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75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H-1K-39Mn-55O-16Cl-35.5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唐诗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惊秋风水凉B.朱门酒肉臭

C.山空松子落D.雨足高田白

2.冲洗照片时,需将底片浸泡在大苏打(Na2S2O3)溶液中,使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叫“定影”。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0B.+2C.+4D.+6

3.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D.

熄灭酒精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

5.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B.燃烧匙中盛放过量的红磷

C.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

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6.研究报告指出:

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中含有氮分子

B.“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

C.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7.“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未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后,导致其着火点降低

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8.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9.某酒厂“塑化剂”事件

曝光,再次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食品安全上。

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1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0

1.2

2.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0

3.6

0.5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

是()

A.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B.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a的质量为3.4gD.a一定是化合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70分)

二、填空题(共41分,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

11.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

(2)能做燃料的的气体是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5)用作医疗救护的气体是_____。

(6)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

12.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一个氮分子__________;②两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

③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④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3.

(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表示氧原子)。

微粒

化学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

②“8”指的是_____。

③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_____(填离子符号)。

14.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同时还生成一种叫做碳酸钠的白色固体。

(1)请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已知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性质相似,也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请您写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浓氨水易释放出氨气。

(1)该实验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若该实验能说明“氨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相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16.某小组同学选择白磷和红磷作为可燃物,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实验过程中,瓶1、瓶2充入氧气,瓶3中充满80℃的热水,水槽中盛放80℃热水。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加入_____,则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3)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实验方案是_____。

17.甲、乙、丙为初中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甲为单质,乙、丙含有相同

两种元素,写出甲物质的用途:

_____,则丙可能是_____。

(2)若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丙可能是_____(写一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1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名称是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用量/g

氧气体积/ml

反应所需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和_____可知(填序号),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计算题(共10分)

20.

(1)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NH3+3O2

6H2O+_____。

21.将含3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冷却,称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3.0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3)质量各为多少?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H-1K-39Mn-55O-16Cl-35.5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惊秋风水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山空松子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雨足高田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

【分析】

根据大苏打的化学式Na2S2O3,利用钠、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硫元素的化合价.

【详解】在Na2S2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设S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2+x×2+(-2)×3=0

解得x=+2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选项错误;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口插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有气泡冒出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C。

4.C

【解析】

【详解】A、氢原子没有中子,此选项错误;

B、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此选项错误;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正确;

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分子间隔增大了,此选项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A、用木炭代替红磷时,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消耗

氧气被二氧化碳气体取代,瓶内的气压不减小,会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导致实验失败,正确;B、为了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红磷应该过量,正确;C、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五分之一,这就是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五分之四,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

1,错误;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正确。

故选C。

点睛: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C

【解析】

【分析】

“普通水”中含有氮气和氧气,说明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由于氧气能溶于水而使水中含有氧气,则氧元素会以化合态及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

【详解】A、“普通水”中含有氮气,就含有氮分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氧气能溶于水,所以“普通水”中含有氧气,就含有氧分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除去氧气后的水中还有水,水中含有氧元素,题中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D

【解析】

【详解】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

D。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A错;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B错;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甲烷和水2种,故C错;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故选D。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9.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的构成、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氧化物的定义以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来分析即可。

【详解】A、1个C24H38O4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24+38+4=66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4):

(16×4)≠6:

1,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构成,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C

【解析】

该题是一道图表数据结合题,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图表中a待测出的数据为1.6g,然后根据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根据表中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b、c为反应物,分别参加了1.8g、1.6g,a为生成物,生成了3.4g,且一定是化合物。

d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70分)

二、填空题(共41分,其中化学方程式3分)

11.

(1)SO2

(2)H2(3)N2(4)CO2(5)O2(6)SO2(7)CO2

【解析】

【分析】

分析对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等五种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根据用途及组成判断物质。

【详解】

(1)在上述五种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为二氧化硫,故填:

SO2。

(2)在上述五种气体中,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高,能做高能燃料,故填:

H2。

(3)在上述五种气体中,由于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故填:

N2。

(4)在上述五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填:

CO2。

(5)在上述五种气体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只有氧气,故填:

O2。

(6)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题意只有SO2和CO2符合,故填:

SO2、CO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并能正确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经常和考查化学式结合起来,在平常的训练中学生应该注意。

12.①N2;②2Fe;③Cu2+;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②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③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④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解答:

解:

①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一个氮分子表示为:

N2;故答案为N2;

②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铁原子表示为:

2Fe;故答案为2Fe;

③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铜离子表示为:

Cu2+;故答案为Cu2+;

④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

13.

(1)2O

(2)O3(3)2O2(4)2(5)氧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为8(6)O2-

【解析】

【分析】

(1)根据模型含义正确写出化学式;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同时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关信息解答即可。

【详解】

(1)

表示两个氧原子,氧的元素符号O可表示氧原子,表示多个氧原子时,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即2O;

表示三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臭氧的化学式O3能表示一个臭氧分子;

表示两个二氧气分子,氧气的化学式O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多个分子时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即2O2;故填:

2O;O3;2O2。

(2)①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x=8-6=2,故填:

2。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指的是该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8指的是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填:

氧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为8。

③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其符号为:

O2-,故填:

O2-。

14.

(1).2Na2O2+2CO2=2Na2CO3+O2

(2).Na2CO3+2HCl=2NaCl+CO2↑+H2O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给信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

15.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干燥的酚酞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解析】

【详解】

(1)实验过程中,左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上时,能够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该实验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是因为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了氨水,干燥的酚酞滤纸条无明显变化,是因为氨气没有和水反应,若该实验能说明“氨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相应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干燥的酚酞滤纸条无明显变化。

16.

(1)4P+5O2

2P2O5

(2)红磷、白磷(顺序错,不得分)(3)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从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气,若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则可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解析】

【详解】

(1)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2)瓶1、瓶2充入氧气,温度相同,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控制变量的原理,瓶2中应放入红磷,这样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瓶3中充满水,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与氧气接触,根据燃烧的条件和控制变量的原理,瓶3中应放入白磷,这样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方案是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从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气,若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则可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17.

(1)做导线(合理均可)

(2)CuSO4(合理均可)(3)CaO+H2O═Ca(OH)2(4)CaCl2或CaCO3或CaSO4(填一个即可)

【解析】

【分析】

(1)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现象或条件以及题目中给出的要求进行分析推断,注意关键字眼,比如甲是单质,甲乙丙均含同一元素而乙、丙含两种相同元素,找出符合条件的物质即可;

(2)甲、乙、丙若都有钙元素,与水反应放热可知甲是氧化钙,在根据后续反应推断即可。

【详解】

(1)根据题意甲必须是单质且甲乙丙含有同一种元素,乙、丙还必须含两种相同的元素,所以甲可以是Cu,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CuO,所以乙可以是CuO,CuO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丙可以是CuSO4,即甲、乙丙都含有铜元素,且满足了甲是单质,乙、丙都含有铜、氧元素(答案不唯一,只要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合理均可)。

铜可以用来做导线,故填:

做导线;CuSO4(合理均可)

(2)甲、乙、丙均为含有钙元素的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乙并放出大量的热,则甲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乙是氢氧化钙,丙可能是氢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碳酸钙、硫酸钙写其中一种即可;故填:

CaO+H2O═Ca(OH)2;CaCl2或CaCO3或CaSO4(填一个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18.

(1)集气瓶

(2)

(3)D(4)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否则不满(5)A(6)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的实验仪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原理以及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验满来分析即可。

【详解】

(1)a是收集气体的仪器集气瓶,故填:

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否则不满;故填:

;D;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否则不满。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所以需要选A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注意配平;故填:

A;

19.

(1)反应物的浓度

(2)③(3)④(4)温度高,反应快(5)有催化剂,适宜的温度和浓度(6)2H2O2

2H2O+O2↑

【解析】

【详解】

(1)实验①和②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收集125ml氧气所用时间不同,故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2)实验③和④只是温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收集125ml氧气所用时间不同,故通过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高,反应快。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有催化剂,适宜的温度和浓度。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四、计算题(共10分)

20.

(1).14:

3

(2).2N2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即可

【详解】

(1)氨气(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3)=14:

3,故填:

14:

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缺少4个氮原子,所以应补上2N2,故填:

2N2。

21.⑴0.96g;⑵二氧化锰、氯化钾、氯酸钾;⑶1g、1.49g、0.55g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3g+1g-3.04g=0.96g。

(2)设生成0.96g氧气时,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96

x0.96g

=

,解得x=2.45g,故氯酸钾没有完全反应,固体残余物中含有剩余的氯酸钾、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生成的氯化钾。

(3)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2KClO3

2KCl+3O2↑

14996

y0.96g

=

,解得y=1.49g

剩余氯酸钾的质量为:

3g-2.45g=0.55g,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还有1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