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439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docx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

浅谈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管理

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好坏,加强教学工作的管理,使教学工作中各因素处于最佳状态,相互间密切配合,协调运行,以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管理的常规

1、教学组织管理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的职能机构,是实施学校教学管理的枢纽,作为教务主任是校长管理教学的主要助手,在实施组织管理中,有以下职责:

第一、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全面育人。

执行课程计划全面开科开课是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和职责(就义务教育法第三条)

国家所设置的课程都是经过教育家反复研究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

每一门课程都是学生成长体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缺少哪一门都会导致成长体的残疾。

如:

体育课它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品质、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观念六大功能,是许多室内课程所不能取代的。

又如:

美育能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品位。

是学生成长所必经的营养素。

第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教。

制度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制度才能对教师予以合情合理的约束,它是学校的法,并具有引导作用。

就教学管理需要而言,学校必不可缺的教学管理制度有:

教师工作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师学习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八室”管理制度等等。

就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而言,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测评、试卷分析、教学总结几个方面,抓好教师备课环节,其目标是要让教师“心中有纲、脑中有本、眼中有人,手中有法”,这就须作出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备课的程序:

个人钻研——集体讨论——编写教案

备课的内容:

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

5、教学反思

备课的环节:

备课即课堂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系统的有效性。

备课分显性备课和隐性备课。

显性备课即是写教案,就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备课上仍停留在显性层面;无意识、粗糙、肤浅、零散。

隐性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研究学生、思考教法等五大环节,深入的隐性备课,是保证持续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行为。

1、钻研教材

1.1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位。

对教师而言是导的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学的标准,这些标准或要求应该具体的而不该抽象的,应该是清楚而不该是模糊的,应该是可检测的而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

教学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课程标准,但不能用教育目的和课程标准来代替。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比较

课程标准

①方向目标、指导思想(宏观)

教学目标

①是教学要达到的标准(微观)

②体现社会的客观要求(抽象)

②要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具体)

③是指令性的

③是自主性的

④是稳定的

④是灵活的

⑤是原则

⑤是具体的

⑥指导教学活动

⑥指导特定的教学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的教学目标分学科的不同而细化到不同领域。

例如:

语文教学目标通常分为三类:

(1)认知领域:

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欣赏评价(五层次)

(2)情感领域:

接受、瓜、价值倾向、品格形成。

(3)技能领域:

查字典、书写、朗读、默读、口语交际

数学教学目标通常分为四类:

(1)知识与持能:

(参数学知识的理解)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数学思考:

数学地思考。

(3)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策略,合理交流,评价与反思。

(4)情感与态度:

积极参与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建立自信心,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物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

(1)感知

(2)技能(3)情感、接受、反应、偏爱、追求

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学生培养目标而服务,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单元内容的教学来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宗旨。

(1)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生产实际所必须的基本知识

(2)掌握创造生活、参加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

(3)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4)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学会交往。

(5)形成热爱生活的人生观和不断进取的世界观。

具体来说,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现以下几点:

(1)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学生经过若干年以后,老师教的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研究认为:

人成功的因素中,20%是智商,80%归功于其他因素,主要是情商。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调醒了大理名人之后认为:

一个人成功15%是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是靠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学生的持续发展,应注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①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的培养③重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

(2)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国际科学领域研究得出: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

因而,在教材处理上,尽可能使学生的左、右脑活动达到平衡:

教材人文化、知识生活化、学习自主化、问题意识化(不问而问)、结论过程化、教学情境化。

(3)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注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用多种方式强化学习效果是执行课程标、实践新教材的共识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学选定的教法相关,更与学科特点相关

传统的讲授式,学生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

新课程提倡:

“做中学”、“玩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

语文主要采取读中学,根据目标的定位有不同的读法:

 

(1)培养能力:

默读,讨论和发现法质疑:

默读情感体验:

朗读

(2)文体特点:

诗歌——朗读;说明文——默读小说、童话、戏剧——分角色朗读、复述

物理、化学等理科,一般强调做中学,想中学。

1.2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教材重点是就教材的具体内容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重要,它们在整册书中占有的地位也是各有不同的,对顺利学习教材中其他内容起举足轻重作用的知识点就是教材重点。

(2)教学重点是指那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关注的知识点

教材重点

1、必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不仅指教材重点,还包括教材之外的内容。

2、是由其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2、应关注教材重点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3、是体现“标准”的要求和目的

3、是实现“标准”目的具体内容。

(3)教学难点是指那些大部分学生难以较快教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比较复杂的技能或比较生疏地技巧,具体地,对于学生而言,通常比较抽象的知识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及表面相似的容易混淆的内容都是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

来自教材第二:

来自学生:

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第三:

来自教师:

新教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2)较强的理解、处理教材的能力(3)较强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能力(4)较多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5)较个性的课堂教学特色的艺术

1.3.课后练习的作用与要求

老教材的练习分为:

消化、巩固、提高

新教材的练习的分为:

形成性、技能性、创造性

具体分析到练习题:

一是所包含的知识点,二是题设与结论的关系,三是解法的特征,四是解题易犯的错误。

1.4熟悉教材

要学生读的自己先读,要学生做的自己先做,力求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真正使教材充分发挥知识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媒介作用。

(1)查阅资料

(2)阅读课本(3)实验与操作(4)解答与验证

1.5挖掘自身的教材

(1)气质

(2)语言(3)板书(4)表演

2、钻研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素质教育锻造出来的一句理念性的教育口号,但它印证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宗旨。

众所闻知,教如果得不到学的积极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任何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的改革都是基于对学生的研究而推行的。

(1)研究学生的三个主要因素

第一:

年龄特征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性格特征

(新奇)好动

固执(沉重)

个性(沉着)

学生特征

(短暂)浮浅

(强制)依赖

(自发)独立

习惯特征

模仿(迅速)

(借鉴)间断

(活用)持久

……

 

 

 

第二:

学习基础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语言基础

意会不可言传

 

能条理清楚

生活基础

庇护

 

独立

盛情基础

爱好

 

义气

脑力基础

易疲劳、周期短

依赖引导、感情用事

较持久、目标性强

……

 

 

 

第三:

学习能力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动机

凭兴趣

凭爱好

考虑前途

方法

生搬硬套

随机应变

独立思考

效果

感性

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

理性

……

 

 

 

钻研学生应注重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

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生与差生并重)

第二:

智商与情商并重。

心理素质、信念、情趣和志向,意志和毅力,情操和审美力是促进有效学习的关键因素,学知识必先学做人,成人才能成才。

3、钻研教法

3.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1)教材内容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设置是新教材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区别于老教材的基本点,即利用设置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知识情境给学生提出问题、布置学习任务、暗示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刺激度。

一是相融的物理环境:

实物、影、像、声、色、图、字

二是和谐的心理环境:

气氛、关系、情、趣、好、恶

(2)静态知识动态化

即注重知识的完成过程,让学生通知活动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他们的认知结构。

①概念的形成过程②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③问题的分析过程④问题的解决过程。

⑤知识的应用过程。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念——学生机械地记;教师问——学生消极地答

让表态的知识动态化,注重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的向知识提问,向情境提问,向问题解决提问,达到教学过程中不问而问的最高境界。

(3)课本知识生活化

知识生活化在教材中已相当突出,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造生活经验。

①问题生活化②举例生活化③知识应用生活化

(4)学习知识过程化

学习知识过程化,是强调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每一个过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发展个性。

①问题的形成与发现过程②概念的形成过程③结论的验证过程④实验的操作过程

⑤知识的迁移应用过程⑥学习的反思过程。

第三,建立教学管理机构,形成管理网络

一般学校常识的教学机构应该有:

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教研组、备课组、争级组、业务指导小组、考核小组。

成立的各机构不能有其名无其实,在成立组织机构的同时,要充分有其职责和义务,并做到定人、定内容、定活动、定时间、定目标、定地点。

2、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活动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第一、计划的制订

制订学校教务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教育的方针政策,深入研究课程计划,研究上级教育领导机关及学校的工作思路,保证计划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三是要深入分析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和实际情况,包括教师、学生、设备情况。

三就是过去教学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做到计划的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扬长避短,具有本校的特色;四是要吸收领导教师的意见,统一思想、提高全体教师的认同感,五是各类计划必须保持一致性,如不同争级、不同学科必须保持工作的整体协调一致。

六是计划的制订要及时。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

教学工作计划因学校具体情况不同,其具体内容和要求会有差别,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和条件的分析

(2)教学工作任务和要求

(3)具体措施

A改善和加强教学工作领导的措施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的措施

C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D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E完善管理制度,稳定教学秩序的措施

F加强学生学习指导,促进学风稳定的措施

G开展课外学习活动的措施

H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服务的措施。

(4)具体安排

第二,教学工作计划的科学性

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计划是否科学,是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工作,取决于决策者的办学理念,取决于管理者对教育的认识。

(1)新的人才观

强调学生从思想、能力、行为方面获得纵向的和谐发展。

因此新的人才观要求学生在思想上坚定一个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最大限度地为祖国贡献力量),发扬两种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强化三大意识(时代意识、一流意识、国际意识),培养四大品性(事业心、适应性、坚忍性、协作性)确定五自准则(人格自尊、学习自觉、工作自强、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在能力上,强调以创新为重点的智能发展,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智能的个性化发展。

(2)新的教学理念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和功效。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造成的结果是思维断层,消化不良,加重负担,压抑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传统教学中的讲、问、做导致学生被动,消极、应付、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导致师生间的矛盾加剧、情感对立。

新型的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构建;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意味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3)新的教学方法

在素质教育年代,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以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已极不适应时代要求,早在80年代就推行多种新型的教法,一个优秀的教师在一堂课中会灵活运用三四种不同的教法。

Δ新课程提倡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发现法

所谓发现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自行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其目的在于尽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研究、探讨和创造。

它的精神实质是让学生在有知识的基础上,经分析、综合、猜想、归纳、演绎等过程,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他的“认知学习理论”提出的,他提倡学生象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

布鲁纳倡导“发现法”,主要有三个理由:

一是他赞同“关于人类的全部生活最独特之点,在于人类能够亲自发现”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而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二是他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头脑的“重新组织”或“转换”,以便有所发现。

三是他十分强调直觉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直觉思维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要对这种品质及早地加以培养。

布鲁纳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有四大好处:

一是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智慧,并发挥其潜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二是由于学习中有所发现,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三是能使学生学会试探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发现法教学的程序是:

创设问题情境——推测问题结论、探讨问题解法——完善问题解答、总结思路方法——知识综合。

二、自学辅导法

自学辅导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改错,获取书本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导思想是突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辅导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1963、1964两年研究实验美欧程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于1965年由卢仲衡提出的。

1981年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改称此名。

自学辅导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归纳为五个字:

启、读、练、知、结。

其中,启和结是在上课开始和结束时由老师向班集体进行的,占10至15分钟。

启:

从由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不是讲,既不代替学生阅读,又不代替学生思考;

读:

阅读课文;

练:

做练习;

知:

结果反馈;

结:

小结。

三、单元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就是根据知识整体的结构,把教学内容组织和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并按单元分段教学的方法。

1、四步骤教学

自学探究——重点讲授——综合训练——总结巩固

启发自学探究重难点方法规律目的性典型性整理升华

2、五阶段教学

3、单元六课型教学

四、探究性学习法

数学是从自然科学中抽象出来的一门科学。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技能,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现自己的个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与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倡导学生在“重新发现”、“重新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入其中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最早是杜威提出的(1909年)。

1950年至1960年教育家施瓦布、布鲁纳和皮亚杰进行了研究,美国在50到70年代得以广泛应用。

1、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1)程序性

探究性学习要有一定的程序,包括活动的方法、材料、步骤。

观察与讨论、设计与制作、交流与比较、评价与总结、应用与实验都要有一定的程序。

(2)可操作性

组织探究性活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可操作性强。

(3)综合性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是有方方面面的综合的知识。

(4)灵活性

探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是灵活的,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课时,还不拘泥于某一学科。

2、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1)质疑

选择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生产的实际为背景,设置一定容量和开放度的问题,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引起矛盾,激起动机,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

设疑的方法:

类比、延伸、建模、联想、实验、故事、欣赏。

问题情境类型:

铺垫型、认知矛盾型、失误型、应用型、游戏型、规律型。

(2)探究

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部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联想、试探、验证等探究活动。

(3)归纳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3)应用

组织学生将探究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此环节是知识迁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现代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

只有抓好了过程管理,才能确保教师的育人行为向规范化发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一,教学常规的管理

(1)备课

隐性备课是不易检查的,而教务处可进行量化检查的是教师的显性备课。

也就是教案。

教案应完整、规范、科学、严谨。

教案形式上应完整、规范。

1*、教案整体设计要美观大方、书写工整、眉目清新、字迹清楚。

2*、项目要齐全。

完整的课时教案,以具有以下项目:

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后记。

3*、教学进度要适中。

4*、要有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Δ教案内容上应科学、严谨。

1*、内容上应有严格的科学性,绝对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板书提纲应有严密的逻辑性。

2*、要体现六备:

教材和大纲理解正确,重难点准确无误;教学目标表述简洁、明确、恰当,符合教育方针和政策,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评价的有关理论;正确地处理知识的挖掘、传授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时间分配合理;备学生、教学的每个环节,既能面向全体,又能照顾个性差异,所选素材符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特点;备教法和学法,有效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构建绿色课堂、人文课堂;备习题,注意面向全体;备实验,申请仪器、药品,试做记录、实验报告;备资料信息。

(2)讲课

首先,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选择教法的原则:

①适应教学目的;

②适应教学内容;

③适应学习特征;

④适应教师素质。

其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失掉课堂教学价值的课。

①学习内容要适切

学习内容的适切性,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础。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是适应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且具挑战性。

在目前有蓝本教材、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把握这一点的关键是关注学生不同层面、不同特点,对教材内容有效整合,包括目标、重难点、教学进度、强化方式等等。

②学习环境应轻松

教师要努力使学校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在以知识传承和技能训练为宗旨的课堂里,教师需要营造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序的学习氛围,努力排除各种干扰、抑制学生的个别需求与随机活动,尽力把他的注意力与行为统一到计划中的学习要求上去,即组织好学习。

在以学生的知识的主动建构与情意的积极发展为目标的课堂里,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个学习都能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45分钟的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

③学习形式应多样

教师要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运用技术和手段,让学生有可能利用的各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在集体与个别学习中,在思辨、操作、争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语言学习要多一点实际感悟,交流对话;

规律学习要多一点知识探究,合作研讨;

技能学习要多一点实验操作,观察记录。

④教学过程要科学

教师应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序而灵活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计划,实事求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有计划而不抱泥于计划,灵活变通而不盲目。

⑤学习评价要包容

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

强调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的评价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学生的不同状况,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

另一方面,强调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运用评价手段,看待评价结果。

再次,防止进入课堂教学的五个误区:

一是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二是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三是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本;四是只重教法而忽视学生;五是把学科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不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辅导

①面向全体,分类辅导;

②注意课外活动。

(4)作业

①批改形式应多样化;

②批改后一定要评讲;

③分层次做出不同的要求。

(5)考查

①认真命题(不迷信);

②真考,不能过于频繁;

③集体阅卷、集中分析(考试分析会)。

第二,怎样听课和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研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研究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学被认为是传授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