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997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docx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

【最新】河北辛集一中高一实验班上期中考生物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D.不含等位基因

2.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

雄配子=1:

1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雄配子很少,雌配子很多

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

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

1

3.下列表述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D和TB.D和dC.D和DD.d和d

4.某一杂交组合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为3:

1:

3:

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A.Ddtt×ddttB.DDTt×DdttC.Ddtt×DdTtD.DDTt×ddtt

5.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A.1/8B.7/8C.7/16D.9/16

6.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

A.ABR和aBRB.ABr和abR

C.ABR和AbRD.ABR和abR

7.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核,不黏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黏皮(a)为显性,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

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

8.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纯合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植株约为

A.160株B.40株C.320株D.480株

9.下列关于某高等生物(2n)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 

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B.③④⑤

C.①③④D.②③④

10.人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有

①两极发出纺锤丝

②有同源染色体出现

③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④有着丝点的分裂

⑤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⑥有纺锤体的形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1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后期

12.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13.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

1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16.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B.乙细菌

C.甲或乙细菌D.甲和乙细菌

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①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并合成许多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新的噬菌体

②噬菌体把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

③子代噬菌体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

④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

⑤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

A.⑤→②→①→④→③B.①→⑤→③→④→②

C.②→④→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

18.能使小鼠致死的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是

①R型活细菌

②S型活细菌

③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

④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9.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B.TMV型的RNA和HRV型蛋白质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的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20.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

21.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22.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毛腿(A)对光腿(a)为显性,A和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

A.5/8B.3/8C.1/2D.3/16

23.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病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卷发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4B.3/4C.1/8D.3/8

24.现有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男孩。

①若男孩色觉正常,其母色盲,其父正常;

②若男孩色觉正常,其父色盲,其母正常:

③若男孩色盲,其父正常,其母色盲。

则①②③中此染色体变异分别生在什么生殖细胞中

A.精子、卵细胞、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细胞

C.卵细胞、精子、不确定

D.精子、不确定、精子

25.下列系谱图中,6号无患病基因,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

A.1/36B.1/24C.1/16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26.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实质、时间。

(l)实质:

在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____上的_____彼此分离,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

________。

27.下图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①和④处于分裂的_____期,②和③处于分裂的____期,进行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

(2)图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是____,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条染色体。

(3)图④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叫_______。

28.图1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2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

请回答:

(1)甲病是由____染色体上____性基因控制的。

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___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

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

(3)图2中细胞c1的名称。

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_____(是或否)。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

三、实验题

29.下面两幅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左图可知,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组____。

A.14C和18O

B.35S和32P

C.14C和32P

D.35S和18O

(3)分析右图可知,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是______________;DNA酶处理DNA的结果是产生_________。

(4)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

参考答案

1.C

【分析】

纯合子是指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亦指由此种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

如基因型为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

A、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性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A正确;

B、自交的个体雌性基因型是相同的,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比如AA,它是纯合子,那么它要自交,就一定是与它相同的基因型自交,后代就只有AA,所以纯合体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B正确;

C、如果是AA和aa之间杂交,子代就是杂合子,如果是AA和AA杂交子代就是纯合子,C错误;

D、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性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纯合子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均是相同基因而没有等位基因,如AA或aa,D正确。

故选C。

2.B

【解析】根据分离定律可知,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都是A和a两种,两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是1:

1,但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名师点睛】对分离定律理解及应用的两个易误点: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3.B

【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和T分别控制不同对性状,不是等位基因,A错误;D和D、d和d都是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CD错误;D和d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

【考点定位】等位基因的概念

4.C

【分析】

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据此答题。

【详解】

A、Ddtt×ddtt→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

1)×1=1:

1,与题干不符,A错误; 

B、DDTt×Ddtt→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1)=1:

1,与题干不符,B错误; 

C、Ddtt×DdTt→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

1)×(1:

1)=3:

1:

3:

1,与题干相符,C正确; 

D、DDTt×ddtt→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1)=1:

1,与题干不符,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2×【1-(1/2)n】。

【详解】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1-(1/2)3=7/8,即B正确。

故选B。

【点睛】

6.A

【解析】根据题意,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为ABR:

ABr:

aBR:

aBr=1:

1:

1:

1,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7.D

【分析】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用大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不含等位基因的如AA或aa称为纯合子,含等位基因如Aa称为杂合子。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会出现性状分离。

【详解】

黏皮、离核的桃(aaB_)与离皮、黏核的桃(A_bb)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甲乙均为杂合子,因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故选D。

8.D

【解析】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YySs,F2中黄色非甜玉米:

黄色甜玉米:

白色非甜玉米:

白色甜玉米=9:

3:

3:

1,其中纯合白色甜玉米占1/16;现在F2中得到纯合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不同于双亲的植株(即黄色甜玉米和白色非甜玉米)约为80x(6/16)/(1/16)=480株,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9.A

【解析】受精作用产生的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①正确;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②正确;受精时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中,尾部留在外面,③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为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之和,但不一定是4N,④错误;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⑤正确;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受精作用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体内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有:

有同源染色体出现、有遗传物质的复制、有着丝点的分裂、有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人体细胞分裂时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ABC错误。

11.C

【分析】

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是由于在减一后期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又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所以属于减II中期。

故选C。

12.B

【解析】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所以B选项正确。

13.D

【解析】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B错误,D正确;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

14.B

【解析】

【分析】

男孩患病,父母正常,说明血友病为隐性遗传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

【详解】

由题干和分析可知,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女性个体有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男性个体没有携带者,要么患病,要么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患病,不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因此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

故选B项。

【点睛】

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他的母亲,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15.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

16.A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DNA能以自己为模板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还能以噬菌体DNA控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进而组装出子代噬菌体,而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别注入到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甲细菌,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过程:

(1)模板:

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DNA。

(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

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3)

17.A

【解析】

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是:

⑤噬菌体吸附在细菌上②噬菌体把自己的DMA注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不起作用①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并合成许多蛋白质外壳,组成很多新的噬菌体④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去③子代噬菌体再去浸染其他的细菌,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8.B

【解析】R型活细菌无毒,不会使小鼠致死,①错误;S型活细菌有毒,会使小鼠致死,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不会使小鼠致死,②正确,③错误;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S型菌的DNA片段可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菌,因而也会使小鼠致死,④正确;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名师点睛】分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S型细菌有毒。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4)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19.C

【解析】TMV型病毒与HRV型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这个新品系的遗传物质是TMV型病毒的RNA,用这个新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有TMV型蛋白质和TMV型的RNA,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20.C

【解析】根据题意,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可知此时没有染色单体,故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也不可能处于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所以ABD错误;由于此时细胞膜开始缢缩,故只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即将形成配子,C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根据上图曲线可得到下表:

A→B

B→C

C→D

D→E

减数分裂

对应时期

MⅠ前的间期

MⅠ全过程和前期Ⅱ、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有丝分裂

对应时期

间期

前期和中期

后期

末期

21.B

【详解】

A.已知男性患有色盲,基因型是XbY,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但是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A错误;

B.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且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

C.该色盲男性次级精母细胞中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同源染色体X与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已分离,进入了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了,C错误;

D.已知男性患有色盲,基因型是XbY,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定位】

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

22.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Z,两者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aaZBZ-),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aaZBW)、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aaZbW),因此亲本中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Zb,故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1/4x3/4=3/16,所以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3.D

【解析】根据题意,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AXBX)与直发患遗传病慢性肾炎的男人(aaXBY)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aaXbY),则妻子的基因型为AaXBX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卷发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1/2x3/4=3/8,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用十字交叉法解决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设患甲病的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设患乙病的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只患甲病概率

m·(1-n)

只患乙病概率

n·(1-m)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24.B

【解析】根据题意,①其母色盲(XbXb),其父正常(XBY),若男孩色觉正常(XBXbY),则应该是父本产生的含XB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含Xb的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②其父色盲(XbY),其母正常(XBXB或XBXb),若男孩色觉正常(XBXbY或XBXBY),则可能是父本产生的含Xb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含XB的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也可能是父本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含XBXB或XBXb的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③其母色盲(XbXb),其父正常(XBY),若男孩色盲(XbXbY),则应该是父本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母本产生的含XbXb的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所以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时产生的配子类型分析:

(1)下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配子的情况:

(2)下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配子的情况:

25.A

【解析】图中1和2正常,但4号为白化病女性,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1号的基因型为AaXBXb,2号的基因型为AaXBY,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Xb=1:

1,故7号的基因型为AaXBY;5号的基因型为AAXbY:

AaXbY=1:

2,6号无患病基因(基因型为AAXBXB),故8号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Xb=1:

2;因此7号和8号婚后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男孩的概率是2/3x1/3x1/4x1/2=1/36,A正确,BCD错误。

【考点定位】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发病率的计算

【名师点睛】用十字交叉法解决两病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