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成果.docx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成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成果
"提上下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根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上下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无论做什么样的题,无论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学校都对这方面进展了加强和渗透。
如:
简单速算、口算、估算等。
但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无视。
教师和学生重点都在“重、难点〞上,而无视计算能力的提高。
我校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考察、分析、总结,发现我校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
主要情况包括:
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计算的出错率极高。
常见情况如:
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
对此,局部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并非如此简单。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决定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个课题进展研究。
本课题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经历与理论,以及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根底上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研究。
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解决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的界定:
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根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找到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根底。
3、具体目标
〔1〕学生目标
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②、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2〕教师目标
①、面对新课程改革中计算课的困惑,我们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对计算课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并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②、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计算的负担,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三、可供借鉴的理论和经历
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非智力因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四、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2、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
例如:
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评估自身的计算能力。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小组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根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并备好每一课。
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展作业布置。
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鼓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
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后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措施:
了解低年级的学生的计算根底,重点分析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
〔一〕、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展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
全面了解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
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误认
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
2、误写
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也比拟常见。
典型的是计算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
还有一局部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
3、误算
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那么不熟、口算有误等。
〔二〕、分析各种错误原因,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
就我们三年级二班全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班级普遍存在的;一类是个别学生的错误。
练习完毕后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分类记录。
对第一类错误全班讲评,对第二类错误面对面分析。
分析个别学生的错误发现: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误认、误写两种类型的错误属于心理因素所致,误算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据统计,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错误,在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中约占60%左右,而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仅占40%左右。
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知识技能方面
〔1〕、根底知识不扎实
〔2〕、算理不明
〔3〕、根本口算不熟练
2、计算习惯方面
〔1〕、心不在焉
〔2〕、操作程序混乱
〔3〕、书写潦草
〔4〕、缺乏检查、验算的习惯
3、心理因素方面
〔1〕、思维定势干扰
〔2〕、注意力不稳定
〔3〕、情感比拟脆弱
基于以上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我们课题组经研究后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技能方面
加强根底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引导与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指导相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根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根底,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具体做法是:
学生每人先准备一本口算本。
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展口算训练。
训练时,作为三年级数学计算学习来说,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层次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坚持有意识的训练,又要逐步过渡,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时机,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课后,每天让学生同学之间或由家长给学生出10道口算题进展练习。
持续2~3个月,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就能根本解决,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了扎实的根底。
另外还要注重理解算理。
"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那么,再以法那么指导计算〞。
学生掌握计算法那么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2.计算习惯方面
〔1〕、培养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表达。
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到达最兴奋、最活泼的状态,数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我们经常进展计算题竞赛,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展听算和看算训练。
这种紧X有序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展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到达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如: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准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准确、迅速进展的有效保证。
许多小学生计算法那么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包括:
①认真看数的习惯。
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
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②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X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X,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③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
例如,让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弄懂运算顺序;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④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
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那么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⑤算后演算的习惯。
每次计算完毕后,让在学生确定所列算式和运算符号无错误的情况下,再对计算结果进展重新演算和验证,既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心理因素方面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对学生调查你做题时注意力集中吗?
得以下统计数据:
很集中 38%
容易受干扰42%
不能集中注意力 20%
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做题容易受环境干扰,一些外在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进展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往往自责地说自己粗心。
粗心除了由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外,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模糊。
学生计算时,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
他们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拟笼统、粗糙,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容易产生感知失真,造成过失。
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把36写成63。
〔2〕、注意力失调。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注意X围不够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常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3〕、思维定势。
在计算方面表现为原有的计算法那么干扰新的计算法那么的掌握。
例如在小数加减时,开场总有些学生不把小数点对齐,仍把小数的末尾对齐,原因是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使结果出现错误。
〔4〕、经历干扰。
〔5〕、情感脆弱。
计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分析原因,一是当数目少,算式简单时,易产生“轻敌〞思想;二是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
因而,他们常常有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坏习惯。
为了消除心理因素对计算准确性的影响,使学生计算得准确、迅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千变万化——强化首次感知。
在进展数学式题计算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
其中,对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应作必要的突出,或采用反例进展专项训练,或比照辨析,以保证开场就让学生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力求减少以后再现性运用乃至创新性运用中的失误。
2、按部就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时学会对题目进展观察和分析。
做题前先观察题目中有哪些数、有什么运算符号、用什么法那么等,进展初步感知。
在看清题目的根底上,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
在确定计算步骤和方法后,认真的进展计算。
算完后要及时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小数点是否漏抄,计算结果是否写错等。
3、持之以恒——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根底,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因此,无论是哪个年级都必须按本年级的要求,经常严格地对学生进展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到达熟能生巧、对而快的程度。
4、驾轻就熟——熟记常用数据。
在四那么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那么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到达“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如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要熟记;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要熟记;理解和掌握有关“0〞和“1〞的计算特征等。
5、亡羊补牢——重视错例分析。
一般地说,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拟容易纠正和克制。
如果是屡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纠正起来就比拟困难了。
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到达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式题,应组织比照练习,克制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拟鉴别的能力。
此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板演、作业批改等都是反应计算信息的良好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从而让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教师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个性化,培养人格的教学新模式。
对计算教学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2、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很大的变化,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得到充分的实践与体验。
3、活用教材,展现自我,对教材的处理,整合能力,以及对教材的开发有很大的提高。
〔二〕、学生方面
1、改善承受性学习方式,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和谐开展〞的学习方式,口算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计算的兴趣浓,喜欢与同学比赛计算。
2、学生的计算养成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书写格式规X、工整、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做到草稿本随手带。
计算认真做到:
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自觉行为,计算的准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3、对于计算学生也有个性的想法,具有敢于质疑和批驳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方面
形成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和谐开展〞的课堂气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构造模式。
〔四〕、教材研究方面
1、研究新教材实施对“学生将来开展〞的教学有哪些促进作用,更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的内涵,讲清算理与算法。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让计算教学“活〞起来。
2、研究、开发能促进学生进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材,形成比拟有特点的学校本课程。
根据小课题的需求,我们通过自己对教材的再创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七、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期中的检测分析比照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明显提高,但个别题目的准确率提高不够快,而且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计算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程,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抓不懈。
我们坚信只要继续努力,并拓展计算X围,全年级的计算准确率会再上新台阶。
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2、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
例如:
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评估自身的计算能力。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小组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根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并备好每一课。
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展作业布置。
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鼓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
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后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措施:
了解低年级的学生的计算根底,重点分析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
〔一〕、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展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
全面了解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
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误认
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
2、误写
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也比拟常见。
典型的是计算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
还有一局部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
3、误算
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那么不熟、口算有误等。
〔二〕、分析各种错误原因,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
就我们三年级二班全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班级普遍存在的;一类是个别学生的错误。
练习完毕后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分类记录。
对第一类错误全班讲评,对第二类错误面对面分析。
分析个别学生的错误发现: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误认、误写两种类型的错误属于心理因素所致,误算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
据统计,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错误,在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中约占60%左右,而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仅占40%左右。
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知识技能方面
〔1〕、根底知识不扎实
〔2〕、算理不明
〔3〕、根本口算不熟练
2、计算习惯方面
〔1〕、心不在焉
〔2〕、操作程序混乱
〔3〕、书写潦草
〔4〕、缺乏检查、验算的习惯
3、心理因素方面
〔1〕、思维定势干扰
〔2〕、注意力不稳定
〔3〕、情感比拟脆弱
基于以上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我们课题组经研究后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技能方面
加强根底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引导与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指导相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根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根底,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具体做法是:
学生每人先准备一本口算本。
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展口算训练。
训练时,作为三年级数学计算学习来说,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层次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坚持有意识的训练,又要逐步过渡,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时机,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课后,每天让学生同学之间或由家长给学生出10道口算题进展练习。
持续2~3个月,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就能根本解决,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了扎实的根底。
另外还要注重理解算理。
"新课标"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那么,再以法那么指导计算〞。
学生掌握计算法那么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2.计算习惯方面
〔1〕、培养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表达。
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到达最兴奋、最活泼的状态,数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我们经常进展计算题竞赛,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展听算和看算训练。
这种紧X有序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展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到达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如: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准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准确、迅速进展的有效保证。
许多小学生计算法那么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包括:
①认真看数的习惯。
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
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②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X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X,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③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
例如,让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弄懂运算顺序;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④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
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展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那么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⑤算后演算的习惯。
每次计算完毕后,让在学生确定所列算式和运算符号无错误的情况下,再对计算结果进展重新演算和验证,既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心理因素方面
对三年级学生计算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以下几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对学生调查你做题时注意力集中吗?
得以下统计数据:
很集中 38%
容易受干扰42%
不能集中注意力 20%
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做题容易受环境干扰,一些外在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进展学习,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