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428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docx

公开课教案《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与分析】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说出”,属于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

其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教材分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变化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

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前面已经完成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人口变化的学习,为本节的学习奠定知识背景。

(2)能力基础:

经过一学期地理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地理特征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但在归纳总结方面还有待提高。

(3)心理基础:

高一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探究需求,渴望提出个人观点,也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但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设计理念与思路】

设计理念首先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其次,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实现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同时,也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

 

基本思路是:

创设游戏情境并引入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小组合作展示“三种观点”———归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并应用深化—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合理容量”——案例分析深化。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不同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并能以此认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设计

启发式、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通过游戏思考)

1、幻灯片展示本节课标及学习目标

2、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玩法如下:

把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铺在地上,分别请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两张站在纸上,看看纸能容纳站多少同学。

①先请一男一女分别站在两张纸上;问两学生能否在纸上自由的舒展身体?

 

②接着再请一男一女两人再分别站在两张纸上,还可以自由的舒展身体吗?

③再请两男两女:

四个人各自可否自由的舒展身体?

④再请五男五女:

九个人可以自由的转身吗?

⑤男生站的纸已没有空余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张纸能容纳的人数已达到一个最大值,数一下,达到了九个人。

那女生那张纸还能站人吗?

是的,还可以。

(又请一个女生站上来)

3、追问:

通过玩这个游戏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呢?

4、游戏小结: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也可以说这张纸能容纳的人数是有一个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承载力来表示。

因为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体格有较大的差异,亦即“消费”纸的面积的水平不同,所以同样大的纸能容纳、承载女孩子十个,男孩子只能承载九个。

关注屏幕展示的课标及学习目标,摘取关键词

关注屏幕展示的课标及学习目标,摘取关键词

过渡新课

如果这张纸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张纸,其实就是地球表面积这么大,那这张纸可以承载多少人呢?

或者说地球这个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是多少?

而这个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环境承载力。

学生思考做笔记

新课

一、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讲解: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人口的数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小组展示课前合作探究成果

二、环境人口容量

1、追问:

究竟这个地球能容纳或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2、引导思考:

这种估计、假定、

考虑因素(条件)

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而且相差的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为此还可分成三个派别:

悲观派、乐观派、中立派。

那每个派别是用了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具有说服力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是做了一个开放性作业的,下面就把时间交给作业完成得较好的小组,让他们给同学们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及证据。

 

3、展示过程:

每个小组发言时,老师都及时在纸上写下该小组的观点及主要论据,等这个小组讲完时,教师就把这张纸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给大家看,既作为一个教师点评,也作为每一个小组的小结,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并和大家的记录作对比。

三个小组的学生代表给大家展示各自的课件:

一个同学操作、演示,一个同学表述。

 

 

 

其余的同学认真地边听边记录发言同学的要点。

 

 

学生积极思考,并把记录和老师的相对比,作为笔记。

让在开放性作业中完成得较好的小组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又表扬了积极分子,最重要的是使同学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归纳新知

4、归纳: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影响一个地区人类能够存活的数量最首要的因素是什么?

是资源。

还包括哪些因素呢?

三、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

1.资源──(首要因素)

2.科技发展水平

3.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学会归纳出人口容量的三个制约因素。

巩固应用

案例1:

内蒙古草原的历史资料汉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者8万多游牧者,草场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

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就是生活现实的写照。

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

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拥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

但人们还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保证生存。

到20世纪60年代,该地区人口已超过80万,但由于国家对草地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大,人们依然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

“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1.材料中的数据有几个反映的是环境人口容量?

2.该地供养人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引入“木桶效应”:

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是取决于长的木板还是短的木板呢?

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

案例2:

北京市资源与人口状况土地资源可供约6036万人居住,水资源可以供养的人口数为约1551

万人,2022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已达到

1961万?

1、衡量北京环境人口容量以哪种资源为主?

2、从水资源角度分析北京常住人口为何能突破1551万?

讨论

 

 

 

展示

让学生回忆、理解、应用三个制约因素。

再次引入游戏区分两个关键概念

过渡: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是有一个限度的,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

那人类如果要想继续更好地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下去,是否应追求则才那个游戏中的情景:

在纸上尽量的多站人呢?

例如站九个人到十个人呢?

还是站两个到三个人,比较好呢?

预设答案:

站九个到十个人,是可以,但每个人在纸上就不能自由的伸展身体,感觉很拥挤;而站两个到三个人,纸上的空间不会浪费同,每个人也能有自己的空间,感觉较舒适,这可以叫做这张纸的适宜容量。

换句话说,地球上适宜养活多少人

呢?

讲解:

我们将地球适宜养活多少人称为地球的人口的合理容量。

四、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生回忆、回答

让学生很好地区别、理解两个概念。

归纳新知

 

追问:

人口的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何区别?

你能尝试归纳吗?

人口的容量是指地球上能养活的最多的人数,即为极限人口。

而人口的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上适度的人口。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应用探究

小组讨论:

根据材料:

中国的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时间为3分钟。

探究:

1、人数各约为多少?

 

2、如何做才能保持合理的容量?

(提醒学生可针对三个制约因素来定措施)

预设答案:

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

(针对三个制约因素来定)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资源;提高科技水平产力。

自主思考,讨论展示

加强阅读归纳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环境人口容量

(地球承载力)

──极限人口制约因素: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人口的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

(针对三个制约因素来定)

突出学习的重点,

加强学生的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14面活动题及同步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