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61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6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4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出土的写有法律条文的秦简。

秦李斯《泰山刻石》曰: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两则材料反映秦朝

A.法律严酷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重儒尊法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秦简”可知秦国制定法律;“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大意是指推动国家运转,使各行各业协调发展,现在都有法律依据了,故可知秦朝以法治国,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法律严酷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强调秦朝以法治国而非提倡无为而治,排除B;秦朝焚书坑儒,排除D。

所以选C

点睛:

抓住题眼“秦简”和理解材料“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的意思,即可知道秦朝以法律治国。

2.针对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妙计,它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这个妙计是

A.郡县制B.“推恩令”

C.诛晁错D.清君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推恩令的主张,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王国越分越小,列候分得土地,拥护中央,中央集权加强,B正确。

郡县制与材料诸侯国矛盾,排除A;汉景帝时期,诸侯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缓和诸侯国叛乱的形势而诛晁错,与材料汉武帝无关,排除CD。

所以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主父偃的妙计”,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推恩令。

3.元朝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它反映了元朝设置行省的直接目的是

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消除割据隐患,加强军事控制D.创设行政机构,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军事控制”即消除割据隐患,加强军事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割官员权力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拓宽选官渠道的相关信息,排除B;D项创设行政机构与材料“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矛盾,排除。

所以选C

4.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作用叙述,符合其观点的是

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故ACD都是科举制的作用,但符合材料“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的只有C项,排除AD。

B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说法错误,排除。

所以选C

5.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书省统领百官,地位高、拥有行政权,权力大,故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相权较大,威胁皇权,排除C、A项正确;B项分割相权与材料“中书省总领百官”矛盾,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三权分立制约皇权,排除D。

所以选A

6.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

“内阁”是

①内侍机构

②君主专制产物

③决策机构

④制约皇权工具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是内侍机构,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

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故排除③④,排除BCD,所以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根据题眼“内阁制”,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7.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

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B.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C.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D.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梭伦改革种解负令,一方面有效地防止了贵族兼并土地,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另一方面,雅典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故排除AD,C正确。

梭伦改革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但不是材料中所述的主要目的,排除B。

所以选C

8.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审视这些法典,认为这些旧有法典具有无法掩蔽的基本缺陷。

为了他的帝业,他要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

为此,他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将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D.将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查士丁尼为人们提供一种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是指整理汇编了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排除A;万民法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主,材料无法体现查士丁尼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将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排除BD。

所以选C

9.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依据英国的政治体制,卡梅伦内阁成员

A.全体辞职B.由女王决定去留

C.继续履职D.由议会裁定去留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内阁成员也要全体辞职,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排除C、A项正确;B项由女王决定去留说法错误,女王无实权,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所以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卡梅伦内阁成员怎样做”,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首相与内阁成员在政治上共进退。

10.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两大政党是

A.自由党工党B.保守党自由党

C.民主党自由党D.民主党共和党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共和政体中两大政党是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BC,所以选D。

点睛:

本题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美国的两党制是民主党和共和党。

11.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这表明

A.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留下浓厚封建专制残余D.君主制度仍有强大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A项正确;1794年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排除B;法国大革命暴风骤雨般地冲击封建制度,废除了君主专制,排除CD。

所以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尤其注意英美法德四国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的特点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命题与其他专题链接进行考查,且有增加的趋势。

解决本题关键是识记“1875年宪法的内容”。

12.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

这说明清统治者

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看重把“割”香港岛给英国换成“赏借”香港岛给英国,反映了清政府对国家主权意识的淡薄,B项正确;材料无法清统治者黑暗腐败投降卖国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关于丢失香港意义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用“礼”维护国家主权,排除D。

所以选B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说:

“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

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这说明李鸿章

A.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B.认为外国人进入中国意在刺探情报

C.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D.互市对经济发展有利不能轻易偏废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认为派遣对外使节可以加强对外交往,了解各国情况,办理对外交涉,有利于改变闭关自守的状况,说明李鸿章接受外国公使进京的近代外交方式,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中李鸿章的建议矛盾,排除;C项希望战争时期与敌国进行谈判斗争与材料中目的不符,排除;D项片面反映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材料中李鸿章的建议,排除。

所以选A

14.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项正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都与割占台湾无关,排除ABC。

所以选D

点睛:

本题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题关键是涉及“割辽东半岛、台湾”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可知是《马关条约》。

15.“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驱逐满人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C

点睛:

本题关键是理解题眼“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等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最终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上说: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

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

”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继续进行革命B.加强政治统一

C.各省放弃独立D.实行民族自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可知孙中山认为各省独立后应该联合服从中央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继续进行革命的信息,主张服从中央统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实行民族自治的信息,服从中央统治,排除D。

所以选B

17.“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为此,五四运动提出了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D.“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等大国操纵会议,把原本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A项正确。

“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提出的,排除B。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不断侵略中国的背景提出,排除C。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提出“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排除D。

所以选A

点睛: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解决本题关键是掌握五四运动是提出的口号是什么,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答案。

18.第一次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力量完成了第一次整合,对参与其中的三方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国民党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政权

②共产党一跃成为一个拥有五万七千党员和数百万信众的大党

③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人对苏俄产生了向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开展国民大革命运动,国民大革命中,中共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③错误,排除ACD,所以选D。

19.“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A.《沁园春•长沙》B.《清平乐•六盘山》

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通过这首词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排除ABD,所以选C。

20.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八七”会议召开B.遵义会议召开

C.中央红军到达陕北D.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师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D项正确;“八七”会议是1927年召开,排除A;遵义会议于1935年召开,排除B;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排除C。

所以选D

21.《新中华报》发文称“蒋氏的谈话,指出了团结的深切意义,承认了共产党人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一文章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国民大革命开始

C.抗战的全面爆发D.重庆谈判启动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C项正确;A项国民党一大召开是1924年,排除;B项国民大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B;D项重庆谈判于1945年开始,排除。

所以选C

22.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并难能可贵的是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这段史料叙述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可知是平津战役,C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排除A;淮海战役发生在华东和中原地区,排除B;渡江战役攻克南京,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排除D。

所以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两个关键是“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平津战役。

23.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

《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主要条件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B.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

C.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D.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故《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是D,排除A。

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共产党宣言》提供理论基础,不是主要条件,排除B;C项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是《共产党宣言》出现的主要条件,排除。

所以选D

24.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战败情势下的城市自治,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很高的地位,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今天很多法国人对这一事件还是肯定的,他们肯定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尝试B.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

C.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大团结D.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是民族与阶级矛盾激化下的城市起义,其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故可知今天很多法国人仍然肯定他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尝试,排除D、A项正确;B项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不是当今天法国人肯定巴黎公社的原因,排除;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大团结不是当今天法国人肯定巴黎公社的原因,排除C。

所以选A。

25.考茨基等人指责列宁,他们把十月革命比喻为一个怀孕的妇女,想通过“疯狂万分地猛跳”“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断言“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据此判断,考茨基等人认为十月革命

A.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B.创立了城市中心的革命新道路

C.实践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D.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考茨基认为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婴儿,是活不成的,指责列宁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的俄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故他认为十月革命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项正确;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使落后的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ABC。

所以选D

26.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

这一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提出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说明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而协商这一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事宜,排除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1956年提出,排除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排除D。

所以选B

2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的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荡,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为此,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在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排除ACD,所以选B。

28.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江丙坤表示,“九二共识”不仅是两岸和平的基础,也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

台湾同胞应该深刻认识到‘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共同为两岸和平做出贡献。

“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认同社会主义制度

C.承诺实现和平统一D.认可“一国两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A项正确;“九二共识”没有涉及台湾方面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九二共识”没有涉及承诺实现和平统一、认可“一国两制”,排除CD。

所以选A

29.下图为“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它反映的国际政治格局是

A.雅尔塔体系B.两极格局

C.多极化格局D.“一超多强”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可知,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B项正确;雅尔塔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超出图片范围,排除A;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非格局,排除C;“一超多强”与图片苏联矛盾,排除D。

所以选B

点睛:

此题是直观性图片型选择题,通过识图获取相关信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和华沙条约组织成语”,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两极格局。

30.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一声明的实践结果是

A.遭到德国的强烈反对B.不了了之

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D.推动了东西方的缓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的联合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A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是推动法德关系缓和而不是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排除D。

所以选C

31.“冷战”开始后,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是

A.德国B.奥地利

C.朝鲜D.越南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排除B、A正确;“冷战”中的“热战”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冷战”扩大到亚洲,排除CD,所以选A

32.有人说,世界的国际关系从东西方冲突的向心力中释放出离心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多头政治和多极化。

这一说法提出的时代背景是

A.二战结束B.“冷战”形成

C.美苏争霸出现D.“冷战”结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级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联合、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振兴等冲击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故排除ACD,所以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6分)

注意事项:

本卷共三小题,共36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鄙之地称为郡,两者无统属关系”,可见郡在国之地位甚至不如县,故文献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后世随着经济的发展,边境郡地逐渐繁荣,其下遂开始置县,以郡统县的制度慢慢就形成了,秦一统六国之后“海内为郡县”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战国至秦朝郡县制的演变?

材料二:

父亲要降低到和儿子相等的地位并且怕他们,而儿子和他们的父亲平起平坐……老师害怕他们的学生,还要哄着他们,学生轻视他们的师长……我们尤其不能忘记的是,男女之间也有着自由和平等的关系……民众对权威已经很不耐烦了,只要稍加约束就会大发雷霆……任何事物极端地扩大,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柏拉图《理想国》

(2)依据材料三,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柏拉图这一态度

材料三:

罗马法从它最初颁布十二表法的时候,就已经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