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011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26.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docx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解开地理之“谜”

在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却碧波荡漾?

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

为什么有的地方城镇密集,有的地方却人迹罕至?

……

关于地理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好地理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地理”一词的来源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

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就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1)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

这两种体育活动分别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

2)联系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几个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吗?

写出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探讨。

例:

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

地理与生产建设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

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原理和技术。

此外,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荷兰的风车

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是一个“低地之国”,有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因此常常受到海潮的侵袭。

于是,人们筑坝围堤,与海争地,发明了抽水风车,并逐渐得到普及。

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高高耸立的抽水风车,荷兰人就无法从大海中争得大面积的土地,也就没有当地奶酪的盛名和郁金香的芬芳……

荷兰人将风车视为国家的“功臣”,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

这一天,全国的风车竞相转动,举国欢庆。

仿照图1-5示例,在图1-6的空白框中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民俗风情的绚丽画卷:

不同种族的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艺术、宗教和建筑……

在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的生动场景,感受到南美足球比赛和狂欢节的热烈气氛,领略到欧洲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欣赏到非洲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

图1-7因纽特人捕鱼图1-8南美足球比赛

图1-9意大利威尼斯图1-10非洲传统舞蹈

阿拉伯人传统服装与地理环境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炎热,很少下雨。

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

他们的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

乍一看,这种服装似乎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些不协调,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那里风沙很大,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有人曾在亚洲西部的沙漠腹地做过试验,在烈日照射下,穿衬衫的人大汗淋漓,穿阿拉伯长袍的人则泰然自若。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不少阿拉伯人开始穿西装。

但遇上节日庆典,他们仍然穿着传统服装。

1)说一说,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风土人情?

举例说明它们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

2)收集世界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辑一张地理小报。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

因此,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绘制平面草图

读图1-12、1-13,完成下列任务。

1)  仿照图1-13,请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草图。

2)  将你绘制的平面草图与同学交流,说一说在绘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的相应位置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方向

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来说,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这样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确定地平面的方向

1)  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辨认方向。

请尝试运用下列方法,在北半球确定方向。

●指南针定向:

将指南针平放,一般情况下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图1-15)。

●北极星定向:

在夜空中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图1-16)。

●太阳定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地运行着。

据此,可以判断太阳升、落的方向大致为东、西方。

2)  除上述方法外,你还有哪些辨认方向的“窍门”?

3)  请说出你所在学校校门的朝向。

比例尺

如果你想画一幅学校地图,用与学校面积一样大的纸来画,显然是不必要的。

因此,需要把地表的各种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才能画在纸上。

如果地面上1千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只画1厘米长,那么,该图上的1厘米就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比例尺可以用几种方式来表示。

数字式:

如1:

100000或1/100000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地图上所表示的地区,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有的内容详细,有的内容简单。

因此,在绘制地图时,选用的比例尺大小就有所不同。

例如,要画一幅某学校地图或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较大的比例尺;而画一幅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就要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比例尺在地图中的作用很大,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要比比例尺较小的地图精确一些。

1)  读图1-17、1-18,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判断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大,哪一幅地图的比例尺较小。

(2)想一想,哪一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3)量一量北京到天津的图上直线距离,算一算北京与天津之间大约相距多少千米。

2)  请你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如果要绘制教室平面图(绘图纸的大小为20厘米×30厘米),你认为选用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

图例和注记

阅读地图要先认识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

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

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叫做注记。

在不同的地图上,图例和注记往往不同。

看地图时需要先熟悉图例和注记,然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地图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使用的地图更加多样和实用。

  借助现代遥感技术编制而成的遥感图像,除了有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等特点外,更具有快捷、直观的优势,在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它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广泛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

形形色色的地图

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图上标示了方向、城市、河流和山脉,还有一大段文字。

其次是4500多年前巴比伦人刻在陶片上的地图,那是一幅古代巴比伦城市图,反映了当时的城市建设状况。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地图制作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例如用塑料压模制作的立体地图、计算机辅助制作的有声电子地图。

阅读有声电子地图比较方便,你只要点到哪里,哪里就会放大,层层点击,层层放大,还会发出声音,介绍你需要了解的情况。

此外,还有供盲人触摸的特殊地图、夜间发光的地图等。

收集地理信息

平时,我们可以从电视或广播的新闻、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节目中了解到许多地理知识。

各种报刊也经常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介绍人们关心的地理问题。

阅读地理图书,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

地理辞书、地理专著、地理教材、地理科普书籍以及各种地理刊物,还有很多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书刊,都可以不断充实我们的地理知识。

  访问互联网站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

我们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收集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了解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地理信息。

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我们可以把地理知识学得更活,从中学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思考地理问题

学习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它们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不利的一面,并且能够产生一些联想与创意。

开展地理考察

要利用周边的环境,走进大自然,进行日月星辰、地质、天气、河流、土壤、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观察,学会欣赏大自然,丰富课余生活。

地理考察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游园、露营、滑雪、探险、垂钓、海滨休闲、登山观光、水上漂流、定向越野等方式,可以观察到丰富多彩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进行地理考察,我们要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技能。

图1-25野外定向图1-26野外考察

2010年暑假,玲玲和贝贝相约参观上海世博园。

图1-27为他们利用网络电子地图下载的世博园游览图(部分)。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  玲玲和贝贝计划参观的场馆有中国国家馆、美国馆、英国馆、西班牙馆、澳大利亚馆、沙特阿拉伯馆、日本馆等,请在图中找出这些场馆。

2)  玲玲和贝贝计划从长清北路出入口进入世博园,由水门码头乘船横渡黄浦江离开。

请你设计一条便捷的参观线路,并在图中标示出来。

3)  玲玲和贝贝在参观完西班牙馆以后,决定去澳大利亚馆参观。

你能估算出这两个场馆间的实地距离吗?

4)  若参观完中国国家馆,再参观沙特阿拉伯馆,玲玲和贝贝应朝什么方向走?

5)  在参观活动中,你认为他们要带好哪些物品?

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如今,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

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盖天说”与“浑天说”

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盖天说起初主张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后来改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约1480—1521)是葡萄牙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1517年移居西班牙。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

一路上船员们历尽了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的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所杀。

其他船员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船和10多名船员,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

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图2-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

1)  有人认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想一想,是这样的吗?

2)  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一谈你的感悟。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21长千米,这点儿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是十分微小的。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

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用手指拨动地球仪,它会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

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地轴。

1)  参照图2-7,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算一算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多少度。

图2-7地球仪

2)  参照图2-12,在地球仪上找出0°经线和180°经线,算一算这两条经线相差多少度。

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图2-8纬线与纬度图2-9北半球与南半球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图2-9)。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赤道的纬度为0°。

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写作90°S)。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处,有一座建于1936年的赤道纪念碑。

碑高10余米,赭色花岗岩碑身的四面,分别按实际方向用西班牙文刻着东、南、西、北的字样,碑顶上放置着一座石刻的地球仪。

地球仪的北极朝北,南极朝南,中间一条表示赤道的白色分界线,一直延伸到碑底座东西两侧的台阶上,这就是地面上的赤道。

旅游者来到这里,总喜欢把两只脚分别踏在南、北半球上,在碑前摄影留念。

1982年,一座位置更为精确的赤道纪念碑(图2-10)在距此约4千米的地方建成。

图2-10基多赤道纪念碑

在北半球测量当地纬度

1)  按图2-11制作简易测高仪。

2)  选择一个晴夜,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图示方式将测高仪对准北极星,测高仪上重垂线与零度线的夹角,就是当地观测到的北极星的高度角,也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图2-12经线与经度图2-13东半球与西半球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

那里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多10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地面上,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

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喜欢双脚跨在这条铜线的两侧,拍照留念。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东经180°和西经180°,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1)  裁剪一条宽2~3厘米、长40厘米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

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标上经度(1厘米代表10°),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  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

材料及工具:

乒乓球1个,粗铁丝1根,胶布,彩色笔及钳子等。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

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

第二步:

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第三步:

在南、北极各钻一个小孔,并将铁丝弯成如图2-15所示形状(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铁丝的倾斜角度),然后从乒乓球小孔中穿过。

第四步:

在贴近南、北极的倾斜铁丝处,用胶布裹上几圈,这样可以将乒乓球固定在

倾斜铁丝的中间,同时又可以自由转动。

第五步:

如图2-15所示,将倾斜铁丝弯成半圆,所弯的半圆要比乒乓球略大一些。

3)  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地轴和经线都连接地球仪的南北两极,它们有哪些不同?

(2)完成下表,说一说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这有点儿像我们进电影院,根据排号和座号确定自己的座位。

例如,在地球仪上找到英国首都伦敦,我们可根据经纬网,说出它的纬度和经度大约为51°N和。

在地图上,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可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人们往往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绘制地图。

图2-16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地图

1)  读图2-18至2-20,议一议,在经纬网地图上,能不能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

2)  读图2-21,完成下列任务。

(1)出玲玲站立点的经度和纬度。

贝贝和玲玲的说法正确吗?

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玲大致在贝贝的什么方向?

贝贝又大致在玲玲的什么方向?

(3)图中经纬度后分别标注“E“W“S“N”简要说出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3)  2010年4月,墨西哥湾某海域发生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

贝贝粗心大意,将原油泄漏地点的大致经纬度(29°N,88°W)误记为(29°,88°W)。

按照他的记法,地球上符合条件的地点有几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

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

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心说”与“日心说”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天文现象,然而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以“地心说”和“日心说”最具影响力。

“地心说”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托勒密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星体都围绕地球运动。

这种说法与基督教教义有契合之处,长期为教会所利用。

尽管“地心说”把地球当做宇宙中心是错误的,但它承认地球是“球形”,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里斯塔克就提出过“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多年的观测和研究,系统论述了“日心说”体系。

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动,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哥白尼的“日心说”遭到了教廷的反对,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

后来许多科学家为了证明地球的运动,前仆后继,最终取得了胜利。

1)  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与夜半球。

2)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2)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看一看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

(3)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位置,看一看,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

3)  在地球仪上,指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纬线。

第二节 界的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

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的周围是广阔的海洋。

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由于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因此把地球称为“水的行星”,一点儿也不过分。

1)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

请说说其中的缘由。

2)  读图2-26、2-27,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哪个半球更合适?

从东、西半球看,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

图2-26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2-27东、西半球海陆分布

七大洲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图2-28七大洲面积比较

我国所在的大洲是亚洲。

亚洲的西面是欧洲。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亚欧大陆。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总面积的1/3以上。

1)  读图2-26、2-27,说一说,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2)  观察图2-29至2-34,完成下列任务。

图2-29伊斯坦布尔图2-30土耳其海峡

图2-31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图2-32北美洲和南美洲

图2-33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图2-34巴拿马运河船闸

(1)读图2-31,说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2)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对照世界地形图,想一想,你的回答对大洋洲、南极洲也同样适用吗?

(3)完成下表。

四大洋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习惯上,人们把海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

大西洋也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