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2045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321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1页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1页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1页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1页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3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品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化学品基础知识,TOD宝安厂ISO14001系列培训教材,编辑:

陈洋波2003年5月27日,目录,前言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化学品的包装与贮运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常见物质的应急方法常见解毒剂常见中毒症状的处理,目录,毒物分类及治疗刺激性气体氮氧化物氰化物农药有机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毒气体中毒一氧化碳一甲胺氨气硫化氢,前页,目录,食物中毒亚硝酸盐甲醇有机溶剂中毒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请牢记化学事故医学救援的黄金规则,前页,前言,通常一提起化学品,人们就会想到有毒、腐蚀、爆炸等有害特性,显然这是化学品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不错,化学品类的确具有上述某些有害特性,但不是所有的化学品都具有此类特性,有些没有而有些化学品的危害性更甚,但是只要了解其基本常识和基本防护知识,对化学品的恐惧心理是很容易消除的。

因化学品涉及到人员安全以及环境影响等现代生产企业特殊而敏感的话题,艾默生环境管理政策又极为强调规范的化学品管理与个人保护措施,所以为了企业的发展和个人人身的安全,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了解化学品的相关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

本资料讲述了化学品的基本常识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知识。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就是根据化学品(化合物、混合物或单质)本身的特性,依据有关标准,确定是否是危险化学品,并划出可能的危险性类别及项别。

我国危险性分类依据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标准。

分类不仅影响产品是否受规定管制,而且影响到产品标签的内容,危险标志以及MSDS的编制。

鉴别与分类是化学品管理的基础。

1.1规定的管制对象(见图1.1)规定的管制范围主要是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规定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六大类危险化学品。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图1.1,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下列产品不属规定管制:

受限制的民用消费品,如化妆品等;民用爆炸品和军用爆炸性物品;药品、食品、兽药;放射性物品;有害废物。

一般确定某种化学品是否是规定的管制对象可采用图1.1所示方法进行。

1.2生产和经营单位的鉴别与分类责任生产企业对其生产、销售的化学品危险性的鉴别与分类负有最基本的责任。

生产企业必须依据规定和国家标准到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对其生产的化学品进行危险性鉴别和分类,否则不能出厂。

经营企业必须对所经营的化学品(包括进口化学品)向供应商索取有关化学品危险性鉴别、分类的文件。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3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分类的一般程序1.3.1危险性类别危险性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标准,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1项易燃气体第2项不燃气体第3项有毒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1项低闪点液体第2项中闪点液体,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第3项高闪点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易燃固体第2项自燃物品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1项氧化剂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毒害品第2项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第1项酸性腐蚀品第2项碱性腐蚀品第3项其它腐蚀品1.3.2危险性分类的一般程序确定某种化学品是否为危险化学品,一般可按下列程序:

对于现有化学品,可以对照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两个标准,确定危险性类别和项别;对于新的化学品,可首先检索文献,利用文献数据进行危险性初步评估,然后进行针对性实验;对于没有文献资料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物化性质、毒性、燃爆、环境方面的试验,然后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试验方法和项目参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进行。

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程序见图1.2。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图1.2,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3.3混合物危险性分类上述分类程序和方法适用于任何化学品,包括纯品和混合物。

但对于混合物,列在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和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中的种类很少,文献数据也较少。

但其在生产、应用、流通领域中却相当普遍,加之品种多、商业存在周期短,而某些危险性试验如急性毒性试验周期长,费用高,要进行全面试验并不现实。

有资料表明,混合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存在加和性,在难以得到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危害成分浓度的大小进行推算。

分类时,燃爆危险性数据由于相对较易获得,一般可通过试验解决。

下面介绍混合物LC50、LD50的计算:

1)蒸气吸入急性毒性有害组分的LC50未知时,其LC50数据取与该组分具有类似生理学和化学作用的化学品的LC50值;LC50已知时,可通过公式计算,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其中:

n为危害组分总数;x为第i种有害组分的摩尔分数。

例如已知NO、NO2的LC50(4h,大鼠吸入)分别为1068mg/m3和126mg/m3,若NO中含10%(体积比)的NO2,则该混合物的LC50计算如下: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2)经口、经皮急性毒性若各组分LD50均已知,则:

其中:

p为组分的重量百分数。

例如已知4-甲酚、2-甲酚的LD50(大鼠经口)分别为207mg/kg和121mg/kg,若4-甲酚中含5%的2-甲酚,则该混合物的LD50计算如下:

由此得到LD50、LC50数据,结合由试验得到的燃爆数据,根据危险性分类程序即可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类。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爆炸品1.4.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6类)。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

低闪点液体闪点-1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易燃固体:

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自燃物品:

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组成分为以下二项: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

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

LD501000mg/kg吸入:

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

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1.4.7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1.4.8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产及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因而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类都有可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尤其是化学品作业场所的工人接触化学品的机会将会更多。

化学品对健康的影响从轻微的皮疹到一些急、慢性伤害甚至癌症,危害更严重的是一些引人瞩目的化学灾害性事故。

例如: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镇联合碳化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使20万人受害,2500人丧生;1991年江西上饶地区发生一甲胺泄漏事故,中毒人数达150人,死亡41人。

化学危害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因此了解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化学品管理,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2.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

回目录,化学品常识-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2.1.1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

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

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

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1.2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

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2.1.3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

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