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954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工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供热工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供热工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供热工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供热工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总结.docx

《供热工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工程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热工程总结.docx

供热工程总结

供热工程总结

供热工程总结

填空题

1集中供热的热负荷一般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生活用热,生产工艺。

2补偿器:

自然补偿器,方形,波纹型,套筒,球形。

3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的方法:

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4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采用当量局部阻力法,当量长度法。

5蒸汽供热系统分类按供气压力的大小,蒸汽供暖可分为:

高压蒸汽供暖,低压蒸汽供暖,真空蒸汽供暖。

6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朝向,风力,高度。

7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可分为:

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个体调节。

8热负荷的计算常用方法:

体积热指标法,面积热指标法。

9热水工作系统的工作特点:

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

10绘制水压图的理论基础:

伯努利能量方程。

11静水压线表示供热系统在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分布。

12测压管水头线包括:

动水压线,静水压线。

13根据热媒流动的形式供热系统分为:

闭式、半闭式、开式

14热力站的类型:

1用户热力站2集中热力站3工业热力站4中级泵站15供热管道补偿器:

自然补偿器、套管式、波纹式、方形、球形。

16供热热源方式:

热电厂供热方式、区域锅炉房、换热站。

17锅炉的附件:

水力表、压力表、安全阀。

18热用户调节难以控制的原因是:

大流量、小温差。

19供热系统分为蒸汽供热和热水供热

20预制板保温管:

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层三者粘接一起,形成整体。

21补给水泵定压:

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称为补给水泵定压。

22气体定压:

氮气定压和空气定压。

23分析变动的水力工况的方法;1解方程的计算方法2图解法定性分析法

24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

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变频调速变压,气体定压罐定压,蒸汽水泵定压等方式.

25.辅助设备疏水器按疏水器的作用原理不同分:

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热静力型疏水器。

26间接连结:

外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外网进行管理.

27开式热水供热系统的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网络的连接形式:

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

28水泵工作点的确定有:

图解法,计算法。

29分析变动的水力工况:

解方程计算法、图解法、定性分析法。

30蒸汽供暖系统根据冷结水回水系统动力不同分为机械回水和重力回水。

名词解释

1沿程损失: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管壁的摩擦作用,就要损失能量,这部分损失的能量。

2局部损失:

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如阀门,弯头,三通,补偿器等,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漩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这部分能量就叫做局部损失。

3水力工况:

供热系统中流量压力的分布状况。

4水力失调:

热水供热系统中隔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热用户的水力失调,水力失调都>1或1有的2供热管网可分为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枝状管网节约投资,但水力平衡较难,运行费用较环状管网较高。

环状管网投资高,但系统较易水力平衡,运行安全可靠,费用低。

另外还可分为单热源热网和多热源热网。

3水利计算包括哪些内容?

1确定管道直径,2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3确定供热管道的流量。

4在进行热网水利计算前,应有什么资料?

热网的平面布置图,热用户的热负荷,热源的位置,热媒的计算温度。

5水击现象:

在蒸汽供暖系统中,沿管壁凝结的沿途凝结水可能被高速的蒸汽流裹带,形成随蒸汽流动的高速水滴;落在管底的沿途凝水可能被高速蒸汽重新掀起,形成水塞,并随蒸汽一起高速流动,在遭到阀门.拐弯或向上的管段等使流动方向改变时,水滴或水塞在高速下与管件或管子撞击,就产生水击,出现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严重时能破坏关键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

水击防治:

1坡度i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

进入散热器支管的坡度i=0.01~0.02。

2供气干管向上拐弯处,必须设置输水装置。

3汽水逆向流动时,v采用较低流速。

4系统形式多采用上分式系统。

5注意供气干管和立管的连接方式6供气干管向上拐弯处,必须设置输水装置。

3汽水逆向流动时,v采用较低流速。

4系统形式多采用上分式系统。

5注意供气干管和立管的连接方式

6散热器的布置原则要求⑴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从房间高度看,应布置在房间的下部;⑵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管、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调节阀;⑶散热器一般应明装,布置力求简单;⑷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卫生间和厨房等辅助用房间及走廊的散热器,可与邻室串联连接;⑸楼梯间的散热器布置时,应尽量布置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层。

要求:

在外窗下对称布置,与外窗中心线重合;顶部到窗台大于50mm;底部到地面100mm

7供热的水平失调?

(1问)在机械环境系统中,由于其作用半径较大,连接的立管较多,因而在没有自控设备的情况下,异程式系统通过各个立管环路的压力损失较难平衡,有时靠总立管最近处立管,既使选用了最小的管径,仍有很多的剩余压头。

初调节不当时,就会出现近处立管流量超过要求,远处立管流量不足,引起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统的水平失调。

(2问)为了消除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在供、回水干管的走向布置时,采用同程式系统通常要多于异程式系统,在自控设备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而定。

围护结构最小热阻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在供暖时维持一定温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并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因为人体向外辐射散热过多会不舒适;而结露会使围护物表面滋生霉菌,破坏人居住环境及结构强度。

围护物传热热阻的热工卫生要求由围护物最小热阻来保证。

8对散热器有哪些基本要⑴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要大,K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大小,一般常用散热器的K值约为5~10W/(m2.℃);⑵经济方面的要求:

经济性能可通过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和散热器单位散热量的成本来评价;⑶安装使用和制造工艺方面的要求:

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承压能力,不漏水,不漏气,散热器的结构尺寸要小,规格要多,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面积,另外应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⑷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应外表光滑,易清扫,不易积灰,在公共建筑中,其形式、色泽、装潢等都应与房间内部的装饰相协调。

9热水采暖系统有哪些分类⑴按热水温度不同:

低温水供暖系统,高温水供暖系统;⑵按供暖系统循环的动力不同:

重力循环供暖系统,机械循环供暖系统;⑶按散热器在系统中连接方式不同:

单管系统,双管系统;⑷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不同:

垂直式系统,水平式系统;⑸按供热方向:

上行式、下行式、中供式;⑹按水流程:

同程式、异程式。

10上供下回单管垂直串联系统和双立管系统垂直失调的原因(1问)单管:

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随各层的散热器平均温差的变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双管:

各层作用压力不同。

(2问)在散热器进出口支管直接加旁通管。

同时安装调节阀改造成单管跨越式系统,这样可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使立管中的流量全部或部分进入散热器,实现对室温的控制。

11热水供热系统调节方法根据调节地点不同分为⑴集中调节:

在热源处进行,调节范围大、运行管理方便、易于实施,适用于用户热负荷变化规律相同的系统,如单一供暖热负荷的集中供热系统。

⑵局部调节:

根据调节范围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个别换热站或用户引入口进行,当个别区域用户用热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用户热要求时采用;⑶个别调节:

在散热设备处进行。

12循环水泵的选择原则:

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官网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装有旁通管时应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2)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在水泵工作点附近应比较平缓,以便在网路水力工况发生变化时,循环水泵的扬程变化较小。

3)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4)循环水泵的工作点应在水泵高效工作范围内。

5)循环水泵台数的确定,与热水供热系统采用的供热调解方式有关。

循环水泵的台数不得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

6)多热源联网运行或采用中央质量-流量调节的单热源供热系统,热源的循环水泵应采用变频调速泵。

7)当热水供热系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时,各阶段的流量和扬程不同。

8)对具有热水供应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在非供暖期间网路流量远小于供暖期流量,可考虑增设专为供应热水负荷用的循环水泵。

9)当多台水泵并联运行时,应绘制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确定其工作点,进行水泵选择。

13补给水泵定压的优缺点:

优点:

设备简单,投资少,便于操作。

缺点:

怕停电,大型供热系统设双路电源。

14)供热系统的输送能耗节约措施:

1)加大供回水温差:

小流量,大温差。

2)降低系统阻力。

3)改变系统的形式.

15造成系统水力工况不平衡的原因:

受热源设备的的限制,供给的压力不足,或者因为系统的循环水量超过原设计值,是循环水泵的供给压力下降;管网设计不合理,或者管网堵塞造成系统的压力损失过大,超出了热源设备所能提供的压力;热网失水严重,超出了补水装置的补水能力,系统因为不能及时补水而不能维持需要的压力;系统缺少合理分配水量的手段,未解决末端用户不热的问题而加大循环水量,因而增大了管网的压力损失造成系统的压力不足。

16根据压力大小供气表压力高于70kPa高压蒸汽供热系统等于或小于70kPa低压蒸汽供热系统低于大气压真空蒸汽供热系统。

.17蒸汽供热系统特点:

1蒸汽供热所需的蒸汽质量流量要比热水流量少得多。

2蒸汽供热通用性较高,可满足各种用热形式的需要,3由于蒸汽的密度比水小的多,所以整齐因高差而形成的静压力很小。

4蒸汽在管道中流动克服阻力,蒸汽的压力在不断降低。

18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在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在蒸汽供暖管路中,排除沿途凝结水,以免产生水击现象,是设计中必须认真重视的一个问题。

2设计散热器的排气阀,应设置在散热器高度的1/3处。

3设计时,散热器入口阀门前的蒸汽剩余压力通常为1500~201*pa。

4当供气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时,散热器内充满蒸汽。

19高压蒸汽系统的特点:

1由于蒸汽压力高,输送距离远,作用半径大。

在输送过程中允许的压力损失大,对同样的蒸汽量,所需管道管径较小。

2由于蒸汽温度高,散热器表面温度高,对同样的散热量,所需的散热片数小,但沿管道输送时,无效热损失大。

3高压蒸汽和凝水温度高,管道的热伸长量大,应设置固定支架和补偿器,热补偿问题比较突出。

4由于高压蒸汽压力较高,管道内水击严重,噪声大,附属设备和配件容易损坏。

高压蒸汽供暖的基本形式:

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和水平串联式。

20热力站的作用:

1将热量从外网转移到局部系统内2将热源产生的热介质温度、压力、流量调稳、变换到用户设备所要求的状态,保证局部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3保证局部系统的补水、定压和循环,检测和计量各用户消耗的热量4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热力站除了保证向局部系统供热之外还具有收集凝结水,并将其回收利用。

21热力站的布置:

热力站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供热区域的中心或热负荷最集中区的中心可以设在单独建筑内也可以利用旧建筑的底层或地下室。

22热力站分类:

根据热网输送的热媒不同可分为供热热力站和蒸汽供热热力站。

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民用热力站和工业热力站。

23供水管网布置原则:

供水管网原则是应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4供水管线的确定即定线的基本原则:

1经济上合理,2技术上可靠,3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

25供水管网的敷设形式:

地上敷设1低支架敷设2中支架敷设3高支架敷设。

地下敷设:

有沟敷设(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无沟(直埋)敷设

26直埋敷设的优缺点:

直埋敷设是热水管网的主要敷设方式,因为无沟敷设不需要砌地沟,土方量及土建工程量少;管道预制,现场安装工作量少,施工进度快;以此可以节省供热管网的投资费用。

无沟敷设占地小,易于与其他地下管道和设施相协调。

27供热管道的防腐原则:

热水供热管网或季节性运行的蒸汽供热管网的管道及附件,应涂刷耐热、耐湿、防腐性能良好的涂料;常年运行的室内蒸汽管道及附件,可不涂刷防腐材料。

常年运行的室外蒸汽管道也可涂刷耐高温的防腐涂料;架空管道采用普通钢板做保护层时,薄钢板内外表面均涂刷防腐材料,施工后外表面应涂刷面漆;不保温管道及附件,为了防腐和便于识别,应进行外部油漆。

保温管道的保温层外表面,应涂刷油漆,并标记管道内介质流向及色环;保温层外表面不应做防潮层。

28热电厂的特点:

节能;改善环境;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储煤场地;减轻运输负担。

29换热器的种类:

1壳管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2板式换热器3容积式换热器(既是换热器又是贮水罐,主要为罐体及加热排管组成)可分为卧式和立式。

30集中调节方法可分为:

1质调节(流量不变、只改变供回水温度)2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流量并改变供回水温度)3质量-流量调节4间歇调节(系统采用一定流量和供回水温度,改变每天的供暖时数)5热量调节(采用热量计量装置,根据系统的热负荷变化直接对热源的供热量进行调节)

31质调节的特点:

优点:

1Tg、Th运行管理方便2G=1,水力工况稳定3Tw升高Tg降低热电厂低压抽气,提高经济效益。

缺点是:

1运行费用高2不易满足多用户使用要求

扩展阅读:

供热工程考试总结

散热器的布置原则要求⑴散热器一般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从房间高度看,应布置在房间的下部;⑵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管、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调节阀;⑶散热器一般应明装,布置力求简单;⑷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卫生间和厨房等辅助用房间及走廊的散热器,可与邻室串联连接;⑸楼梯间的散热器布置时,应尽量布置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布在下部各层。

要求:

在外窗下对称布置,与外窗中心线重合;顶部到窗台大于50mm;底部到地面100mm

闭式热水集中供热⑴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

只能在网路的设计供水温度符合供暖系统热用户的需要时而使用,且用户引入口处热网的供、回水管的资用压差必须大于或等于供暖系统用户要求的压力损失。

⑵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

通常只用在单幢建筑物的供暖系统上,需要分散管理。

⑶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

当建筑物用户引入口处,差较小,不能满足水喷射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压差,或设集中水泵站将高温水转为低温水,向多幢或街区建筑物供暖时。

⑷间接连接:

只有在热水网路与热用户的压力状况不适应时才采用。

供热管线平面位置⑴经济上合理:

主干线应力求短直,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注意管线上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尽可能减少数量;⑵技术上可靠:

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⑶敷设在平行道路中心,并应尽量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供热管线应少穿主要交通干线。

供热的水平失调?

(1问)在机械环境系统中,由于其作用半径较大,连接的立管较多,因而在没有自控设备的情况下,异程式系统通过各个立管环路的压力损失较难平衡,总立管最近处立管,既使选用了最小的管径,仍有很多的剩余压头。

初调节不当时,就会出现近处立管流量超过要求,远处立管流量不足,引起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水平失调。

(2问)为了消除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在供、回水干管的走向布置时,采用同程式系统通常要多于异程式系统,在自控设备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而定。

围护结构最小热阻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在供暖时维持一定温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并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因为人体向外辐射散热过多会不舒适;而结露会使围护物表面滋生霉菌,破坏人居住环境及结构强度。

围护物传热热阻的热工卫生要求由围护物最小热阻来保证。

对散热器有哪些基本要⑴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直接反映了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大小,一般常用散热器的K方面的要求:

经济性能可通过散热器的金属热强度和散热器单位散热量的成本来评价;装使用和制造工艺方面的要求:

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较高的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尺寸要小,规格要多,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面积,和空间;⑷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应外表光滑,易清扫,不易积灰,在公共建筑中,其形式、色泽、装潢等都应与房间内部的装饰相协调。

热水采暖系统有哪些分类⑴按热水温度不同:

低温水供暖系统,高温水供暖系统;⑵按供暖系统循环的动力不同:

重力循环供暖系统,机械循环供暖系统;方式不同:

单管系统,双管系统;⑷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不同:

垂直式系统,水平式系统;⑸按供热方向:

上行式、下行式、中供式;⑹按水流程:

同程式、异程式。

上供下回单管垂直串联系统和双立管系统垂直失调的原因热系数K随各层的散热器平均温差的变化程度不同而造成的;问)在散热器进出口支管直接加旁通管。

同时安装调节阀改造成单管跨越式系统,节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使立管中的流量全部或部分进入散热器,实现对室温的控制。

异程式水力计算方法:

⑴划分计算管段;⑵确定最不利环路;利管路的管径;⑸沿程阻力计算;⑹局部阻力计算;⑺总阻力计算;⑻并联管径阻力平衡。

热水网路的供、称为系统的

K值要大,K值的大小5~10W/(m2.℃);不漏水,不漏气,另外应少占房间面积⑶按散热器在系统中

1问)单管:

各层散热器的传双管:

各层作用压力不同。

这样可调⑶计算循环作用压力;2

回水压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

一般有时靠值约为⑵经济⑶安连接((

⑷最不水压图有何作用通过绘制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用以全面的反映热网和热用户的压力状况,并确保使它实现的技术措施。

在运行中通过网路的实际水压图,可以全面的了解整个系统在调节过程中或出现故障时的压力状况从而揭露关键性的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运行。

供热系统运行时对水压有哪些基本要求?

⑴保证热用户有足够资用压力,否则难以克服用户或热力站的阻力,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⑵保证设备不压坏,通常在建筑物最底层散热器的水压最大,故只需要检查最底层压力即可;⑶保证不倒空,在管网设计时,必须检查其水压图的合理性;⑷保证不汽化,即要保证管网中各处的水压均要大于相应水温的饱和压力;⑸保证不吸气,整个管路中任何一点都应比大气压大5mH20。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有哪些?

各考虑何种因素?

计算的基数是什么虑围护结构因太阳照射影响而对围护物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基数是基本耗热量。

耗热量:

考虑主要城市冬季风速在4m/s以下,绝大多数是2~3m/s;基数是基本耗热量。

⑶房高附加耗热量:

考虑室内空气温度的垂直温度梯度;基数是基本耗热量力附加率。

⑷其他附加耗热量。

热水供热系统调节方法根据调节地点不同分为⑴集中调节:

在热源处进行,调节范围大、运行管理方便、易于实施,适用于用户热负荷变化规律相同的系统,中供热系统。

⑵局部调节:

根据调节范围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个别换热站或用户引入口进行,当个别区域用户用热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用户热要求时采用;设备处进行。

修正耗热量:

考⑵风力附加+朝向修正率+风:

在散热⑴朝向如单一供暖热负荷的集⑶个别调节

友情提示:

本文中关于《供热工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供热工程总结:

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