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198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doc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

出自WestWIKI

跳转到:

导航,搜索

目录

[隐藏]

§1数据集名称

§2概况

§3数据集介绍及使用说明

§4数据集整理者

§4.1项目支持

§4.2工作背景

§4.3数据集介绍

§4.3.1GLC2000

§4.3.1.1第一阶段:

气候分层和数据准备

§4.3.1.2第二阶段:

非监督分类和标定

§4.3.1.3第三阶段:

精度评价和成图

§4.3.2IGBPDIS

§4.3.3MODIS

§4.3.4UMd

§4.3.5WESTDC

§4.4数据集属性

§4.5数据读取

§4.6数据限制

§4.7数据引用

§5参考文献

§6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数据中心

数据集名称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介绍

§LandCoverProductsofChina

概况

中国土地覆盖数据集包括5种产品:

1)由GLC2000项目开发的基于SPOT4遥感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GLC2000;2)由IGBP-DIS支持的基于AVHRR遥感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IGBPDIS;3)MODIS土地覆盖数据产品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MODIS;4)由马里兰大学生产的基于AVHRR数据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中国子集,数据名称为UMd;5)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中国2000年1:

10万土地覆盖数据,对其进行合并、矢栅转换(面积最大法),最后得到全国幅1km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数据名称为WESTDC。

数据集介绍及使用说明

数据集整理者

§姓名:

冉有华

§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

§电话:

0086-931-4967259

§电子邮箱:

ranyh@

§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730000

项目支持

1.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课题号:

90502010)

工作背景

全球环境的种种变化日益威胁着人类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

国际组织已经行动起来,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

通过联合国科联(ICSU)、国际社科联(ISSC)的努力,从70年代开始酝酿,到90年代已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科学合作研究行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因为几乎全球变化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的生物圈变化、水圈变化、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变化研究等),都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密切相关。

大尺度土地覆盖分类制图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以及其他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它为全球变化的许多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源,是全球变化模型(如净生产力模型、生态系统新陈代谢模型以及碳循环模型等)的重要输入变量。

大多数全球变化模型都需要以大区域的土地覆盖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支持。

由于土地覆盖数据的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和许多国际组织相继运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如Landsat7、AVHRR、SPOT4VEGETATION、EOS计划的Terra及Aqua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开展了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为主体的区域、洲际和全球尺度的土地覆盖遥感制度研究。

在中国,中国科学院在八五、九五期间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的以遥感手段为主的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开展了全国土地覆盖制图的研究,出产了一批有用的全国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全国1:

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数据集,但因为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没有很好的得到应用,如分类系统不能满足模型的需要、转换不灵活、数据更新困难等,为此,我们主要以2000年1:

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其它数据补充缺少的信息,同时开展分类系统的转换,制备一套新的能满足模型需要分类的数据集。

数据集介绍

GLC2000

GLC2000中国区域土地覆盖数据由全球覆盖数据直接裁剪得到,它的数据说明请参考http:

//www-gvm.jrc.it/glc2000/defaultGLC2000.htm。

其分类系统如下表1:

表1GLC2000的分类系统

编号

名称

含义

1

落叶针叶林

主要被年内季节落叶现象的针叶树覆盖的土地

2

常绿针叶林

主要被常年保持常绿的针叶树覆盖的土地

3

常绿阔叶林

主要被常年保持常绿的阔叶树覆盖的土地,郁闭度>15%,树高>3m

4

落叶阔叶林

主要被有年内季节落叶现象的阔叶树覆盖的土地,郁闭-开放

5

灌丛

木本植被,高度在0.3-5米之间

6

疏林地

由树和草本覆盖,树的覆盖度在5%-10%之间

7

海滨湿地

沿海岸线的规则性被水淹没的灌丛和草本覆盖

8

高山亚高山草地

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寒冷湿润地带的草本覆盖,覆盖度20%-50%

9

草坡草地

中等坡度的山地的草本覆盖,覆盖度在20%-50%之间

10

平原草地

分布在平原上的草地

11

沙漠草地

干旱沙漠地区的草本覆盖,覆盖度在5%-15%之间

12

草原

广阔的半干旱地区的草本覆盖,覆盖度在20-50%

13

城镇

人工建筑物

14

河流

地表由自然或人工河流覆盖

15

湖泊

地表由自然或人工湖泊覆盖

16

沼泽

潮湿平缓地带的周期性被水淹没的草本覆盖

17

冰川

地表常年由冰雪覆盖

18

裸岩

地表由岩石覆盖

19

碎石

地表由岩石矿物覆盖,空地为裸露的土壤

20

沙漠

地表由沙所覆盖

21

农田

被单一或多种农作物覆盖的土地

22

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地

高度在3000米以上的寒冷湿润地带的草本覆盖,覆盖度20%-50%

23

农作物斑块

分布着以农作物为主的斑状土地

24

森林斑块/森林退化

覆盖的主要林种出现退化,森林里出现斑状分布

其分类方法:

GLC2000数据集分类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工作,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

气候分层和数据准备

§气候分区

为了增加对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区别能力,根据中国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按照水分和热量的差异,以干燥度和积温为指标划分分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在水热状况相对一致的同时兼顾区域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分为9个区。

§气候环境指标合成

在众多自然因子中,选用降水、温度和高程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后对各个分区进行权重分析,权重值的确定来自于全国各个地区的41位专家,最后将其加权叠加,与遥感数据一同参与分类。

§SpotVGT数据准备

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方法对全年36旬的NDVI数据进行处理。

HANTS方法就是将离散的点组成连续的曲线,并把曲线视为是由经过每一点多条不同频率正弦、余弦函数曲线的合成,根据具体地区遥感图像的年、月周期性,通过时间—频率域---时间域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达到去云重构的目的。

第二阶段:

非监督分类和标定

对于37个通道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针对每个单元,使用迭代自组织的数据分析算法(IterativeselforganizingDataAnalysisTechniquesAlgorithm)ISODATA算法进行非监督分类。

城镇等人工建筑区采用目视解译的办法。

参考中国植被图,中国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按制定的分类系统对聚类得到的光谱类型进行标定。

第三阶段:

精度评价和成图

将9个区进行合成修边后最终成图验证由欧盟的联合研究中心JRC负责,2004年与国家统计局的2000年统计年鉴进行了面积比较。

图1.TheworkingprocessoftheGLC2000landcoversproducts

IGBPDIS

IGBPDIS数据的制备,采用USGS的方法,利用1992年四月到1992年三月的AVHRR数据开发出1km分辨率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分类系统采取IGBP制定的分类系统,把全球分为17类。

其分类系统如下表2:

表2IGBPDIS的分类系统

编号

名称

含义

1

EvergreenNeedleleafForest(常绿针叶林)

landsdominatedbytreeswithapercentcanopycover>60%andheightexceeding2m.Almostalltreesremaingreenallyear.Canopyisneverwithoutgreenfoliage.

2

EvergreenBroadleafForest(常绿阔叶林)

landsdominatedbytreeswithapercentcanopycover>60%andheightexceeding5mAlmostalltreesremaingreenallyearCanopyisneverwithoutgreenfoliage.

3

DeciduousNeedleleafForest(落叶针叶林)

landsdominatedbytreeswithapercentcanopycover>60%andheightexceeding2m.Consistsofseasonalneedleleaftreecommunitieswithanannualcycleofleaf-onandleaf-offperiods.

4

DeciduousBroadleafForest(落叶阔叶林)

landsdominatedbytreeswithapercentcanopycover>60%andheightexceeding2m.Consistsofseasonalbroadleaftreecommunitieswithanannualcycleofleaf-onandleaf-offperiods.

5

MixedForest(混交林)

landsdominatedbytreeswithapercentcanopycover>60%andheightexceeding2m.Consistsoftreecommunitieswithinterspersedmixturesormosaicsoftheotherfourforestcovertypes.Noneoftheforesttypesexceeds60%ofthelandscape.

6

ClosedShrublands(郁闭灌丛)

Landswithwoodyvegetationlessthan2mtallandwithshrub-canopycover>60%.Theshrubfoliagecanbe,eitherevergreenordeciduous.

7

OpenShrublands(稀疏灌丛)

Landswithwoody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