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2134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

数控专业发展规划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教学部

数控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使数控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

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编程、数控设备维修、数控系统研发改造的人才。

据国家人才网统计资料显示,数控技术已成为国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

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专业背景

数控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机械制造专业群中的龙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突出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

本专业现已具有省内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各类实验、实训室8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拥有各类机加工教学设备150多台套,实验实训仪器20多台套,计算机50多台。

在师资建设中,不仅注重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注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保障了“学训交替”教学模式的实行。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比例为100%。

因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良好,使毕业生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就业率达到98%。

在2006、2008、2010年全国数控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学生组前三名的好成绩。

本专业是我院制造专业大类内的龙头专业。

通过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可有效地带动机械制造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发展,为新乡市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并能够对其它院校的相关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先进、产学结合紧密、师资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国家级教学示范专业。

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特点突出,能营造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实训与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建成国内一流、立足新乡、服务河南、面向全国的数控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培训基地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具备年技术培训、技术服务500人次以上的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力争有1名专业带头人进入河南省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行列;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到95%以上;中青年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90%;聘请10名以上行业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为兼职教师。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方面,强化校企合作,推广“订单”式培养方式,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三年内建设7门网络课程,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争创4门校级精品课程,培植2门省级精品课程。

编写2本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教材。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人才规格

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文化基础素质和专业知识,具备较系统的数控设备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具备较强的数控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能力及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

2.岗位分析

新乡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通过对市区多家机电企业调查显示,数控技术已渗透普及到各个领域,急需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数控操作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也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本专业为数控加工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操作、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数控设备的维修等工作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3.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

(1). 素质要求

①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思想品德。

②具有一定文化修养

③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④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⑥具有团队的协作精神

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2). 知识要求

①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

②会正确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了解机械加工类相关工种的知识;

④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制图、机械基础理论与加工制造技术、计算机绘图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3). 能力要求

   ①具有较强的手工、计算机绘图及识图能力;

②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并取得数控机床操作高级证书;

③具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能力;

④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⑤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并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

核心课程:

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学、计算机绘图AutoCAD、机械CAD/CAM、机械原理与零件、机床电气控制、铣工工艺学、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

主要集中实践:

铣工技能、AutoCAD软件应用、数控机床(数铣、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仿真技能、校外实习。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4.7:

5.3。

5.标准修业年限

学制为三~四年。

6.毕业生应获得的证书

(1)毕业证;

(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高级等级证书;

(3)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4)数控加工工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考)

(二)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1.现有实验实训条件

(1)金属切削加工方面:

拥有普通车床54台,铣床60台,磨床1台。

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实训教学的需要。

(2)数控仿真、数控工艺与编程设计:

专业机房1个,加工中心10台,数控铣床4台。

可基本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

以上的实验实训设备已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但在数控加工设备方面还有所不足,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在学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实践教学设备还非常欠缺。

2.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先进制造技术实训设备

在现有实验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先进的现代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制造技术基地,既可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又可以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还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加工。

需增加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设备见表一。

表一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新增设备明细

设备类别

设备规格

数量

(台/套)

新增总价

(万元)

数控铣

立铣

12

450

卧铣

6

高速铣

1

220

仿型铣

1

80

加工中心

立式

8

1140

卧式

2

五轴

1

车削中心

1

坐标镗

1

40

粗造度测试仪

TR200

1

3

三坐标测量机

GLOBALCLASSIC9128

1

93

硬度计

HLI-11AHB-15B

11

3

万能工具显微镜

19JPC

1

13

圆度仪

1

93

合计

2135

(2)数控仿真、模拟系统

该系统有2个机房,配备各种软件10套。

资金预算为286万元。

具体配置见表二。

表二数控仿真、模拟系统配置

设备(软件)名称

数量

金额(万元)

小计(万元)

微机

120台

48

51

桌椅

120套

0.6

网络交换器

9个

1.34

20KVA稳压电源

8个

1.6

《AUTOCAD》

1套

10

55.25

《UG》

1套

10

《CAXA》

2套

8.25

《数控仿真》

3套

13

《PRO/E》

1套

14

合计

106.25

(3)柔性加工制造系统

1)主要功能:

该系统集机械原理、设计、操作、自动控制为一体,可提供对模具加工、高速高精加工、柔性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实训教学。

这套系统具有高速、高可靠性的刀具更换装置,高速、高输出主轴,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机器人化,属于比较先进、综合的数控加工设备,可用于各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研研发平台。

该平台的设立将使数控专业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了解专业最前沿的先进技术,提高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潜力,培养创新能力。

2)设备配置:

柔性加工制造系统设备配置见表三。

表三柔性加工制造系统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配置

数量

价格(万)

FANUC钻削中心

FANUC工业机器人

1

150

导轨

5-6米

机床

一台

附件

若干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现正联系,经过三年的重点建设,拟建设8个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现状

现有师资队伍情况见表五。

现有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2%,硕士以上学历占41%。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了素质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2.建设途径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为了满足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继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拟从企业中再引进2-3名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再引进或培养5-6名骨干教师。

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论和经验,及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划拨专项资金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扶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应用性强的科研项目;重奖取得科研成果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专业带头人准确把握最新的科研进展,不断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

(2)师资梯队建设

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师资梯队的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按发展规划,到2012年本专业在校生规模为800-850人,按照15:

1的生师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再从社会或企业引进“双师型”教师6-8名,招收相关专业硕士学历研究生8名左右。

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实践锻炼、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计划到2015年有3-4名教师将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

每年选派3-5名中青年教师到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提高“双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素质结构和学历结构。

认真执行教师以老带新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强化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

(3)行业技术专家的聘请

择优聘请10名左右的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作兼职教师,指导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

3.师资队伍建设资金预算(见表四)

表四师资队伍建设资金预算

年度

项目类别

数量

费用

(万元)

小计

(万元)

2012

业务进修

8-10

20

20

2013

高层次人才引进

6人

12

70

兼职教师聘用

6人

21

业务进修

6人次

8

项目研发

2项

20

学历学位进修

2人次

3

科技开发支持

2项

2

考核表彰先进

5人次

2

专业带头人设备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