由粗放型经营管理向设施养殖业方向发展。

积极引导移民群众种植饲草,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发展以牛羊养殖、育肥为主的畜牧业,大力推广“1245”(1户饲养20只基础母羊或4头基础母牛,一年实现纯收入5000元以上)新型牛羊养殖模式,采取统一规划、签定协议、物资扶持、跟踪指导、集中连片的办法,共建成设施养殖示范小区21个,修建暖棚圈舍1140座,调引基础母羊4700只,全县移民乡镇牛羊饲养量达到2.6万头(只)。

同时,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服务网络,加大畜禽新品种引进改良力度,提高移民农户养殖业经济效益。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劳务经济迅速发展。

结合全县“阳光工程”、“农业科技培训工程”等项目的实施,采取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科技讲座等形式,共举办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贫困人口10000多人次;举办政策业务班6期,培训各乡镇扶贫专干及贫困村干部200多人,举办电焊、农机驾驶、建筑技工等劳务输转技能培训班15期,培训输转劳动力3783人,通过培训,加快了移民

乡镇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了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了农业和农村的科技水平,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移民实际,建立了移民群众乐于接受的乡、村、协会“三位一体”的劳务输转工作机制,把就地转移与向外输转、分散输转与集中输转、自发输转与组织输转有机结合起来,2009年共输转劳动力1.05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8500万元。

根据移民区产业发展情况,在移民区逐步建立了草畜、养殖、甘草、啤酒大麦、劳务输转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移民群众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移民区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荒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近年移民大量迁入我县,耕地面积迅速增大,使我县耕地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移民生产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加大使县域范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同时由于大量开荒、移民群众超度采伐植被,移民乡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两西”、疏勒河、九甸峡移民项目的陆续实施,全县耕地面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16万亩增加到了目前的49.3万亩,增长了2.1倍。

移民人数的急剧增加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灌溉用水每年缺口达1亿立方米,79%的耕地被迫采取不同程度的井灌。

由于疏勒河上游昌马水库建设中广泛应用防渗措施,加之向玉门赤金峡水库大量调水,使疏勒河上游来水量锐减,地下水补

给严重不足,水位持续下降。

据水利部门监测,2000年以来全县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4米,局部地方下降6-8米。

全县57座塘坝中有34座存在不同程度潜流断流,20座因枯水而废弃,占塘坝总数的35%。

同时,为满足移民区耕地灌溉和人畜饮水需要而大量打井,使全县机井数量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238眼增加到目前的1409眼,增长了5.9倍,其中移民区有机井228眼。

截流打井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水资源更加匮乏。

2、土地沙化严重。

瓜州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沙漠、绿洲类型齐全,而境内绿洲所占面积很小,仅为8.5%,由于移民大量涌入,垦荒严重,导致林草植被大面积减少,上游截流,下游垦荒,超采地下水,使全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林草植被面积急剧减少,草原退化,土地大面积沙化、盐渍化。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草场面积较上世纪八十年代减少50.86万亩,湿地面积减少23万亩,草原草层平均高度降低20.39厘米,植被覆盖度减少32.4%,全县75%的草地植被生态严重退化,“三化”面积达到300.99万亩。

3、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新建移民乡镇居住地均为新开荒地,农田林网配套率低,有近10.9万亩农田没有实现林网化,加之因盐碱、板结而撂荒或弃耕,土地沙漠化趋势严重,局部地域已形成了流沙地,新的风沙口正逐步形成。

而大部分移民群众保护生态意识淡薄,乱砍滥挖等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天然植被保有量下降。

新迁入移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大多数移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钱购买

燃料,为满足生活需要,砍挖红柳、梭梭、白刺、草皮等天然植被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四、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针对生态脆弱、气候恶劣、风沙灾害严重的实际,我县坚持“把森林引进瓜州”的主导思想,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围绕生态林与经济林并举的林业建设发展思路,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千米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石岗墩风沙口二期治理、退耕还林工程续建、封滩育林、新农村绿化美化和城区防护林工程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形成了“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流转顺畅规范、监督服务有效”的现代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狠抓绿色通道建设、风沙口治理、农田林网建设、封滩育林、乡村绿化和土地荒漠化治理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09年,全县完成绿化造林29761.7亩,其中:

农田防护林工程320公里,绿色通道75公里,治沙造林8278.3亩;完成退耕还林续建105000亩;完成义务植树44万株;完成育苗2307亩,村镇绿化12.6万平方米;农区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了4‰以内。

同时按照“谁栽植,谁管理,谁所有”的原则,创新林木管护机制,协调解决生态用水问题,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切实加大环保建设法规的落实力度,坚决杜绝乱打井、乱移民、乱开荒、乱采挖的“四乱”行为,移民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

1、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移民基地建设以来,各级部门不断改进移民区植树造林工作机制,采取政府出资、无偿供苗、农户分段栽植,谁栽植、谁管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办法,多渠道筹资,组织移民群众坚持不懈地进行农田防护林、防风林带、重点风沙口治理、公益生态林等生态建设。

各移民区建设农田防护林网796条、566公里、5106亩,其中主林带完成547条、408.4公里、3062.6亩,栽植杨树、沙枣为主的林木938921株,副林带完成246条、151.2公里、1133.6公里,栽植杨树、沙枣为主的林木424281株。

规划建设绿色通道143条、259.7公里、3261.5亩,实际完成71条、118.84公里、1496.3亩,栽植杨树、沙枣为主的林木616013株。

此外,各移民区共完成退耕还林5349.5亩,完成治沙造林3024.8亩,栽植经济林6616.2亩,义务植树2048707株,育苗183.1亩,完成村镇绿化工程255847平方米,新建移民区农田林网配套率已达到30%。

在抓好植树造林的同时,及时落实林木管护任务,加强建后管护,确保建设成效,移民区树木保存率达到了90%以上,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推进退牧还草工程。

瓜州县草原面积广阔,草原总面积3111.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5.96%。

其中亚高山温性荒漠草原面积63.94万亩,戈壁温性荒漠草原面积2756.28万亩,低地盐生草甸草原面积267.88万亩,农田插花草原面积23.32万亩。

移民的大量涌入造成草原开荒放牧严重,天然草场面积日益缩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遏制草原生态

恶化,我县推行了“生态立县、草畜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县上先后投入围栏建设资金5692.9万元,在全县八个项目区建成禁牧、休牧围栏138处,总长度达465万米,围栏草原面积达到340万亩;投入资金210万元,完成草原补播改良21万亩,推广种植优质牧草面积10.2万亩;兑付饲料粮补助资金3307.01万元,县境内草原植被得到了较好恢复,草原生态明显改善,草畜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畜牧养殖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为实现草畜产业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3、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能力,选择大麦、甜菜、玉米、大豆、向日葵等较抗盐碱的作物和绿肥作物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选择种植大枣、枸杞、红柳、沙枣、胡杨、新疆杨等耐盐、抗旱耐涝树种,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盐渍化。

种植耐盐碱的树种特别是能固氮的耐盐树种和草木(绿肥)植物,既可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层积盐,又可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为提高饲草利用率,缓解草畜矛盾,努力扩大人工饲草种植,积极推广饲草青贮技术。

指导农户种植甘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植物,针对我县尤其是移民乡镇大量种植甘草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认真编写印制《瓜州县甘草种植技术规程》,印发宣传,并在甘草生长季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田地头现场指导服务。

同时,搜集整理适合我县当

地实际的牧草种植技术,印制成册,发放给农牧民指导生产。

4、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为了加强草原管理,保护草原生态,我县严格按照《草原法》、《甘肃省草原条例》和农业部出台的《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同时利用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出动宣传车40余次,选派技术人员讲解草原法律法规52次,印发草原法律法规选编800本,宣传资料15000份,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营造了良好氛围。

随着近几年禁休牧制度的不断落实,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枯枝落叶不断增加,草原防火等级直线上升。

为此严格按照省市草原防火办公室要求,认真开展草原防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草原防火方针,加大草原防火宣传力度。

并按照属地管理与归口管理并举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与乡镇、工矿企业等签订了草原防火目标责任书,促进草原生态保护落实到位。

5、实施土壤综合改良。

根据移民乡镇基本耕地土壤资源现状及形成原因,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盐渍化程度,以农艺、工程、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治理改良模式,将耕地综合改良利用与生态培育相结合,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大力开展土壤综合改良,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突出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防治结合、效益优先、分期实施的原则,相继实施了平衡施肥、有机肥建设、土壤改良、

微肥施用、秸杆还田、绿肥牧草种植等相结合的综合土壤改良措施,2009年秸杆还田面积达到7.5万亩,在抓好秸杆还田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深翻改土技术的落实,全年累计深翻改土21.5万亩,占春夏播种面积的82.7%,并对局部盐碱僵硬土质采取挖、堆、换等办法,累计盐碱掏挖8.1万亩,拉沙改土15.8万亩。

同时针对本地土壤现状,依据各类作物需肥规律开展了农作物的配方施肥项目,不断改善土壤耕种条件。

6、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改革传统灌溉方式,大力推广隔行交替灌溉。

改变大水漫灌的不良习惯,推广隔行交替节水灌溉、非充分灌溉。

这种灌溉方式是控制1/2区域交替灌溉,增加根系的传导功能,减少土壤表面的湿润区域,提高水分、养分的利用率;使有限的灌溉水量最佳供给到作物生育期,使单位水量投入的产出最大。

(2)改秋灌为春灌大田节水灌溉技术。

我县主要土壤类型为灌漠土,农田灌水后下渗速度快,农民习性于“秋泡地”,灌溉需水量大,农田改春灌后,可有效改变秋灌后田块长时间的地面蒸发,亩节约灌水量120—130m3。

(3)采取冬灌压碱技术措施。

通过冬灌将土壤中盐碱溶解,淋洗至土体下部,并利用冬季气温低,蒸腾返盐作用微弱最轻的特点,达到杀盐治碱之目的。

(4)推广避盐栽培技术。

先开沟作垄,然后在沟内灌水,水在土壤毛细管中向上运动将盐分带到垄背上,垄背土层积

盐而沟里土壤脱盐。

然后在沟中水迹以下播种,植物根的向地性使根群分布在脱盐的土层里。

每次灌水的水深都尽可能超过播种线的高度,可以保证根层土壤的淡化。

作物收获后消除垄沟将沟填平放水冲洗垄背聚积的盐分。

(5)农田管理措施。

主要是实施小畦灌溉;春季保苗耙碱,平耧湿锄;秋季深翻,结合秸杆还田和翻压绿肥、玉米、甜菜地膜覆盖,减少地表蒸发等技术。

五、存在困难及问题

1、农田耕种条件差。

移民区耕地均为新开垦的荒地,耕地盐碱化、板结严重,肥力低下,耕作性差。

全县各移民区实际开垦耕地333195亩,其中林地25329亩。

在移民区“两西”移民人均耕地2亩,九甸峡移民人均耕地3亩,疏勒河移民人均耕地3.5亩,由于项目建设时开垦的耕地面积不够,目前尚短缺耕地9428亩(梁湖乡和沙河乡)。

2009年已耕种250697亩,未耕种57170亩(其中:

盐碱地13839亩、板结地13885亩、砂石地6196亩、无法保灌14816亩、风沙掩埋3191亩、人为撂荒1226亩,因其它原因未耕种4017亩)。

2、土地改良难度大。

由于新开荒耕地盐碱地较多,尤其是广至乡、沙河乡、梁湖乡、双塔乡耕地板结、盐碱程度最为严重,改良费用高,改造难度非常大。

虽然经过我县近几年的集中改良,部分中、轻度盐碱地得到很大改善,已具有一定的产出效益。

但由于移民区板结、盐碱地面积大、分

布广,土地改良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全县移民区需改造的低产田面积仍有15.6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54.5%。

3、水利设施条件薄弱。

由于移民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地理条件差,建设标准不高,渠道破损渗漏严重。

据水务部门调查,目前我县移民区各类支渠、斗渠、农渠平均完好率仅为53%,同时,由于修建时部分渠道纵坡过缓,渠道建筑物不配套,严重影响了农业行水及灌溉,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灌溉需求。

4、改善环境任务艰巨。

移民乡村基础十分薄弱,大部分耕地投入大于产出,经营效益低,移民收入主要依赖劳务经济,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移民群众生活困难,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投入十分有限。

虽然市、县对移民乡村给予重点扶持,但由于移民乡产业发展前期投入较大,发展周期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之移民群众文化素质较低,无法尽快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导致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加之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移民保护生态意识淡薄,要使移民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

六、对策建议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同时也威胁着我县乃至周边县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移民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管并重,突出抓好风沙口治理、农田防护林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三大重点工程,改善和维护好生态环境。

一是加大土壤综合改良力度。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把农田改良、水利林网配套

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通过5-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移民区板结、盐碱化耕地面积减少70%以上,切实提高土壤肥力。

二是加大生态建设的政策扶持。

安排专项资金解决移民乡村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建设和治沙造林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生态用水水费减免政策,并协调实施昌马水库向桥子生态引水项目和退牧还草续建工程。

三是争取输配生态用水。

由于疏勒河的长期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疏勒河两岸生态绿洲已大面积萎缩,植被枯死,建议疏勒河上游向我县无偿足量配放生态用水。

同时,为移民区无偿配放土地改造冲洗盐碱地用水,加快全县生态恢复和移民区土地改良进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同时,由于我县移民乡村发展基础非常薄弱,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较多,为加快移民乡镇生态环境改善步伐,建议上级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1、在土地改良方面给予支持。

恳请省上将我县6个移民乡15.6万亩板结、盐碱地改良工程列专项予以扶持,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每个移民至少有1.5—2亩左右的基本农田。

尤其是广至乡土地改良任务非常繁重,全乡2.76万亩耕地,盐碱板结地达到2.56万亩(包括轻度0.6万亩,中度0.86万亩,重度1.1万亩),2009年就有1.9万亩耕地没有收益。

2、在生态建设方面予以扶持。

建议省、市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我县移民乡村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建设和治沙造林经费严重短缺问题,实行生态用水水费减免政策,并协调实

施昌马水库向桥子生态引水项目和退牧还草续建工程,解决移民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与保护问题,为加快移民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3、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扶持。

我县移民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率较低,尤其是疏勒河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问题突出,恳请省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对我县移民区破损渠道进行维修改造,结合盐碱地改造工程,抓好渠系配套和洗盐排碱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和扶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