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639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x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惠安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形式:

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出兵灭陈,完成国家的统一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

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局面;②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③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都是两世而亡;④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⑤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在()

A.洛阳B.长安C.余杭D.涿郡

4.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B.被尊奉为“天可汗”C.设立西域都护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5.七年级1班排演历史剧《贞观之治》,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他扮演的名臣是()

A.姚崇B.房玄龄C.杜如晦D.魏征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价。

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创立殿试制度B.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某史料对图1有如下介绍: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

A.曲辕犁B.耧车C

.翻车D.筒车

8.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9.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图2B.图3C.图4D.图5

10.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B.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1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老子》

13.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

“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

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

”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

14.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文成公主入吐蕃C.玄奘西行天竺D.遣唐使来华

1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玄武门之变B.八王之乱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

16.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

17.图6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辽B.金C.西夏D.清

18.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手握重兵的武将B.饱读读书的儒生

C.前朝的皇亲国戚D.豪门大户的后代

19.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实行三年一换B.撤消所有权力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D.分化事权

20.图7中人物在《满江红》中喝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其中“胡虏”

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D.蒙古统治者

21.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

A.玉米B.占城稻C.马铃薯D.花生

22.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铁木真D.元昊

23.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

A.陈桥兵变B.黄袍加身C.重文轻武D.澶渊之盟

2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A.

B.

C.

D.

25.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里“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秦始皇、隋炀帝、宋太祖B.秦始皇、隋文帝、元世祖

C.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D.汉武帝、隋文帝、元世祖

26.图8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27.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

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台湾府D.台湾行省

28.图14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  )

A.汉朝B.隋朝C.唐朝D.南宋

29.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

这一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C.驻藏大臣D.理藩院

30.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海关B.总理衙门C.户部D.市舶司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5分。

31.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选购了一本书,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共27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7。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1分)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

(2分)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分)

 

材料四图7、图8。

(4)图7和图8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2分)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2分)

 

材料二图11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

据专家介绍,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宋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

该船船体大、吃水深、操纵性好,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

在船上还发现香料、胡椒、瓷器、钱币等物品,专家推断

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分)

材料三表1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3)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分)

(4)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3分)

 

34.材料论述(本大题共8分。

唐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

但唐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阅读材料,请回答:

(1)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8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5分。

31.

(5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共27分。

32.

(1);(2分)意义:

(2分)

(2)制度:

;(1分)标志:

(1分)

(3)

(2分)局面:

(2分)

(4)事迹:

(2分)

(5)时代特征:

(2分)

33

(1)政策:

(2分)积极影响:

(2分)

(2)历史信息:

(2分)

(3)历史现象:

;(2分)

原因:

(2分)

(4)启示:

(3分)

34.材料论述(本大题共8分。

(1)

(2分)

(2)观点:

论述:

 

结论:

(6分)

18年春惠安县六校联盟七下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D

C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B

D

A

A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D

B

C

B

D

B

D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5分。

31.不正确;(2分)理由: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会子是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

(1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共27分。

32.

(1)南至余杭,北达涿郡。

(2分)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分)

(2)制度:

科举制(1分)标志:

隋炀帝设进士科(1分)

(3)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分)局面:

贞观之治。

(2分)(4)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或: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2分)

(5)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分)

33.

(1)政策:

重文轻武(2分)积极影响: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分)

(2)历史信息: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宋朝造船技术先进;宋朝时泉州有发达的造船业;宋朝与东南亚地区有经贸往来等。

(回答一点可得1分,总分2分)

(3)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的南移。

(2分)原因:

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社会安定,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等。

(回答一点得1分,总分2分)

(4)启示:

要保持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的局面;要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要重视科技进步;要提升劳动者素质。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回答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34.材料论述(本大题共8分。

(1)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

(2)评分标准第一层:

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分)第二层:

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楚(2-3分)第三层:

观点不明确或没有提炼观点。

(0分) 对材料有一定的理解(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交流、兼容并蓄的特点;(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2分)

论述:

唐朝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传播唐朝文化,另一方面也不断地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分。

日本效仿唐朝制度进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

积极频繁的对外交往,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也促进了唐朝自身的繁荣。

(3分)

结论:

所以说,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1分)

观点二: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的发展。

 

2018年春季惠安县六校联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

陈志云  审核:

陈剑云)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形式:

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出兵灭陈,完成国家的统一

D.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有人说,秦朝和隋朝是两个非常相似的王朝。

下列属于两者的相同点的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局面;②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暴政;③存在时间都较为短暂,都是两世而亡;④都曾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工程;⑤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在()

A.洛阳B.长安C.余杭D.涿郡

4.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B.被尊奉为“天可汗”C.设立西域都护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5.七年级1班排演历史剧《贞观之治》,小明扮演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

他扮演的名臣是()

A.姚崇B.房玄龄C.杜如晦D.魏征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武则天统治的高度评

价。

最能支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创立殿试制度B.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C.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7.某史料对图1有如下介绍: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应该是(  )

A.曲辕犁B.耧车C.翻车D.筒车

8.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9.文

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图2B.图3C

.图4D.图5

10.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B.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C.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1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老子》

13.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

“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

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

”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

14.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文成公主入吐蕃C.玄奘西行天竺D.遣唐使来华

15.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玄武门之变B.八王之乱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

16.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诗仙”的美誉,他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

17.图6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辽B.金C.西夏D.清

18.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手握重兵的武将B.饱读读书的儒生

C.前朝的皇亲国戚D.豪门大户的后代

19.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实行三年一换B.撤消所有权力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D.分化事权

20.图7中人物在《满江红》中喝道:

“壮志饥餐胡虏肉”,其中“胡虏”

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D.蒙古统治者

21.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

A.玉米B.占城稻C.马铃薯D.花生

22.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铁木真D.元昊

23.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

A.陈桥兵变B.黄袍加身C.重文轻武D.澶渊之盟

2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A.

B.

C.

D.

25.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里“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秦始皇、隋炀帝、宋太祖B.秦始皇、隋文帝、元世祖

C.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

D.汉武帝、隋文帝、元世祖

26.图8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27.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台湾府D.台湾行省

28.图14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  )

A.汉朝B.隋朝C.唐朝D.南宋

29.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

这一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C.驻藏大臣D.理藩院

30.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海关B.总理衙门C.户部D.市舶司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5分。

31.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选购了一本书,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共27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7。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分)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1分)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3)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

(2分)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分)

 

材料四图7、图8。

(4)图7和图8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

(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

(2分)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2分)

 

材料二图11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

据专家介绍,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宋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

该船船体大、吃水深、操纵性好,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

在船上还发现香料、胡椒、瓷器、钱币等物品,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分)

材料三表1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3)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2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分)

(4)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3分)

 

34.材料论述(本大题共8分。

唐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各个民族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