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9558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整体+动态)、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分析组成地球表层系统各要素的特征,以及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分析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规律,探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途径。

(3)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并分析各级区划单位的特征、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趋向。

(4)参与对某一地域各种自然资源的评价、开发,探寻减轻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的途径。

(5)观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控制模式,探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合理方式和有效途径。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1、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性:

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4、系统性:

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

 

第二章地球系统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形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使它能够吸附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面方向及地理坐标的确定

2、昼夜交替及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分配

3、沿地表运动物体的偏移

4、地球形状的形成与弹性变形产生

5、产生了地方时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

2、昼夜长短变化(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4、形成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1、整体性;2、层次性;3、节律性;4、开放性;5、稳定性;6、均一性

大气圈:

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由地表往上可分为五个次级圈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扩散层(散逸层)

生物圈:

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第三章地球演化

地层:

岩石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层状和非层状的岩石的总称。

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地质年代: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

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

如果一个地区沉积岩没有受到扰动,先沉积的是较老的岩层,后沉积的是较新的岩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

2、生物地层学法

3、岩石地层学法

4、构造地层学法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半衰期:

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第四章岩石圈系统

砂岩

石灰岩

花岗岩

矿物:

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的矿物3000多种。

矿物的四种形成方式:

升华、结晶、凝固、重结晶

矿物主要物理性质:

1、颜色;2、条痕;3、光泽;4、透明度;

5、解理:

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解理面的性质

断口:

矿物受外力作用不规则破裂并产生凹凸不平的形状叫断口,贝壳状断口、不平坦断口、裂木状断口、梯状破裂断口等。

6、硬度;7、韧性

岩石:

自然(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有其他岩石碎屑所组成的集合体。

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

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岩浆岩:

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

分为两类:

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若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若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喷出岩构造:

气孔状、流纹状、杏仁状

玄武岩、安山岩:

喷出岩

花岗岩:

深成岩

变质岩:

原岩在地壳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3种变质作用:

1、动力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使原岩破碎、变形及一定程度的重结晶。

如构造角砾岩、碎裂岩。

2、接触热变质作用(局部):

发生于侵入体与周围岩接触带,围岩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脱水、脱碳,形成变晶结构与新矿物。

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3、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发生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其实质是高温下岩浆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与热液通过与围岩的交代作用使后者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如矽卡岩。

岩石的相互转化:

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又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

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结就会变为火成岩;

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

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构造运动,根据运动方向可分为:

1、水平运动:

岩石圈物质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运动。

作用形式:

水平挤压或引张力;

作用结果:

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又叫造山运动。

2、垂直运动:

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作用结果:

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凹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又称为造陆运动。

褶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原因)在岩层的褶皱过程中,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形成节理,因而侵蚀破坏较快,从而形成谷地,称为背斜谷。

相反,向斜核部因为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致密,故侵蚀较慢,形成向斜山。

这种内部构造与外部起伏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

仅次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第二大地震带。

3、大洋海岭(大洋中脊)地震带

方山地貌:

在水平岩层地区,如果地壳大面积上升,可形成构造高原和构造台地,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后,可形成面积大小不一彼此孤立的高地,称为方山。

规模较小的叫桌状山。

特征:

Ø顶部常由坚硬岩层组成,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

Ø坡折线明显。

典型方山地貌——丹霞地貌:

定义:

在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水平岩层或单斜构造地区,经流水沿垂直节理强烈侵蚀后,造成陡崖和峡谷,峡谷与峡谷之间常形成孤立的石峰、石柱或城堡状的地貌形态。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

单斜构造地貌:

单斜岩层形成的山地,在地貌形态上常表现为单面山(5~35°)和猪背岭。

两坡不对称的为单面山。

 

第五章大气圈系统

第一节大气的能量基础

干洁空气:

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

主要成分是氮(N2)、氧(O2)、氩(Ar)。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对流层基本特征: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基本特征:

随着高度的增加,起初不变或变化极小;至30公里高度以上时,由于臭氧含量多,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因此升温很快。

现代民用航空飞机可在平流层内飞行。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选择性)

2、散射作用

3、反射作用

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

热赤道:

由于赤道带多云,太阳辐射削弱较多,故有效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在赤道,而大致在10°N附近。

气候学上称这一区域为“热赤道”。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属长波辐射。

大气窗口:

地面辐射绝大部分(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波长8.4—12㎛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逃逸到宇宙空间,所以称此波段为“大气窗口”。

干绝热过程:

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进行垂直运动时,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只因体积膨胀(或收缩)做功引起内能增减和温度变化的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

(无水相变化,无热量交换)

干绝热直减率rd:

1℃/100米。

湿绝热过程:

饱和湿空气做垂直运动时的绝热变化过程,称为湿绝热过程。

湿绝热直减率显然要小于1℃/100m。

气温的水平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产生逆温的原因:

1、辐射逆温

2、平流逆温

3、下沉逆温

4、锋面逆温

5、地形逆温

第二节大气的运动

季风: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我国季风的特点及影响

1、位于东亚著名季风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2、夏季风的强弱、迟早,对我国东部降雨有很大影响:

夏季风强,华北多雨,中南干旱;夏季风弱,华北干旱,华中洪涝;

3、印度洋上的夏季风影响我国的云南省、四川南部、西藏东南等地区(行星季风)。

4、雨热同季。

焚风:

当流经山地的湿润气流受到山地阻挡时,被迫沿坡绝热爬升,这时按照干绝热递减率(空气尚未饱和)降温。

当达到水汽凝结高度时,形成云,此后按照湿绝热递减率(空气饱和)降温,逐渐形成降水,空气继续沿坡上升,降水也不断发生。

当越过山顶以后,空气沿坡下沉增温,水汽含量大为减少,按照干绝热递减率下沉压缩升温。

由于干绝热递减率比湿绝热递减率大,过山后的空气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空气的温度要高得多,湿度也小得多,形成了沿着背风坡向下吹的既热且干的风,称为焚风。

第三节大气降水

露点: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大气降水按降水的成因(气流上升特点)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等。

全球降水地理分布分为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和极地少雨带四个基本降水带。

第四节天气系统

影响我国的气团(武汉)

锋:

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狭窄的交界面。

分类:

暖锋、冷锋(快行和慢行)、准静止锋、锢囚锋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天气:

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天气:

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分类:

慢速冷锋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快速冷锋出现狂风暴雨、大风或沙暴、寒潮。

准静止锋天气: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

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如梅雨天气)

热带气旋:

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大型气旋性空气涡旋。

这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系统。

我国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

热带气旋形成的条件:

①广阔的高温洋面;②合适的纬度。

副高(怎么形成哪个地方特点对应天气移动规律)

副高:

暖性反气旋,又称暖高压或副热带高压。

形成:

副高处于低纬环流和中纬环流的汇合带上,由对流层中上层气流辐合聚积下沉至地表形成。

特点:

副高的强度和规模在北半球夏季增强增大,冬季则减弱缩小,位置南移东退。

分布:

常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沿纬度分布这种高压系统,并受海陆分布影响断裂成若干个具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

它们主要位于海洋上,常年存在。

天气:

由于副高内部盛行下沉辐散气流,天气以晴朗少云、微风炎热为主。

在高压北部、西北部边缘因与西风带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低压槽)交界多形成阴雨天气。

而高压南侧是东风气流,晴朗少云,低层湿度大而闷热,但有热带气旋天气系统活动时可能会产生大范围暴雨带和中小范围雷阵雨及大风天气。

高压东部受北来气流影响形成厚逆温层,出现少云干燥多雾天气。

影响:

副高占据广大空间,稳定少动,是副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大型天气系统。

它的存在和活动,不仅对低、中纬度地区间水汽、热量的输送与交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高纬度地区环流系统的演变也有重大影响。

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脊,常伸入我国大陆,对我国夏季的天气产生重大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西太平洋副高:

是向我国大陆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它的位置、强度的变动对中国的雨季、暴雨、旱涝和热带气旋路径等都有很大影响。

我国降水的水汽来源:

一部分主要依靠西南气流从印度洋输送。

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西太平洋副高随季节转暖北上与中纬度南下冷空气相遇后易形成气旋和锋面,产生大范围的阴雨和暴雨天气。

因而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一致,通常降水带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

移动规律:

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

每年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逐渐增强;从夏到冬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

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移动(正常年份):

冬季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随季节转暖缓慢向北移动;

2-5月,副高脊线稳定在18°-20°N附近,雨带主要位于华南;

约6月中旬第一次北跳跃过20°N,并在20°N~25°N间徘徊,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霉雨);

7月中旬第二次北跳并在25°N~30°N之间摆动,雨带移至黄河流域,江淮流域则转受副高中心控制,进入天气酷热少雨的伏旱期;

7月底至8月初副高脊线跳过30°N,抵最北位置,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9月后随西太平洋副高减弱,脊线自北向南退去,雨带也相应南移。

9月上旬第一次跳回至25°N附近;

10月上旬再次回跳至20°N以南地区,结束为期一年的南北移动。

副高的这种季节性移动,常常是北进时持续时间长,速度较缓慢,而南撤时却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除了季节性变动外,还有较复杂的非季节性短期变动。

在副高北进的季节里,可出现短暂的南退,南退中也有短期的北进,而且北进常常同西伸相结合,南退又常常与东撤相结合。

这种非季节性变动大多是受副高周围天气系统活动的影响引起。

梅雨概念

梅雨:

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我国的江淮流域、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的西部和中部,常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

由于这段时间正是梅子成熟季节,所以把这一雨期称为“梅雨”。

副高的“异常”活动与梅雨天气

由于副高势力强弱每年不同和向北推进的速度快慢有别,使降水带稳定在江淮一带的时间长短有很大差别。

v若副高过强,江淮一带无梅雨降水带,便会形成空梅天气,而受单一副高控制的长江中下游等江淮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干旱天气现象(如1978年,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紧接着又第二次北跳,形成了那年的空梅,造成江淮流域干旱)。

v若副高势力过弱,准静止锋停滞或缓慢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因降水带控制时间过长而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如1998年)。

副高过强或过弱只是个别现象,一般均为正常。

当它的活动“异常”时,就将造成中国反常的天气。

这便是我国经常出现“北旱南涝”和“北涝南旱”的主要原因。

第五节气候的形成及分异规律

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2)地面状况:

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双重性质):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地影响气候;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概念、形成、简单的图、天气影响、对我国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用来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形成:

在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向信风盛行。

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西太平洋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

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离岸漂流,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水上翻,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

上翻的冷海水营养盐比较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

鱼类的繁盛又导致以鱼为食鸟类繁多。

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低,水温低于气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宜发展,降雨偏少,气候偏干;而赤道西太平洋地区由于海水温度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运动强烈,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当东向信风异常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水上翻异常强烈,降水异常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多,即所谓的拉尼娜事件。

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减弱,西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

下层海水不再上涌,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

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即所谓的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

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2)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

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3)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4)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

瓦克环流:

由于赤道太平洋地区存在大尺度东西向热力不均,正常年份西暖东冷,海平面气压梯度向西,气流向西流动,到达温暖的西太平洋,并在那里得到充沛的水汽供应,被加热变成湿热上升气流,当它上升到对流层上层之后,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向东,因而折向东流去,最后在南美洲以西洋面下沉,形成东西向的闭合热力环流圈。

热源地区空气上升流到热汇地区下沉,地面吹东风,高空吹西风,称瓦克环流。

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形、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纬度因素决定了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而海陆、地形及海拔高度等则成为气温非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因素。

全球从赤道到极地依次分为热带、副热带、温带、副寒带和寒带五个基本热量带。

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是决定气候分异的基本依据。

由于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了全球的气候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具体体现在各气候带气候型的分布上。

气候的地带性:

由于太阳辐射造成的热力差异,地球上形成了沿纬圈分布的多个热量带。

因此,热力地带性导致了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纬度地带性。

根据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地球表面可分成纬向的五个基本气候带:

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习惯上又将温带划分出亚热带和亚寒带,这完全与全球的热量带一致。

形成因素:

气候的地带性是在热力分异的基础上形成的。

尽管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在每个气候带内还可划分出若干的气候型,但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气候分布图上,降水的纬向地带性规律依然清晰可见: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与极地少雨带。

(温度定带,降水定型)

气候的非地带性:

海陆分异、大气环流、地形起伏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规律,使气候呈现了一定的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的特征。

其中,海陆分异是气候非地带性产生的最重要因素。

(1)干湿度分带性

由于海陆分异,使得同一纬度带内产生了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分异:

沿海地区常形成海洋性气候,由沿海向内陆去,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2)垂直地带性

高耸庞大的山系对气候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方面,高大的山地阻碍了气流的运动,成为气流运动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地周围地区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高大山体本身在不同高度上,气温和降水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水热特征,导致山地气候呈垂直方向的变化,即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形成了特殊的气候类型——高山气候。

垂直气候带谱主要取决于山地高度以及所处纬度。

地处赤道地区足够高的高山具有最完整、最复杂的垂直带谱,从热带雨林带依次过渡为永久积雪带。

高纬度苔原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为简单,仅有苔原带和永久积雪带。

第六章水圈系统

水的作用:

1、水是全球热量交换的载体

地球辐射差额在35°S—35°N为正,其他为负,但全球的温度能维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高低纬之间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交换热量,而水分则是主要的载体。

2、水是塑造地貌的主要外营力

内力作用形成宏地貌,而外力作用(主要是水)对宏地貌进行“雕刻”,形成微地貌。

水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

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

类型(按成因):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暖流:

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高的洋流。

从暖区流向冷区、低纬度流向高纬的洋流称为暖流。

寒流:

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低的洋流。

从冷区流向暖区、高纬度流向低纬的洋流称为寒流。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3、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径流形成的基本过程:

1、产流阶段

当降雨满足了植物截留、洼地蓄水和表层土壤储存后,后续降雨强度又超过下渗强度、其超过下渗强度的雨量,降到地面以后,开始沿地表坡面流动称为坡面漫流,是产流的开始。

如果雨量继续增大,漫流的范围也就增大,形成全面漫流,这种超渗雨沿坡面流动注入河槽,称为坡面径流。

地面漫流的过程,即为产流阶段。

2、汇流阶段

降雨产生的径流,沿坡面漫流汇集到附近的河网后,顺河槽向下游流动,最后全部流经流域出口断面,形成河网汇流。

河槽调蓄作用:

涨水过程中,河水补给地下水,此外河网本身可以滞蓄一部分水量。

因此,对同一时刻而言,出水断面以上坡面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然大于通过出口断面的水量;而在落水过程中,与此相反,即出口断面以上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小于出口断面的水量。

这种现象称为河槽调蓄作用。

海洋分类:

洋、海、海湾、海峡。

海洋形态结构:

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三个单元。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海洋本身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2、海洋借助自己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自然现象;

3、海洋中运动着的水体-洋流与气候的关系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