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64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院管理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院管理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院管理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院管理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重点.docx

《医院管理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重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管理重点.docx

医院管理重点

医院管理学

第一章医院管理学概论

一、概念(熟练掌握):

医院是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医疗、预防等卫生服务的场所,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二、医院的分类(掌握):

1、根据规模:

分为大型医院或医学中心、中型医院、小型医院。

我国按照区域规划与评审的要求将医院划分为三级10等,三级医院要求500张以上,二级医院不少于100张,一级医院为20张病床以上,同时根据建设和发展将三级医院分为特、甲、乙、丙四等,二级和一级医院各分为甲、乙、丙三等。

2、根据所在区域:

城市医院、农村医院;

3、根据服务内容:

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康复医院;

4、根据主要诊断、治疗方法分为:

西医医院、中医医院、蒙医医院、藏医医院等;

5、根据医院的经济性质:

分为股份制医院、股份合作制医院和独资医院;

经营主体:

分为公立医院、公有民营或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医院;

经营目的:

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

隶属关系:

政府所属医院、企业医院、军队医院;

6、根据医院是否承担教学任务:

分为教学医院和非教学医院。

三、医院管理学:

1、概念: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研究医院要素、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的一门应用科学。

2、研究对象:

为医疗机构涉及的要素,医院整体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规律,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和制约机制,医疗机构运行的过程,以及影响医疗机构运行的内外环境。

第二章医院外部环境

一、医疗服务准入的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

1、机构准入:

1980年《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通知》表示:

可以申请个体行医的三个条件:

①过去领过开业执照,现无工作,仍能继续行医者;②因各种原因,现在未在国家或集体医院工作的中医(包括民族医)、西医、助产士和牙科技工;③一部分原在国家或集体办的医院工作,现已退休的医生、助产士和牙科以技工;

不可以申请个体开业行医的理由:

①现在国家或集体办的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②国家培养的医务人员不服从分配者;③农村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

随后《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具体做了规定;

个体诊所重新发展的同时,民营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也出现了。

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出台,明确医院所有制形式分为:

全民、集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和其他;

2、人员准入:

1999年我国颁布《执业医师法》,规定我国实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制度,一些不能通过医师执业考试的从业人员被清除。

1994年我国通过《护士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开始修订,有望提高立法级别称为《护士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对护理人员进行执业考试,执业登记注册。

3、医疗技术准入:

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新药品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医院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战略管理的概念:

1、战略:

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

在理想情况下,它应使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使它与市场、消费者或者客户相匹配,以便达到所有者的预期希望。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根据自身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比较优势,基于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效协调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全方位的综合因素出发,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其内容涉及到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方向、方式以及方法等。

2、医院战略管理:

是指医院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医院长期稳定发展,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医院全局的策略与活动。

相关概念:

(1)经营管理:

市场决策问题;

(2)经济管理:

成本管理,手段:

成本核算,投入产出核算;(3)财务管理:

收支管理,手段是会计核算。

(二)医院战略规划的方法:

1、收集数据:

定性数据(家庭调查)和定量数据

2、确定性因素的战略分析方法:

对于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使用数学模型根据现状资料预测未来是较为准确的定量的预测方法。

3、不确定性因素的战略分析方法:

即关键因素不可预测或不稳定时,通过问卷、决策树、专家咨询、博弈论的方法进行预测。

(三)制定发展战略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量力而行原则、比较优势原则、规模经济原则、范围经济原则。

第四章医院诊疗管理

一、流程管理:

(掌握)

1、服务流程的概念:

作业流程是指为最终满足顾客的需要而设计和实施的一组通过信息、人员和/物质相联系的业务活动。

这组业务活动以一种或多种输入为基础,经过一系列步骤,到创造出顾客愿意购买的产出(产品、服务)为终点。

价值链是指把在作业流程中能够产生价值的各个作用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价值链。

2、作业流程管理的意义(原则)(掌握):

两个切入点:

一是承认现有作业流程的基础上,考察服务是否沿流程模式单项、顺畅地流动(单项、顺畅流动原则),目的是消除各种重复和停顿。

二是对比价值链和作业流程,考察服务流程与价值链是否一致,(流程与价值链一致的原则)进行流程的调整和重组,尽量减少不产生价值的环节,提高服务的效率和价值,以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一句话:

沿价值链顺畅地单项移动原则】。

3、服务流程分析:

(掌握)

门诊流程分析:

(1)门诊流程的核心环节:

就诊时门诊服务的核心环节。

(2)门诊等待环节分析:

候诊环节是患者进入诊室之前必不可少,但是等候环节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很大,对医院的负面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3)门诊流程的逆流分析:

重复某个环节情况。

因药处方问题造成的逆流式医院中最常见的不合理的逆流现象。

如:

药房没有处方上的药物;剂量与药房药品不符,抓错药等等。

(4)门诊再次就诊环节分析:

①预约二次就诊:

牙科;②预约实验室检查:

原因一患者多;二是检查项目需要;③取实验室检查结果;④其他原因造成的二次就诊:

药房与门诊同时下班,看完病不能取药。

(5)患者就诊高峰分析:

突发患者就诊高峰由季节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存在偶然性和周期性。

在一天的就诊时间里,一般上午患者多于下午,这是周期性。

(6)三长一短门诊诊疗模式分析:

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三长一短直接导致了患者长时间等待和环境拥挤,就诊环境混乱。

(7)医院内部工作流程:

如病历传递流程、检验报告传递流程等。

二、门诊管理:

(熟练掌握)

1、门诊服务流程:

门诊服务环节中,医患之间的各个作用点连接起来形成了门诊服务流程。

流程图(p84)

2、门诊服务的组织与评价:

门诊医生的管理模式:

(1)业务科室领导形式:

门诊医生由所在业务科室管理,门诊部只起到协助、监督和检查的作用。

缺点:

门诊部对医生的约束力若,管理力度弱;优点:

门诊和病房联络紧密,医生可以在门诊和病房之间调剂,也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房的床位信息,有利于安排患者入院。

(2)门诊部领导形式:

在门诊工作的医生全部交由门诊部管理。

优点:

门诊部对医生的管理力度大,特别是经济约束的权利,可以保证门诊医生的出勤和服务质量。

缺点是医生在门诊与病房之间的流动弹性大,调动的灵活性差。

(3)双重领导形式:

即门诊医生的人事劳资关系仍由原业务科室管理,在门诊服务岗位的津贴、奖金由门诊部掌握。

后两种管理办法都使门诊医生有了人权和财权,增加了门诊部的管理力度,对不合格处方、门诊投诉、门诊出勤率的约束力大大增加,使门诊服务更加规划,有利于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三、住院管理:

(一)业务管理制度:

1、检诊:

对新收治患者的处理上,对于新收治的患者来说,可能时间不允许当时完成大病历,但是必须对患者和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并给患者开出必须的检查和治疗医嘱,已保证患者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2、查房制度:

三级查房制度,主管医师(住院医师)、上级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共同查房,必须严格记录查房内容。

3、会诊:

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

会诊有急会诊和一般会诊,急会诊要求当时出诊,一般会诊要求2天内会诊。

要求具有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才有资格出会诊。

4、病历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手术病例讨论制度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二)医疗服务组织管理制度:

1、交接班制度:

2、转诊制度:

包括转科、转院。

3、总住院医师制度:

总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室一级的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一般由将要晋升主治医师的高年住院医生担任。

4、医院总值班制度:

由院领导与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主要承担抢救、会诊等院一级的指挥、组织协调等管理工作。

(三)患者管理制度:

(病房管理制度)

1、探视制度;2、陪护制度;3、手术、重大检查知情同意制度;4、住院费用管理制度;5、住院时间管理制度;

四、药事管理:

(熟练掌握)

(一)概念:

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院内以临床药学为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二)合理用药:

1、概念:

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的个体需要,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2、原则:

安全、有效、经济原则。

(自定义)

3、存在的问题:

①处方错误:

由医生造成(占56%):

处方错误或者选药错误)

②配药错误:

由护理人员造成(占34%):

计量错误、药品管理错误、用药时间、方式、途径错误;

③药品处方抄写错误:

由助理人员(我国是护士)造成,占6%,药品使用频率错误或者由于抄写错误造成的漏掉药品;

④发药错误:

由药房工作人员造成的(占4%),时间错误、药品错误、计量错误。

第五章医疗质量管理

一、医院质量管理的概念:

是指医院在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以及在质量体系中进行的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措施,使医院提供的服务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和患者满意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1、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医院的服务定位和质量战略制定和实施医疗服务质量方针,把质量方针的制定、培训、贯彻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有关岗位,并由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质量实行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务求质量方针取得预期的效果;

2、对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各个工作环节,实施有效的管理;

3、医院质量管理必须由院长或主管副院长领导,各级管理者各负其责,落实到人;

4、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到医疗服务的质量成本和质量管理成本;

5、根据医院的质量管理战略制定量化的医院整体质量目标和各工作岗位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质量管理职责作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6、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质量保障机制的建设,使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

7、医院的质量管理要采取现代化的管理办法。

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

8、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改进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精髓。

二、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国内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由院级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和各个工作岗位质量管理三级组成,分别承担和行使着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能。

1、医疗服务过程管理: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于医疗服务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二是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结合医疗服务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机制,预防和减少对患者造成的身心伤害。

2、医疗终末质量的监控:

主要是以临床医疗服务的结果为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效果的优劣,终末质量管理虽然是时候检查,但从医院整体来讲仍然起到质量反馈控制的作用。

①病历医疗质量评价:

审定医生在诊断、治疗等医疗过程是否及时、正确,技术上有无错误;②医院质量统计指标评价:

指标有:

医院病床使用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患者疾病转归、患者死亡率、医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菌伤口感染率、不必要的手术率、会诊率等。

3、医疗服务质量相关资料管理:

指医院的工作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三、功能与任务:

(内容)

1、制定医疗服务质量方针;2、明确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3、对医疗服务质量资源进行管理;4、监控医疗服务过程;5、持续改进质量;6、建立和完善医院质量管理文件;7、医疗质量的经济考虑;

第七章医院信息管理

一、信息的概念:

是指人和事物本身或在其运动过程中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的表现内容。

二、信息管理的概念:

主要指与医院日常运行相关的工作量、人员物资、财务等信息。

这些信息不是数据与资料的自然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整理的、对医院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和资料。

三、医院信息管理的作用:

1、信息是医院管理的基础要素;2、信息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依据;3、信息是对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有效工具;4、信息交流史协调医院各部门运作的纽带。

第八章医院文化

一、医院文化:

(一)概念:

是指社会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医院特征的群体意识,是为全体医务人员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在医疗服务行业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道德和职业特征的表现。

(二)医院文化的表达:

(自认为是)内涵:

1、医院文化的理念表达:

是用具体的语言将医院的价值观表达出来,而非抽象的、概念化的口号。

价值观最好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避免彼此雷同,因为价值观既能够反映一个医院的基本特征,又能够与另外一个机构区别开来。

价值观的表达能够起到两个作用:

a、是使文化理念在全体员工心目中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概念,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支配行为的自觉意识;

b、使员工产生与众不同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员工在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精神。

2、医院文化的制度表达:

A、医院文化的制度表达也反映了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文化的理解和执行;

B、规章制度能够起到促进、保证和强化医院文化的作用。

C、要实现医院文化的正确的制度表达,关键是要使制度对员工行为的导向作用与医院文化的内涵一致,即做到规章制度的表里如一。

3、医院文化的形象表达:

包括医务人员的服装、标牌、医院环境的色彩、风格等。

(三)、医院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同化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解功能、辐射功能。

(四)、医院文化建设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

3、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4、坚持实践的原则;

5、坚持扬弃的原则;6、坚持领导以身作则的原则;

第九章医院公共关系

一、医患关系:

(一)定义:

以增进健康、消除疾病为目的,以医疗活动为基础,“医方”和“患方”在医疗活动中结成的一定关系。

(二)“人道主义”医患关系:

1、特点:

一方面,医务人员过分注重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而忽略了对患者的直接的身体检查,减少了医疗活动中患者于医务人员的接触和交流。

而复杂的检验和检验结果,患者更加希望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消除患者的疑虑。

另一方面,医学科学本身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学科分化,分科越来越专业化,每一个科室的医生只解决患者某一方面的问题,彼此缺乏合作和沟通。

存在多种健康问题的患者在各个科室之间被割裂开来,缺少对患者系统的照顾和关怀。

2、美国行为科学家布朗斯坦教授认为,人道主义的医患模式综合了技术和非技术两个方面,它的基础是:

①患者本人比他的疾病复杂的多,因此看并不能只看到他生理上的疾病;

②患者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心理比他的身体更要复杂得多;

③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④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状态和他的经历和背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⑤生老病死对人的意义重大的事件,对不同的人的影响和价值不同;

⑥对患者的帮助不仅仅依靠技术措施,还要依靠医务人员的同情心、关切和负责任的态度;

因此,提出医疗活动过程中,增加医患之间的交流,充分尊重、理解和关怀患者。

(三)、信息传播与医患之间的信用资源:

(1)医患之间的信息传播的作用:

1、为提高患者的治病、防病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提供信息来源。

2、开发和建立医患之间的信用资源:

医患之间的信用关系是建立长期的、固定的、稳定的医患服务合同的重要基础。

尤其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中,患者对医务人员和医院的信任是其选择医院的重要标准。

而服务提供方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态度是获取患者信任的直接手段。

3、为患者回归社区后承担健康教育的角色提供信息来源:

4、为患者回归社区后开发和建立医院的社区信誉提供信息来源:

(2)破坏医患之间信用资源的语言现象:

1、模糊信息;2、专业信息;3、错误信息;4、欺骗信息。

第十章医疗事故与纠纷管理

一、医疗事故:

(一)、概念:

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

(三)、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1、程序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争议,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向本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专职人员报告,接到报告后,立即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报告机构负责人,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2)机构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应在12小时内向其报告。

(3)发生过失行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4)在医患双方在场封存病历。

比例资料可以使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5)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阴凄凄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冰冻条件的,可以延长7日。

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7)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

死者尸体存放尸检一般不超过2周。

2、医疗事故行政处理与监督:

(1)组织调查、鉴定

(2)受理申请:

但是人申请处理,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接到报告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处理:

①患者死亡②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③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需做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予受理,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如对鉴定有异议,行政部门自收到再次申请鉴定之日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当事人既向卫生部门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如已受理,应当终止处理。

(3)审核监督:

医学会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专业、鉴定程序进行审核。

经审核后,符合《条例》规定作出的鉴定结论,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行政处理和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

如审核不符合,应当要求重新鉴定。

(五)医疗事故鉴定:

1、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共组。

对首次鉴定不服的,自收到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申请。

2、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由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取,入选专家库的专家条件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或法医:

①、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②、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

③、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符合1、3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3、医疗事故专家鉴定组成员由当事人双方在医学会的主持下共同抽取,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3人以上单数,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4、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家应回避,医学会应当将回避的专家名单撤出,并将当事人签字确认后记录在案。

①、是争议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②、与争议有利害关系的;③、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5、涉及死因、伤残鉴定的,医学会可以按前款规定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随机抽取一名法医参加鉴定组。

6、我国的医疗事故鉴定实行合议制,专家集体讨论,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鉴定结论,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六、医疗事故赔偿:

1、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上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2、已确定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确定赔偿数额时考虑下列因素:

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种的责任程度;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之间的关系。

3、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具体到有医疗纠纷,解决难度较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给与适当赔偿。

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赔偿。

A、医疗费:

按据支付,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需要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B、误工费:

有固定收入的,按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C、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D、陪护费:

需专人陪护的,按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E、残疾生活补助费:

最长不超过30年;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F、残疾用具费:

按普及型器具费用计算;

G、丧葬费:

按发生地当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H、被抚养人生活费:

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对不满16周岁的,抚养到16周素,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抚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I交通费:

凭据支付。

J、住宿费:

行政人员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

K、精神算还抚慰金:

当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

造成死亡,赔偿年限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赔付给患者相应项目和标准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第十一章医源性感染管理

一、医源性感染管理

(一)概念:

1、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对象包括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医疗职工、患者的陪同以及患者家属。

2、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源性感染。

特指住院服务中发生的医源性感染。

(网上查阅:

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所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学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

门诊部(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等。

在本条对医院感染管理内涵的界定中,已包含了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包括院外的感染,如社区等】。

3、医源性感染管理的定义:

按照医院在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