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31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4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学导论2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docx

逻辑学导论2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逻辑学导论

(2)》第二章习题解答

一、请将下述命题符号化,如果是复合命题,请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联结词,指出是何种复合命题:

1.阳光和红霞是好朋友。

【解】:

p。

这是一个简单命题,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2.贝多芬和莫扎特是伟大的作曲家。

【解】:

设p表示“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q表示“莫扎特是伟大的作曲家”,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3.说西红柿是蔬菜是假的。

【解】:

设p表示“西红柿是蔬菜”,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

这是一个负命题。

4.大连队将获得今年的甲A冠军,否则,冠军就是国安队。

【解】:

设p表示“大连队将获得今年的甲A冠军”,q表示“国安队将获得今年的甲A冠军”,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

q。

这是一个选言命题。

5.尽管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但仍然有不少人很自私。

【解】:

设p表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q表示“有不少人很自私”,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6.如果我们再不降低生育率,那我们就会连坐下来的空间都没有了。

【解】:

设p表示“我们再不降低生育率”,q表示“我们连坐下来的空间都没有了”,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假言命题。

7.即使我们提高税收,财政赤字仍不会减少,除非我们削减政府开支。

【解】:

设p表示“我们提高税收”,q表示“财政赤字会减少”,r表示“我们削减政府开支”,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r→(p→q)。

这是一个假言命题。

8.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解】:

设p表示“钱不是万能的”,q表示“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9.如果你是草,羊会站在你的身上,践踏你,啃食你,不管你是它的亲人还是朋友;如果你是参天大树,羊会仰望你,赞美你,无论你是残疾还是孩子。

【解】:

设p1表示“你是草”,q1表示“羊会站在你的身上践踏你”,r1表示“羊会站在你的身上啃食你”,s1表示“你是它的亲人”,t1表示“你是它的朋友”,则上述命题的前半部分可表示为:

p1→(s1∨t1→q1∨r1)。

设p2表示“你是参天大树”,q2表示“羊会仰望你”,r2表示“羊会赞美你”,s2表示“你是残疾”,t2表示“你是孩子”,则上述命题的后半部分可表示为:

p2→(s2∨t2→q2∨r2)。

整个命题可表示为:

(p1→(s1∨t1→q1∨r1))∧(p2→(s2∨t2→q2∨r2))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10.某液体是酸类,当且仅当,它让石蕊试纸变红。

【解】:

设p表示“某液体是酸类”,q表示“该液体让石蕊试纸变红”,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qp。

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1.既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情,我就不应该因我的过失而受到责备。

【解】:

设p表示“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情”,q表示“我不应该因我的过失而受到责备”,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2.恐龙无法被克隆,除非科学家能够获悉恐龙的完整基因。

【解】:

设p表示“科学家能够获悉恐龙的完整基因”,q表示“恐龙能被克隆”,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3.如果你没有失约,老板仍然不高兴,那么或者是因为你没有做成那笔买卖,或者是因为我的错。

【解】:

设p表示“你没有失约”,q表示“老板不高兴”,r表示“因为你没有做成那笔买卖”,s表示“因为我的错”,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r∨s。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4.所有可靠的论证都是有效的,并且它们有真的前提。

【解】:

设p表示“所有可靠的论证都是有效的”,q表示“所有可靠的论证都有真的前提”,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15.如果我们提高税收并且削减政府开支,那么,除非发生大的自然灾害,财政赤字将会减少。

【解】:

设p表示“我们提高税收”,q表示“我们削减政府开支”,r表示“发生大的自然灾害”,s表示“财政赤字将会减少”,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r→s)。

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6.雨、雪、风、霜都不会阻止那位邮递员按时投送邮件。

【解】:

设p表示“雨不会阻止那位邮递员按时投送邮件”,q表示“雪不会阻止那位邮递员按时投送邮件”,r表示“风不会阻止那位邮递员按时投送邮件”,s表示“霜不会阻止那位邮递员按时投送邮件”,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r∧s。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17.甲、乙、丙、丁至少有一人将来会成为杰出人士。

【解】:

设p表示“甲将来会成为杰出人士”,q表示“乙将来会成为杰出人士”,r表示“丙将来会成为杰出人士”,s表示“丁将来会成为杰出人士”,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r∨s。

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命题。

18.聪明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填补自己的大脑,愚蠢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干扰自己的情绪。

【解】:

设p表示“聪明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填补自己的大脑”,q表示“愚蠢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干扰自己的情绪”,则上述命题可表示为:

p∧q。

这是一个联言命题。

二、用真值表方法去验证下述公式是不是重言式:

1.Ø(A∧ØA)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ØA

A∧ØA

Ø(A∧ØA)

1

0

0

1

0

1

0

1

最后一列真值均为1,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2.(A®ØA)®ØA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ØA

A→ØA

(A→ØA)→ØA

1

0

0

1

0

1

1

1

最后一列真值均为1,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3.ØA®(A®(B®C))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B

C

ØA

B→C

A→(B→C)

ØA→(A→(B→C))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最后一列真值均为1,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4.(A®(B®C))®((A®B)®(ØC®ØA∨D))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B

C

D

(A®

(B®C))

((A®B)

®

(ØC

®

ØA

 ∨D))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0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0

0

0

0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0

1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主联结词在所有行的真值均为1,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5.A«A∨(A®C)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C

A→C

A∨(A→C)

AA∨(A→C)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1

0

最后一列第三、四行真值均为0,故原公式不是重言式。

 

6.(A«B)®((C«D)®((A«C)®(B«D)))

【解】:

列真值表进行真值运算如下:

A

B

C

D

(A«B)

((C«D)

®

((A«C)

®

(B«D)))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0

0

1

1

0

1

1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1

0

1

1

1

1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0

0

0

1

1

1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主联结词在所有行的真值均为1,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三、用归谬赋值法判定下述公式是否重言式:

1.(ØA®A)®A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A)

A

0

1

0

0

0

(代)

(矛)

1

(盾)

变元A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2.(A®B)®((A∨C)®(B∨C))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B)

((A

C)

(B

C))

0

1

0

1

0

0

0

0

0

0

1

变元A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3.(A®B)®((C®D)®(A∧C®B∧D))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B)

((C

D)

(A

C

B

D))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0

变元D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4.(A®(A®C))®(A®C)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A

C))

(A

C))

0

1

0

1

1

0

1

1

1

变元C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5.(A∧(B∨C))®((A∧B)∨(A∧C))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B

C))

((A

B)

(A

C))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1

变元C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6.((A∨B)∧(A∨C))®(A∨(B∧C))

【解】: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如下:

((A

B)

(A

C))

®

(A

(B

C))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0

变元C的取值出现矛盾,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四.用树形图方法判定下述公式是否重言式:

1.A∧ØA®(A∧B)∨C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由于该树形图只有一个闭枝,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2.((A®B)®A)®A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该树形图已经终结,并且各个枝都是闭枝,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3.(A®B)®(A∧C®B)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该树形图已经终结,并且各个枝都是闭枝,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4.(A®B)®((A∧C)«(B∨C))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该树形图有不能关闭的枝,故原公式不是重言式。

5.(A∧B®C)«(A®(B®C))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该树形图已经终结,并且各个枝都是闭枝,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6.(A«(B∧C))®(A«B)∨(A«C)

【解】:

依画图规则构造树形图如下:

该树形图已经终结,并且各个枝都是闭枝,故原公式为重言式。

五.在PN中证明,下述公式是PN定理:

1.A∨ØA

【证明】:

(1)〇(A∨A)假设

(2)|〇A假设

(3)||A∨A

(2)∨+

(4)||(A∨A)

(1)∈(假设引用)

(5)|A

(2)(3)(4)+

(6)|A∨A(5)∨+

(7)|(A∨A)

(1)∈(假设引用)

(8)A∨A

(1)(6)(7)-

2.ØØA«A

【证明】:

(1)〇A假设

(2)|〇A假设

(3)||A

(1)∈(假设引用)

(4)||A∧A

(2)(3)∧+

(5)|A

(2)(4)+

(6)A→A

(1)(5)→+

(7)〇A假设

(8)|〇A假设

(9)||A(7)∈(假设引用)

(10)||A∧A(8)(9)∧+

(11)|A(8)(10)-

(12)A→A(7)(11)→+

(13)AA(6)(12)+

3.Ø(A∧ØA)

【证明】:

(1)〇A∧A假设

(2)|A

(1)∧-

(3)|A

(1)∧-

(4)(A∧A)

(1)

(2)(3)+

4.(A®B)®(ØB®ØA)

【证明】:

(1)〇A→B假设

(2)|〇B假设

(3)||〇A假设

(4)|||B

(1)(3)→-

(5)|||B

(2)∈(假设引用)

(6)|||B∧B(4)(5)∧+

(7)||A(3)(6)+

(8)|B→A

(2)(7)→+

(9)(A→B)→(B→A)

(1)(7)→+

5.(A®(B®C))®(ØC®(B®ØA))

【证明】:

(1)〇A→(B→C)假设

(2)|〇C假设

(3)||〇B假设

(4)|||〇A假设

(5)||||B→C

(1)(4)→-

(6)||||B(3)∈(假设引用)

(7)||||C(5)(6)→-

(8)||||C

(2)∈(假设引用)

(9)||||C∧C(7)(8)∧+

(10)|||A(4)(9)+

(11)||B→A(3)(10)→+

(12)|C→(B→A)

(2)(11)→+

(13)(A→(B→C))→(C→(B→A))

(1)(12)→+

6.(A®B)®((B®C)®(A®C))

【证明】:

(1)〇A→B假设

(2)|〇B→C假设

(3)||〇A假设

(4)|||B

(1)(3)→-

(5)|||C

(2)(4)→-

(6)||A→C(3)(5)→+

(7)|(B→C)→(A→C)

(2)(6)→+

(8)(A→B)→((B→C)→(A→C))

(1)(7)→+

7.(A∧B®C)®((ØC∧A)®ØB)

【证明】:

(1)〇A∧B→C假设

(2)|〇C∧A假设

(3)||〇B假设

(4)|||C∧A

(2)∈(假设引用)

(5)|||A(4)∧-

(6)|||C(4)∧-

(7)|||A∧B(5)(3)∧+

(8)|||A∧B→C

(1)∈(假设引用)

(9)|||C(7)(8)→-

(10)|||C∧C(6)(9)∧+

(11)||B(3)(10)+

(12)|(C∧A)→B

(2)(11)→+

(13)(A∧B→C)→((C∧A)→B)

(1)(12)→+

8.(A∧B)∨(A∧C)®A∧(B∨C)

【证明】:

(1)〇(A∧B)∨(A∧C)假设

(2)|〇A∧B假设

(3)||A

(2)∧-

(4)||B

(2)∧-

(5)||B∨C(4)∨+

(6)||A∧(B∨C)(3)(5)∧+

(7)|(A∧B)→A∧(B∨C)

(2)(6)→+

(8)|〇A∧C假设

(9)||A(8)∧-

(10)||C(8)∧-

(11)||B∨C(10)∨+

(12)||A∧(B∨C)(9)(11)∧+

(13)|(A∧C)→A∧(B∨C)(8)(12)→+

(14)|A∧(B∨C)

(1)(7)(13)∨-

(15)(A∧B)∨(A∧C)→A∧(B∨C)

(1)(14)→+

六.在PN中证明,下述推理是有效的:

1.A∧(B®C),Ø(C∧A),∴ØB

【证明】:

(1)A∧(B→C)前提

(2)(C∧A)前提

(3)〇B假设

(4)|B→C

(1)∧-

(5)|C(3)(4)→-

(6)|A

(1)∧-

(7)|C∧A(5)(6)∧+

(8)|(C∧A)

(2)∈(前提引用)

(9)|(C∧A)∧(C∧A)(7)(8)∧+

(10)B(3)(9)+

2.H®K,(K∧L)®M,∴L®(H®M)

【证明】:

(1)H→K前提

(2)(K∧L)→M前提

(3)〇L假设

(4)|〇H假设

(5)||K

(1)(4)→-

(6)||K∧L(5)(3)∈、∧+

(7)||M

(2)(6)→-

(8)|H→M(4)(7)→+

(9)L→(H→M)(3)(8)→+

3.A∧B®C,Ø(C∨ØA),∴ØB

【证明】:

(1)A∧B→C前提

(2)(C∨A)前提

(3)C∧A

(2)德*摩根律

(4)〇B假设-

(5)|C(3)∧-

(6)|A(3)∧-

(7)|A∧B(4)(6)∧+

(8)|C

(1)(7)→-

(9)|C∧C(5)(8)∧+

(10)B(4)(9)+

4.A∨B,C,A∧C®D,Ø(ØF∧B),∴D∨F

【证明】:

(1)A∨B前提

(2)C前提

(3)A∧C→D前提

(4)(F∧B)前提

(5)F∨B(4)德*摩根律

(6)〇D假设

(7)|(A∧C)(3)(6)DR1

(8)|A∨C(7)德*摩根律

(9)|A

(2)(8)否定肯定式

(10)|B

(1)(9)否定肯定式

(11)|F(5)(10)否定肯定式

(12)D→F(6)(11)→+

(13)D∨F(12)蕴析律

5.Ø(D∨C),ØC®(A®ØB),A«B,∴ØA

【证明】:

(1)(D∨C)前提

(2)C→(A→B)前提

(3)AB前提

(4)D∧C

(1)德*摩根律

(5)C(4)∧-

(6)A→B

(2)(5)→-

(7)A→A(3)(6)RP(等值置换)

(8)〇A假设

(9)|A(7)(8)→-

(10)|A∧A(8)(9)∧+

(11)A(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