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517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docx

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的课题徐应功负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研究报告

湖北省2012-2013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

(课题编号:

Z2012B002)

 

研究报告

执笔:

徐应功、张华

 

承担单位:

湖北省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

课题负责人:

徐应功

课题组成员:

第一组:

徐应功、陈全超、龚文华、曹鸿霞

第二组:

卿美昌、孟吉国、续雪瑾

第三组:

郑勇、杨小敏、唐龙军

第四组:

张保来、张磊、韩必山

第五组:

陈克德、张华、陈中林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

课题(课题编号:

Z2012B002)研究报告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

课题(课题编号:

Z2012B002)

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究了中职学生德育评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在原有中职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促使学生的内涵水平在德育评价中得到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德育评价的理论有深层次的认识:

德育评价是对德育工作成效的检验,它能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有机统一起来。

德育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检验德育实践效果,提高德育有效性,确定德育目标并发动全员育人的有效手段。

中职学校德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并把德育评价作为整体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中职生德育评价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上世纪与21世纪之初比较,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校规模都有了很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然而,中职教育要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必须提高其发展的内涵水平。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始终处于首位。

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别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归结到德育评价的实践与渗透。

回顾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中职教育性质的质疑,对现代中职教育意义的诟病,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培养目标的模糊,尤其是德育目标,以及由此引起的中职生“两低”问题。

因此,探索中职德育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建构适应中职教育德育考核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

“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还指出:

“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

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

然而,不少中职学校制定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领域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制定的学生德育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没有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本身的特点,评价标准对评价目的的体现也不够,多数是笼统的、抽象的、不具体的、不全面的、可操作性较差;德育评价的方式不科学不具体。

归纳起来主要是,学校制定的德育评价标准偏离德育内容,德育评价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评价的维度缺乏多元化,从而导致了德育评价的功能失调。

因此,本课题试图以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为基础,立足于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当代中职生,通过对中职生德育考核评价标准的研究及当前对中职生德育评价的现状分析,确立以科学合理的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的德育教育理念,研究学生德育评价的内容、途径、方法以及相关的保障要求,探索应用和推广适应中职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促进中职生的内涵水平不断地得到发展。

二、中职生德育评价的科学内涵

爱因斯坦认为:

“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动物,而不像一和谐发展的人。

”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德育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上一环节德育与进行下一环节德育的桥梁。

德育,这里所说的德育是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评价,从本质上说,评价是一种对价值的认识与判断的实践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众多教育家和学者对评价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美国学者格朗兰德的表述最为简炼,即:

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

评价标准,是指相对于评价准则所规定的方面,所确定的优良程度的要求,它是事物质变过程中量的规定性.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方案的核心部分,是人们价值认识的反映,它表明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具有引导教师向何处努力的作用。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并体现《德育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和结合学校实际的德育评价渗透的目标需要。

中职生的德育评价,是指对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综合素质提升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德育评价不仅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一步加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中职生的德育考核评价,可以实现有效的科学反馈,对学校德育过程和效果进行科学的衡量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德育考核评价,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大纲》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

因此,通过对中职生的德育考核评价标准研究,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并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

通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学生技能素质为先、德育教育素质为首、服务意识素质为基础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有利于把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落到实处。

而这种考核的评价标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德育目标、巩固德育效果,起着很好的作用,为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

三、中职学校德育考核评价的现状调查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优化教育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手段”。

由此看来,德育评价在功能上也是以教育性为归宿的。

学校德育评价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德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师生的再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

同时,成功的德育评价不仅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德育建设,而且也会增加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课题组从2012年4月开始,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的现状与实施途径展开深入研究,并于2013年3月21日、3月29日、4月9日分别对老河口、南漳、襄阳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读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收集数据,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

此次调查共发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50份,其中学生调查问卷100份,男女生比例为3:

1;教师调查问卷150份,男女教师的比例为5:

1,从年龄上看,两头小中间大。

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校德育考核评价的现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不力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队伍是中职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具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中职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对150名教师的调查中显示,教师的的整体结构为:

30岁以下的教师占25%,31~40岁之间的占46%,41~50岁之间占20%,51岁以上的占8%;男教师占42%,女教师占58%;高级职称占31%,中级职称占47%,初级职称占16%,其他占6%,其中从事德育管理工作的年轻教师占65%,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从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管理中却是少数。

调查中还显示,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承担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薄弱,达到调查中的11%的缺口;更不用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态度,竟然有25%不愿意;至于团队组织、学生社团就形同虚设。

(二)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堪忧

当前,大多数中职生仍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或者是根本就不参加中考的部分应届生,或是往届生。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学习不用心,混日子,适应不了职业学校那种自律式的管理模式,造成难沟通、难管理。

又因中职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社会经验欠缺,造成了中职生就业难;再者,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所学非所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还存在偏见等,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艰巨。

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其综合素质的调查显示图表如下。

从以上学生思想道德的28种评价的内容与评价层次的拆线关系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一般都是较差高于较好,很好与很差接近或持平。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标准不科学

研究发现,不少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规划方面,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德育考核往往流于形式。

如对德育效果的评价往往是笼统不实的,单一片面的。

大多局限于考察活动开展了多少、声势如何、外界影响多大、设备是否完善、所获奖项怎样等等,中职德育课年年都上,但上与不上、上的好与坏缺乏过程评价;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道德素质以及学生内涵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评价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和测评方法,对学生操行成绩的考核只是看活动是否参加,是否循规蹈矩,给老师的印象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也使部分学生对德育产生极大的反感。

本课题组在座谈走访中发现:

在运用德育课堂的评价、德育主体的评价、德育结果导向的评价等方式中,认为德育课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主要看考试分数的人数比例占17.5%,日常行为的人数比例占36.5%,“学习过程”的人数比例占31%,三个方面结合的人数比例占15%。

而现在对德育的评价主要是“考试分数”占70%,“日常行为”占11%,“学习过程”占7%,“三者结合”占9%,不表态有3%。

这说明学生对德育评价的要求与现实的评价标准相差甚大。

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

1.德育评价主体单一

中职学校当前的德育评价,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

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从而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德育评价方法单调

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的重要价值,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

第一,评价程序的公式化。

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

而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

第二,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

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德育评语“描述式”,仍表现为一种简单的趋势。

第三,评价的手段陈旧化。

有不少德育工作者,在评价的手段应用上选用传统的德育评价手段而忽视了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

第四,评价方法的简单化。

班主任或辅导员或课任老师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在德育评价过程中只注重他评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3.德育评价内容片面

虽然有些中职学校,尽管,将“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良知、情操、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真正能说出其个性的,恐怕并不多。

这就导致了德育评价内容的片面性,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考核手段的单一性,缺乏多元性,评价者只注重德育课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实践操作和劳动技能等全面素质的发展。

长此以往,德育评价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种种不合理的弊端。

4.德育评价的导向不明晰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现代职业人为目标的主阵地,德育评价目标应该主要凸显现代职业人必备的基础素质要求,如思想品德、综合技能、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等。

与普通中学及其他相当学历教育的学校相比,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有明显的差异,在法规意识、文明素养、行为自律等方面尤为突出。

因此,建立既要体现国家、社会对青少年成人成才的意志,更要突出受教育群体内在的基础素质和德育目标层次要求的评价体系,是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价目标指向的内在要求。

课题组在座谈中发现,有不少中职学校德育评价的指标体系因保留了过多的传统教育观念的痕迹,在目标定位上,追求的是人格的完美和品行的完善,在导向上显得“高、空、大”,同时,尚未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导向上缺少针对性和适用性。

5.德育评价效果落实弱化

德育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以及为德育对象提出符合个体发展的德育目标。

这就要求根据教育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建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具体的德育目标体系。

然而,不少职业学校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地把中职德育目标定位在太理想化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它。

这必将弱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德育培养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本次调查中:

对于回答您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时,很好的占11%,比较好的占25%,一般的占54%,比较差的占6%,很差的占4%。

四、中职学校德育考核评价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近几年,人们对齐抓共管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呼声较高,也做了一番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氛围,雷声大,过场多。

对职业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控;用人单位过多地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录用技能水平高的职校毕业生,虽然也提出某些方面“德”的要求,但对职校德育工作确切达到什么目标没有具体的要求,劳务市场的用工状况,使得他们不热心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关注学校的德育活动,很少参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的制订。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1.在德育目标的定位层面上,德育内容不能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特色,德育目标定位过高,与学生思想实际相差较大,德育工作重心定位较高,不符合学生品德内化规律,德育过程科学化程度不高。

2.在德育工作认识的层面上,一是缺乏主动性,不能超前引导,只能“亡羊补牢”。

在内容方面,如:

网络道德、环境道德等教育,还未能反映到德育课中。

二是缺乏开放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困惑迷茫。

3.在德育考核评价的层面上,一是重知识评价,轻实际表现,造成学生人格缺陷。

单纯理论考试很难准确反映学生品德的优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知”和“行”分离。

二是德育教育评价观念和方式落后,德育考核评价的方法陈旧化、单一化。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多采用陈旧方法,就是责之、禁之、压之多,而导之、引之少,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多以说教为主,方法比较僵化,德育效果也就不明显,有时只起到了扬汤止沸的作用,不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和践行,也不能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得以提升。

4.在德育教师队伍的层面上,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

德育教师和任课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老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导和教育。

这就形成一种情况:

熟知学生问题的人没有系统讲德育理论,系统讲德育理论的人却不一定熟知学生问题。

所以,尽管各个学校都强调德育工作要多管齐下,但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五、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职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

任何形式的学生德育评价,总是与一定的德育目标相联系的,并以德育目标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德育目标不仅规定和制约了学生德育评价计划的内容,而且还为德育评价规定了总体标准,使德育评价标准有了依据。

德育目标、德育活动与德育评价形成德育过程的三角关系;德育目标既是德育活动的指南、出发点,又是德育评价的主要依据;德育活动既为德育评价提供了内容样本,又丰富和充实了德育目标;德育评价既可以判断德育目标的正确性、可行性以及实现的程度,也能对德育活动提供反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

因此,只有对中职学校的德育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和正确的遵循,才能建立起科学、客观和有效的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德育目标,从结构上可以理解为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和心理品质教育目标五个方面。

即政治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对民族、阶级、国家、政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立场、情感、态度的目标;思想教育目标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民主与法制教育目标和纪律教育目标;心理品质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健全人格和良好素质的教育目标。

虽然各自都有其特定而具体的内容,实际上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的、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整体。

(二)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评价内容的确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所以,评价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以本大纲为依据。

评价由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品德评定两方面组成。

1.学校德育工作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

学校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校长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评估工作中应注意听取学生、用人单位的意见。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课教学质量、班级德育工作、部门及教师育人质量的考核评比,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

评价与创建相结合。

通过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和评选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等活动,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对成绩突出的学校、班级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2.学生品德评定

 对学生品德的评定,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德育目标,并结合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品德要求,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与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由学校制定具体测评办法,并组织测评工作。

对学生的品德测评,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教育性、民主性等原则。

中职学生德育评价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状况的综合评价,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多元性。

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果评价,更要有对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的评价。

(三)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调查显示,不少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教师仍然处于唯一权威的评价主体地位,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完全由班主任或教师决定。

但由于师生交往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全方位地去评价每一位中职生,如果中职生自己、其他同学以及中职学生家长等与中职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人都参与评价,形成学校、教师、学生(自己)、家长、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得评价会更真实有效。

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开展学习者、教师、学校、用人单位各方面参与的对学生素质提升的评价活动,运用多种灵活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使中等职业学校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四)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评价对学生自己的要求

首先,是自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形成,就会顽强地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旦有所改变,就觉得很不舒服。

有了好的习惯,好的品质就来了。

有了好的品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来了,社会就有好的命运了。

因此,自我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主要是习惯方面的管理。

其次,是要增强社会的责任感。

中职生在校学习阶段是其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关系到人、企业、社会、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要求中职生所具有的责任就是敢于担当。

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中职生学会做人的基点。

(五)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评价对教师要求

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评价中是主导者,对学生的评价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德育评价中要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德育形成的评价者和激励者,学生德育问题的诊断者和心理辅导者。

因此就要求中职教师:

首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理论水平。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摇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其次是示范性。

教师不仅要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武装学生头脑,而且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师的世界观、言谈举止、治学态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时时检点自己,事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三,中职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任何一个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不能说是哪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绝不是仅靠某个教师的教育就能达到目的,而是教师集体协作劳动的结果。

要充分肯定教师个人的成绩,激励教师深入钻研,努力工作,发挥特长,又要提倡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

六、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评价遵循的原则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结果较为可靠、准确,但它不能明确表述评价对象的具体优缺点。

而定性评价恰好能够弥补定量评价这一不足,因为它是对评价对象德育表现的抽象概括和定性描述。

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给出一个准确的德育量化分数是必要的,还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德育表现给予明确的评语评价。

(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静态评价结果比较直观、单一,它的局限性在于不全面、不完整。

而动态评价则要求对评价对象过去的德育水平、现在的德育表现以及将来的变化发展趋势,从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

中职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未定型,其思想与行为受社会环境、教育内容的影响,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观念来看待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

(三)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自我评价有利于评价对象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充分发挥他们德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德育品质的自我内化作用。

民主评价则是评价者们对照评价标准,依据对评价对象的日常德育行为表现的观察进行评价与鉴定的方式。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