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645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9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docx

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首先,要注意审题。

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和基础。

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题目的要求);二是审材料,选择题多数以时事作为背景材料,所以一定要审清材料的意思,明确考察意图;三是审问题,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

原因、结果、目的、标志、基础、本质、最、决定、内容包括、这说明等,对原因题不能答结果,对本质题不能答现象,对“最”类题要看是否“最”,对“这说明”类题要弄清楚“这”指代的是什么。

其次,要认真分析供选答案。

分析供选答案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分析供选答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要回归教材内容,分析供选答案,把握供选答案的全部内涵;

二是分析题干和供选答案之间的关系,在中考政治中选择题题干和供选答案之间的关系有对立、并列、递进、总分、现象与本质、问题与措施等,对于这些关系要结合具体题目作进一步的分析,在答题时,应有意识地将题干和供选答案连结起来,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关系是否正确;

三是要总结不选的情况,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排除法有直接排除和逆向思维排除两种方式,排除法的关键是确定不选项的情况,下面对政治中考不选的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

(1)选项本身错误(关键字词错误、关系颠倒、半句正确半句错误……);

(2)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义、不符合事实、不符合要求(与材料无关、答非所问、供选题肢过宽、供选题肢过窄……)

二、简答题

命题主要表现在:

(1)在命题中较多地采用了图表题和材料题,联系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命题突出了对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对基础知识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还应懂得“为什么”,能进行简单的判断、转换和推理。

(3)命题中增强了对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考查。

要求学生把自己摆进去谈自己的认识或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之所以称简答题,就是因为答案只需答出要点既可,不用展开论述,但要全面。

这样,如何把握简答题的“度”就成为学生解答的一个难点。

简答题易出现的问题:

①观点错、漏、乱;②词不达意;③繁琐累赘;④格式不规范。

如何做好这种以时事为背景资料的材料型、图表型简答题呢?

答题的基本思路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第一步:

“是什么”。

首先,材料讲的“是什么”。

要学会捕捉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对每一个关键信息逐条分析,避免疏漏。

第二步:

“为什么”。

在分析完材料后,一定要联系材料,简要列举课本上的相关观点。

这一步要求学生从课本上开的观点必须紧扣材料中心,语言简练,简明扼要,面面俱到,点到为止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小题大做、画蛇添足,更不能“韩信点兵”,展开分析,没完没了,大做文章。

第三步:

“怎么做”。

如果材料或图表中谈的是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中一定要指出我党既定的政策、措施、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得结论、谈做法;如果材料或图表中谈的是成就,一定要赞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

如,应该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代表等等类似的词句。

在整理答案时,做到要点分明,一问一答且问答顺畅;格式规范,一般讲答案分三点就够了。

如:

答:

①……;②……;③……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回答“为什么”这一层次时,遇到课本上该知识点有几个要点时,一定要注意把总括性的语言也要写上。

在表述时,切忌含糊其词和口语化,注意运用专业术语。

三、分析说明题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材料。

要做到下列三点要求:

(1)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

(2)从每层材料或引文中概括出其中的观点;(3)把握每层材料或引文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的追踪的意思。

第二步,审问题。

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分析,弄清问题的限定条件及指向,把握答题的范围、所运用的知识,最终达到把材料和问题结合起来弄清问题的中心要求的目的。

这样做就不会脱离理论依据以及对事物精髓的整体把握,从而造成丢三落四、颠三倒四的现象了。

注意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有发散性,角度应多一些。

第三步,阐原理。

在阐明原理时注意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完全照搬照抄,而且在涉及基本概念或战略、国策时要进一步阐明其含义或内容,否则容易失分。

五、问答题

1、说明、反映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2、启示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察学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

先找出材料所叙述的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摈弃坏的。

3、理解、认识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的认识(理解)”等,重点是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

如果所给出的材料较长,应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即明确它属于哪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概念性的,还要回答出“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等。

但我们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要有发散性,角度应多一些。

4、评析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某某是怎样的态度”等。

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

先进行正与误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依据。

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觉悟目标。

5、打算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应怎么办(怎样做)”或“你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应对某问题”等。

解答这类问题的对策是:

先想想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态度、导向和对策,然后依此联系自己应该如何应对或落实,即如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通常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四有”新人;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

总之,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观念,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

这类题目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体现的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三者的统一。

6、建议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问题请提出几点建议”或“对某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办”等。

解答这类问题的对策是:

在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后,找出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

但应注意建议的角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这类题目重点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的能力。

总之,问答题的设问方式很多,针对不同的设问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但大致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材料,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含义;二是找出背景材料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明确题意;三是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四是书写要有层次,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题目要用序号标示清楚;五是思考回答的角度要多。

 

第二部分、知识点归类复习

 

第二部分、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9、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和公有制为基础。

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6、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7、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

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

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

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

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

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

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

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

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

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

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

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

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

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

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

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

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增强自身实力

 

第三部分、中考必记内容

第三部分、中考必记内容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是什么?

答: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

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什么是初级阶段?

答: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

答:

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社会性质而言)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就发展程度而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1956—21世纪中叶)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8、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答:

“三个有利于”,即: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12、什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

答:

四项基本原则。

14、什么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答:

改革开放。

15、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

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8、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扮演主角的是什么?

答:

公有制经济。

1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答:

公有制。

21.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什么?

答:

公有制经济。

2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答: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3.什么是国有经济?

答: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

24.什么是集体经济?

答: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为集体经济。

25.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答:

国有经济。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6.发展集体经济有什么意义?

答:

集体经济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27.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

非公有制经济 

29.目前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是什么?

答: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0.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31.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答:

人民。

33.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答: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在我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

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5.为了保证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已的民主权利,根据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国家建立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6.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7.为了保障广大人民享有直接管理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的各种民主权利,我国建立了哪些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答:

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

38.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9.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答: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40.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

现代科学技术。

41.教育的功能是什么?

答:

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42.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答:

先导性、全局性。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的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43.什么是科教兴国?

答: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44.科教兴国的要求是什么?

答:

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