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训练题.docx
《高考第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训练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第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式及训练题
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答题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题模式:
1.明意境:
如,这首诗营造了一副╳╳╳╳(四字短语)样的意境。
2.析词句: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3.点作用: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题模式:
(1)明手法: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析词句:
结合诗句阐释哪儿用了这种手法
(3)点作用: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答题模式:
(1)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词句: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点作用: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答题模式:
(1)释词义: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析词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技巧及素材库★★
(一)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①借古讽今②怀古伤今③借古抒怀
2.咏物诗①托物言志②借物喻人③借物喻理
3.写景诗①写景抒情②情景交融
①田园诗常见主旨:
不满现实 不愿同流合污 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高洁品质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
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②山水诗常见主旨: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
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常见主旨:
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 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 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4.边塞诗和战争诗
常见主旨: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
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
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5.赠别诗和悼亡诗
常见主旨:
①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③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B.壮志难酬之惆怅C.被贬之愤懑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二)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1.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三)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㈠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㈡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常常用到一些赏析类“术语”,平时留心记住,到时可信手拈来★
赏析语言方面:
清新秀丽含义隽永朴实简洁
分析技巧方面:
以动写静乐景写哀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
领悟风格方面:
典雅沉郁豪放雄奇恬淡飘逸
表达效果方面:
引人入胜意境高远出神入化耐人寻味含义无穷余音缭绕
揭示心情方面:
赞美崇敬 依恋闲适 愉快 悲伤 沉郁抑郁 怀乡念远 缠绵 悱恻愤懑无奈
评价构思方面:
跌宕起伏对比鲜明遥相呼应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画龙点睛
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夏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
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
相斟相劝忍分离。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
“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
”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
(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但是语言风格迥异:
前一首风格是,后一首风格是。
(2分)
(2)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也不相同:
前一首主要用方法,后一首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其好处分别是
(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
安置卧具。
②杖屦:
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8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
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①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
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4分)
②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
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两题。
(8分)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⑴本诗题为“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甚佳”二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
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
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
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
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3分)
答:
。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4分)
答:
。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山房:
士大夫的别墅;春事:
春天的景色。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l)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
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1分),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1分);寄寓人事沧桑(1分)、自然永恒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1分)。
(4分)
(2)比喻手法。
(1分)。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1分),忧自己不得重用(1分)。
(3分)(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以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
2、
(1)(4分)离别之前,女子郁闷难过,整天无心描眉梳妆,见到丈夫打点行装,她更是无精打采,愁上心头。
表现了女子对爱人强烈的不舍之情。
然而,女子在饯行时唯恐丈夫伤心,却是竭力控制情绪,强忍泪水,又表现了女子细心和对丈夫的关心。
(答出不舍之情2分,答出细心、关心2分)
(2)(4分)最后两句构思奇特,作者运用了曲笔的手法,故作旷达。
曲折含蓄地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挚哀婉的痛苦别情和不舍的依恋之情,分别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而爱人又不能不走,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的情形或许好受些,。
这两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写得感人肺腑。
(答出表达特点的得2分,答出“曲折含蓄”即可,未必要答出“曲笔”;具体分析2分)。
(考查考生“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第
(1)题侧重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
第
(2)题侧重表达手法的分析鉴赏
)
3、
(1)率真直接,热烈泼辣;清丽优雅,婉媚含蓄;
(2)前一首民歌运用了浪漫想像(或夸张);用典、寓情于景;想像愈奇就愈见其心至纯,其情至深,其志至坚,其爱至贞。
后一首,综合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和典故,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使情感显得含蓄、深沉而纯一,给人以永长的回味
4、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
(3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3个特点即可得3分
)
(2)①以动衬静(或:
以有声写无声)。
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
情景交融)。
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4分。
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
5、
(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2分。
“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
(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2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2分)②写景动静结合。
(1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2分)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2分)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1分)“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2分)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2分)④远景与近景交错。
(1分)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1分)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1分)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2分)[5分。
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得5分。
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6、①答:
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
“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1分);而“猎骑、大将旗”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活(1分)。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
(1分)
②答:
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读全词,从“登台怅望”一语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1分)下阕“飞蓬”句,“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1分);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
(1分)
7、⑴全诗抓住一个“翠”字来写。
前两句写江岸之山。
夹岸青山参差披拂,青翠欲滴。
首句比喻传神:
近山风吹拂动之姿恰与春云的变幻相似,远山雾气阻隔浓淡深浅相间,浅淡似轻烟几痕,有无限媚态。
后两句写翡翠似的江水。
江水因夹岸青山的倒映而绿,在夕阳的余晖下,粼粼的翠光跃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扑来。
这样山水景色,实在是美极!
(3分。
须结合诗句分析,评析山水翠绿和情趣。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⑵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
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
想象丰富,立意新巧。
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
(5分。
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8、
(1)一个身游宦海、倦于仕途,转而心系田园、难舍书琴且满心苦楚难言的封建老吏的形象。
(2)作者用大实话说出自己难以摆脱名缰利索的痛苦,更向世人发出告戒: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为功名所困。
9、
(1)岑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
(2分)
李诗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失望心情。
(2分)
(2)两诗的抒情方式都是含蓄委婉的(答“间接抒情”也对)。
(2分)岑诗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和谐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
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
(2分)
10、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
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