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426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docx

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册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教案4旧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非洲独立运动的三个阶段;古巴革命;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七十七国集团”。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非洲的独立浪潮及其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的认识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非洲独立浪潮及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此对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规律的教育。

2.通过对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意识。

3.通过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和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这一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和责任感。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对《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和《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非洲的独立运动与殖民体系的崩溃,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崛起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整体把握本节内容的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的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是重点。

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为任务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实际是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反殖、反帝斗争的继续。

第三世界的崛起使世界出现了一支新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这不仅在本节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且在整个二战后的历史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是难点。

第三世界的兴起引起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因教材只是简单介绍,学生不容易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德、意、日法西斯的覆灭,英、法的元气大伤,加上亚非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终于崩溃。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谈一谈什么是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它是怎样最终形成的?

生:

(思考、回忆并作答)

师:

所谓殖民体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对外侵略扩张,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后形成的统治秩序。

这一统治秩序是怎样崩溃的呢?

它的崩溃,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第五节标题)

[讲授新课]

板书:

一、战后初期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板书:

1.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概况

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亚洲各国除日本外,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亚洲人民曾多次掀起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崩溃,但英、法、美、荷等殖民主义者又卷土重来,企图恢复它们过去的殖民统治。

这样,战后初期的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形成高潮。

(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指图)在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较突出的事件有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和独立、以色列的建立。

(2)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师:

请同学们思考,在民族独立运动史上,印度人民先后进行了哪几次重大斗争?

结果如何?

生:

(思考并作答)

师:

(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总结)印度人民曾多次进行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其中较突出的事件有:

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1905~190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和1920年开始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些斗争都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印度各阶层人民经受了锻炼,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印度人民又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据材料记载,1945年印度爆发了848次工人罢工,1946年增至1600次,1947年又增至1811次。

同时,还爆发了水兵起义和特仑甘纳等农民起义。

这些斗争极大地动摇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

英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但仍采用“分而治之”的方针。

那么,英国为什么要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这一方针的实质是什么呢?

请看材料:

材料1特仑甘纳起义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英国统治者感到恐惧。

当时的印度好似一艘载满弹药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

对英国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材料2艾德礼说:

“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行不通的。

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甚至1942年的局面……”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艾德礼所说的“过去的公式”指什么?

他为什么说“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的形势是行不通的”?

“分而治之”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生:

(阅读、思考并作答)

师:

(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总结)“过去的公式”是指英国传统的镇压政策。

镇压政策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这次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镇压会引起更强烈的反抗;同时,二次大战使英国的实力受到极大地削弱,它也难以抽出足够的兵力进行镇压。

因此,英国只能改变传统的统治政策。

“分而治之”的政策反映了英国企图继续控制印度的野心。

1947年,最后一任英国驻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

它的主要内容是:

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

(出示《印度的独立和分治图》,指图强调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同年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长达19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但是,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却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后果。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讨论:

印巴分治和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从这一问题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

(阅读、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师:

(对学生意见做简单总结)印巴分治固然有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但根本原因则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以及为了达到分治目的而进行的分化和挑拨。

从这一问题中我们认识到,殖民主义者决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殖民地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最终赶走殖民者;同时,也只有团结起来,解决好内部矛盾,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补充材料

“蒙巴顿方案”:

二战结束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出现高潮,为了避免殖民统治的完全崩溃,防止印度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英国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做出移交印度政权的决定。

1947年6月3日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一、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巴基斯坦由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及俾路支等省组成的西巴基斯坦和由东孟加拉同阿萨姆一部分组成的东巴基斯坦组成;原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组成印度联邦。

二、各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两者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当时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虽不满意,但都宣布接受这个方案。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5日印度宣布独立。

印、巴成为英联邦的两个自治领。

真纳为巴基斯坦自治领总督;蒙巴顿仍为印度总督。

英国在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结束。

蒙巴顿方案是一个露骨的“分而治之”的帝国主义方案。

英国殖民者通过印巴分治埋下种种祸根,给印巴两国人民带来惨重灾难。

(1)教派大量迁徙和仇杀。

1947年8月到1951年4月,印巴难民流动量高达1000多万。

一方面有600万印度教徒从东巴基斯坦逃往印度的西孟加拉,造成东巴农村经济破坏和社会恐慌;另一方面又有800万穆斯林难民从印度流入巴基斯坦,使本已十分艰难的巴基斯坦不堪重负。

(2)原有的经济联系被割断。

原英属印度的主要工业基地划归印度,而主要农业地区则划给巴基斯坦。

结果使印度的原料不足,粮食供应紧张,市场缩小;巴基斯坦因缺少工厂,原材料加工业十分困难,煤炭、电力、能源紧张。

(3)原来的统一交通网和灌溉系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孟加拉和旁遮普被分割;巴基斯坦由相距1600公里的东巴和西巴组成,交通联系十分困难;东巴的恒河及西巴的6条主要河流中3条上游都在印度,下游用水印度控制,造成争执和灾难。

(4)仇杀导致甘地被害。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次大陆所推行的险恶的“分而治之”政策,留下一系列恶果,两国因悬而未决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和边界问题多次兵戎相见,使两国长期处于紧张对峙之中,成为威胁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它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的西北部,与我国的新疆和西藏毗邻,西北角与阿富汗交界,居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

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素有中亚细亚的心脏之称,全区面积约为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77%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

克什米尔问题发端于1947年的印巴分治。

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以自由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保持独立。

如以宗教信仰和居民构成为标准来划分,这里77%为穆斯林,应划归巴基斯坦。

但克什米尔的上层统治者信仰印度教,他们倾向于加入印度。

这样从1947年10月开始,印、巴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频繁地爆发战争,并各控制了克什米尔一部分地区。

克什米尔争端成了印、巴两国历时最久,冲突最激烈,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3)以色列建国和巴勒斯坦问题

师: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阿以冲突不断。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有学生答出且较圆满,老师可以不讲;如果回答不圆满或没人回答,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小字和难民图。

生:

(阅读、思考、作答)

师:

(对学生回答做简单总结)所谓巴勒斯坦问题,是指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以冲突而引起的国际问题。

它是英国为了加强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而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造成的。

二次大战后,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于1947年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但是,阿拉伯人国家巴勒斯坦却长期没有建立起来。

巴勒斯坦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师:

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下,非洲人民也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这个高潮首先在北非掀起。

(出示《北非国家独立形势图》)

板书:

2.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1)概况

师:

二次大战中,北非地区是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之一。

大战中,北非人民经受了锻炼,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

(指图)20世纪50年代,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先后取得独立,其中,最突出的事件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和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战争。

(2)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收回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二自然段和小字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埃及独立运动的简单经过。

思考埃及独立运动的性质)

生:

(阅读、思考并作答)

师:

(对学生回答做简单总结)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同时又是一场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3)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师:

阿尔及利亚是法国在北非统治时间最长的殖民地,一百多年来,阿尔及利亚人民为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曾进行了50多次武装斗争。

二次大战结束后,这里的人民再次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要求学生了解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运动的经过,分析意义)

生:

(阅读、思考并作答)

师: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法国长达130多年的殖民统治,在世界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师:

以上我们学习了亚洲和北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请大家思考一下,以前我们还学习过哪些有关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内容?

和以前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什么突出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部分可以让学生讨论)

生:

(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师:

(对学生的意见做简单总结)19世纪上半期,亚洲人民掀起了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第一次大战以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非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

和以前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二战以后民族独立运动的突出特点,是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纷纷胜利,诞生了一系列独立国家。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二次大战打垮了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削弱了英法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动摇了殖民统治的基础;第二,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发展和壮大,使国际上和平民主、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大;第三,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经过二次大战的锻炼,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力量也发展起来,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第四,亚非人民经过了长期不懈的斗争,且各国基本上都实现了全民族共同抗战。

师:

通过学习你能否总结一下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获得民族独立有哪几种方式。

生:

(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师:

(对学生的意见做简单总结)第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蒙古、朝鲜、越南、中国;第二,打败殖民者获得独立,如印度尼西亚;第三,殖民者被迫改变殖民政策,如印巴分治;第四,联合国大会决议,如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师:

随着亚非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亚非地区获得独立的国家已达30多个。

它们在独立之后都面临着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亚非国家的国际地位,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是,随着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形成,亚非国家感到,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在两强之间获得发展的,它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展和壮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非会议召开了。

板书:

3.被压迫民族人民联合斗争的开始——亚非会议

(1)会议的召开

师:

请看录像(播放《周恩来的外交风云》,节选亚非会议一段,约5分钟)从录像中我们欣赏到了周恩来总理那种天才的外交家风采,我这里还有一段总理讲话的内容,(出示材料)请大家结合录像和材料,思考下面一些问题。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之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思考:

(1)周恩来为什么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方针中“求同”的基础是什么?

“存异”指什么?

(2)亚非会议的召开,特别是周恩来的成功外交,对中国在亚非国家中的地位有何影响?

生:

(阅读、思考并作答)

师:

(对学生的回答做简单总结)第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因为与会国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使会议难以顺利进行。

“求同”的基础是反对殖民压迫、争取独立发展。

“存异”是指与会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二,周恩来的讲话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原则,使与会各国更了解中国、更相信中国,使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因而,使中国在亚非国家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

它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2)会议的成果

师:

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代表团的努力下,会议取得了成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6页最后一自然段和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的内容,使学生明确会议的主要内容。

思考并讨论:

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它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生:

(阅读教材,明确内容,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

师:

(对学生的意见做简单总结)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它标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宰亚非各国人民命运的终结,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独立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亚非会议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它的圆满成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大大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民族民主运动是巨大的鼓舞,加快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

亚非会议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找到了消除隔阂、增加团结的共同基础。

它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这种精神对亚非各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板书: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板书:

1.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非洲独立运动

师:

(挂《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形势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结果怎样?

生:

(回忆并作答)

师:

二战后,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北非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埃及、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都先后取得独立。

特别是亚非会议和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极大地推动和鼓舞了其他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非洲掀起了独立运动的浪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归纳、概括非洲独立运动的四个阶段的特点和重大事件)。

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概括、归纳知识点)

师:

(巡视、指导)

师:

(打开《非洲独立形势图》,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期独立的国家。

与学生共同结合《独立形势图》进行总结)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独立运动的重心在北非,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独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独立运动在南部非洲广泛展开,有32个国家获得独立。

20世纪70年代为第三阶段,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时期,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独立。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为第四阶段,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

生:

(同教师一起归纳、总结)

师:

(引导学生比较《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图》和《非洲独立形势图》两幅图,使学生加深对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我们先看《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形势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几乎瓜分了整个非洲。

帝国主义确立了对非洲的统治秩序,建立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

我们再看《非洲国家独立形势图》,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形势图》比较,有何不同?

生:

(回答)

师:

前者反映非洲处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而后者则反映非洲国家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而独立,打破了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生:

(观看、比较地图,理解概念)

师:

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何特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

生:

(阅读教材小字,了解特点)

师:

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以下特点:

首先,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几十年中就摧垮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其次,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再次,非洲国家取得独立的斗争方式多种多样,有的通过群众性政治运动;有的通过武装斗争。

师:

南非是一个特殊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种族隔离制,不同的种族必须在指定的地区分别存在,各自发展。

并享有不同的社会待遇。

但二战后,经南非黑人的不懈斗争,20世纪90年代初,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

大选的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

生:

(回答)

师:

它标志着南非摆脱了种族隔离制度,并朝向最终实现种族平等迈进。

(2)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意义

师:

非洲的独立浪潮有哪几个方面的历史意义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从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历史意义,并做答)

师:

(同学生一起总结)非洲独立运动的胜利,不仅改变了非洲的面貌,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而且成为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

那么另一块长期被殖民主义奴役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情形如何呢?

板书:

2.古巴革命及意义

师: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位于拉丁美洲的是哪个国家?

国家的领导人是谁?

生:

(联系现实思考、作答)

师:

古巴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呢?

生: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从古巴革命发生的经过,巩固政权和社会改革等方面,理解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师:

古巴人民赶跑了美国支持的独裁者,结束了美国对古巴的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挫败了美国的封锁和入侵,面对美国的压力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古巴革命的胜利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生:

(思考并与教师一起分析)

师:

(与学生一起从推翻美国的殖民统治和坚持独立自主,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发展民族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两个方面分析,指出)古巴革命的胜利冲破了美国在拉美的殖民统治体系。

鼓舞了拉美各国的民族独立斗争,也打击了战后美国的霸权政策。

正是在古巴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巴拿马人民开始了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板书:

三、第三世界的崛起

板书: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书中提供的材料,提出)第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刚刚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着什么任务?

第二,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

第三,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是什么态度,奉行的是什么政策?

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材料,思考、分析问题并做答)

师:

(在学生回答后总结)不结盟运动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

民族解放运动中大量亚非拉国家的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20世纪50年代在亚非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反对集团政治的中立主义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团结起来,反殖反帝的共同要求与斗争是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动力;而殖民主义的衰弱和美苏的对抗则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客观条件。

不结盟运动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2)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并了解在不结盟运动兴起中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三个国家领导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意义)

生:

(阅读教材,简要归纳)

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生: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板书:

2.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师:

第三世界崛起后,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联合国的变化

师:

哪位同学谈一谈联合国成立初期,被哪国操纵?

有何史实?

生:

(回忆并作答)

师:

在第三世界崛起后,联合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

(阅读、作答)

师:

(用投影仪出示有关联合国变化的史料,请同学们看前面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联合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变化的表现及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1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70年代接纳33个新会员国,31个是第三世界国家。

联合国会员国由最初的51个增至1980年的154个,其中78%是第三世界国家。

材料21960年第15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亚非国家提出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1965年12月21日通过了《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1970年10月24日通过了《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篇(下)》

生:

(观看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并与教师共同分析问题)

师:

(与学生共同分析)从材料1我们可以看出联合国的构成已发生了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