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619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docx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142001

编写人

陈万柏

课程名称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审核人

学分

3

学 时

54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材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参考资料

1.张耀灿主编:

《中学德育理论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檀传宝著: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鲁杰、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教育硕士生掌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分析思想政治领域里的各种矛盾、问题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其思想政治素质,为教育硕士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及参考书,把听课、读书、思考、写作结合起来。

2.联系当代中国社会实际,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学习。

●本课程的重、难点

见每章的提要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分析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五、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五、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十、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第三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

【知识点提示】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难点提示】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2.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第三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一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服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在学校的优势和传统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及分类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

【重、难点提示】

1.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

第四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

二、确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体系

2.确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五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三、文化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大众传播媒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三、社区环境的影响

四、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二、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重、难点提示】

1.宏观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微观环境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主要举措

第六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与环节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概念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环节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

第三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知识点提示】

1.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2.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和基本环节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及规律。

【重、难点提示】

1.思想品德结构

2.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机制及规律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第七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般特征

二、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三、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四、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第三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三、正确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素质

2.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3.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和职能

2.科学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

3.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4.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准则

第八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要素

二、确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第二节 世界观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

一、基本国情教育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

四、形势政策教育

第四节 人生观教育

一、理想教育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三、成才教育

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第五节 法制观教育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第六节 道德观教育

一、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二、职业道德教育

三、社会公德教育

四、诚信道德教育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2.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提示】

1.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

2.确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

3.基本国情教育的意义及内容

4.理想教育的特征及基本要求

5.诚信教育

6.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第九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概述

一、确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原则

二、求实原则

三、民主原则

四、渗透原则

五、层次原则

六、激励原则

七、主体原则

八、示范原则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层次性

2.方向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主体原则、示范原则

第十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含义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要领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综合运用

第十一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二、载体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载体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

第十二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第一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定义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

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管理

二、计划管理

三、规范管理

四、信息管理

五、队伍管理

第三节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形成过程

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执行过程

三、总结反馈过程

【知识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和手段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程序

【重、难点提示】

1.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手段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142002

编写人

张耀灿、梅萍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原理

审核人

学分

3

学 时

54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材

陶德麟、石云霞主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教学参考

资料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2.马克思主义原理(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顾海良、梅荣政主偏),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刘启良),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部社科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丰子义、杨学功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严谨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从而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中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材驾驭能力和教学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

1.认清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征,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态结构分析,注重综合运用板块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把三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首先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上下功夫。

2.采用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既要全面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教学实际、联系思想实际,作到融会贯通,作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为此,首先要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时要把握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跟理论前沿开展深入研究。

3.把听教师启发式讲授与自学、独立研究结合,每个学员都要学会捕捉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把课堂交流、讨论发言与课程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

(1)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以此贯穿全课程学习中;

(2)“两个必然”和“两个彻底决裂”的科学解读,关系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3)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关系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难点在于:

(1)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对中年思想的重要修正;

(2)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如何认识它与全球化理论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上半学期以讲授为主,共七个专题:

第一专题 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讲授3学时,答问,本课重点)

第一节 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

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怎样给马克思主义下一个科学完整的定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定义不完整的理解举例

二、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三、完整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定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形态结构及不同结构的内在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板块结构分析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次结构分析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结构分析法

第二专题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讲授3学时、答问)

第一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现过程和研究现状

一、发现过程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晚年马克思对中青年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修正和发展(难点)

一、中青年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晚年的重要修正和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启示

二、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就的启示

第三专题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讲授5学时、答问)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发展和深化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节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特点。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本质区别(难点)

四、我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态度

五、全球化思潮的正确引导(难点)

第四专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理论(讲授4学时,答问)

第一节 人类社会是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体

一、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第二节 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变革的动力和规律

一、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阶级矛盾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改革和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五、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第五专题 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彻底决裂”的科学解读(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共3学时,本课重点)

第一节 对“两个必然”的科学解读

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第二节 对“两个彻底决裂”的科学解读

一、对文本解读的不同意见的争论

二、对“两个彻底决裂”的正确理解

第六专题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讲授3学时,答问)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形成与科学化发展历程

一、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时期形成

二、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发展

第二节 《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

一、科技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变化,劳动领域扩展和延伸

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

三、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主导转变

第三节 深化对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一、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看都比以前丰富得多

二、当代劳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更多的生产要素介入,但仍不能改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原理

三、物化劳动虽不创造价值,但它对价值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第四节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三、有助于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

四、有助于正确对待现行的分配制度

五、有助于深刻认识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第七专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讲授5学时,讨论、小结)

第一节 马恩意识形态理论形成发展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初步形成

三、深化阶段

四、完善阶段

第二节 马恩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含义

二、意识形态的起源和消亡

三、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功能

四、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列宁的发展

二、斯大林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毛泽东的发展

二、邓小平的发展

三、江泽民的发展

四、胡锦涛的发展

第五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析

一、紧扣时代主题,才能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空间

二、推进理论创新,才能获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竭动力

三、服从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获得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四、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获得民众认同,才能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合法性基础

五、加强改进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六、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在对外交往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才能进退自如,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下半学期以学员分工准备中心发言、开展讨论、教师小结方式学习,讨论选题:

1.马恩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和谐社会思想溯源(4学时)

2.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原理与科学认识“以人为本”(4学时)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4学时)

4.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4学时)

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科学地位(4学时)

6.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本课重点,4学时)

7.其它(4学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142003

编写人

胡田庚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审核人

学分

3

学 时

54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材

吴铎: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

1.高中、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2.《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刊物。

3.刘强主编: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胡田庚、邝丽湛主编: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阎承利:

《教学最优化实施通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一门研究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性质、地位、功能、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掌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探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并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动向与趋势,从而为使学员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专家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方法指导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相关理论,也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教学实践。

(二)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

要注意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情况,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的新动态、新进展。

(三)加强学习交流和案例剖析。

学员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功底和教学实践经验,学员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启发提高。

同时,在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探讨,从中获得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启迪。

(四)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

边学习,边研究,尤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研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本课程的重、难点

重点:

学校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德育课程的内容演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等。

难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评价,以及教学研究问题等。

●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第一讲课程与教学概论(6学时)

一、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及其分类

(二)教学及其特点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课程与教学分离

(二)教学包含课程

(三)课程包含教学

(四)课程与教学整合

三、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

(二)西方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

第二讲学校德育课程及其发展(6学时)

一、学校德育课程概述

(一)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内涵

(二)学校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三)学校德育课程的结构

二、关于学校设置德育课程的争论

(一)美国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和争论

(二)新加坡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的分歧

(三)我国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的争论

三、中国学校德育课程化进程

(一)清末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

(二)民国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

(三)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学的德育课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的德育课程

四、外国中学德育课程化进程

(一)美国学校的德育课程

(二)英国学校的德育课程

(三)法国学校的德育课程

(四)德国学校的德育课程

(五)日本学校的德育课程

(六)新加坡学校的德育课程

第三讲德育课程目标定位(4学时)

一、目标定位的纵横比较

(一)中国近代以来德育课程目标定位

(二)外国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定位

二、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

(一)目标定位与经济发展

(二)目标定位与政治发展

(三)目标定位与社会发展

(四)目标定位与文化发展

三、目标定位的内在关系

(一)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

(二)德育与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目标定位的具体内涵

(一)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二)促进“三观”教育

(三)增进思想政治教育

(四)强化劳动素质培养

(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讲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安排(4学时)

一、课程内容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