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docx
《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
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修复水网生态系统*
雷阿林、李志军、贾海燕、李德旺、吴俊木或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
王利民、朱江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受围湖造地、污水直排、无序养殖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湖北地区的湖泊数量及面积急剧下降,江(河)湖阻隔日趋严重,水系日益破碎,湖泊生态功能日渐萎缩,生物多样性逆向演替。
本文从分析湖北地区湖泊生态水环境的问题入手,提出重建江(河)湖动态联系、修复水网生态环境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给出汉阳地区四湖连通水力调度工程和涨渡湖引水工程两个实例。
【关键词】水网修复水经济水文化水力调度引江纳苗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50年代有湖泊1,066个,总面积达8,300km2,目前仅存309个,总面积缩小到2,656km,其中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仅剩181个,“千湖之省”已成为过去。
武汉市亦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但现在也名难符实,湖泊数量仅存27个。
“千湖之省”和“百湖之市”的消失,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修闸建坝、人工无序养殖;以及8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所造成的污染增加和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直排散排,致使湖泊与江湖的联系被人为阻断,湖泊湿地萎缩、消失,湖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衰退,湖区产业结构单一,极大地制约了湖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湖北省这一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本文以科学的发展观构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水关系,提出江(河)湖动态联系水系网络建设的水环境修复理念与方法。
1水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1.1江(河)湖阻隔,湖泊功能迅速衰退
长江两岸的绝大多数10km2以上的湖泊原为通江湖泊,数量超过100多个,其中湖南约20个,湖北近40个,江西、安徽约10个。
由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通江湖泊数量锐减,生态破坏状况令人担忧,沿江两岸许多地方水利设施建设过密、过滥,人为地切断了湖泊与长江的天然联系,导致与长江相连的湖泊数量由100多个减少到现在只剩下洞庭湖、鄱阳湖、石臼湖3个。
湖泊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特别是通江湖泊,生物多样性最高,一般都是许多洄游或半洄游性鱼类的“三场”(索饵场、繁殖场、育肥场)和鸟类的栖息场所,既能蓄洪排涝、为人类提供清洁用水,又可调节区域气候、发展生态旅游,科研价值极高。
今天湖北省境内的湖泊大部分已被切断与江(河)的自然联系成为人工控制的湖泊,其湖泊周围的湿地受人为开垦等多种因素影响已消失殆尽,作为湖泊水生态的缓冲区,其生态效应逐渐消失,更加剧了湖泊水生态的恶化。
1.2水系破碎,湖泊生物多样性逆向演替
江湖阻隔不仅造成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复合生态系统的破碎化,也使水库化单个湖泊生态系统单一化、破碎化。
由于湖泊与江湖失去自然联系,鸟类的生境受到破坏,鸟类资源锐减。
2004年初长江中下游水鸟调查湖北组野外调查显示,历史上湖北记录到的水鸟至少有110多种,如今调查到的水鸟种类不到80种。
白头鹤、白鹤这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前很容易看到,但此次只见到了一只白头鹤,两只白鹤。
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大鸨等,此次没能看到。
与此同时,大多数原通江湖泊鱼类物种数也大大降低,多数湖泊减少率达30%,有的达60%,如西凉湖原有近90种鱼类,现已不足50种。
200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对洞庭湖(通江湖泊)、荆州地区长湖(阻隔湖泊)、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半阻隔湖泊)的黄颡鱼遗传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实江湖联系对鱼类遗传多样性有着直接的保护意义。
1.3污水直排,湖泊水质不断恶化
据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水质监测报告,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标准,湖北境内湖泊水质较差,富营养化严重,IV类水标准的湖泊仅占30%,大部分湖泊为V类或劣V类水体。
因为水质差,一些地方流行这样的民谣:
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浇水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
那么,到底是谁弄脏了荆楚大地的碧水清波?
环境统计数据表明,首推造纸工业。
“九五”期间,全省排放工业废水60.85亿吨,排放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其中一个是造纸,年排放量超过1亿吨;年排放水污染物量最大的行业是造纸,年均排放COD(生化需氧量)16万吨,占全省水污染负荷的50%以上。
全省69家最主要的水污染源单位中,造纸占25家,全省工业废水处理率最低、达标排放率最低的行业还是造纸,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5%。
1.4与湖争地,湖泊面积不断萎缩
江汉湖群分布在湖北省35个县市约4万km2的范围内,主要为河积洼地湖,呈浅碟形。
其次是岗边湖,呈锅底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浅而平,客观上容易被围垦。
根据历史记载,江汉湖群的开发利用始于晋朝,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围湖垦殖的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与水争地的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
因过度围湖垦殖,酿成严重水患,清乾隆皇帝不得不两次降诏严令禁止围湖垦殖。
解放以后,江汉湖群遭到大面积的围垦,湖泊面积和数量明显减少。
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大小湖泊1066个,总面积8300km2;70年代后期,0.5km2以上的水面湖泊有609个;80年代仅剩下309个,湖泊面积降到2656.6km2。
洪湖、白鹭湖、长湖、三湖等四湖地区原有大中湖泊128个,总面积2680km2,现在只有38个湖泊,面积733km2。
省会城市武汉,是“百湖之市”的湖中城市,60年代,面积超百亩的湖泊有300多个,现在只剩下27个。
这仅有的27个“濒危”湖泊也面临着填湖造房、建工厂以及经济开发区、房地产开发等的步步紧逼。
1995年,汉口市区的5个湖泊就比1980年减少湖容量44.06%,东湖在20年里减少1094亩。
1.5无序养殖,加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湖北相当数量的湖泊都发展有养殖业,因为养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不断加重。
面积300多km2的洪湖是我省第一大湖,如今湖上70%的水面被拦网分割,渔民们在水中投放饵料,大举捞绞水草,使水质恶化为Ⅲ类至Ⅴ类水。
武汉市内湖泊南太子湖的水面绝大部分被围隔起来,水质恶化为劣Ⅴ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水系网络修复的必要性
湖北省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城市当属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首府城市,又有“百湖之城”的美称,并且有长江和汉江穿城而过,开展武汉市的水环境建设就愈显重要。
2.1恢复自然生态的需求
天然水体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而这种联系是一种有机的动态的联系。
提高水系的连通性,从生物种群的角度上,可以为生物的迁徙繁衍提供多种通道,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从系统层次与景观模式上,增加扩大了各水体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增加了水体系统的复杂特性,使其具备很高的抗逆能力。
恢复江(河)湖的天然连通状态,必将增加各个水体的稳定性。
在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压力下,水体能具有一定的弹性。
2.2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需求
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包括经济环境、人文环境,还包括自然(水)环境。
在拥有大量天然水体的武汉市,湖多水多的城市优点因湖泊的消失与污染已经不再是城市的“亮点”,反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投资环境。
改善武汉市目前的水环境,充分发挥武汉市水资源优势将会增强武汉市城市发展潜力,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障。
2.3构筑现代化商住新区的需求
择水而居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也是城市居民对自然的一种向往。
改善水环境无疑会刺激水体周边地产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创造休闲舒适的娱乐环境,为构筑现代化商住新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汉新区规划利用周边滨江、滨湖的优越条件,打造“布局最合理、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现代居住新区,集中布局鹦鹉洲、二桥、四新、郭徐岭等四大居住区域,营造出沿江气势恢弘、沿湖秀丽恬静的多种居住氛围,形成符合21世纪城市生活方式的生态住区。
2.4发展水经济的需求
作为我国连接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有着大量人口过境的武汉市。
改善市区水环境,可以提高城市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必然会吸引更多游客,刺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武汉市经济发展开辟新的亮点。
目前湖泊中的鱼类以人工养殖为主,野生种很少,鱼类种群结构比较单一。
受城市污水的影响,鱼类养殖的数量与质量有所下降,鱼类污染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水体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转移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危害市民身体健康。
水产养殖往往是南方城市的一项传统产业,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收入和改善市民“菜篮子”质量,首先要改善湖泊水质,而这就要求通过各种手段完善城市水利,并且良好的环境氛围也有利于发展以水为核心的多种经济发展。
2.5弘扬水文化的需求
湖北城市的共同特点是水多湖多,修复水网,改善水体景观,挖掘水文化,做好水文章,是体现城市品味、弘扬水文化的需求。
武汉新区建设规划,将以水环境建设为基调,以四湖连通为纽带,以水文化为依托,将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水文化意识与城市网络建设、人居理念融为一体,使区内山、水、绿地构建的水环境生态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相得益彰,构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独树一帜。
3水系网络修复的理念
湖泊被人为切断与河流的联系后会带来一系列危险:
湖泊面积逐渐变小,导致蓄洪防洪能力逐年降低,水路交通受阻,内涝经常发生;此外,由于鱼类回游受阻,造成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环境遭到破坏后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强大的经济压力下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系统,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应当是政府与社会公众都高度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3.1尊重自然,恢复江(河)湖天然联系
水环境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产品和自然环境,同时又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过多提到的是向水环境的索取,而忽略了作为整个大系统,水环境也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水环境和水生物共同构成了水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单一、结构破碎、功能消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这些问题出现后,才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
3.2人水和谐,重构良性水生态系统
水环境是水生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其水质状况直接决定着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生产力。
通过江(河)湖的连通,水体的交换频次和强度增加,交换时间缩短,自净能力增强,从而水体的水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同时,江(河)湖连通可恢复江(河)湖之间的生态通廊,促进江(河)湖之间的水生生物交流,为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生存繁演栖息创造条件,形成水生生物群落的正向演替,实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3.3控制污染,实现水体功能目标
江河湖泊是城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并且是居民休憩娱乐的场所,具有饮用水、旅游休闲、养殖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每一个服务功能都对水质和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饮用水的服务功能要求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水标准,旅游休闲服务功能要求水质达到Ⅳ类以上标准。
根据城市水体服务功能的不同,确定水质标准,从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或引用江河水补给湖泊,实现水体功能目标。
3.4景观协调,凸显城市水文化特色
以湖泊景观为核心,以湖泊周边湿地及绿地为屏障,以外围的山林、城市公园、大型广场绿地、环城林带等形式的绿地系统为基础,以连接湖泊的各种水渠为生态走廊,突出以湖为中心,以江(河)为纽带,以水为媒介,把整座城市的历史人文与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进行串连和整合,形成一种整体上的旅游氛围,启动城市旅游,即把城内水网作为旅游资源,向国内外游客推介。
通过城市水网这个窗口,使更多的游客领略湖光山色的神韵和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大舞台,凸显城市水文化特色。
3.5综合整治,谋求多种水环境效益
综合整治水环境,实现水环境的多种服务功能,从多种渠道开发水资源,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水资源产业结构,构筑起以生态工程为核心的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平台,建立水生态环境创新性管理体系,形成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的长效运行机制,奠定水环境治理工程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由治理水环境到经营水环境的根本理念的转变,使“天大的事”逐渐成为“天大的利”。
4水网修复的实施策略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修复水网生态环境为指导思想,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武汉市的城市发展建设现状以及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几点水网修复的实施策略。
4.1加强动态水网构建的科学研究
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首先必须解决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如与防洪除涝的矛盾、钉螺引入问题、湖泊底泥释放问题、泥沙输入问题、污染迁移问题等,同时,还应对水环境改善效果进行模拟研究、对多种措施协同作用进行系统分析。
以下结合正在进行的汉阳四湖连通水力调度技术研究工作,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进一步论述。
防洪除涝安全丰水期江(河)湖之间的水力控制,是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最重要的和最具生态意义的一环。
湖北地区雨汛同期,涨水期恢复江(河)湖联系,使“引江纳苗”成为可能。
这一时期的江(河)湖水力调控往往与当地防洪除涝发生矛盾。
湖北省是水患较为频繁的地区,防洪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对于城市而言,排涝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因此,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必须通过完善水力调控措施与调度方式协调湖泊水质改善与区域防洪排涝的矛盾。
钉螺引入湖北是血吸虫病多发地区,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理论上为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的迁移扩散创造了条件。
因此,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必须结合工程措施及监控措施,合理调整水力调度方案,防止钉螺的迁移扩散。
湖泊底泥释放目前湖北省内湖泊富营养化严重,特别是城市湖泊,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长期污染,湖泊底质氮、磷含量极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后,由于流态的改变,在连通河渠及湖泊的局部水域,可能引起底泥再悬浮,产生二次污染。
为减轻或避免湖、渠底泥的二次污染,应结合水流水质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从连通河渠及入湖口的工程设计入手,开展深入的研究。
泥沙输入长江、汉江为多沙河流。
恢复内湖与长江、汉江的联系,必然会遇到泥沙输入问题。
内湖水深一般较浅,容积有限,若无防沙措施,存在造成湖泊於积、加速湖泊萎缩之嫌。
因此,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必须研究引水防沙措施,即在江(河)水入湖前采取有效的防沙措施。
污染迁移不同湖泊之间,以及同一湖泊的不同区域,其水体质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构建江(河)湖动态联系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多个湖泊的水力调控时,常常出现高污染负荷的水体流向低污染负荷水体的现象,因此必须调整水力调控的线路与方向,把握水力调控时机,进行多方案比选,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水环境改善效果开展湖泊水下地形测量,进行湖泊水质监测,建立数值模型或物理模型,对不同湖泊水环境修复方案的效果进行模拟,以指导水体修复方案的比选,寻找最优方案。
对于江(河)湖水力调度,应进行不同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数值模拟,找出水力调度对湖泊水质改善的规律,指导调水流量、调水周期、调水时段、调水方式等水力调度参数的确定。
多种措施协同作用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运用单一的措施修复湖泊水环境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应研究多种措施协同作用修复湖泊水生态系统,这些措施通常包括水力调控、点源治理、面源控制、内源削减、生物修复、景观建设等。
4.2开展水生态综合规划
水网修复,规划先行。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以水环境生态改善为中心,结合居住、文化、景观、休闲、经济等生态功能建设要求,进行水网水生态综合规划,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水网水生态综合规划应兼顾水体利用与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管理并重,长远规划与分期实施并重,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下面以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生态规划为例,说明城市水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以人为本,顺应自然以满足人们在城市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点,结合城市水生态环境特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建立人水、城水和谐,具有自然水景观特色和生态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保持平衡城市生态保护规划以恢复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恢复和创造多种多样的生境类型,以维持丰富的生物种群,形成多层次合理的生物群落结构及城市生态系统类型。
通过恢复和维持物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优良的城市滨水人居环境。
有机统一,和谐高效结合城市发展特点,将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及水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促使区域特色、发展趋势与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构建一个和谐、高效、持续和整体的生态城市的最优模式。
体现特色,持续发展围绕城市湖泊水系生态保护要求,应用城市景观生态学的观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各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适度超前,着眼长远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由近及远的过渡措施。
结合生态功能的适应性,制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各项生态保护措施。
4.3创建水环境治理的长效运营机制
现行的水环境开发治理多为政府一手包办,实践证明,这种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形势和水环境生态保护新的要求。
将水环境开发治理推向市场,变治理水环境为经营水环境,变天大的事为天大的利,是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必由之路。
武汉“水专项”采取业主运作制,成立武汉碧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水环境开发治理的市场化方面已经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为帮助业主公司的成长,武汉市考虑在水价调整、土地征用、湖泊权属等方面给予业主公司政策倾斜。
为保障业主公司的长效运营,业主公司下可成立股份公司,广泛募集资金,实现股权多元化,积聚资本和科技力量,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等。
随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武汉“水专项”将及时总结经验,探索一套运用市场机制改善水环境的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水环境项目招投标和项目管理的制度;形成一套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环保企业长效运行机制。
4.4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江(河)湖系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但是长期以来,水系管理往往都是由数量众多、利益不同的相关方进行多头管理。
不同部门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上中下游、左右岸的协调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统一调度管理水资源,是水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
目前武汉市已成立水务局,将“五龙治水”变成“一龙治水”,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具体管理上还应进一步加强。
4.5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水管理制度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各类水事行为的规范与调节能力。
在武汉市水环境建设中要逐步建立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较为完善的现代水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进而规范和调节各类水事行为,保障社会对水的合理需求,也利于向可持续的方式转变。
4.6其它相关策略
建立环境预警指标体系。
识别威胁水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控制因素,从生态、资源、社会与经济四个方面拟定水环境安全的阈值,建立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经济杠杆,通过调整水价的方法改变城市产业用水的结构,促使企业提高用水效率、市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与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水环境政策法规的制定。
5.水网修复实例
5.1汉阳四湖连通水力调度工程
汉阳四湖(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南太子湖)北临汉江、东靠长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正在实施的“十五”重大科研专项“武汉水专项”,以武汉市汉阳区为试点,综合景观生态学、水文水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理论,提出修复湖泊水系网络,建设武汉新区生态城市的整体方案。
四湖连通水力调度技术研究,突出体现“连、净、活、美、稳、新”的六字方针。
实现湖泊连通,构建江(河)湖水力联系;净化湖网水质,修复水生态环境;形成动态水网,增强湖泊复氧能力;改善湖泊水体景观和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形象;促使湖泊水质持续改善、生态良性发展;寻求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结合武汉新区建设,将生态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水力调度,配合其他修复措施,将四湖水环境质量提高1~2个等级,恢复以水环境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功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四湖与长江、汉江均有连通渠道相连,但江与湖的水力联系被闸、泵等水力设施阻隔。
四个湖泊中,除龙阳湖外,其它三个湖泊之间的连通比较顺畅。
因此,构建汉阳四湖与长江、汉江的联系,形成江(河)湖动态水网,修复水网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对于湖北省乃至全国湖泊水环境的修复,均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5.2涨渡湖引水工程
涨渡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湖泊面积约40km2,有37种10余万只鸟类长年在此栖息。
涨渡湖历史上直通长江,是武汉市重要的自然蓄滞洪区和洄游鱼类索饵与繁殖场所。
20世纪30年代水面面积155km2,是长江中游洄游鱼类重要的索饵与繁殖场所。
自20世纪50年代起,挖沟闸、二道闸和养鱼场闸相继建成,把涨渡湖与长江的联系切断,加上人口压力和粮食需求,湖区开始大规模围垦,至今湖泊水面萎缩了四分之三。
江湖阻隔,引起江湖之间水生生物交流中断,直接导致了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仅鱼类就减少了25种之多,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围垦开发效果并不理想,涨渡湖区产业类型仍比较单一,生产水平仍然较低。
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已将新洲区涨渡湖纳入湿地保护项目,项目资助方为香港汇丰银行,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继湖南、江西之后,在湖北省启动的又一个湿地保护项目。
涨渡湖的修复方式为:
恢复江湖联系,引江纳苗。
引江纳苗是指通过打开闸门引长江水入湖来使长江的鱼苗或仔幼苗进入湖泊,以此补充湖泊内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鱼类的种类和产量。
通过引江纳苗工程,江湖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联系,为洄游性鱼类提供了繁殖场、育肥场、产卵场和洄游通道,对维持整个长江流域现有鱼类的产量和多样性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湖泊鱼类产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提高,为鱼类资源的多样性利用创造条件,为当地的替代生计提供资源保障。
根据洪湖2002~2003年小范围的引江纳苗的实验(每年开闸几十天),2003年下半年成鱼上市时,多次发现多年未见的凤尾鱼、虾虎(一种鱼类)。
可见,引江纳苗是有效果的,通过涨渡河引江纳苗工程的实施,其效果将得到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