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204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docx

中国失业问题探讨

目录

1基本概念2

1.1失业的分类2

1.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

2中国失业问题现状4

2.1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4

2.2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5

2.3城市化问题5

3中国失业问题产生原因5

3.1人口因素5

3.2经济结构转型因素6

3.3摩擦性因素6

3.4外部因素7

4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7

4.1社会影响8

4.2经济影响8

5控制失业的对策9

5.1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9

5.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0

5.3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10

5.4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10

5.5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11

5.6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11

5.7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2

1基本概念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而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1.1失业的分类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

(1)自然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摩擦性失业,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和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换工作而引起的失业;②结构性失业,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不一致引起的失业,经常表现为失业与空位并存;③古典失业,由工资刚性引起的失业,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若劳动力市场是完全自由市场,则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通过工资的调节能实现充分就业,但事实上,由于工会、最低工资法及人类本性的作用,工资具有刚性,从而引发失业。

(2)周期性失业:

又称凯恩斯失业,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

(3)隐蔽性失业:

表面上有工作而实际上对生产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性失业。

1.2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有效需求不足失业论。

(2)职业搜寻理论:

①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劳动者来到劳动力市场时,他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也不知道有哪些职位是空缺的,他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必须不断地在劳动力市场寻找;②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企业对劳动者的报酬是不同的,劳动者搜寻时间越长,信息就越充分,找到报酬更高工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③劳动者离开原来工作岗位去寻找新的工作比保留原来工作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更有效率,因此失业是寻找高报酬工作的一种投资;④获取有关报酬的信息和职业岗位的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

因此理性的劳动者选择搜寻工作时间时,应当使自己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3)贝弗里奇曲线:

劳动者离职的原因很多,其中与失业率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工作机会和失业人数是相当的,仅仅是由于双方没有及时找到对方,也就是说,劳动市场中存在着劳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不相称。

由于这种结构的不对称,在一个经济中一方面是大量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而又有许多工作岗位人手短缺,特别是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现象会更加明显。

因此,可以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大类市场,一类是存在空缺的市场,在这一类市场上,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劳动力的供给,工作岗位大量闲置;另一类是存在失业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劳动力的需求,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

劳动者由于信息、技能、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在这两类市场中转移,因此,这两类劳动力市场上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将持续存在下去。

但是,它们之间毕竟存在着某种联系。

如当失业率很高时,就很少有人辞职再去寻找更加满意工作,岗位空缺率就可能下降;同样地,岗位空缺的大量存在,会使劳动者再就业更加方便一些,再就业的概率就会提高,因此失业率就会下降。

(4)工资刚性失业论:

这一理论主要出自于新古典学派,首推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庇古。

庇古的主要观点是:

①就业人数与工资水平呈反比,工资越高,就业人数就越少;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之间的某种均衡,是因为工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使工资建立在接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工会作用加强和实行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使得工资保持在过高的水平上,这就是产生大量失业的原因;④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必须降低工资。

最低工资法:

在高工资条件下,失业产生的原因是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这时劳动力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必定发生了某种障碍,否则当工资水平高于均衡工资,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时,企业应该降低工资。

产生高工资的原因之一就是最低工资法。

最低工资法从制度因素方面阐述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刚性。

“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

所谓内部人是指已经就业的劳动者,“外部人”是指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者。

内部人在工资决定上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为对企业来说,解雇已经就业的内部人和雇佣外部人是要花费成本的。

解雇内部人需要根据原先的合同条款作出某些补偿,比如支付一些补偿工资;在外部人中寻找合适的替代者需要搜寻成本、会面、考核成本以及培训成本。

另外,内部人在岗位上通过干中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经验,要使外部人替代内部人必须投入大量的成本。

在“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里,内部人凭借已经就业的优势可以对工资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控制,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调节难以进行。

效率工资模型:

是雇主主动(不是由于工会力量所迫或最低工资所限)把本企业职工的工资定在高于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均衡水平上。

这一理论模型假定,工人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是与工资相关的,工资水平的提高会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工资定在较低水平上,尽管企业工资成本降低了,企业内的工人可能不提供最佳效率,使企业利润水平下降。

因此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愿意把工资定在较高的水平上。

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存在失业。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同时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和劳动力市场环境。

如果企业——比如高科技企业——认为雇员的士气和责任感是他们工作质量的关键保证,那么该企业支付的工资就会比那些常规行业小的企业要高。

劳动力市场环境会影响工资。

更低的失业率使得就业工人请辞变得更具吸引力,因为低失业率使得找到另一份工作更加容易。

企业想要避免请辞人数的增加,就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人工资来抵消低失业的影响。

简而言之,低失业将会导致高工资。

(5)技术失业论:

技术进步、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因而是产生失业的原因。

对于那些在成长性行业工作,或者掌握了正确的技术的人们,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工资。

但是对于那些在衰退性行业工作,或者所掌握的技术已经过时的人们,技术进步可能意味着丢掉工作,一个阶段的失业,更可能的是非常低的工资。

“技术失业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

在他看来,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并由此得出结论:

必须放弃反对失业的斗争,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

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并不在于保障就业,而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得到“有保障的最低失业”。

(6)货币失业论:

失业的原因在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因此,消除失业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货币量。

2中国失业问题现状

2.1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8.6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农村从业人员为4.9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4亿人口无所事事。

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9亿。

2.2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已不再是用人单位争着抢着要的香饽饽了,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约有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这些毕业生中又将有大部分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

2.3城市化问题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有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

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找出路。

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意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加大其就业难度。

3中国失业问题产生原因

3.1人口因素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对十分庞大的劳动力队伍,目前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总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也就是说,我国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据国家统计局预测,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比1995年增加了近2亿人,约增长23.5%。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这是由于过去的人口告诉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的。

以2000年3.56亿农业从业人员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约为2.36亿,分20年转移,平均每年的超过1180万,这还不包括每年1000万左右城乡劳动力自然增长(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700万,减去退出劳动力队伍的老年人900万)。

两项合计,每年净增的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

但以90年代末GDP增长的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为0.25、GDP年均增长8%和2000年末城镇从业人口2.13亿来计算,城镇每年的劳动力需求量为426万,不足500万,即使加上农村自己创造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离2000万的劳动供给量,缺口仍非常大。

3.2经济结构转型因素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就是效率经济,而市场的效率就是要通过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的破产、倒闭、失业来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群体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效率优先”的原则,就要做到有进有退。

面临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把多余的低效职工释放出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于是就有大量的职工下岗、失业。

同时,我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佳而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也必定会引起失业。

具体的表现是国有企业每年有500万以上的下岗职工。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生产1000万吨钢的人力投入,鞍钢是24万人,宝钢是1.6万人,而日本的新日铁只需0.6万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进入了结构变换和升级的时期。

一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人员就业必然会产生挤出效应。

二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以往依靠大量资源和人力投入发展经济的办法被结构调整冲击。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素质提高不同步之间的矛盾: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资本密集程度提高,不能吸纳足够多的低素质、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特别是表现在年龄偏大的普通劳动力身上。

与此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原因,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及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的矿区就业矛盾将特别突出。

3.3摩擦性因素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经济运行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与各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

这种变动必然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例如,人们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后,原有的工作失去了,而新的工作一时又没有找到,或者人们对现有的工作不满意,想寻找新的工作而暂时失业,等等。

这类失业主要是由劳动力的流动引起的,所以这种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3.4外部因素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由美国华尔街波及实体经济层面,对失业问题的影响将陆续浮现。

国际劳工组织(ILO)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8年10月20日发出警告称,到2009年底,全球金融危机有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猛增2000万。

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民工的影响。

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东部沿海出现了一些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大部分农民工返乡。

(2)金融危机引发IT业裁员潮。

2008年10月21日,雅虎公司宣布将裁去现有15000名员工中的10%,以降低开支。

这是全球盛吹金融寒风后,IT行业最大的一次裁员行动,也在业界的预料之中。

(3)大学生就业受到影响。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企业选择裁员,轻装上阵,以度过难关。

一般企业都亮起不招聘的红灯,除非“绝对需要”人才,而大学生大多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4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失业有其正效应和负效应。

从失业的积极影响来看,它体现了市场经济中效率优先的原则;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衰退中的第一二产业挤出的失业劳动力满足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流动,从而完善动态、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此外,失业危机引发的竞争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但是,失业同时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给失业者以及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体能的压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

失业会产生诸多影响,一般可以将其分成两种:

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4.1社会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

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

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

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

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

另外,失业以及贫穷便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造成社会犯罪率上升等令人不安的情况。

4.2经济影响

(1)产出损失: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

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

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

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应当着重指出,奥肯定律论述的失业率与GDP的数量关系是失业率变动与潜在GDP增长率减实际GDP增长率这个差额的数量关系。

可列出公式如下:

失业率的变动=—1/2(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

因此,我们到此便不难理解为何我国在2009年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推动“四万亿扩内需政策”以及“信贷指标”力争GDP增速“保八”,为的便是失业率不致过高,引发不良后果——从效果来看,虽然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到达十余年来的最高点4.3%,而社科院的调查失业率接近10%,但是这些政策还是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2)分配问题:

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劳动力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失业期间劳动力的浪费使得劳动者丧失了部分参与国民收入正常分配的机会。

不仅如此,在失业期间,由于劳动者缺乏工作机会,不但浪费现有的工作技能,而且由于脱离工作岗位,无法积累新的工作技能,结果又丧失了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使得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斥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之外,失去了主要的生活收入来源,使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更加出,贫困悬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此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完善,因此失业导致的教育匮乏等,将使得失业者及其家庭陷入“贫困恶性循环”。

5控制失业的对策

5.1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

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

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

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又被认为分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

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

因此,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5.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

在知识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

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1/20),加入WTO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远低于国外60%~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倍~5倍。

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最多的领域。

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50%左右,而中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5.3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

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

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570万,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2%,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12%,从业人员5070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2%,户均从业人员2人。

现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100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

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

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4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

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

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

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5.5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

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

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

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

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5.6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1、合理调整大学生就业意愿。

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宽一些,远一些,在不同层次和类型上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防止出现“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

那些有“非国家机关不去”想法的大学生,应及早调整想法,接受现实中的市场需求。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网络、学校就业服务中心、社会关系等,掌握最新的就业形势,如市场中专业的需求状况、紧缺人才、行业排名等信息,结合自己目前的实际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愿,适度选择就业职位,如可以选择中小企业和中小城市。

调查资料显示,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差距悬殊。

因此,大学生应顺应市场的需要,作出合适的就业选择。

2、调整就业期望。

有些大学生薪酬方面的期望值与企业所能的提供存在差距。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人才、精英人才。

大学毕业不等于能力和技术就适合社会的要求,大量的职业能力都是要通过实际工作经验慢慢培养起来的。

因此,大学毕业生应当正确估计个人价值,提出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适合企业实际的期望,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5.7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

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

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

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