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044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x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最终定稿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

(2002年~2005年)

 

联合制定

昆明市科技局

昆明理工大学CIMS应用研究中心

2002年9月

 

一、基本情况

1、昆明市制造业基本情况

昆明市是云南省主要的工业基地,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度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昆明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初步建设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和完善的工业体系,具有以机械、卷烟、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建材为主,电力、煤炭、金属矿采选,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印刷等工业行业,轻重工业并重,综合配套能力较强。

基本形成了烟草、机电、冶金、化工、生物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支柱产业和重点、特色行业。

2001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71.88亿元,同比增长10.5%;新产品产值完成15.01亿元,增长42.0%;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完成23.83亿元,增长21.9%;工业品产销率达到100.8%。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2.28亿元,增长13.2%。

全市工业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制造业信息化前期工作

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作为一个经济和科技欠发达的边疆地区城市,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只有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有可能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五”期间,昆明市企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等项目的实施开展工作。

首先,“甩图板工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省、市科技部门联合选择了20多家企业进行CAD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经过5年推广应用,这些企业CAD技术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均达100%,目前该CAD技术已覆盖了云南省机械、建筑、交通、化工、电力、轻工等行业,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昆船公司、省机械设计院、省电力设计院等单位,成为云南省CAD技术应用的典范。

第二,利用计算技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改造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云南水泥厂“水泥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和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松节油生产微机质量控制系统”等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并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第三,企业管理信息工作也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众多的企业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管理和技术创新,“云南建工集团管理信息系统”等20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都取得了明显实效,“云南省建工集团管理信息系统”还分别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成果奖”和“全国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等奖项。

第四,实现了从单项技术到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云内CIMS一期工程”、“昆明机床厂CIMS工程”等项目的较好完成,特别是“云内CIMS一期工程”升级为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于2000年底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的验收和鉴定,200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2等奖,对我省制造业信息化集成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分不同的层次进行了近万人次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培育了以全国CAD培训网昆明站、昆明理工大学CIMS中心、云南省CAD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计算机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优耐达信息技术公司、昆船信息技术公司、昆明软件园、状元辰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百世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和服务队,以及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云南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小,易于自耕自足,环境优美宜于修身养息,造成竞争不激烈,忧患意识不强;交通不便,通讯不甚发达,使得信息到位慢,相对闭塞,技术滞后,导致观念落后;科教文化的落后,科技和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和环境有待开发,导致人才匮乏,最终导致相对于国内发达城市,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力度不够,深度不够,研发和推广面和规模也不够的落后局面。

而且,前期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导致多头绪多线路分散进行,各自为政,资源分散、整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也是本发展规划在执行期(2002年~2005年)将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4、“十•五”昆明制造业发展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05年约为1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000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

要保证这些社会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提高贡献率占国民生产总值30%、工业总产值80%的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竞争能力,而实现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以及竞争能力提高的保证和有效措施在于:

加速推进并全面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1、国家发展环境、氛围已成熟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跃式发展是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战略。

国家“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十•五”期间,科技部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按照“两大专项、两大主题、两大行动”进行总体部署。

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第一个层面是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第二个层面是在一些集成技术上取得突破;第三个层面是在一些重大共性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普及的力度。

特别是,科技部决定在原攻关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整合863计划和攻关计划有关的科技资源,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以期大幅度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我国制造业跨跃式地发展。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省市条件已经具备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全面推广应用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特别是“昆明市科学技术发展六年规划(2000-2005年)”中明确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百亿工程”,目标指出:

“要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和竞争能力有明显提高”;“努力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及光、机、电集成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不断改善机械产业的产品与技术结构,拓宽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专门提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力量攻关。

有针对性地推广虚拟设计和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电子信息、高效节能、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和产品,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所有这些良好的政策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都为昆明市加大力度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了可靠支撑和保证,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势在必行,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三、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围绕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贯彻“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的指导方针,深入广泛地开展推广应用和适度的技术攻关,继承、整合和发展“九•五”昆明市CAD/CIMS应用体系,形成合力,构造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支撑体系和应用环境,促进昆明市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整体发展,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工作原则,服从国家从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重点示范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大局,引导和支持昆明市各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应用服务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需求,规划和实施信息化工程。

贯彻“战略研究,总体规划,政策激励,市场导向,多元投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充分利用激励政策和竞争机制,协调、调动昆明市政府有关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国家、地方、企业的多元投入和市场参与,为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资金和服务保障。

2、发展目标

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需求,制定2002年~2005年的具体工作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

1、营造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根据本地区的需求与基础,构建并形成推进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良好的氛围,实现与全国互动的制造业信息化共同发展的局面。

2、大力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根据各昆明市的实际情况,在昆明市“九•五”CAD/CIMS工作的基础上,在2002年~2005年内完成12个制造业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0个单项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共计22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应用示范工程。

示范企业中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应用率达到50%以上、新产品贡献率达到或超过30%,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并通过辐射与扩散效应,提升本地区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3、建成具有昆明地方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示范体系和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发展2个以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和4个技术培训中心,人才培训2万人次以上,形成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技术支持环境。

4、提出适合昆明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推进模式,总结应用示范的典型案例。

5、针对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积极组织昆明市地方特色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并组织参加国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成果。

6、充分发挥昆明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并建立系统、有效的属地化管理机制与运作平台,保证“十•五”及后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昆明地方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

1、做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推进工作,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首要任务就必须深入开展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并考虑“十一•五”工作的延续性,做好统筹规划,为整个信息化工程规划好蓝图。

2、营造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的良好推进环境。

加强本地区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形成区域内合力,共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和科技部颁发的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决定,针对昆明市地方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指导下,配合、协助制定有利于地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激励政策和保证措施,健全组织机构,安排企业信息化项目支持资金,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参与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依靠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的投入主体。

在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将对“九•五”CAD/CIMS应用工程的全国CAD培训网昆明站、昆明理工大学CIMS中心、云南省CAD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计算机重点实验室,以及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咨询服务中心、服务队和企业信息技术中心进行整合,并与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机电局、机械行业协会等部门系统,培育并形成一批新型的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同时,充分利用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以市场运作机制组织省市内外软件、咨询服务和系统集成公司开展制造业信息化的服务工作。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新闻媒体宣传、技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成功用户现场示范交流会、专题学术研讨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和展示会、企业调研,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宣传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等有关政策、技术、项目、成果等信息。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推进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开展。

3、探索并建立系统、有效地属地化管理机制与运作平台。

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综合信息库(包括企业信息化现状、实施内容、进展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等),对纳入试点的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同时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综合信息库(包括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咨询服务业的人员情况、咨询服务情况、产品情况、规模效益情况等)。

基于上述两类动态信息数据,结合项目实施,开展年度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效果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4、根据本地区制造业发展需求,在“九•五”CAD/CIMS工作基础上,“十•五”期间,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大力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22家企业、特色、重点行业分3个层次实施目标有限、重点突出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建成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

第一层次。

以集成技术为支撑,抓龙头企业,深化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制造业企业中,遴选8家企业进行示范,充分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CAD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关系管理(SCM)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企业设计、管理能力。

应用生产工艺数字化和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

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生产工艺数字化、制造基础装备数字化和在网络环境基础下的企业数字化。

第二层次。

积极开展昆明市重点制造企业集团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索。

针对昆明市重点制造业集团,拟从昆明云内动力集团、云变集团、云南烟机集团、昆明船舶工业集团、昆机集团、CY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昆明钢铁企业集团、云南石油化工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铜业集团、盐化集团、磷化工集团等中遴选4家企业进行试点,抓区域产业链、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异地设计制造、供应链和动态联盟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重点企业集团的区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发挥区域制造业群体优势,盘活存量,促进产业链的形成。

第三层次。

以单项技术为特色,广泛开展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中小企业在昆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工业总产值已占昆明市总量的30%。

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重点突出和加强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拟在10家中小型企业中,通过社会化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化的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积极开展CAD、CAPP、CAM、CAE、PDM、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装备数字化等单元技术以及实用、适度、满足企业需求的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该层次的推广应用中将引导并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软硬件平台,国产化率争取达到80%。

5、针对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要,积极组织昆明市地方特色行业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并组织参加国家关键技术攻关。

五、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在“九•五”CAD应用工程和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的工作原则,坚持“抓应用、促发展、创环境、见效益”的方针,以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为重点,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密切结合昆明市科技计划,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有限目标,分步实施。

从而促进昆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装备的现代化,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发展,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昆明市,对国内其它城市有借鉴意义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六、实施措施

1、经验和特点

总结昆明市十几年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技术力量薄弱,难以准确把握,不易轻举盲动

总地来看,相对于国内发达城市,昆明市制造业信息技术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于三维CAD、CAPP、PDM、ERP的引进、实施和应用,以及集成应用难以准确把握,基本上没有能力只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对于国内、省内众多企业信息化失败的案例,不能正确剖析原因,为表面现象所困,怕失败,怕走弯路,不易轻举盲动。

⑵、对成功用户信任度高

昆明市大多数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业对于省内外实施信息化工程成功的用户非常接受和信任,也非常积极、主动并谦虚以各种方式向成功用户学习、取经,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得到成功企业的协助、帮助和指导。

⑶、对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认同度高

普遍地,对制造业信息化领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才高度接受、认同,特别是了解本土文化和能及时到位的本地技术人才和专家认同、接受更高。

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些专家和技术人才支持、协助、帮助和指导。

⑷、开放、合作的姿态

由于相对比较纯朴的人文因素,昆明企业和员工多一些真诚、纯朴和自知之明,少一些谦虚和礼节性客套,开放、学习、合作、协作氛围较好。

⑸、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期望值高、信任度大

普遍地,昆明制造业对国家、政府信任度非常高,加上省市科技部门前期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组织得力、推进有方、支持到位,企业收益匪浅,而且财政对制造业扶持力度大而且逐年递增,政府在制造业有非常强的号召力。

这些特点意味作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只要策略得当,工作是便于组织、协作、统一布局和整体推广的。

2、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特点,“十•五”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拟采用下列策略:

1、内力、外力与合力

昆明市不但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和技术匮乏,而且从整体角度上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实施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整合人才、技术资源的要求特别高,昆明制造业信息化要跨越,不能也承受不了重蹈复辙,重走弯路。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首先整合内力,吸引和借助外力,形成合理,集中有限的人力、技术,各个击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

这里所指的内力主要包括:

省内各政府机构、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专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培训中心等;外力主要包括: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的人才、技术、信息资源,以及省外、国外有关的信息技术中介和服务机构、高校、研究院所、高技术公司等;合力形成主要是:

整合、联合内外力量,形成政策合力、资金合力、人力和科技资源合力、经验和知识合力、设备和信息资源合力,这对于人力、科技和资金匮乏的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至关重要,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⑵、“官产学研”成功之路

走“官产学研”之路是“九•五”CAD/CIMS成功的经验,对于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官产学研”既适用于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又适用于具体的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这里所指的“官”主要包括:

省科技厅和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及其上级对口部门;“产”主要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角——昆明市制造企业,它们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主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也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投资主体。

⑶、“一把手”工程与“全民参与”

在每一个具体将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企业工作层面上必须坚持和强调“一把手”工程和“全民参与”原则。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现行模式的计算机翻版,而是将现代管理技术、现代产品开发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企业运行模式架构在信息技术平台上,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这些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继承、发扬、吐故纳新,将企业的手段、技术、理念,运行模式等实现综合优化和提高,因此,这定将是企业“一把手”工程,第一,企业的管理直接反映了管理者的理念,结合、优化和重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只能也只有“一把手”才能决定;第二,制造业信息化过程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企业先进运行模式、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由企业“一把手”亲自关心和策划的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

同时,无论何种先进的系统和管理体系,或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实现都必须也必定是由企业员工支持、参与、以执行和实现的,没有企业员工的“全民参与”,系统效果定将大大折扣。

⑷、“效益驱动,总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滚动发展”

投资回报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理念,因此,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必须首先能支持企业产生效益,尽快实现投入产出;总体规划便于集成应用和可持续发展;重点突破便于解决企业瓶颈问题,成功地突破有利于增强企业信心,分步实施便于减少一次性资金和人力、技术的投入和压力,紧缩战线,集中力量,快速见效;滚动发展便于边投资边见效。

⑸、抓示范,树信心,消顾虑,促应用

“九•五”和“十•五”初期成功的示范企业可以现身说法,以点带面,推广和辐射经验和体会,帮助其它企业树立信心,明晰成败原因,打消顾虑,促使昆明制造业早下决心参与和实施信息化工程。

⑹、“骑上马”与“送一程”

中介和服务机构不但要扶持企业“骑上”实施信息化工程的“马”,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帮助和支持企业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工作“送一程”。

这里所指的中介和服务机构主要包括:

高校,提供科技先导人才基地、攻关力量,技术和支撑、实施服务;研究院所、专业学会、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开展宣传、推进和实施、开发等服务。

中介机构的加入将架起企业和信息技术与产品供应商之间的桥梁,弥补信息技术软硬件供应商在信息化工程实施和应用期间的技术支撑不够的问题以及高成本问题,可以有力地支撑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和应用后期的工作,这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败和见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内众多企业前期信息化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

同时,在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时要引导和帮助中介和服务机构树立服务意识,认清协助、配合的角色和定位,既不能只做专家,作天下学问、文章,脱离企业实际和需求,也不能只注重有偿服务,应该既联合力量推动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还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接受“企业说好才是真好”这一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考验。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人力和技术力量都不很强,中介和服务机构服务于企业质量的好坏,到位的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效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实施措施

⑴、组织落实

在2002年底以前,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协调小组、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2003年初人员、装备到位并开展工作。

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由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发起并牵头,联合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等部门,组成5~6人领导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总体管理和调控,审定、批准有关政策、总体发展规划、项目计划、政府资金落实等工作。

同时,以挂靠和委托、协同方式,依托昆明理工大学CIMS中心建立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设常务工作人员2~3人,常务专家2人,与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管理办公室对接,开展相关工作。

成立5人左右的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常务专家组,研究并提交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研究并推荐和组织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应用,组织企业调研,培育、推荐、论证、协助遴选实施企业和项目、负责技术和项目实施的协调工作、配合进行项目推进、检察和督导,以及与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对接等工作。

⑵、合力的形成

内力的整合主要按政府层面、核心技术和中坚工作力量和骨干力量队伍层面3个层面上开展工作。

政府层面上主要促进由上级主管以昆明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主线和纽带,组织和协调省科技厅、市政府、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信产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本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

核心技术和中坚工作力量层面上的整合拟在昆明市制造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