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220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docx

《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docx

科学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搜集数据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

.会用多种方法证明热的传递方向。

.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跑的。

.能够通过实际的测量了解沙和水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能够自己设计实验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能够运用各种手段研究物体受热以后的变化。

.能够通过模拟云、雨、雾、霜的形成实验了解水在日然界中的各种变化。

.能够通过讨论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水温度下降是有一定规律的。

.知道热的传递是有一定规律的,是不可逆的总是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

.知道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能够想像物体的传热过程。

.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知道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会设计实验证明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过程。

.会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颜色和吸热的关系。

.知道物体受热以后会发生许多变化,有体积的变化。

育质地的变化,也有形

态的变化等。

.知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运用。

.能够认识三、雾、雨、雪、霜、冰等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的形态。

.会做云、雾、雨、霜形成的模拟实验。

.知道水有三态变化,也知道水在大自然中是怎样循环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据对结论的重要性。

.愿意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意识到想像需要证据来证明,体会到证据的重要地

.体会到身边的许多现象中蕴含着科学。

.意识到自然界总是不断地变化的。

课题:

1、冷热与温度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

描述什么是温度。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不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层次2:

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探究能力:

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收集数分析数据的能力。

层次1:

不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2:

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3:

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但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4:

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教学材料:

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

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试水温

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

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

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测水温

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

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

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实验: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热水、杯子、温度计。

2、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4、再次提醒:

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5、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

建立温度的概念

形成温度的概念

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

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回顾和解释1、教师请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

3、提问:

请同学们说说看,如果再继续观测下去的话,温度会怎样呢?

4、借助教学光盘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

课题:

2、热的传递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敢于大胆想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固体传递的实验。

?

描述液体对流实验。

?

描述热传递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2: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3: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4:

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并能联系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探究能力: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1: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不能收集证据。

层次2: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不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3: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4:

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自主设计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教学材料:

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

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探索和调查实验一:

研究“传导”

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学生猜测。

2、出示图片:

(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

(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

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

(分小组讨论)

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

5、学生动手实验。

6、利用教学光盘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

实验二:

研究“对流”

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

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

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

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

研究“辐射”

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

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

(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

(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

3、学生讨论后汇报。

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了解热传递的第三种方式——辐射

回顾和解释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

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

课题:

3、加热和冷却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不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计发展史。

层次2:

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和温度计发展史,不知道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

层次3:

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计发展史。

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1:

不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不知道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3: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材料:

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铜球、小钩子、小钉子、水、木板、圆底烧瓶、带孔的胶皮塞、细玻璃管、塑料瓶、气球、水槽、热水(不能是开水)、冷水、红色颜料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

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

这是用蜡笔做成的。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探索和调查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

1、提问:

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

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

实验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5、各小组汇报:

各小组把制作的蜡画展示前面的黑板上(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记录

6、教师点拨:

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作出假设、并实验

7、观看教学光盘中巧克力受热后的变化。

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

1、谈话:

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大家发现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可真不小。

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这个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2、究竟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3、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现象科学上叫热胀冷缩,其实是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产生了影响。

探究水和空气在加热、冷却后的变化

1、刚才的两个实验使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将水和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会和前面的物体一样都发生变化吗?

3、学生预测。

4、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5、汇报实验设计,修改完善。

6、动手实验。

7、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形成的结论。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认识加热、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顾和解释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

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受到冷和热的影响?

大组交流:

铺水泥地时要夹木条、自来水管会冻裂、夏天电线变长……

2、讲解:

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和北京至太原铁轨伸长的事例。

3、立交桥、快轨在建造在建造时应注意些什么?

协和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什么会长胖25厘米?

学生大组交流、汇报

了解温度计

1、阅读有关温度计发明的内容。

思考:

(1)温度计的发明者是谁?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温度计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总结

1、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你对物体经过加热或冷却后,有了怎样的认识?

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所做的事情。

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感受其中凝聚着的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

课题:

4、吸热和散热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不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层次2: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不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或:

不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层次3: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探究能力:

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形成结论。

层次1:

不会设计对比实验。

层次2: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不能准确收集数据。

层次3: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但不能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层次4:

能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形成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同样大小的黑色袋和白色袋、温度计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你们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

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

(1)

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

各自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

(2)

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

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

(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

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课题:

5、水加热、冷却后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1、了解水、金属等常见物质有三种形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

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2.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5.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科学知识

1.知道云、雾、露、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2.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2.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云、雨、露、霜的成因。

?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

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三态变化的条件,不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层次2: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不知道三态变化的条件,不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层次3: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三态变化的条件,不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层次4: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以及三态变化的条件,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探究能力:

设计模拟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形成解释。

层次1:

不能设计模拟实验。

层次2:

能设计模拟实验,能观察现象、收集证据但不能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形成解释。

层次3:

设计模拟实验,观察现象收集证据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形成解释。

教学材料:

水杯、冰块、杯盖(或玻璃片)、课件、深色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两支、冰块、盐、湿抹布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

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哪些自然现象?

[师板书云、雾、雨、雪、霜、露、冰等]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3、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很好奇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老师和你们一样,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形态。

探索和调查进行有关“水的变化”的实验。

1、请你联系自己平日的生活,想一想这些自然现象,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看见的?

{霜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霜是什么东西[水]水汽凝华成霜露是水汽遇冷凝结成的[实验时放两块冰]云和雾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云和雾主要是高度不同云是怎样产生的[冷热空气相遇]}。

2、你们想不想把这些自然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再现呢?

黑板上写的这些自然现象哪些可以利用实验在教室里进行再现?

3、黑板上写的这些形态的水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你想研究什么?

先请你在心里想好研究的内容,下面根据你们的选择组成新的研究小组,先安排好的小组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讨论。

(每组前面放一个牌子,并宣布组长)

4、讲解表的填写要求。

(请组长带领大家讨论的同时,记录下你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你们准备如何实验的步骤,并写出你们预计的实验结果。

在记录的过程中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利用符号和简笔画进行记录。

5、指导小组讨论。

6、下面同学来交流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的同学请认真听讲并给他们纠错。

“请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云的实验:

你们准备利用哪些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