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洼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x
《漫洼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洼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漫洼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漫洼学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度)
为进一步深化和促进我学区各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个体课堂授课能力,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更好的优化我学区教师的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学区提出的“目标引领、制度规范、评价促进、强化教研、细化过程”二十字方针,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以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1、课堂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
谢志强
副组长:
杨建杰王刚
组员:
张转霞马军李进龙王江王德勤
彭荣李启伟刘伯军梁维军
二、课堂改革的总体目标
以新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立足学情,让学生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活起来,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三、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
1、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业务素质有所提高,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2、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普遍提高。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4、积极推进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5、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四、课堂改革的侧重点。
1.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导学案中小组间的合作、学生间的互动)。
2.要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基础有差异,能力有强弱,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潜能,因人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
由抱怨学生到喜爱学生,由成才培育到成人教育,由灌入式教学到超市提供,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关注差生、优等生的培养、全面发展)。
3.认真研究学习过程。
重点明确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展示与反馈。
做到预习到位,展示充分,反馈及时。
教师设计在先,导演在后;组织在先,调控在后。
学生预习有效,集体展示,个性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注意学案的精心设计)。
4.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备课、讲课、复习、提问、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课堂用语、授课方式等习惯,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听课、回答、练习、作业、听课方式等习惯,按照科学的教育理论,培养新的教学习惯(变课堂为学堂—在互助合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5、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
用多元化的评价引领小学生有效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合作精神,拓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五、课堂改革的具体内容
1、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研读学习报。
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写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学段的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教材的联系、知识纵向线索和横向结构、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知识的内涵和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认真研读学习报,熟悉学习报的编写流程及意图,为有效备课打牢基础。
2、以学习报为载体进行有效备课。
要求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
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以学习报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力争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3、依托学习报,抓好课型研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习报为依托,探究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目标要求,设计切合本班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案,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
4、利用学习报,优化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设计。
要求教师发挥好学习报的作用,精心设计选择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堂作业,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完善评价制度。
建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检测与评价制度,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创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六、课堂改革的具体措施
漫洼学区对实施导学案学校
在导学案编写与使用方面的总体要求
为了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实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学区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漫洼小学、红庄小学、百花小学推行集体备课,同年级同科教师共同编写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1、学期初由实施导学案的各学校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打印分发给学校各教师,并上交学区教研室一份。
2、由各学校备课组长分配备课任务,(一般每两周轮换一个主备教师)打印备课任务安排表,分发给组内各教师,并上交学区教研室一份。
3、“导学案”备课的基本特征: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资源共享、师生共用,减负提效”。
4、备课程序: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
所以一份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
具体过程为“六备”
①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
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四段八环”。
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
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②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
定时间 、定地点 、定人员。
定时间:
每周星期日晚(周头会之后)
定地点:
各学校教研室(每组划定一个固定区域)
定人员:
该组所有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兼教两科的教师以主科为主,两头兼顾。
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
备课组长做好人员出勤登记和会议记录。
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初稿进行整理与完善,形成定案。
并将其打印一份交备课组长审定答字后,于周一交文印室印刷。
④课前熟悉,融入个性
上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熟悉导学案,并在旁边空白栏内添上自己个性化的备课。
此项由教务处和教科室督查,作为非主备教师是否有备课的依据。
⑤跟踪听课,督促落实
虽然导学案是统一的,但教师的个体有差异,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落实了设计的目标、环节与措施,是否效果良好,需要督查。
同时,导学案在实施过程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了解,以便再次修改。
因此,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规定同年级同科教师每周互相听课不得少于2节。
学区将成立专门的督查组跟踪听课,对课堂情况进行督促与评价。
⑥教后反思,补充总结
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多进行交流,每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完善,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5、主备教师还要负责出测试题与家庭作业。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量约每科半小时。
6、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并保存完整的电子稿,期末将纸质文本与电子稿各一份交学区教研室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一)导学案的数量要求:
要求一节课一份导学案。
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
(二)导学案的格式要求:
导学案电子稿的规格要求:
纸张设置为8开纸,左右两栏,中缝约1.5cm,双面使用。
标题类文字均为四号加粗宋体,正文为小四宋体。
栏目,加实心方括号,如【学习目标】。
行距为1.5倍。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页眉部分,包括如“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的标题、备课时间、设计人姓名、审核人姓名、授课人姓名、使用时间等;以及学生姓名、班极、组号等。
②开头部分,包括课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
③主体部分,包括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预习导航、课堂探究、达标检测等;④结尾部分,包括知识小结、学习反思等。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洁、准确、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学习目标中尽量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能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
(4)学法指导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学法是本学科的学习方法。
如数学:
分析归纳法、建立模型法、演示法、类比法等。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
如:
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5)预习导航
预习导航,一般安排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质疑存疑等内容,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基本完成任务,课前预习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
课内预习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
语数英物等科可安排课前预习,而政史地生等科只能安排课内预习。
(6)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部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是一串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
即“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习内容要立足教材,注重基础,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繁过多。
(7)达标检测
①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②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④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8)学习小结
由学生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及学科思想、学习方法。
(三)导学案的质量要求:
(1)知识问题化
①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
注意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在文本知识的拐点处设置路标;在学习重点难点处设置阶梯。
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②怎样设计问题?
A、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B、问题不宜太多,太碎;
C、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D、问题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E、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如:
你认为是怎样的?
你判断的依据?
你的理由?
你的发现?
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问题层次化
①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编写学案时,不管在知识体系里还是在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要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②问题的层次可分为A、B、C、D四层,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A类题,是课本再现型,为识记级。
学生只要看课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
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必须解决。
B类题,是课本延伸型,为理解级。
学生看课本的同时,只要适当地看一看工具书或其它课外资料,就可以解决问题。
C类题,是模仿运用型,为掌握级。
学生只要简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就可以完成。
这类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例题、习题的变形。
D类题,是灵活运用型,为拓展级。
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后,才能完成。
这类题难度较大,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建议每份导学案中,A类和B类题所占比重,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
D 类题,在每份导学案中不得超过一题。
三、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一)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独立完成达标检测题,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及时订正。
典型问题加以收集整理,每科准备一个“纠错本”。
4、每科准备一个学案夹,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导学案”进行分科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对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并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在上课前必须抽查部分“导学案”,以了解学情,并针对学生实际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这就是上课教师的个性化备课。
2、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按导学案的设计环节进行操作,对各项目标和措施进行不折不扣的落实。
课后认真的写出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课堂的收获与亮点及时总结。
3、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以及电脑操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
(三)对备课组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要务实,绝对不能流于形式。
备课组作为一个群体形象在教学中充当设计者、引导者,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团队负责。
备课组内部一定要团结互助,通力合作,尤其是骨干教师一定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2、备课组长要对教学进度、教学反思、每周检测、家庭作业、资料整理等进行宏观把握和具体督查。
四、相关督查保障机制
1、教师的个性化备课、学生的达标检测完成情况与教师的批阅情况,由学区教研室人员定期组织检查。
非主备教师没有个性化备课的视为无备课;作业批阅未达规定次数的,都按教务处相关制度予以扣分扣款。
2、周测与家庭作业的落实与批阅情况由各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未按规定完成任务,也按相关制度予以扣分扣款。
3、课堂目标达成情况与有关强制措施落实情况由教科室、督评组随堂抽查、考评。
如听完某教师课后,立即出3-5个小题抽测其中1-2个小组学生的掌握情况。
又如英语科教师规定学生每天要记五个单词,学校要进行不定期抽测。
4、学生学案的保存整理情况学区、学校也要进行随时抽查。
凝聚团队心智,迸发集体智慧,鼓励教师运用“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希望通过“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及学习报的有效使用,能推进学校有效课堂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学、善学,学得轻松;让学校的老师善教、乐教,教得幸福。
力争在二年内做出成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学区课堂教学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