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242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

这就是《教育学》的重点,自己亲手总结整理的,通过它复习我考过了,拿出来和朋友分享。

对于想考教师资格证的你绝对有帮助哦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1、           教育的本质属性: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4、           狭义的教育才是指学校教育

5、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没有社区教育这一选项(多选题)

6、           各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   中国在夏代,卡是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所以我国的学校教育和教师都出现在奴隶社会。

“六艺教育”指【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2)   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受众,主要内容是《吠咜》

(3)   古代埃及,培养僧人,“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出现文士学校

(4)   古代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5)   古代斯巴达,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7、           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过程:

(1)   孟子  最先提出“教育”一词。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

(2)   西周  政教合一,六艺教育

(3)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后)

(4)   隋唐  科举制

(5)   宋代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6)   明代  八股文

(7)   清朝末 “废科举、兴学校”,

《钦定学堂教程》(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第一个实施

8、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9、           近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普及、世俗化、以法治教(公初世法)

10、       二战后世界教育新特点:

终身化(提出者:

朗格朗)、全民化、民主化、 多元化、技术现代化

11、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   前制度化教育

(2)   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①清朝末 “废科举、兴学校”,

②《钦定学堂教程》(壬寅学制)

③《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产生班主任

(3)   非制度化教育 代表人物: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

12、我国在1986年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①孔子:

《论语》,主张: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性相近,习相远;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②墨家:

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注重文史知识和逻辑思维技术的教育

③道家:

弃道绝智、弃仁绝义;“道法自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

化民成俗,其学必由;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打(启发式);学不躐等(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①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②柏拉图,《理想国》,认为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

他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教育,提倡全面发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是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源泉。

他提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文艺复兴后,重视教育问题人文主义的有:

维多利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泛智教育”,首次提出普及教育,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班级授课制、班级组织,

一切知识从感官的直觉开始-个体本位论

2、康德,德国,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可趁个,肯定个人价值,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3、卢梭,法国,《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让儿童顺其自然的才是好的教育,强迫的便是坏的,越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越好”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全变坏了”

4、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

5、斐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6、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规范标志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教学具有教育性

“统觉思想”,传统教育学代表,“新旧观念”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7、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直接经验

            儿童中心理论,学生中心--生活(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实用教育学代表,

真正全面系统的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

8、凯洛夫,前苏联,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第一人,

          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四部分

 但是忽视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性以及课程、教教学大纲、教材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9、我国于20世界60年代,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学论

1986年,我过《义务教育法》颁布

10、昆体良,古罗马,《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

11、杨贤江,化名李浩吾,于1903年编写《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1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不可超越它所存的社会条件)

 

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水平

科学技术

文化

社会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教育速度、规模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学质量

 

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制约教育结构

改变教育者观念

 

决定教育目的

制约教育内容、手段

影响教育内容方法手段

 

教育

教育培养人才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是舆论力量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

 

教育促进民主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研究

 

 

 

 

 

 

 

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决定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等教育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初级中等教育

3、第三次工业革命后,高级中等教育

4、信息革命后,高等教育大众化

5、教育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2、人力资本投资包括:

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信息搜寻

3、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同步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1、信息技术改变人民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体现在民主化、自主化、个性化

3、网络教育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势:

平等开放的教育、兴趣选择、跨(无)年龄阶段的教育、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1、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传递和深化教育、构成文化本体

2、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谁决定谁

学校文化

1、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 学校文化的特性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   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创立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

1、校园文化的构成:

(1)   学校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2)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①组织形态②组织体系③规章制度④角色规范

形式上可分为:

①学校传统②学校仪式③学校规章

(3)   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四种精神成分:

①认知②情感③价值④理想

2、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3、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

①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②同伴群体的影响③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5、学生文化的特征:

①过渡性②非正式性③多样性④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3、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②具有能动性

5、人的身心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二)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1、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

2、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中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循序渐进,不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2、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不一刀切、一锅煮,

小学生不能接受大学生的知识

3、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加速与平缓交替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发展的前提,提供可能

2、成熟,制约发展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提供可能和限制---双生子爬楼梯---格赛尔

3、环境,提供多种可能,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人接受环境时不是被动消极的

        环境按性质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范围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4、学校教育,主导①社会性规范②加速③即时和延时④开发特殊才能发展个性

5、个体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依次为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潜能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

                            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实现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包括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即人格,稳定的心理特征,整体性和独特性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初级中学13、14—16、17少年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①身体状态的巨变②内心世界的发现

③自我意识的觉醒④独立精神的加强

2、高级中学16、17—19、20青年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高中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也是具体的

2、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

3、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国家

4、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5、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

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技水平、文化传统

6、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7、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属,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8、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进行的工作有:

①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效益

②   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③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

④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

9、受到教育目的制约的内容有:

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的评价

10、教育目的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

11、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1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3、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国家--学校--教师)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木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也不同

2、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

(二)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不同的哲学观点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①教育神学论  夸小雅

②个体本位论  卢尔泰

③社会本位论  凯特干

④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社会分工的制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节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我国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4、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创新能力

5、我国教育目的反应的基本精神:

①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   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   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6、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①面向全体学生

②全面发展

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④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

在诸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第一节学生

1、学生的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2、学生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①基础因素②内部因素③外部因素

3、学生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5、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6、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

7、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8、《儿童权利公约》1989、11、20颁布,其基本原则是:

①儿童利益最佳原则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③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④无歧视原则

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①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②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教育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

9、对学生权利作出规定的法律有: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1、教师职业的本质、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2、《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编码》,列入“专业、技术人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法律明确“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二、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6项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4个“学科”的要求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管理理念、教育能力、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1、教师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它的人格力量,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由教育对象的特点所决定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由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所决定

第三节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态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的内容上,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进程,“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朱熹》

2、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理论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侧重“教什么”,教学论侧重“如何教”

4、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同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5、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6、斯宾塞,英国,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7、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

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根据课程的功能划分:

知实技工

4、根据教育阶段: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5、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

学科—学生—社会中心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学生)

1、一定的历史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课程的编排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根据学生的要求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社会)-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目标(课程编制的关键)-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依据是: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目标的特征:

时限性、具体性、预期性、操作性、(指导性)

教育目标的特征:

可操作、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变化、灵活性(据实际情况调整)

教学目标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第三节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①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是制定分科内容、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课程

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指导性文件,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是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

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

③教科书(课本)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遵循科学性与思想性、基础性、实用性、逻辑和心理顺序、内容和年级的衔接

第四节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遵循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性原则

          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第五节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即使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其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评价的效果,并据此改进课程的决策。

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

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①目标评价模式泰勒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内容-评价课程

②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把评价的终点转向实际、非预期的结果

③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相对来说比较全面

4、课程评价的步骤:

聚焦课程现象--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5、评价的类型

①诊断性评价课程实施之前为分班、分组所进行的测验,又称安置性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课程实施之中为改进工作而开展的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课程实施之后

 

第七章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最基本的活动。

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包含的方面有:

①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

③具有多种形态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或作用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社会)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个人)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学的核心任务)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理论就是教学的基本理论:

①   孔子:

学—思—行

②   夸美纽斯:

感官的知觉

③   赫尔巴特:

新旧观念,统觉理论。

五段教学法标志着教育过程理论形成

④   杜威:

学生直接经验,从做中学

⑤   杜凯夫: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3、我国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4、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①认识的间接性②交往性③教育性④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