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2167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宗教心理.ppt

第一节宗教的心理学意涵第二节宗教经验第三节宗教情感第四节中国人的宗教心理,第十一章宗教心理,第一节宗教的心理学意涵,一、宗教内涵的语义分析二、宗教的心理学意涵心理学的宗教诠释强调人的内在经验,注重分析人类的精神意识与宗教行为之间的关系。

宗教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本身亦反映了人类追求人格完善与心灵升华的倾向。

第二节宗教经验,一、皈依心理1、皈依的内涵宗教皈依是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

皈依可以是指信仰者在自己原有的宗教团体的架构下宗教投入的增强,也可以是指从某一个宗教信仰转移到另外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从无宗教信仰的背景变成强烈投入到某一个宗教信仰之中。

2、皈依过程,皈依模型理论认为皈依的完成包含七个条件:

(1)紧张经验的持续;

(2)浸淫在宗教倾向的问题解决观点里;(3)由此而将自己界定为宗教追寻者;(4)在生命的转折点上遇到某一个宗教团体;(5)与该宗教团体之间形成人际网络或者原本即有此人际网络的存在;(6)对于该宗教团体的负面阻力并不存在或者其他网络的缺乏;(7)与该宗教团体展开密集的互动,或是暴露在密集的互动之中。

3、皈依的种类突发性皈依、渐进性皈依二、祈祷及其心理效应1、宗教祈祷的类型宗教祈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请愿式祈祷与感恩式祈祷、客观祈祷与主观祈祷。

2、宗教祈祷的心理效应普拉特则指出:

“祈祷的心理价值主要归因于一个人相信祈祷所产生的效应是超越心理的即祈祷能改变物质事件、健康、感情以及其他人的行为等等。

”,第三节宗教情感,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

宗教情感是宗教信仰产生的动力,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信仰的对象的情感态度的结果。

一、宗教情感的内涵与表现形式1、宗教情感的内涵宗教情感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熏陶出来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2、宗教情感的表现形式第一,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

第二,对神灵万能的惊异感。

第三,对神灵存在的依赖感。

第四,对神灵审判的罪恶感。

第五,对神灵交往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第六,对宗教理想的虔诚感。

二、宗教情感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1、宗教情感的发展规律宗教情感的变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宗教情感处于紧张状态,且主要表现为消极性的体验;第二阶段,宗教情感的高潮状态;第三阶段,宗教情感的相对平静状态,这时,信仰者的心灵清醒、精神放松,人也变得轻松、愉快,积极的宗教情感开始占主要地位。

2、宗教情感的特点宗教情感是对特殊的“宗教信仰对象”的倾向性。

宗教情感常有一个从消极转为积极的过程。

第四节中国人的宗教心理,一、中国人宗教心理的研究回顾1、西方宗教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人宗教心理中国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非常淡薄。

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

中国人的宗教观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和契约性的特征。

2、国内学界对中国人宗教心理之研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出发,认为中国人的人格世界中没有宗教。

突破西方一神论宗教模式的思维窠臼,独立地考量中国人宗教信仰心理的特征。

中国人在观念上没有把宗教置于支配万物的位置上,参与宗教活动的动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世俗的要求与功利目的。

二、中国人宗教心理实证研究成果,梁丽萍所著中国人宗教心理:

宗教的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显示:

(1)宗教徒的宗教认同经历了一个从宗教意识的萌生到宗教信仰的确立的过程,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动机与途径复杂多样,但都呈现出逐渐理解并融入其中的趋向。

(2)宗教徒的宗教皈依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渐进式的皈依,不同文化程度宗教徒的皈依过程有较大的差异。

(3)宗教徒对其崇拜对象有很高的认同,并赋予其较高的“人性化”特征,而由于对不同宗教的崇拜对象所显示出来的人格化的特征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人们对不同宗教信仰的选择。

(4)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层次显现出鲜明的宗教信仰类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性。

(5)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在其日常生活层面有较为充分的表现,所信仰宗教的基本精神与理念不仅成为宗教徒日常行为的准则,而且成为他们家庭生活和家庭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6)宗教徒的宗教认同对其心理与人格具有某种型塑作用。

复习思考题,1、说明宗教的心理学意涵。

2、说明皈依模型的基本内容。

3、说明宗教祈祷的种类及心理效应。

4、说明宗教情感的变化发展规律。

5、说明宗教情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