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343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必修 3 整册考点知识梳理.docx

高二历史必修3整册考点知识梳理

高二历史必修3整册考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

①经济:

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

周王室的衰微。

③阶级关系:

士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

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主要代表:

道家。

代表人物:

老庄。

主张:

无为而治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孟荀。

主张:

(见后)墨家。

代表人物:

墨子。

主张:

兼爱非功、节俭尚贤法家。

代表人物:

商鞅、韩非子;主张:

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3、意义: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孔子地位: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后世尊之为“万世师表”,被推为“圣人”。

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主张和贡献:

①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

(保守性的体现)③政治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

④教育思想: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

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⑤整理古籍:

“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

  2、战国——孟荀贡献:

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百家之大宗。

  1)孟子:

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

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

1/13

“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

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2)荀子:

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主张:

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

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

例:

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同异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孔子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仁义君舟民水性恶论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地位:

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⑴新儒学思想的特点:

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⑵思想主张: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二、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①思想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

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独尊儒术的结果: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立教官为“博士”。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意义:

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的新阶段,更多吸取佛教禅宗思想。

思想主张:

①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

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②致良知。

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

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资料: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王阳明(守仁)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明朝后期人,著有《焚书》《藏书》,自称异端。

  1、思想背景:

官场多年,目睹官吏和道学家的虚伪,无能,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2、思想主张:

破除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自由恋爱,寡妇再嫁,武则天)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3、评价:

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带有民主性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共同的生活背景:

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处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动荡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2、各自代表作: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

  3、进步思想主张:

  1)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2)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主张唯物思想。

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建立唯物主义体系。

第3课宋明理学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有了新发展。

  2)发展:

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2、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概况:

  1)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发展。

  2)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推动儒学的发展。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理学特点:

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儒学。

  2、代表: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

  3、二程思想:

①核心思想: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认识论上,提出“格物致知”,主张外在的探求。

  4、朱熹(

  1)思想主张: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三纲五常(

  2)朱熹的影响:

①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4、共同影响:

他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其《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实例: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实例: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经济: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强化并走向腐朽。

阶级:

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反封建。

思想:

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等扼杀个性,摧残思想。

②他的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

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南宋的陆九渊:

“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反省内心。

明朝中期儒学代表人物,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

2/1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类别

四大发明

成果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综述

地位及意义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时,火药广泛使用;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衰落;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宋代,出现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

推动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二、其他科技成就数学:

数学:

  1)数学成就①西汉:

《周髀算经》,成就:

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五百年。

②东汉的《九章算术》。

成就:

十进位值记数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马克思说它是“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意义: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③南朝:

祖冲之,圆周率。

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年。

  2)计算工具早期是算筹,后演变成算盘。

明代之后,算盘完全取代算筹。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天文学:

天文学:

战国时,天文学家石申,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的位置。

石申的原著《天文》已经失传,后人整理有《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1)汉武帝时已使用浑仪观测天象,是望远镜发明之前世界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简仪,精密度大大提高。

  2)历法成就:

①夏朝:

《夏小正》,商朝改为“殷历”,其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沿用至今、历史最长的纪日方法。

②元代:

郭守敬《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其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农书: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农书: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主要记录北方东汉以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元朝王祯的《农书》、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医药:

  1)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医药:

  2)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和张仲景同时期的华佗“麻沸散”唐朝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备急千金要方》;,。

  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3/1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诗经和楚辞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原始歌谣,后发展出独立的诗歌。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为民间歌谣。

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基础。

  2、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又称“骚体”。

诗篇以《离骚》最为有名,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汉赋和唐诗

  1、汉赋:

  1)特点:

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代表:

西汉以气势恢宏,华美,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东汉以抒情为主,代表张衡《二京赋》等。

  2、唐诗:

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为诗歌发展创造了条件。

时期初唐人物王勃陈子昂高适岑参盛唐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杜牧晚唐李商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石壕吏》等三史三别。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南春》《爱情诗尤为著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名篇、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登幽州台歌》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备注初唐四杰之一反映社会现实,雄健边塞诗人山水诗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现实主义诗人,诗圣”其诗被称为“。

“诗史”。

强调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

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

三、宋词、元曲

  1、宋词:

  1)词起源于唐代,宋代称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2)宋词繁荣的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代表人物词人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

-

4/13

名句、名篇《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他扩大了词的境界,也为元曲发展开启了门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声声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北宋婉约派

备注

北宋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两宋之际婉约派的代表

婉约词: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以豪放为主,婉约词也不少。

散曲成就:

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四、明清小说

  1、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说话人的话本创作,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明清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小说。

  2、代表作品:

书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时间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清朝清朝清朝中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世界有重要地位。

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讽刺小说文言短篇小说集价值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书法艺术发展

  1、汉字起源和演变:

起演源: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图画文字”。

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变:

总趋势由繁到简隶楷阶段——正式书体:

隶书(盛行汉代)、楷书;还出现了辅助书体:

草书和行书。

  2、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为界限)第一阶段魏晋前为“自发阶段”(重实用功能)第二阶段魏晋以后“自觉阶段”(隶楷草行书法艺术化,重审美功能)A.楷书艺术:

发展情况始于东汉,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盛行于隋唐,唐朝楷书步入盛世。

代表: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特点: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有实用价值。

B.草书艺术:

起源于东汉,成熟于东晋。

特点: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代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C.行书艺术:

东汉到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代表:

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至文稿》(天下第二行书)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1、起源:

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演变、特点、代表:

①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代表作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②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代表作: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总结出绘画理论。

代表: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④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继承魏晋以来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代表: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善人物(含宗

5/13

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教画)人称“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⑤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同时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全面发展。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⑥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强调个性,借物抒情,写意。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写意画精品:

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三、戏曲

  1、戏曲的演变: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出现了优伶;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明朝时形成的昆曲,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代表作品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代朱素臣的《十五贯》,。

  2、京剧(

  1)形成及条件①清朝前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成为各种剧种竞争的场所。

②乾隆末年:

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③道光年间:

湖北汉剧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兼收昆曲、秦腔以及民间小调形成新剧种“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②清朝京剧逐渐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

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

  3)著名艺人:

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4)京剧表演特色: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管弦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戏曲歌舞并重,唱念做打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体系,被称为“国粹”。

  3、其他的地方戏:

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地方戏,如:

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评戏等。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器物)

  1、历史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③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倡导者(

  1)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各国律例》、。

  2)魏源:

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作用: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器物)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形势。

  2、代表: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纲常名教;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思想,1861年冯桂芬《校?

庐抗议》初步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

  4、目的:

挽救清政府统治

  5、实践:

19世纪

  60-90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1)内容(工业、教育、海军);评价(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2)结果:

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思想失去原有意义。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制度)

  1、早期维新派:

王韬、郑观应

第6页共13页

  1)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时间:

19世纪60年代以后(

  3)主张:

经济上,主张工商业、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4)局限: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维新派:

康、梁、严复(

  1)代表人物①康有为:

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孔子改制考》中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理论。

思想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抨击封建顽固势力。

②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文教制度。

③严复:

编译赫胥黎的进化论著作,取名为《天演论》;还提出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2)实践: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

  98.

  6-

  9)①开始: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②结果:

失败。

③意义: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起到了思想启蒙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爱国启蒙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历史背景: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政治: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实行专制,准备复辟帝制。

思想文化: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但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遭抨击。

(直接原因)

  2、兴起概况:

  1)标志:

19

  15.

  9,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主要阵地:

《新青年》《青年杂志》第二期起改为《新青年》()活动基地:

北大(主要原因: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方针,推动新思想在北大传播。

)(

  4)口号:

“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二、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1、前期(核心是提倡民主与科学)。

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1)提倡民主(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与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文学革命的开始:

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②典范:

鲁迅《狂人日记》(最早)《孔乙己》、。

把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实质:

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第7页共13页

  2、进步性:

动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解放了人们思想,民主和科学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

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片面性。

四、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

  1、首倡: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