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486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docx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范文计13篇

习作4《把唐诗改写成白话散文》

1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一天清晨,一位老人回到了家乡,他两鬓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他的胡子也白了,但精神矍铄,他就是大诗人贺知章。

  他到了村口看见了那棵柳树,它垂着长长的枝条,宛如绿帘子,绿得耀眼。

他想起了《咏柳》那首诗。

他拍拍那棵老树说:

“老朋友,你还年轻,而我却老了。

”他再往前走,看见一群孩子,其中有个孩子跑过来问贺知章,说:

“老爷爷,你从哪里来?

”贺知章说;“我从朝廷来啊!

”但他家乡的口音还是没有变,小孩子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回我们这的方言呢?

说:

“我听我爷爷说过,有一个朋友是朝廷的。

您是不是就是他的朋友啊?

”贺知章说:

“我就是来自朝廷呀。

”小孩子说;"您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找爷爷。

”小孩的爷爷出来了,一看是老朋友。

老爷爷跟贺知章说了半天的话,贺知章说:

“我的老房子呢,带我去看一看,”我爷爷说:

“那好吧,我领你去看看你的老房子怎样了?

” 

  到了贺知章的老房子,贺知章进了屋,左看看右看看,说:

“我的老房子也没有什么变化呀!

” 

  这时,他拿起了毛笔写下了《回乡偶书》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2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抬头望着皎洁的月光,又勾起了我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不知家乡的月儿也似这般明亮吗?

也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

”我捋着胡须,喃喃自语道。

第二天早上我毅然决定回家乡去看看。

坐在马车上,我归心似箭,心情无比激动。

少年时便离家,如今我已是白发苍苍,日思夜想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带着满怀的期盼,路途的颠簸也变得不再那么难耐了。

终于,经过长途跋涉,马车停了下来。

我赶紧走下来,家乡那条清澈的小溪远远地映入眼帘,天空还是那样的湛蓝,树木还是那样苍翠……眼前这绵绵不绝的美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正在我陷入回忆的时候,一声甜甜的童音飘入耳畔:

“老伯伯,您从哪里来啊?

”我定睛一看,只见两个穿着嫩黄色衣裙的小孩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我,我弯下腰笑着用家乡的口音对他们说:

“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但我以前也是这里的人啊!

”他们不解地摸了摸小脑袋异口同声地说:

“你也是我们这里的人吗?

那我们怎么没有见过你呢?

”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汹涌澎湃,十分伤心,一时间不禁老泪纵横。

我亲爱的故乡啊!

我应该早一点回来看你的!

回到住处,怀着思念伤感的心情,我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放下笔,我干涸的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3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杨柳依依,大雁南飞。

贺知章已经得到皇帝的同意,告老还乡。

他梦中不知多少次梦到故乡。

他一想到这次回家,就别提多高兴了,简直像回到了童年。

贺知章回想到少年刻苦学习得志到做官的情景。

一眨眼,在朝廷做官已经五十六年了。

今年八十有六岁了。

可他怎么也改变不了家乡的口音。

他一照镜子,看见他两鬓都已变白了,再也不是那时出任时的年青气盛了。

贺知章骑在马背上,归心似箭,日行千里。

他一路欢笑,甚至还唱着他自编的《咏柳》。

终于回到了久别重逢的故乡。

他闻一闻空气是那么新鲜,家乡是那么宁静。

尝一尝家乡的清泉,是那么的甘甜。

摸一摸家乡的泥土,又感到是那样的芳香。

乡间小路依然是那样弯弯曲曲,儿时背着书包上学堂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他摸一下老柳树,自言自语道:

你还认得我吗?

可我还惦记着你。

我还惦记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家乡的人们还认的我吗?

这时,一群儿童,看见贺知章举止不凡,精神抖擞,来回走着,以为他是从外地来的,迷了路。

他们便把他围起来,问长问短。

有个小男孩天真地问:

“老爷爷,您是何方人氏?

是不是迷路了?

”贺知章一愣,然后说:

“孩子们啊,我就是越州永兴人啊,这里就是我的家乡啊!

”说着,他老泪纵横。

小男孩依然笑嘻嘻地问:

“我们怎么没见过您啊?

那您一定从京城来的吧?

”贺知章爽朗地答道:

“我正是从京城来的,我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考出去的,至今也没回来过,你们当然没有见过我了!

”那您为什么不在京城里安家,京城可豪华了!

”其他的男孩问。

贺知章说:

“即使京城再好,也不如我的家乡好啊!

大树也知道叶落归根,何况我们人呐?

”贺知章感慨地说。

突然,有个小男孩说:

“我听我爷爷说过京城有个大官,就是我们这里的,叫贺知章,是不是您啊?

”他点点头。

“原来是您啊!

老爷爷,您这几日就住在我家吧!

以后您找住处!

我家爷爷可热情了,说不定您也认识呢!

“谢谢!

”贺知章很感动。

以后贺知章真的见到他儿时的玩伴,就是小孩的爷爷,他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贺知章当天晚上在小男孩家,一激动就挥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贺知章今年八十五岁,刚辞官。

他决定回家乡安度晚年。

他身穿一件长衫,胸前飘着长胡子,一头灰白的头发,精神矍铄。

坐船缓缓靠在树头的小码头上,他慢慢下了船,先坐在一棵大枫树下休息,边看着孩子们在玩捉迷藏。

他看见孩子们那张张笑脸,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忽然,有两位小朋友跑到贺知章面前,其中一位小朋友问:

“老爷爷,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

”贺知章一听,伤心极了,他感到十分忧伤,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他想:

我本来就是这里人,虽然口音没有改变,但时光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也难怪现在的孩子们全不认识我了。

于是他低着头,一步一步的朝前走着走着。

他终于回到原来的家,坐在凳子上,他想着刚才的事,越想越忧愁,越想越痛苦,为了排遣自己的忧愁和伤心,他提笔写了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5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我辞官回乡。

我从小路的尽头走来,凝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眼里充满了激动与兴奋。

我停下脚步,站在那高大的老槐树旁,自言自语道:

“这里的一景一物既陌生又熟悉,50年前,母亲就是在这儿哭着和我道别。

那时我年少气盛,总想出去干一番大事业。

如今才知道,还是家乡好啊!

”说着说着,我两眼溢满泪水。

突然我听见“来呀,来追我呀!

”的喊声。

放眼眺望,原来是几个孩童在嬉戏。

于是我用乡音慈祥地说道:

“孩子们,小心点儿!

别摔着了!

”他们听到我的叫声,连忙跑过来。

有的歪着脑袋看着我,有的对着我笑,有的还指着我问:

“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客人?

”我听到不常听的熟悉声音,禁不住热泪盈眶。

是啊!

年轻时离开家乡,从未回过故里,这次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恩准,辞官回乡,一去一回,就是五十多年啊!

别说是小孩,他们的爷爷也未必认识我啊。

“孩子们,我哪里是什么客人,我本来就是这里的人啊!

来,到我家去玩吧!

”我一字一句地说。

小孩一蹦一跳地跟在我后面……

晚上,我作下了一首诗: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一天清晨,一位老人回到了家乡,他两鬓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他的胡子也白了,但精神矍铄,他就是大诗人贺知章。

他到了村口看见了那棵柳树,它垂着长长的枝条,宛如绿帘子,绿得耀眼。

他想起了《咏柳》那首诗。

他拍拍那棵老树说:

“老朋友,你还年轻,而我却老了。

”他再往前走,看见一群孩子,其中有个孩子跑过来问贺知章,说:

“老爷爷,你从哪里来?

”贺知章说;“我从朝廷来啊!

”但他家乡的口音还是没有变,小孩子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回我们这的方言呢?

说:

“我听我爷爷说过,有一个朋友是朝廷的。

您是不是就是他的朋友啊?

”贺知章说:

“我就是来自朝廷呀。

”小孩子说;"您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找爷爷。

”小孩的爷爷出来了,一看是老朋友。

老爷爷跟贺知章说了半天的话,贺知章说:

“我的老房子呢,带我去看一看,”我爷爷说:

“那好吧,我领你去看看你的老房子怎样了?

到了贺知章的老房子,贺知章进了屋,左看看右看看,说:

“我的老房子也没有什么变化呀!

这时,他拿起了毛笔写下了《回乡偶书》这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古诗《回乡偶书》改写成白话文

年少时,我就背上行囊,离别家乡,怀揣梦想闯天下。

历尽千辛万苦,我终于闯出一番事业来。

直到现在,我八十多岁了,才又回到了我思念的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的家乡,所以直到今天,我家乡的口音还是没有改变,但两鬓的头发都已经稀疏、斑白了。

我用马儿驮着货物,一步一停地走在一条小路上,前面就是我们原来的镇子了。

我停下来,久久地伫望着我原来的家。

老家的小孩子们多半都不认识我,更没有见过我。

我的前面正有两个小孩子,呆呆地看着我,还上下打量着我。

“爷爷,您从哪儿来?

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有什么事儿吗?

”那两个小孩子问,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

“我呀,就是这里的人。

我小时候就远走他乡,现在就是为了来看我亲爱的家乡的!

”我笑着对他们回答。

他们的脸上露出几分疑惑。

这时,一个教书先生来了,他是我的好朋友。

我们俩进了屋,一边饮茶,一边谈起家乡现在的状况,不亦乐乎。

我情不自禁地哼哼起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后,我把这首诗写了下来,并起名为《回乡偶书》。

8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渭城的晨雨,湿润了地上的沙土,小燕子在空中唧唧喳喳的叫着,刚刚抽出新芽的柳枝垂入湖水里轻轻飘荡,这么美丽的景色,并没有使王维与元二高兴起来。

  

在渭城的一间酒店里,王维与元二这二位要好的朋友将要依依惜别。

  王维说:

“你我二人即将分别,这是我又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以前我们一起生火做饭,一起砍柴,一起写诗作画,以后可能再也不能了!

”  

元二说:

“老朋友,不要太伤心难过了,以后有机会就又相见了!

”  

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出了阳关就很难见到我这位好朋友了,元二、王维他们又坐下喝了一杯酒,又看了看周围美丽的景色:

鸟儿们在空中自由飞翔,蝴蝶在花丛中飞了飞去,蜜蜂吸着甜甜的花蜜,柳枝被风一会儿吹到湖水给她洗一洗她的辫子。

有时又把辫子吹到地上给她晾一晾头发……  

王维把元二送到十里长亭,元二骑着驴要走了,元二对王维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请你回去吧!

王维说:

“请你到安西、早日寄信回来。

”元二骑着驴走了,王维看着元二的身影渐渐消失了……

9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今天的天气很好,晨雨湿润了土地,树叶抽出了新枝,王维在他的书房里看书,一切都那么平静。

  

王维放下了书,想起了原来和元二的一些事情:

王维和元二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不是王维去元二家就是元二去王维家。

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突然,一只信鸽飞了进来,信上写着,皇上有旨命我出使安西,明日启程。

元二。

王维手中的信一下滑落了,他知道皇命不可违,便想自己亲自为元二饯行,他在家里做好了饭菜,拿出了陈酿的美酒,准备连夜送过去,王维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元二家时,已经是清晨了。

元二刚要上马出使安西,看见王维十分惊奇叫到:

“王维,你怎么来了?

”王维说:

“元二,我是来为你饯行的,咱们找个地方单独谈谈吧!

”元二把王维带到屋里,王维拿出自己做的饭菜说: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在相见,请你喝了这杯酒吧!

”元二说:

“我喝不了这些酒啊,我没有这个量!

不行不行!

”王维说:

“不为别的,就为我们的友谊,请你一定要喝下这杯酒。

”元二:

“好,就为我们的友情干杯。

”元二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辞别王维向安西去了,临走时,说:

“有好诗一定要给我邮过来啊。

”王维含泪吟出了《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0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今天,我和元二一起来到了渭城,元二是奉朝廷指令在安西当官,现在就准备前往安西的这时早上,这时下着毛毛细雨,这毛毛细雨湿润了大地上淡淡的尘土,在毛毛细雨中看客舍旁的柳树,柳树长出来的柳条绿的出奇,显得格外的美丽,我伤心的说:

“元二兄,你一定要记住,我王维是你最好得好朋友,元二,不要老是想着我,这样会让你办公事分心的,我们是好兄弟,心与心是连在一起的,认真做事”  

元二站以来,拿起酒杯,喝了一杯酒,眼睛里含着眼泪,吞吞吐吐的说:

“王维兄,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现在马上要离开了,还真是很舍不得,可是我如果不去的话,安西那里就会乱成一团糟。

”  

元二又大声说道:

“王维兄!

我们都是性格豪放有志气的人,我有一定的信心管好那里的!

”  

我神气十足的说:

“对,没错,我也相信你,不过我也以后我们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见面,元二,我知道我们已经喝了很多久了,不过,我还是请你这最后的一杯离别之酒!

”  

元二以洪亮的声音回答道:

“好的没问题!

”于是元二拿起酒一口酒喝完了,元二跟我道了别,就伤心的离开了。

  

元二走后,我实在舍不得元二,于是就写下了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以表达思念元二之情!

11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一天,王维正在家中吟诗作画。

突然,一个信使敲了敲门,王维便说:

“请进。

”信使将一封信交给了王维,王维打开信一看,大吃一惊。

原来王维的老朋友元二要去安西上任。

于是,王维叫住了信使,写了一封信给元二,请元二出发的时候,上午9点去天仙客栈。

  

信寄出去了,约定的时候也到了。

王维早早的来到了客栈,叫了几道下酒菜,喝一壶上等米酒。

点好菜后,客栈外面下起了大雨,客栈旁的绿柳更绿了。

雨下得没多久,元二就来了。

  

二人坐了下来,王维举起酒杯,说:

“老朋友,春节记得回来,我们一起过春节!

”“好!

”元二高兴的答应了。

王维问:

“你可知这一去要多久吗?

”元二说:

“不知道,安西那边好像很乱,朝廷让我去那边上任。

”“老朋友,你要保重身体啊,朝廷的事很重要,你的身体也很重要啊!

”王维说。

“谢谢你,老朋友,我会保重的。

”元二说。

  

“元二先生,您的马车来了”小二说。

“哦。

”元二说。

“老朋友,请在饮完这一杯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友情深厚的老友了。

”王维说。

“谢谢你,老朋友。

”元二说。

“你到了那边要给我写信哦!

”王维说。

“嗯,我会的。

”元二说。

  

“您该走了。

”小二又上来了。

元二上了马车,左手按住布帘,右手向王维摆手。

看着渐渐消失的马车,王维不禁作起了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渭城早晨刚刚下了如牛毛般的小雨,现在空气十分清新。

因为自己的朋友——元二要到西边远行了,王维赶紧来送客,生怕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昨天晚上,他们住在城西角落里靠城门的一间古色古香的客栈中。

这里的环境很是优雅,虽说地方不大,但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房屋、花园、鱼池应有尽有,住进来就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古代的五星级宾馆了。

这里的房屋都一尘不染,墙角连一个蜘蛛网都没有。

元二和王维都下楼了,在后花园中逛着。

因为早晨雨水的冲刷,墙角那几棵要好几个人才能围一圈的柳树都干干净净,柳叶上还带着一些雨水。

  

“真是好柳啊,要是你能留下来,咱们一起饮酒作乐该多好啊!

”王维一边看着柳树一边挽留着元二。

“哎,没办法啊。

”元二漫步于鱼池的石桥之上,看着蓝蓝的天,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我也不想走,但为了自己的仕途,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花圃里的迎春花已经开了,淡淡的花香仿佛是在安慰着两个人。

有几只麻雀已经飞来,不停地叨着地,估计是找到了什么美食吧。

  

过了好一会儿王维才打破了这份宁静:

“咱们回客栈吧,估计早饭已经做好了。

吃完饭你就该远行了。

”元二正想说话,突然有一个店小二跑了过来:

“两位爷,饭已经准备好了,请二位去用早饭吧。

”“走吧!

”元二一听,回答道,大步流星回到了饭厅。

王维随后也跟了上去,在路上对店小二说了一句:

“有没有新酿的酒,给我们拿一坛子。

”小二一听,赶紧陪着笑脸答道:

“呦,您可真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我们店里正好有一坛子,给您热一热就拿过去吧。

”  

早饭是八宝粥,暖暖的粥也暖着两人的心。

刚吃完早饭,店小二就搬着一坛子酒来了,淡淡的酒香令人垂涎三尺。

王维拿着酒盅给元二倒了一杯酒,自己也满了一杯,然后略微有些悲伤地说:

“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吧!

你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知心的好朋友了!

”“好,你也要保重身体啊!

”元二说完后一饮而尽。

  

元二骑着骏马远行了,王维却还站在原地,两眼看着元二的身影渐渐远去,两行泪水不禁落了下来……

13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白话文

渭城早上的雨把地上的尘土都弄湿了,此时诗人王维正在和最好的朋友元二告别。

他们互相都很舍不得,看着宾馆旁边的柳树叶子都染得很新很绿,禁不住想起以前的快乐时光。

“元二啊,我们以前在一起玩的时候多开心,想不到现在却要离别了。

”“嗨呀,现在国家大旱,祖国有难,我们做官也是为了国家啊——”“可惜安西那么远,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想见?

”元二悲哀得回答:

“离这里几千里远,走马都很长时间了。

”“王维说: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多年了。

元二你考状元做了官,那个地方可远哪。

”元二抚摸着柳树,靠在旁边。

“都这么长时间啦,王维啊,做官也是很辛苦的。

”“我知道……”  

“唔,元二,我有一句话。

”“你说嘛。

”王维有些犹豫:

“元二,我记得皇上给你的命令是十点到阳关,可是现在已经……”“哎呀,王兄,我得走了——算了,我再在这儿坐一会儿,毕竟我们这一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对吗?

”“嗨,对。

”元二做出无所谓的表情,其实是在掩饰依依不舍。

“皇上应该会给我一点儿时间的,和亲戚、朋友告别。

”“我也这么想。

”  

时间已近中午,早晨被露珠和雨滴染得浅绿的柳树渐渐变成了翠绿色,王维和元二头顶上的太阳也十分耀眼,仿佛在一跳一跳得闪着光。

“元二,安西离这里好远。

文成公主到西藏就走了半年,那样我们通信都不容易了!

”“唉,是啊。

等我到了安西,互相的情况也不知晓了啊!

”“对的,这一次离别,说不定就再也见不到了呢。

”“可不是呀,我们都说过多少话了?

”边说,王维往旁边精致的日晷望了过去,八点三十分。

“元二,你早点出门去不好吗?

万一路上耽误了什么,不就晚了。

十点到阳关,再快的马也‘飞’不过去,除非你和你的妻子都会带着行李‘飞’过去。

”元二想:

王兄以前没有这样呀,今天怎么这样管我?

正在他想的时候,王维说:

“元二呀,这次不是我多管闲事,只是我真的很担心你能否在很多年后安全得回到故乡?

”“我怎么知道,可我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

”“我也要争取!

”忽然,送别的悲伤气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为国家出份力”的争论比赛。

  

元二和王维之后又喝了一杯一杯酒,他们互相都很舍不得。

元二终于下了狠心决定提起马离开。

他一扯缰绳,挥着手说:

“王维,再见!

”说着,他走了。

王维呆立在原地,僵持着。

他提起衣角冲向元二,劝他喝了最后一杯“祝福酒”,元二一仰头,喝完了。

“元兄,你出了阳关就没有好朋友了吧?

”“是啊。

”  

尽管他们都很伤心,可是王维和元二最终还是告别了。

看着元二远去的身影,听着马蹄的“哒哒”声,王维无比伤心。

也许是因为王维的“祝福酒”,元二和妻子都顺利到达了安西,而王维也写成了这首着名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