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669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ocx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为加强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逐步实现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范化,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现颁发《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请认真执行。

        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行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制度,保证在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是检验、确定在用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基本要求。

有关单位制订的实施细则,原则上应符合本规程。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

        1.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压力容器监察规程》)适用范围的在用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压力容器)。

        2.在用液化气体汽车槽车和铁路罐车的槽、罐体部分(以下简称槽、罐车)。

第二章检验单位、检验员的资格、责任和权限

        第四条凡从事本规程范围内检验工作的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应按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认可规则》及《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要求,经过资格认可和鉴定考核合格。

        第五条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和鉴定考核合格的检验员,可从事允许范围内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

        第六条检验单位应保证检验(包括缺陷处理后的检验)质量,检验时应有详细记录,检验后应出具《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

凡明确有检验员签字的检验报告书必须由持证检验员签字方为有效。

        使用单位对检验结论有异议,可向当地或省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复议。

        第七条检验人员要与使用单位密切合作,按本规程第三章的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

        第八条检验员可根据检验的具体情况,增减检验项目。

        第九条检验单位和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应接受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条检验员在检验前,一般应审查下列内容和资料:

        1.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2.制造单位资格,制造日期,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出具的安全质量监检报告,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审核签发的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报告;

        3.大型压力容器现场组装单位资格,安装日期,验收记录,以及有关规范规定的竣工验收文件和资料等;

        4.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载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5.检验资料,历次检验报告、记录和有关资料;

        6.有关修理或改造的文件,重大修理、改造方案,批准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竣工图等;

        7.使用登记证件等。

        第十一条影响内外表面检验的附设部件或其他物体,应按检验要求进行清理或拆除。

        第十二条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便于进行检验和检测工作。

        第十三条对槽、罐车检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车体移动。

        第十四条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压力容器,应按照操作法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升温,防止造成造伤。

        第十五条检验前,必须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拆除保险丝,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第十六条如需现场射线探伤时,应隔离出透照区,设置安全标志。

        第十七条进行内外部检验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将内部介质排除干净,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

        2.具有易燃、助燃、毒性或窒息性介质的,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并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应达到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取样分析的间隔时间,应在使用单位的有关制度中作出具体规定。

        人孔和检查孔打开后,必须注意清除所有可能滞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气体。

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应在18~23%(体积比)之间。

必要时,还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

具有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3.能够转动的或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应锁住开关,固定牢靠。

        4.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部位,应彻底清扫干净。

        5.检验用灯具和工具的电源电压,应符合GB3805《安全电压》的规

定。

        6.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第十八条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期内,经检查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检验

        第十九条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遵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规定;槽、罐车的检验周期,应遵照《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检验的一般程序检验的一般程序(图-1),是检验工作的常规要求,检验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并进行检验工作。

        第二十一条检验的基本要求*

        1.外部检查应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测厚、壁温检查和腐蚀介质含量测定等。

        2.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采用以下的检验方法:

        (1)表面探伤;

        (2)射线探伤;

        (3)超声波探伤;

        (4)硬度测定;

        (5)金相检验;

        (6)应力测定;

        (7)声发射检测;

        (8)耐压试验;

        (9)其他。

        第二十二条外部检查内容

        1.压力容器的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

        2.外表面的腐蚀;

        3.保温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4.检漏孔、信号孔的漏液、漏气,疏通检漏管;

        5.压力容器与相领管道或构件的异常振动、响声,相互摩擦;

        6.按照本规程第六章要求进行安全附件检查;

        7.支承或支座的损坏,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的完好情况;

        8.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9.运行的稳定情况;

        10.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监控情况。

        第二十三条内外部检验内容

        1.第22条外部检查的有关内容。

        2.结构检查

        应重点检查下列部位:

        (1)筒体与封头的连接。

        (2)方型孔、人孔、检查孔及其补强;

        (3)角接;

        (4)搭接;

        (5)布置不合理的焊缝;

        (6)封头(端盖);

        (7)支座或支承;

        (8)法兰;

        (9)排污口。

        3.几何尺寸

        根据原始资料审查情况,检验员可结合下列内容检查,并做记录:

        (1)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

        (2)焊缝余高,角焊缝的焊缝厚度和焊脚尺寸;

        (3)同一断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

        (4)封头表面凹凸量、直边高度和纵向皱折;

        (5)不等厚板(锻)件对接接头未进行削薄过渡的超差情况;

        (6)布置不合理的焊缝;

        (7)直立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支柱的铅垂度;

        (8)绕带式压力容器相邻钢带间隙。

        凡是已进行过几何尺寸检查的,一般不再重复检查,对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应重点复核。

        4.表面缺陷

        (1)腐蚀与机构损伤

        测定其深度、直径、长度及其分布,并标图记录。

对非正常的腐蚀,应查明原因。

        (2)表面裂纹

        ①内表面的焊缝(包括近缝区),应以肉眼或5-10倍放大镜检查裂纹。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不小于焊缝长度20%的表面探伤检查:

        材料强度级别σb>540MPa的;Cr-Mo钢制的;有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的;介质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其他有怀疑的焊缝。

        如发现裂纹,检验员应根据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确定增加表面探伤的百分比;如仍发现裂纹,则应进行全部焊缝的表面探伤检查。

同时要进一步检查外表面的焊缝可能存在的裂纹缺陷。

内表面的焊缝已有裂纹的部位,对其相应外表面的焊缝应进行抽查。

        ②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重点检查。

        ③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可采用金相检验或锤击检查。

锤击检查时,用0.5~1.0公斤重的手锤,敲击焊缝两侧或其他部位。

        ④绕带式压力容器的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应进行表面裂纹检查。

        (3)焊缝咬边检查。

对焊接敏感性材料,还应注意检查可能发生的焊趾裂纹。

        (4)变形及变形尺寸测定,可能伴生的其他缺陷,以及变形原因分析。

        5.壁厚测定

        (1)测定位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的测定点数。

测定后应标图记录。

        测定点的位置,一般应选择下列部位:

        ①液位经常波动部位;

        ②易腐蚀、冲蚀部位;

        ③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产生的变形部位;

        ④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

        (2)利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壁厚时,如遇到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增加测定点或用超声波探伤仪,查明夹层分布情况,以及与母材表面的倾斜度。

        测定临氢介质的压力容器壁厚时,如发现壁厚“增值”,应考虑氢腐蚀的可能性。

        6.材质

        (1)主要受压元件材质的种类和牌号一般应查明。

材质不明者,对于无特殊要求的钢制压力容器,允许按钢号A3材料强度的下限值,进行强度校核;对于槽、罐车和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必须查明材质。

对于已经进行过此项检查,且已作出明确处理的,不再重复检查。

        (2)主要受压元件材质是否劣化,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化学分析、硬度测定、光谱分析或金相检验等,予以确定。

        7.有覆盖层的压力容器

        (1)保温层是否拆除,应根据使用工况和外部环境条件而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拆除保温层:

        ①制造时对焊缝全部表面已探伤合格;

        ②对有代表性的部位局部抽查,未发现裂纹等缺陷;

        ③壁温在露点以上;

        ④外部环境没有水浸入或跑冷;

        ⑤外表面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

        ⑥有类似使用经验的;

        ⑦检验员认为没有必要的。

        (2)有金属衬里的压力容器,如发现衬里有穿透性腐蚀、裂纹、局部鼓包或凹陷,检查孔已流出介质,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里层,查明本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3)用奥氏体不锈钢堆焊衬里的,应检查堆焊层的龟裂、剥离和脱落等。

        (4)对于非金属材料作衬里的,如发现衬里破坏、龟裂或脱落,或在运行中本体壁温出现异常,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里,查明本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5)对于内外表面有覆盖层的,应先按本条(2)、(4)检查内表面,如发现有裂纹等严重缺陷,则应在外表面局部或全部拆除覆盖层,进行检验。

        8.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抽查,必要时还应相互复验:

        ①制造中焊缝经过两次以上返修或使用过程中焊缝补焊过的部位;

        ②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裂纹,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

        ③错边量和棱角度有严重超标的焊缝部位;

        ④使用中出现焊缝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

        ⑤用户要求或检验员认为有必要的部位。

        已进行过此项检查,再次检验时,如无异常情况,一般可不再复查。

        (2)检测方法和抽查数量,由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9.按照本规程第六章要求,进行安全附件检查。

        10.紧固件检查

        对高压螺栓应逐个清洗,检查其损伤和裂纹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探伤。

应重点检查螺纹及过渡部位有无环向裂纹。

        第二十四条强度校核

        1.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强度校核:

        (1)存在大面积腐蚀;

        (2)强度计算资料不全或强度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不符;

        (3)错边量和棱角度有严重超标;

        (4)结构不合理,且已发现严重缺陷;

        (5)检验员对强度有怀疑。

        强度校核后,再次检验时,如无异常情况,一般可不再重复校核。

        2.强度校核的有关原则:

        (1)原设计已明确提出所采用的强度设计标准的,可按该标准进行强度校核(原标准有错误的除外);

        (2)原设计没有注明所依据的强度设计标准或无强度计算的,原则上可根据用途(如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制冷等)或类型(如球罐、废热锅炉、搪玻璃设备、换热器、高压容器等),按当时的有关标准进行校核;

        (3)国外进口的或按国外技术设计的,原则上仍按原设计规范进行强度校核;

        (4)压力容器的材料牌号不明,可按该压力容器同类材料的最低标准值选取;

        (5)焊缝系数应根据焊缝的实际结构型式和检验结果,参照原设计规定选取;

        (6)剩余壁厚按实测的最小值减去到下一个使用周期的两倍腐蚀量,作为强度校核的壁厚

        (7)强度校核压力,一般取压力容器实际最高工作压力。

装有安全装置的,校核用压力不得小于其开启压力(或爆破片爆破压力);盛装液化气体的,强度校核压力,应取原设计压力;

        (8)强度校核时的壁温,取实际最高壁温;低温压力容器,取常温值;

        (9)壳体直径按实测最大值选取;

        (10)强度校核时,应考虑附加载荷;

        (11)由具有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或检验员担任,并出具有设计审核水平人员签字的强度校核计算书。

        3.对本条1款(3)、(4),不能以常规的方法进行强度校核的,可采用有限元方法或应力分析设计等方法校核。

        第二十五条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耐压试验应遵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2.气密性试验应遵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本规程附件二《在用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安全规则》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需进行缺陷评定处理的,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检验报告书

        1.检验单位的检验人员,应按附件一《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根据所进行的项目,认真、准确填写:

        2.检验员应认真分析研究有关资料和检验结果,签署检验报告,并盖检验单位印章,一般应在投入使用前送交使用单位。

        3.《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报告书》由劳动部规定格式,省级劳动部门印制。

        第二十八条安全状况等级应根据检验结果评定,以其中评定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

        第二十九条主要受压元件材质,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如用材与原设计不符,材质不明或材质劣化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用材与原设计不符

        (1)如材质清楚,强度校核合格,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不影响定级;如使用中产生缺陷,并确认是用材不当所致,可定为4级或5级。

        (2)槽、罐车和液化石油气储罐的主要受压元件材质为沸腾钢的,定为5级。

        2.材质不明

        对于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并按钢号A3的材料校核其强度合格,在常温下工作的一般压力容器,可定为2级或3级;如有缺陷,可根据相应的条款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可定为4级;槽、罐车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可定为4级或5级。

        3.材质劣化

        如发现石墨化、应力腐蚀、晶间腐蚀、氢损伤、脱碳、渗碳等脆化缺陷时,根据材料的劣化程度,可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条有不合理结构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封头主要参数不符合现行标准,但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2级或3级;如有缺陷,可根据相应的条款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2.封头与筒体的连接型式

        如采用单面焊对接结构,且存在未焊透时,槽、罐车定为5级,其他压力容器根据未焊透情况,可定为3级到5级。

        采用搭接结构的,可定为4级或5级。

        不等厚度板(锻)件对接接头,按规定应削薄处理,而未处理的,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3.焊缝布置不当(包括采用“十”字焊缝),或焊缝间距小于规定值,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如查出新生缺陷,并确认是由于焊缝布置不当引起的,则定为4级或5级。

        4.按规定应采用全焊透结构的角接焊缝或接管角焊缝,而没有采用全焊透结构的主要受压元件,如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可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5.如开孔位置不当,经检验未查出新生缺陷(不包括正常的均匀腐蚀),对于一般压力容器,可定为2级或3级;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可定为3级或4级。

如孔径超过规定,其计算和补强结构经过特殊考虑的,不影响定级;未作特殊考虑或该补强但补强不够的,可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一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

如有裂纹,其深度在壁厚余量范围内,打磨后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其深度超过壁厚余量,打磨后进行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三十二条机械损伤、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以及变形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机械损伤、工卡具焊迹和电弧灼伤,打磨后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2.变形可不处理的,不影响定级;根据变形原因分析,继续使用不能满足强度和安全要求者,可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三条内表面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0.5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外表面焊缝咬边深度不超过1.0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对一般压力容器不影响定级,超过时应予修复;对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或槽、罐车,检验时如未查出新生缺陷(如焊趾裂纹),可定为2级或3级,查出新生缺陷或超过上述要求的,应予修复;对低温压力容器的焊缝咬边,应打磨消除,不需补焊的,不影响定级,经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三十四条受腐蚀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分散的点腐蚀,如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不影响定级:

        (1)腐蚀深度不超过壁厚(扣除腐蚀裕量)的1/5;

        (2)在直径为200mm的范围内,点腐蚀面积不超过40cm2,或沿任一直径点腐蚀长度之和不超过40mm;

        2.均匀腐蚀,如按剩余最小壁厚(扣除到下一次检验期腐蚀量的2倍),校核强度合格,不影响定级;经补焊合格的,可定为2级或3级。

        第三十五条错边量和棱角度超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1.属一般超标,可打磨或不作处理,可定为2级或3级;

        2.属严重超标,经该部位焊缝内外部无损探伤抽查,如无较严重缺陷存在,可定为3级;若伴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严重缺陷,应通过应力分析,确定能否继续使用。

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和检验周期内,能安全使用的定为3级,否则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六条焊缝有埋藏缺陷的,按以下要求划分安全状况等级:

        1.单个圆形缺陷圆形缺陷、非圆形缺陷的定义见GB3323标准。

的长径大于壁厚的12或大于9mm时,定为4级或5级;圆形缺陷的长径小于壁厚的12或9mm的,其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见表1和表2;

        2.非圆形缺陷均指未见开裂迹象的。

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级,见表3。

        第三十七条有夹层的,其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如下:

        1.与自由表面平行的夹层,不影响定级;

        2.与自由表面夹角小于10°的夹层,可定为2级或3级;

        3.与自由表面夹角大于或等于10°的夹层,需计算在板厚方向投影的长度,可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八条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鼓包,应查明原因,并判断其稳定情况,可定为4级或5级。

        第三十九条耐压试验不合格,属于本身原因的,可定为5级。

第六章安全附件检验

        第四十条安全附件应符合《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液化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