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764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docx

整本书阅读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

整本书阅读: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六个维度—《三国演义》“刘备之虚伪”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好!

刚问了大家,《三国演义》都看完了,很难得!

今天我们关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备;聚焦一个课题,就是“刘备的虚伪”。

这个标题有刺激性吧?

本来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喜欢刘备的,再出示我的标题。

但现在,我倒了过来,先把“刘备的虚伪”给大家看,然后再问大家。

好,喜欢刘备的请举手。

(仅一人举手)我已经说他虚伪了,你还举手吗?

好,先不问为什么,你一定是个有主见的人!

做这个选择,是需要判断力的,也需要有独立的立场。

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对的,但要有自己的态度,这本身是对的。

那么多的同学不喜欢刘备,你们也未必就没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也许你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想法。

有没有?

(生:

有)这个问题留课后再思考。

上了这节课,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不再喜欢刘备了,不喜欢刘备的人可能会喜欢上他。

如果是这样,这课就算有点价值了。

要研究“刘备的虚伪”,必须对刘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见下图坐标)——

评析:

这是余党绪老师思辨阅读的一堂示范课。

择定“刘备之虚伪”这一议题的确富有挑战性。

至少从苏轼《东坡志林》开始,宋朝的民间社会便显示了“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途巷中小儿薄利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罗贯中动用艺术手段,如用曹操、吕布烘托刘备仁义之君的形象,更是强化了这一社会接受心理。

当下社会,尽管人们的思维比较辩证,中学教材中还选了曹操的诗,但尊刘抑曹的思想余波还在——孙彦军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扮演的刘备形象就是作为正面形象歌颂的,教者打破历史惯性中的期待视野,对学生思维构成一种强劲的挑战,无疑更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品质。

以年龄、大事件为横坐标,以实力、权力、野心为纵坐标,删繁就简勾勒了刘备的政治生涯图谱,并以之作为把握刘备故事,分析其性格内涵和发展史的思维支架,有虚实相生,纲举目张之效。

如果选题是在学生阅读困惑中产生,如果对那位唯一喜欢刘备的学生问问缘由,再问问不喜欢刘备的学生持何想法,教师的质疑、点染、引领趁势浸润其中,教学或许会更臻理想之境。

二、横坐标:

梳理刘备的主要经历

师:

请诸位看一下这个坐标图(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空着),对刘备的政治生涯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只有整体上把握,才能看清楚他到底是伟人还是人渣,是仁爱忠信还是虚伪。

大家猜一猜,也检测一下自己读得怎样。

24岁的时候他干了什么?

生:

桃园三结义。

师:

桃园三结义。

刘关张聚首结义,发誓要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发出这般宏愿的那一年,刘备24岁。

第二个点是34岁。

记不住不要紧,就是让大家凭借阅读印象来猜的。

34岁他在哪里?

生:

徐州。

师:

徐州!

很厉害啊!

接任徐州牧。

感谢我们的张老师,前期的阅读指导很仔细,谢谢。

那么,49岁在干什么?

49岁之前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红点,我标这个点儿,因为它是刘备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正是有了这个转折点,他的人生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接任徐州牧和荆州牧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

三顾茅庐

师:

三顾茅庐!

说明你对刘备的政治履历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

三顾茅庐之前,刘备东奔西走;而此后的刘备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请大家注意那一年刘备的年龄。

49岁的时候,刘备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过来了。

本来想从刘表手里弄,后来转了个弯,从曹操手里把荆州给弄了过来。

从三顾茅庐到接任荆州牧,中间隔了两年。

你们不用记住这些数字。

我是专门来上这个课的,所以才记得。

47岁三顾茅庐,49岁任荆州牧。

有没有诸葛亮,情况不一样吧?

下面这个点呢?

54岁干了什么呢?

生:

任益州牧。

师:

对,大家知道,刘备占领了成都,领益州牧。

接下来,59岁可能发生了什么?

生:

汉中王。

师:

对!

进位汉中王。

尽可能用章回中的字眼——进位。

61岁呢?

生:

称帝。

师:

是的。

那么63岁呢?

生:

死了。

师:

对,称帝两年后,刘备驾崩。

一场夷陵大战,刘备一败涂地,最后死在白帝城,带着遗憾与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用了“驾崩”,这可是皇帝的专用词。

多少人做皇帝梦啊,连死亡的说法都与平头百姓不一样。

这是刘备一生的大概情况,63年享受尽了荣华富贵,也经历了种种坎坷与磨难。

评析:

通过对刘备政治生涯图谱的充实化,短平快地把握小说的重要细节,为后面进一步把握刘备虚伪人格的演变史铺垫,实在是一种清爽而智慧的教学设计。

对话中,引导学生用文本中词汇概括刘备的大事件——“进位”汉中王,对重要词汇“驾崩”,不忘简约地点击一下封建死亡文化中的等级观,使教学显得语文味十足。

导入环节,在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的两极上审视人性,已经出离思辨了。

三:

纵坐标:

提出本课的课题

师:

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应该是什么呢?

如果让你来填空,你填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加,什么东西也在往上飙?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

我想填“资本”,就是他的实力。

占领土地的面积,军力,谋臣武将的数量都是,综合性的。

师:

好,军力,文臣武将,地盘,很好!

这里的资本,其实就是政治资本。

我们之间有共鸣,我用的词跟你一样。

(投影:

实力)还有吗?

生:

野心。

师:

解释一下?

生:

因为随着实力的增长,刘备有了更高的追求。

师:

实力增加了,野心也就随之大了。

我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县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

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生:

未必是,童言无忌。

我们小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

师:

好。

这就是判断力。

一个小孩子说将来要当什么,这怎么能当真呢?

这不能算是野心。

野心是什么呢?

生:

野心就是有了一定条件后产生的强大的欲望。

师:

为什么要强调“强大”呢?

生:

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师:

这个回答有意思。

野心首先是欲望,“欲望”这个词,意味着“野心”是主动追求的;另外,野心是“强大”的,不仅超越了自己的能力,我要补充的是,更超越了自己的该有的本分;同时,还得付诸实施,只在脑子里想一想,过过瘾,不能算是野心。

那你觉得,刘备在什么时候产生了野心,并且一步一步、尽心竭力地去付诸实施?

生:

三顾茅庐吧。

师:

三顾茅庐。

非常好,我们的判断一样!

此前,小说只是反复说刘备“素有大志”,但条件不具备,连个地盘都没有,他的志向不明确;到了47岁,经过诸葛亮一番点拨,刘备恍然大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野心,那就是谋取天下。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给他做的规划。

大家都学过《隆中对》这篇课文吧?

(引导学生回忆)先占荆州,再夺益州,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北图中原,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这个过程,就是实现野心的过程。

回到坐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刘备的实力、权力在增加,他的野心也在膨胀。

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

生:

虚伪。

师:

虚伪。

是不是受到我的课题的启发?

大家请看,我的课题叫“刘备的‘虚伪’”。

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

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评析:

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感性积淀,此刻学生的理性概括便显得水到渠成——实力的增长,野心的增长,进而联想到虚伪的增长,思维呈现出不断向纵深掘进的态势。

与学生对话中,余老师对“野心”内涵的阐释达到了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难以企及的高度:

1.主动追求;2.强大——不仅超越自己的能力,更超越自己该有的本分;3.付诸实施。

辅之以不断的思维博弈:

推出敌论者——有人说刘备天生就有野心,小说第一章,刘备在涿县就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说刘备从小就有做天子的野心。

我们想一下,这算不算野心?

直接参与博弈——刘备的虚伪有没有这样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过程呢?

还是说,刘备生下来就虚伪,一直虚伪到死呢?

这令课堂处处充满思辨的张力和魅力。

略感缺憾的是,纵坐标中的“权力”一项没有点睛:

从徐州牧、荆州牧、益州牧到汉中王到称帝,权力也在增长。

教者直接托出结论——除了实力、权力、野心的增长,还有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呢?

这令教学的思维之势不够缜密、流畅。

四、关于“虚伪”的分析论证

师:

刘备虚伪不虚伪,他的虚伪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我们需要做全面的、充分的、合理的分析与论证。

这节课我们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件来做个示范。

大家来看这张表格。

我刚才强调,47岁之前的刘备和47岁之后的刘备是不一样的。

47岁之前刘备接了徐州的地盘,47岁之后刘备夺了益州,我们就来看看刘备在这两件事中的表现,看看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家看这两件事,有没有相似点?

(生议论)那么,刘备为了什么而去徐州?

生:

救人而去。

师:

对!

那么刘备到益州是为了什么呢?

(生议论)表面上看也是为了救人嘛!

到徐州是为了搭救陶谦;到益州好像也是为了搭救刘璋,当时的刘璋受到张鲁的威胁,不得不求助外援。

你看,这两个地方,刘备开始都宣称不想占有,而且一再谢绝,可最后都到手了。

表面上看,两个事件高度相似。

这就有了可比性。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表格,在对待徐州与益州的问题上,我们重点考虑三个问题:

1.有无占领动机;2.谢绝的理由;3.真实的原因。

这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能大体上判断刘备是否虚伪了。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工具(见下图)。

这就是关于事件的综合分析。

对一个人,一件事,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很重要。

什么是综合分析?

就是要全面考察一件事涉及到的各个因素,漏掉一个因素,事件的性质可能就变了。

我问过我的学生,如果你看到一个老师在街上和人动手,你们会有怎样的反应?

学生说,这个老师师德有问题。

显然,这个判断太草率了。

完全有可能老师并不是在打架斗殴,而是见义勇为。

为什么一看到老师跟人动手,就会做出“打架斗殴”的判断呢?

如果只看到“动手”这个动作,却不知道为什么动手,打的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动手的,动手的结果又是怎样,那么判断出现失误一点也不奇怪。

漏掉了某些因素,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盲人摸象吗?

打架斗殴与见义勇为的外在行为是相似的,但动机、对象、结果却截然不同。

要对一个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就必须对事件进行全面而综合的分析。

分析刘备,也该如此。

(一)分析刘备占徐州

师:

对徐州,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呢?

请注意“动机”这个词。

生:

没有。

师:

请在文本中找根据。

哪位同学能用比较连贯的话告诉我刘备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呢?

这个事件在《三国演义》的第11、12回“三让徐州”那部分。

生:

我认为是没有的。

刘备是孔融请来的。

本来陶谦请孔融来徐州帮忙,孔融自己实力不够,又去邀请刘备帮忙。

刘备是被动的,这是第一。

第二呢,他来的目的是为了帮陶谦。

刘备自己也声称,说如果占领了徐州,将陷于不义之地。

师:

大家关注一下,类似“陷我于不仁不义”这样的话,小说中出现多次,而且多是出自刘备之口。

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刘备假、伪的一个原因吧。

天天把道德口号挂在嘴巴上的人,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

占徐州,刘备说过;占荆州,刘备也说过,刘表是同宗兄弟,占了人家的地盘,不义;占益州,又说了,刘璋也是同宗兄弟啊。

大家课后再去翻翻书,验证一下。

刘备自己声称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就能证明他没有吗?

生:

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

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

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

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

(生:

不能当真)。

那这里就能当真吗?

光用刘备的话证明刘备是否虚伪,没有说服力。

生:

我想替这位同学做点补充。

这时候,徐州被曹操的兵马包围,如果这时候刘备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就要和曹操发生正面冲突。

而刘备的兵马,自己只有3000人,又找了公孙瓒借来一些,实力弱小,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

此时的徐州,对刘备来说就是个烫手山芋。

师:

烫手山芋,非常好!

你看,刘备谢绝领受徐州牧,不光考虑到道义上的合理性,还考虑到实力的匹配性。

他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这是你补充的,那么,你有新的见解吗?

生:

没有。

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

师:

好,请坐。

这位同学,你的同学为你补充了理由,你能继续表达你的观点吗?

你刚刚讲了三个原因:

一,刘备是被邀请的,被动的;二,他来徐州的目的,是为了搭救陶谦;三是始终把“义”挂在嘴边。

我们再把刘备占领徐州梳理一遍。

曹操的父亲被陶谦手下杀害了,曹操要报仇,一路烧杀抢掠,挖坟掘墓,发誓要屠城。

曹操“屠城”的恶名,应该就是在徐州落下的。

大家还记得否,刘备在新野的时候,曹操大军南下,刘备烧了新野,带着十万老百姓逃亡。

老百姓为什么要逃亡?

很多人说这个情节不真实。

其实,小说是做了一定铺垫的,一是新野县城已经被烧毁了,老百姓失去了安居乐业的根基;再就是,曹操有屠城的恶名,老百姓都怕他。

曹操包围了徐州要为父亲报仇,徐州牧陶谦就找孔融帮忙,孔融再找刘备帮忙。

刘备显然属于管闲事儿的。

大家知道孔融是怎么说服刘备的吗?

生:

激将法。

师:

怎么个激将法?

生:

刘备一生仁义当头,陶谦故意提“仁义”,说刘备是仁义之人。

师:

哦,孔融给刘备戴高帽子!

激将法,你要是不去,你就不够仁义。

孔融这一招很灵的,看来孔融是看准了刘备,刘备的内心是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也是有热血的。

其实,以孔融当时的地位,他邀请刘备,对刘备也是一种肯定。

刘备当时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

刘备说,孔融竟然还知道有我刘备这个人。

师:

刘备出身卑微,兵微将寡,处境也不好。

而孔融,可是当时的大名士,而且是孔子的后代,名门之后。

孔融说刘备是条好汉,邀请他帮忙,刘备确实有点受宠若惊。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

刘备去徐州,是受孔融的邀请,目的是搭救陶谦。

可以说,他去徐州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

从这个角度讲,刘备一开始确实没有占领徐州的动机。

有没有这个动机,决定了事件的性质会有很大不同。

再者,刘备谢绝的理由,口头上宣称的是为了义,而实际上,他“三让徐州”,也确实有“义”的考虑。

此时的刘备身上还有热血青年的担当。

当然,客观原因更要重视,徐州此时也不能要,要不得。

作为枭雄的刘备,他不可能没有这个战略眼光。

大家想一想,小说中,有一个类似的情节。

吕布被曹操打败了,逃亡徐州,刘备收留了他。

刘备假心假意的说,我把徐州让给您吧。

吕布有勇无谋,而且无情无义,竟然不假思索,伸手就要去接徐州的大印。

结果惹恼了关羽、张飞。

可见吕布确实没脑子,缺乏政治家的判断力。

(二)分析刘备占益州

师:

那么,对益州,刘备又是怎样的呢?

生:

我觉得他有占领益州的动机。

师:

如此干脆,怎么证明呢?

生:

鲁肃多次讨要荆州,诸葛亮总是说,如果他们占领了益州,就把荆州还给东吴。

可见,他们一直在谋取益州。

生:

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中,也说先占荆州,后图益州,再图中原,这是一条国策。

生:

当时的刘备没有自己的领地,他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师:

对的,荆州是借来的,孙权天天讨还,不安稳,他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领地。

刘备一生,哪一块土地才真正算是他的?

只有后面的西蜀。

所以从现实处境来看,刘也确实需要找个稳固的立身之地。

不过,我觉得还有更多细节告诉我们,刘备他们不仅有这个动机,而且已经在不动声色的做工作了。

你们读到这些细节了吗?

生:

从张松的身上可以看到。

张松想把西蜀卖给曹操,但在曹操那里碰壁,于是他借道荆州,却发现赵云已然在路上等候他。

师:

好,这位同学读得非常细!

事情怎么这么巧呢?

赵云怎么就知道张松要路过荆州地界呢?

这说明刘备他们一直关注着张松的举动。

那么,小说中有没有伏笔?

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

(翻书)第60回第一段最后一句话:

“孔明便使人入许都打探消息。

师:

这位同学太厉害了!

你找的这个细节很重要。

整本书阅读,我们要关注到文章的细节,看到细节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有了关联,细节、情节、人物、环境才能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命。

现在我们看,这个时候刘备有无占领动机啊?

(生:

有)肯定有!

但谋士们劝他占领益州时,刘备却又几次三番地拒绝了。

他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生:

他和刘璋是同宗兄弟。

师:

这话可信吗?

大家看看刘备与刘璋兄弟碰面的场面,刘备动不动就哭啊,相拥而泣啊,跟刘璋交心啊,说明刘备的虚伪已经很自觉了,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表演了!

刘璋被刘备感动的一塌糊涂,谋士们一再提醒他防备刘备,刘璋竟然都听不进去。

那刘备为何迟迟不动手,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可翻看第60、61回。

第60回最后,庞统、法正劝刘备夺西川之时,刘备说了什么?

生:

推说跟刘璋同宗,又说“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

就是说,他这是刚到蜀地,怕民心不服。

师:

你们有没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刘备此时带领五万兵马初到蜀中,在老百姓中还没有威信,贸然动手把原来的主人灭了,道义上过不去;况且刘璋还是自己的同宗兄弟,何以面对百姓,面对天下啊!

后面,刘备一站稳脚跟,找着机会就跟刘璋翻脸了。

他向刘璋讨要军粮,刘璋给少了,他马上翻脸开战。

不是“兄弟同宗”吗?

真是翻脸无情啊。

可见,兄弟只是个借口,至少可以说,兄弟情谊没有地盘重要啊。

我们总结一下,刘备占徐州是为了道义,此刻的刘备是个有作为的政治家,是道义的担当者;但是占领益州,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道义只是一个装饰、一个托词,甚至是个寻找战机的计谋。

真实的原因,是他“恩信未立”,实力不够。

这一点,连毛宗岗都看得很清楚,他说兄弟情义是次要的,“恩信未立”才是真正的原因。

毛宗岗可是刘备的粉丝。

这个时候的刘备,是个伪君子。

师:

最后,咱们再以刘备当皇帝为例,看看刘备的表演达到了何等娴熟的程度。

我们比较一下刘备登基与曹丕登基的描写。

PPT呈现——

……曹丕听毕,便欲受诏。

司马懿谏曰:

“不可。

虽然诏玺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帝不得已,又令桓阶草诏,遣高庙使张音,持节奉玺至魏王宫……曹丕接诏欣喜,谓贾诩曰:

“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

丕受之。

……读册已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师:

我们先看看曹丕登基。

曹丕当皇帝本来没有合法性,他逼迫汉献帝让出皇帝宝座,把帝位禅让给自己。

为了制造合法性,曹丕连续三次谢绝,以显示当皇帝并非自己的本意。

第一次,司马懿劝他“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第二次,贾诩劝他继续推辞;第三次,汉献帝亲自出马,曹丕才“很不情愿”地登基了。

曹丕在小说中是被“贬”的对象。

曹丕称帝就是篡位,就是窃国,但是却制造了“禅让”的假象。

那么,刘备呢?

我们来看看他的操作:

……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汉中王览表,大惊曰:

“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

”……

三日后,……汉中王曰:

“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

”孔明苦劝数次,汉中王坚执不从。

……汉中王惊曰:

“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孔明曰:

“王上既允所请,便可筑坛择吉,恭行大礼。

师:

刘备早就做着当皇帝的美梦,可诸葛亮等人要他登基建国的时候,他却再三推辞,而且很坚决。

第一次是“大惊”,表演色彩很重。

“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

”刘备自己何尝不知道当皇帝是件不忠不义的事情?

第二次推辞,却又说:

“孤虽是景帝之孙……”这句话很值得揣摩,为什么要特地声称是“景帝之孙”?

说明他还是觉得自己比起曹丕他们更有当皇帝的资格。

第三次,诸葛亮设计装病,刘备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但还不忘说:

“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这就是一出精彩的表演啊!

大家看看诸葛亮三番五次的苦劝,那也是表演啊,君臣二人配合得太好了!

天衣无缝!

师:

刘备与曹丕,他们的表演是不是很相似啊?

相似的现象却有着不同的实质,你看刘备在徐州与益州上的表现;不同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实质,曹丕称帝与刘备称帝,实质是一样的。

汉献帝控制在曹丕手里,曹丕就搞了个“禅让”,其实汉献帝何尝心甘情愿,迫不得已罢了,曹丕取得了“天意”的合法性;刘备手里没有天子,他便借助“民意”,臣子们“劝进”,这就取得了“民意”的合法性。

都是表演,都是假象!

曹丕是反派人物,所以小说揭穿了他的表演;而刘备呢,拥刘贬曹的罗贯中自然不肯贬低他,还是强调刘备的“义”。

但读者看不出刘备的表演与虚伪吗?

评析:

虽然在议题择定、思维转换、资料引入、语量配置等方面,教者占有绝对优势,导的痕迹颇为明显,但因为有思维把手的提供——按“有无占领动机、谢绝理由、真实原因”把握刘备救徐州,占益州的内心世界,又努力顺着学生思维之势,与他们展开多层次对话,如救徐州的动机讨论是“为了荣誉而战,为了道义而战,为了救人之急”,甚至不惜思维交锋——

生:

我觉得刘备一辈子都在讲仁义,他做事就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师:

刘备在乎自己的荣誉,这点不假。

但“为了道义”会不会是刘备的虚伪之语呢?

诸葛亮拥戴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刘备还骂诸葛亮等陷他于不义之地呢,你觉得这话能当真吗?

所以,整个课堂师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生气郁勃的状态。

又因为教者能引导学生时刻咬定文本不放松,并结合相关史料,从各种细节揭示刘备心灵的样貌——如得益州之欲望分析,师生从隆中对时对益州的战略定位,没有真正根据地的现实焦虑,密切关注张松出卖西蜀动向,对待“同宗兄弟”刘璋的翻云覆雨,毛宗岗“恩信未立”的论断等方面展开,论证极其严密、酣畅,所以使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有机性、发展性、辩证性、细腻性、丰富性皆得到了非常扎实的训练。

不过,将学生对刘备的评价“为了自己的荣誉”视为“虚伪之语”有失允当。

相较于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连“盗嫂受金”这样的道德问题,也弃之不顾,甚至叫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刘备还是挺在乎自己的道德羽毛的。

这是他力图攻克对手的一种手段——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缓;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

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实现自己政治欲求的过程中,一个劲地提仁义,正缘于此。

被陶谦用仁义一激,忘却面对的凶险;带着新野百姓逃亡,不顾可能遭遇的灾难,无不是说明他对道德荣誉的在意。

五、总结

师:

咱们再回到这个纵坐标上,可填上第四个词语——虚伪。

很多人都不喜欢虚伪的刘备,易中天甚至说:

“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

”但是,我想说的是,刘备是虚伪的,但不意味着刘备的任何言行都是虚伪的;刘备是虚伪的,但刘备的虚伪也不是天生的,虚伪是在生活中习得和选择的;刘备是虚伪的,但虚伪的刘备并不见得比“真实的曹操”更可怕,“真小人”说到底就是彻底不要颜面的人,这样的人更可怕。

因此,对易中天的这句话,我们要保持思辨的态度。

我更想强调的是,对刘备进行道德审判容易,但分析其社会与文化原因更有意义,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它塑造了刘备伪君子的形象,但这个伪君子又有其有道义的一面。

评析:

相较于“伟人和人渣”“仁爱忠信和虚伪”两极人性的判断,还有上面环节对刘备爱惜道德羽毛的“虚伪之语”定性,这部分对刘备虚伪人性的审视与总结更显到位,对易中天“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的反驳,也颇有说服力。

总评——

当下小说教学,涉及到人物形象分析,尚无比较稳定的分析维度。

分析中重局部轻整体,重共性轻个性,重静态轻动态,重价值判断,轻审美评价的弊病仍强劲存在。

至于说,将情节发展,环境演变与人物形象嬗变联系起来立体审视,还能注意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辨析,更是缺乏自觉。

曹文轩说:

“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

”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注重这些不同思维品质培养,确立大体恒定的分析维度,并建构起人物形象分析模型知识,实现语感与语识的审美统一的,更是罕见。

而这些问题,在余党绪老师这篇整本书阅读教例中,得到了较好矫正,令人欣喜。

一、关注人物形象的变化性

优秀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一定是富有变化的。

长篇小说,尤其如此。

比如,祥子开始的憨厚淳朴,到后来的无赖麻木,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作家重点揭示的。

短篇小说虽然不会详细再现这种变化性,但也会动用一些手法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