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先育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733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先育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育儿先育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育儿先育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育儿先育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育儿先育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儿先育心.docx

《育儿先育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先育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儿先育心.docx

育儿先育心

《育儿先育心》

第一章教育目的:

让世界因你而美丽

第一章教育目的:

让世界因你而美丽

世界因你而美丽

我曾看到有网友讨论: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结的观点是,希望孩子成为幸福的人。

天下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这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问题是,孩子如何获得幸福?

现在有些父母和教育者非常强调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希望孩子在完全自由的环境?

发展出强大的内心世界。

凭借这个强大的内心就可以抗衡外部世界所有的风风雨雨,可以藐视外部世界的评价标准。

如果孩子真练就了如此功夫,一切以自己的内心为评价标准,的确可以保证孩子无论在怎样的人生际遇中都感到幸福。

因此说到底,幸福就是个人的一种感觉而已。

这种教育理念的初衷很好,但需提防发生偏差。

我曾在博客里转载一位网友的自述:

她的母亲作为教师,得风气之先,早在30年前已了解很多西方的教育理念。

在母亲精心呵护的自由之下长大,母亲利用自身的便利,使学校的规定总是对女儿网开一面,幼儿园?

不睡午觉,上学后作业选择完成,高中分科后文理两班串着听课等等。

各方面能力超强的她,高三那年因自己强大的优越感,觉得难以融入同学之中,在一模二模成绩非常优异的情况之下坚决放弃高考,独自周游列国,后来坚定地做了未婚妈妈。

她在网上发表自述长文时,已经与当年的高中同学结婚,在家做全职妈妈。

虽然她的勇气令人钦佩,但她的道路值得深思。

这位网友的问题出在社会化上,因为教育者的理念将自由凌驾于社会评价之上。

在教育的时候如果一心只想着孩子自身的发展,而将社会标尺完全置之度外,就需提防孩子?

社会化时所面临的困难。

另外,网友也谈到,决定放弃高考时,她甚至没有同母亲商量过,只是通知了一下,当时妈妈的反对意见在女儿看来不值一提。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母亲尊重孩子自主性的教育结果,不如说它透露出母女关系的疏离,青春期的女儿完全是独自面对内心孤独的苦恼,自寻解决的出路。

格外重视教育的母亲,只顾为女儿营造超标准自由的外部环境,却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关注与交流,不能不说是一种错位。

如果母亲和孩子始终信奉以自己的内心为评价标准,他们确实会永远幸福。

只是这种幸福,让我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

如果教育以追求这样的幸福为最终目的,未免太过狭隘。

我也希望孩子具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但是获得强大内心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幸福,我希望孩子不仅仅是幸福。

那我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我想起自己在女儿大雪半岁时,在网上开立育儿博客,我为博客起的名字是:

“世界因你而美丽”。

?

个人的成长,一个人获得强大的内心和所有的能力,都只是在为一件事情做准备而已,那就是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我希望孩子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希望她身边的人因为她的存在而感觉更加幸福。

我希望能教育出一个给别人带来幸福,给世界带来美丽的人,我觉得这才是有意义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如果孩子能成为这样的人,我想我不必为她的幸福感操心。

所谓“自由”,绝不应是对孩子行为的一味放纵,而是对孩子内在情感的接纳与满足。

拥有“自由”心灵的人?

也将拥有伴其一生的“幸福感”,必将给世界带来美丽与和谐。

毕竟幸福的感觉,不是来自于所得,也不是来自于自我安慰,自我陶醉,而是来自于我们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妈妈的梦和反省

下面是2008年1月15日我的一篇日记(当时大雪1岁1个月):

元旦去商场,大雪在玩具店试玩玩具,她喜欢玩一种将小棍子插进大树里的玩具,虽然插不上,但可以专注很长时间。

旁边有个大孩子的妈妈说:

“看小妹妹多专注啊!

”还有个男孩的妈妈羡慕地对我说:

“还是女孩子坐的住哦!

”我表面上虽然没什么,实际心花怒放,夜里越想越觉得宝宝太棒了,简直兴奋得睡不着。

这时我意识有些到不对劲,开始反省,发现自从接触蒙氏理论以来,会说话、会走路等一般父母很关注、爱比较的孩子发展指标我是看得开了。

但我并不是真的接受平等观念,放弃比较,只是把比较的内容替换成了安全感、专注力、手的灵活性等。

老公的同学曾夸过大雪一句“这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好,这么小孩子总是这么高兴的很少见。

”足足让我美了好多天。

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当然比关注孩子表面的技能发展要好,但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的比较之心,却一直藏在我内心深处。

我想起了自己的梦,月子里曾经梦到宝宝说话,说了个“好!

”,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我梦见宝宝认识字了,醒来莞尔一笑,猜想做过这样梦的妈妈,可能也不止我一个。

同样是美好的愿望,它可能会让父母时时处处在意比较,发现孩子似乎并非天才的时候满怀失落;它也可以让父母充满信心,就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永远用看待天才的眼光来欣赏自己的孩子。

两种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言自明,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两个字:

比较。

我觉得这是为人父母特别忌讳的一件事。

我们的人生,各个不同,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人生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幼小的孩子就更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我在大雪1岁1个月时的这篇日记,是我关于比较之心的初次认识,之后我对这个问题还有不断地思考和深入反省。

本书的第三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一节都将从不同角度再次谈到这个问题。

如此着墨,一则因为这是我自己内在的一个结,再者,我深感这一问题在父母朋友当中较为普遍,问题较深,表现形式各异。

有人是总看自己孩子好,有人是总怀疑自己孩子不好;有人是对孩子的期待太多期望太重。

父母的很多焦虑追根求源,大多是比较之心带来的。

我一直认为,父母的心态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与大家分享这篇日记,希望引起父母朋友对自身心态问题的重视,也可以对我的反省过程窥见一斑。

心态问题的解决,很难一蹴而就,总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逐步加深认识,螺旋式上升,慢慢进步,才能逐渐改善。

愿与朋友们共勉。

父母焦虑情绪的根源,多是比较之心惹的祸。

父母的良好心态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爱:

心灵之厦的地基

第二章爱:

心灵之厦的地基

爱与幸福的教育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爱妈妈、爱别人,都希望孩子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可是单单依靠美好的愿望,未必能够达成教育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长大了之后不觉得自己生活幸福,心中也缺少爱。

如何才能实现妈妈美好的愿望呢?

爱与幸福的教育值得探究。

爱的教育

对于大雪1岁7个月时说的那句话,我在思考之后,自己也改了口,顺着大雪的话说“爸爸妈妈爱宝宝,宝宝爱宝宝。

”我想到,人总是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

不会爱自己的人,内心缺乏爱,想给别人爱,只怕也是变形扭曲之爱,难以让对方真正感受到。

对于3岁以下的小孩子来说,这个时候能够得到充分的爱,懂得自尊自爱,正是一个健全人格最扎实的基础。

若是过早地教育孩子爱妈妈、爱爸爸,反而是把爱变成强加的责任,让孩子难以从心中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是爱。

爱,应该源于内心的自然流露,而非理性的刻意要求。

为此,?

再也不说“宝宝爱妈妈”之类的话,也从不问大雪“你爱不爱妈妈?

”这样的问题。

爱是不可以要求的,只有妈妈从不向孩子要求爱的时候,孩子才有机会体会源于内心的爱,孩子才能够明白,爱意味着付出和给与不求回报,而不是把爱理解成一种交换关系。

当时有网友好心提醒我:

“要教会孩子爱自己,也要教孩子爱父母哦。

”我想的却是,我只负责教会孩子爱自己,我相信内心充满爱的人自然会爱别人,换句话说,爱别人也实在不是靠直接教就能教会的。

大雪3岁以后,有一天突然开始说:

“妈妈?

我爱你!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她不仅常常要亲我抱我,说:

“妈妈,我特别特别爱你!

”也要对爸爸、姥姥等等家人说。

在幼儿园里,她常主动拥抱老师,或把老师叫过来,认真地说一句:

“老师,我特别特别喜欢你!

”没有教过的情感自然流露,让爱在大雪的内心与周围环境之中循环起来。

幸福的教育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对我说:

“你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呀!

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

”妈妈的意思是我吃穿不愁,物质丰富。

我当时蛮相信妈妈的话,可是这并没有增加我内心的幸福感,我小时候常常觉得不快乐。

每每不快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妈妈的话,觉得自己真是贪得无厌,这么幸福的生活还不满足!

给自己添了一个差评,导致我更加不快乐,而且觉得那些不快乐实在无法说出口,只好装在心里慢慢消化。

当我做了母亲,我想到,幸福的教育同爱的教育一样,符合这样的规律:

不是妈妈直接把自己的期望、把教育的目标告诉孩子,孩子就可以做到了。

这样直接教育的方式很多时候难以收到良好效果。

如果想让孩子学会爱别人,我就先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如果想让孩子体会到幸福,我就先做一个幸福的妈妈吧。

当大雪说爱妈妈的时候,当她为我做事的时候,我便常常说:

“妈妈好幸福呀!

”没说几天,3岁的小人儿就提出了问题:

“我不爱妈妈,妈妈你还幸福么?

”我微笑道:

“当然幸福呀!

”看见大雪有些?

解地望着我,我想该如何解释呢?

“因为……因为我是幸福大妈妈呀!

”我和大雪一起开心地笑了。

我想,幸福是不需要理由的,幸福源于自己的内心。

有人常常向外求幸福,以为一定要得到什么才能幸福,不仅在追求的漫漫长途中哀叹幸福之不易,还要在达到目的短暂地欣喜之后,感叹人生之空虚。

其实,幸福完全可以不假外物,单凭个人自己的心态而获得。

一个人,不是非要有人爱他,他才能幸福;反而是,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往往爱就会自然地围绕在他的身边。

大雪的问题提醒了我,幸福并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以后也不再把宣称自己把幸福当做一种教育。

幸福是内心实在的感受,亲子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会自然传达妈妈内心的感受,额外地刻意表达反而显得不自然。

孩子虽小,却是我学习教育的指引,想起蒙台梭利曾经说过,“蒙台梭利方法真正的老师,就是儿童?

,想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

那些关于幸福的道理,我不会急于向孩子说明,我只是努力在自己的心里践行。

或许,物质的丰富无法保证孩子能感觉到幸福,但一个充满幸福感的妈妈,真的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看着大雪每天兴高采烈地玩闹,听见她偶尔在睡梦里笑出声来,我完全不用像当年母亲那样,对孩子谆谆教导“你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呀!

哭的教育

幸福的人生不意味着每分每秒都快乐,有哭有笑,才是真实的人生。

接纳负面的情绪,善待每一次哭泣,才能让阳光人生彻底清除阴暗的死角,才能让温暖的力量时刻充满心底。

接纳负面情绪,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情绪,这就是关于哭的教育。

说起哭的教育,我想起以前听说过的一个例子:

有位妈妈,儿子每次哭的时候她都教育儿子:

“哭没有用!

”有一次,这位妈妈因为觉得孩子爸爸对自己缺乏关心,伤心地哭了。

她的小小的儿子,背着两只手,昂着头对哭泣的妈妈说:

“哭没有用!

”妈妈当时觉得自己更伤心了。

我又想起来,我有时候也会因为内心觉得缺少关爱而伤心哭泣,这时,大雪总是微笑着张开双臂向我跑来:

“妈妈,我抱抱你吧!

”抱住了还要说:

“安慰一下妈妈。

”虽然我未必立刻就破涕为笑,但确有暖流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不再那么伤心了。

我从没有想过要女儿来安慰我,也从没有教育过女儿如何安慰别人。

我只是,每当女儿哭的时候,都会微笑着向她张开双臂:

“妈妈抱抱你吧!

安慰一下宝宝。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伤心哭泣,你希望你的家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呢?

你觉得,什么方式更有利于平复你的情绪,安慰你的伤心呢?

如果你是母亲,你觉得对于哭泣中的孩子,什么方式更有利于平复他的情绪,安慰他的伤心呢?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除过讲道理、做引导,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理解孩子,爱孩子,用妈妈的乐观情绪感染孩子,将妈妈的内心力量传递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会在人生的最初几年中,从父母那里习得情绪反应的模式、与人交往的模式,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得,其影响力远远大于父母的说教。

说教无法培育孩子坚强有力的内心世界,唯有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父母内心的力量传递给孩子,孩子才能获得内心世界的力量源泉。

影响安全感的三件事

“相信妈妈爱我”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是如此重要,考虑到婴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几个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而父母一般容易忽视的问题,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母子分离

3岁以下的孩子要尽量避免母子长期分离。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理解妈妈和我分开一个月就会回来,妈妈依然爱我的道理。

小小孩是通过每日的实际生活来理解关系的,看到妈妈每天和颜悦色地陪伴在自己身边,就会相信妈妈是爱自己的。

如果日复一日见不到妈妈,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妈妈抛弃了。

因此,母亲要意识到头三年的陪伴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错过了这个阶段,你永远也找不回母子如此亲密的时光了,最好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保证每天都陪在孩子身边,偶尔的分离也不要超过5天。

等孩子3岁以后,一方面前3年的基础已经让孩子建立了较好的安全感,?

一方面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增强了,这时再有母子分离,就不致于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退一步说,有些家庭可能因为一些条件限制,就是需要母子长期分离。

只要适当注意,一样可以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生起点。

我强调,孩子在头三年特别需要相信一份确定的爱,就是要确定有一个人爱他,就可以保证他健康成长。

这个人,通常是妈妈,但并不一定是妈妈。

比如孩子从小送回了老家,奶奶一手带大,只要奶奶疼爱孩子,对孩子的态度好,孩子就与奶奶建立了健康的依恋关系。

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维护孩子对奶奶的依恋,不?

因为父母条件具备,又直接把孩子接回来,造成了孩子与奶奶的分离,这种分离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冲击。

如果说早先与妈妈的分离是对孩子的一次伤害,那么在3岁前与已经建立了良好依赖的带养人分离,则可能是对孩子的二次

伤害。

正面告别

与小宝宝说再见,这样的细节妈妈容易忽视,但这一点对于孩子的安全感影响不小。

妈妈只要是离开孩子,就一定要跟小宝宝说再见,并且说明妈妈去哪里,过多长时间会回来。

当妈妈一次又一次按时回来,孩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妈妈会回来的信心。

妈妈如果偶尔晚回来了,也没有关系,可以打电话回来说明,也可以回来后好好跟孩子解释。

有些妈妈因为每次和孩子说再见,孩子都会哭闹,因此刻意回避和孩子说再见。

殊不知,孩子不知何时就要失去妈妈,也不知妈妈何时回来,一切处于不确定之中,孩子越发会焦虑担忧,面对分别的场面越发要哭闹,结果妈妈越是回避,形成一种不良循环。

因此,不要怕孩子哭闹,一定要正面告别,妈妈自己要心态平和,愉快地与孩子说再见,相信只要坚持正面告别,孩子就能够适应。

另外,注意孩子睡着时离开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最好提前说明,在孩子睡觉前就告诉孩子,妈妈明天早晨要几点走。

妈妈把心态放平,孩子可能最初会有点焦虑,但慢慢就会适应,从长期效果来看,坚持提前说明妈妈要离开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时,妈妈可能只是离开一小会儿,就没注意和孩子说明。

我在亲子班上曾看见,有的妈妈电话一响就拿着电话跑出去了,没有跟孩子打招呼。

过一会儿孩子开始满世界找妈妈,一圈两圈找不着就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回来后,刚才本来在专注工作(注:

蒙氏理论将孩子通过操作教具学习称为“工作”)的孩子立刻与妈妈紧紧相依,注意力全在妈妈身上,直到下课都没有心思再操作教具。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好了,他就可以全心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完善;而孩子的安全感如果有缺失,他就会在很多不必要的态度、情绪问题上浪费大量精力,也就会影响他发展的

状态。

搬家与旅行

小孩子可能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中,生活中一些有固定秩序的东西,大人可能并未注意,但却会给孩子很大影响。

蒙台梭利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走路途中,妈妈因为热把外衣脱下来搭在胳膊上,小孩就开始大哭大闹,无论怎么安抚都不行。

直到蒙台梭利建议妈妈把衣服穿好,孩子立刻就不哭了。

在孩子的理解中,衣服应该穿在身上,而不是搭在胳膊上。

像这种小小孩对于秩序的执著很常见,比如晚上开的灯不同,就坚决不睡觉;或者父母上床的次序与平时不同,孩子就不高兴等等。

固定的秩序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在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小孩特别喜欢熟悉的、固定的东西,这些是他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解、了解世界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把握自然就不会依赖这种片面的方式了,很多执拗的秩序要求,都会在坚持一段之后自行消失。

在0-3岁的阶段,考虑孩子秩序感的需求对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搬家与旅行,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生活秩序,因此当父母做出这样的安排时,一定要?

虑小宝宝的感受。

当孩子出现情绪时,多从孩子微观的生活秩序上考虑,或许就容易解决问题。

比如,蒙台梭利曾经见过一个婴儿,哭闹得不行,父母以为是生病了,儿科医生去了也没有办法。

蒙台梭利了解到小孩刚随父母旅行归来,旅馆里都睡的婴儿床,于是马上用枕头给婴儿做了一个床栏杆样的东西,孩子立刻安静下来,滚到枕头边睡着了。

有些父母想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甚至喜欢带着很小的宝宝出远门旅行。

我的体会是,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公园,给大雪带来的快乐,与一个非常遥远新鲜地方给她的快乐,可能差不。

但去熟悉的地方,我可以确认她一定会高兴,而连我们自己都陌生的地方,确实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不能预知会出现何种状况。

旅游对成人一定有好处,但这种好处不能简单类比到小孩身上。

行万里路不必着急,等孩子大些再去可能效果更好。

有些事在成人眼中不以为意,对于0-3岁的小宝宝却可能是重大事件。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对于安全感的特别需求,别在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伤害。

第三章给孩子自由:

精神重于行为

第三章给孩子自由:

精神重于行为

理解重于满足

我碰到有的朋友说起新理念教育,认为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自由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觉得这种理解有失偏颇。

对理念的偏狭理解,再加上妈妈内心对孩子的自私之爱,很容易把所谓自由式教育变成溺爱。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溺爱对孩子都是有害的。

要如何把握溺爱孩子与尊重?

子之间的尺度?

我觉得首先要澄清一点:

我们对待孩子,理解重于满足。

拿走路的事举个例子,有朋友认为孩子不想走路,要求你抱,那是想要获得你的爱,你就要尽可能地满足他,抱他。

蒙台梭利说,小孩子其实很喜欢走路,只不过他们的走路是以走路为目的的纯粹的走路,不像成年人是为了从某地赶到某地去才走路。

只要成人放慢脚步,没有那么明确的目的,跟在孩子的后面,孩子可以走很远很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大雪1岁多的时候也是这样,在马路上她不愿意走,马路上有汽车,确实不方便她随意地走,我们就抱着,或坐婴儿车。

抱到适宜的地方,她就会自己起劲地走,只要我们不赶路,我就尽量跟在她后面走。

她很会判断形势,一旦感觉我们是要赶往某个目的地了,就要“抱抱”,只要大人们坐下来,她就开始在附近溜达。

给孩子自由没有错,但自由是成长的自由,自由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

教育孩子,不能为了自由而自由,我们是以自由为手段,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成长。

因此,给孩子自由的基础,在于对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的了解和对自己孩子的深刻细致的观察。

如果把爱变成过分的替代,会培养孩子的惰性,使孩子丧失发展自己的良机。

有些事情孩子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了,或者是大人没有敏锐地发现孩子的成长,如果大人没有及时地撤退和指导,孩子会一直让你做。

自由也不是让孩子变成说一不二的家庭主人,实际上小孩子的表面需求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需求,父母要窥探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了解孩子的要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才知道如何更好地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引导他走向自己的真实需求。

而在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之下,只是简单地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采取“敬畏”态度,跟着孩子的指挥棒转,这种教育是有危险的,是父母没有担当起作为监护人和教育者的责任。

作为家长,理解孩子是家教的关键所在,是亲子关系、教育和爱的前提,没有理解的爱会变成害人的溺爱。

有人说爱和溺爱之间的尺度很难把握,我觉得区别之一在于你对孩子的理解程度。

孩子的真实需求并不容易完全了解,因此做父母的要努力学习、用心观察,力争更多地去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没有止境,这也是我个人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理解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职责,至于是否满足他的需求却不是那么绝对,家长只要很好地理解孩子,理解那些需求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何在,就知道该如何平衡孩子、自己、家庭其他成员的需求,该如何取舍满足孩子与各种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了。

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成长需求全部被满足,没有受过任何的压抑。

但大部分受过一些压抑的孩子(当然不是太严重的压抑)都可以健康地成长。

就母亲而言,关键不是如何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而是尽全力理解孩子。

如果妈妈始终努力地理解孩子,始终站在孩子身边,即使他的不少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未得到满足,他的心智也一定可以健康地成长,因为他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给他足够的安全和幸福,在他漫漫人生之旅中也一定会为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而庆幸感念!

拿夫妻关系打个比方,一个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的先生,和一位虽不能样样满足你,却真正了解你的渴望、焦虑、信念、需求,真正懂你的先生比起来,你觉得哪个更贴心呢?

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客观满足的结果,而是需要主观理解的支持,孩子更是如此。

“懂你”是表达爱的最智慧的方式。

我们给孩子爱,要给这种智慧的爱。

我们给孩子自由的目的是让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不是为了自由而自由。

父母的职责不是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而是尽全力理解孩子。

别让孩子为你的情绪负责

有网友提出问题,孩子是否应该讨父母的欢心?

父母是否应该以自己的生气来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以自己的高兴作为对良好行为的奖赏?

即明确地以父母的情绪作为孩子行为的一种动力?

是否应刻意培养孩子取悦父母的意识?

为此我讨论了父母情绪与孩子的关系,现分以下几方面做个简要说明。

孩子讨父母欢心是本能

每个孩子都想让父母高兴,这是所有孩子天生的本能,因为获得爱是幼儿生命的保障。

父母倘能明白这一点,对孩子的理解便有了基础。

这种本能是幼儿得以生存的必须,是大自然安排给小孩子的一种特殊能力,同时它也是属于幼稚期的特有状况。

如果孩子得以正常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此本能将会慢慢退去。

成年之后个体已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应该再出于渴望爱的本能来讨父母欢心,而应该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向父母付出爱。

其实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这层本能尚未退去,还在潜意识中发挥巨大作用。

因此父母的态度或评价常常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假如成人的内心已没有那个渴望爱的孩子,就不会因为父母的一个态度方寸大乱,而可以在过好自己正常生活的基础上,给父母以理解和关爱。

(成人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在我的第三本书中将详谈。

我们不仅不需要以任何手段去激励孩子讨父母欢心的想法,还要特别注意,及时解释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非因孩子而起。

因为小孩子天生都有这种倾向,当他们不了解别人不高兴的原因时,往往会以为是自己造成的。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是真实的人,情感、情绪是每个真实的人都有的东西。

我们在孩子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可以让孩子更了解我们,更亲近我们,同时也让孩子借着对我们的了解,更了解真实的人性。

但是,这个情绪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情绪并不是任何一个人给我们的,如果我们对情绪习惯于归因于外,那么这个情绪模式是一定要影响孩子成长的。

人的情绪来自哪里?

人的每一个情绪、每一个反应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是,我们往往注于外因,却容易忽视自己内心的因素,而内因其实是更重要的因素。

当我们自己处于不同心境之下的时候,对于孩子同样的一个错误行为,可能会有大相径庭的情绪反应。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因在起作用,如果把自己的怒气全都归结于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外因,孩子岂不是太冤枉了?

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修鞋匠在城门外修了很多年的鞋,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问这位老鞋匠:

“我即将到这座城里生活,请问您那里的人怎么样?

”老鞋匠反问:

“你原来生活的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答:

“糟透了,人们都小气刻薄、尔虞我诈。

”老鞋匠答:

“这座城市也是这样,糟透了。

”年轻人怅然而去。

过些天又来了一位年轻人,问这位老鞋匠:

“我即将到这座城里生活,请问您那里的人怎么样?

”老鞋匠反问:

“你原来生活的地方的人怎么样?

”年轻人答:

“很好啊,人们都热情而大方。

”老鞋匠答:

“这座城市也是这样,很好。

”有人奇怪老鞋匠的回答,老鞋匠解释说,一个地方怎么样,不在于地方,而在于看这个地方的人。

一个觉得周围人糟透了的人,走到哪里都会遇上糟透了的人,而一个觉得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