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233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docx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汇总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联动评估模型

税收风险预警识别模型的设立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和税收执法与管理风险的探索。

区局在探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构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联动评估模型,以期推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体化”关联管理和纳税评估。

第一部分模型介绍

(一)、基本概念:

“两税联评”是指利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种间的关联性,综合运用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两税”的纳税申报情况实施的综合性评估工作。

(二)、应用要点:

“两税”联评通过对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简称“两税”)进行假设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两税进行联动评估分析研究。

对纳税人海量数据分析,以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法律规章的合规性为基础,尝试利用风险预警的相关方法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三)、设计目的:

“两税”联评模型的依据是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税基间存在的关联性。

在方法的选择上首先考虑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通过了解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联系并进行联动评估分析,找出企业税务中存在的问题,有无偷漏税。

(四)、联评对象:

“两税”联评对象为“两税”均由国税负责征管的纳税人。

“两税”联评主要是由综合管理部门根据CTAIS系统、利用SQL语句查询指标等预警信息,确定“两税”联评对象,报市局下达任务,交税源管理部门实施纳税评估。

在已进行的单税种评估中,如发现问题有可能涉及另一税种的应将其追加为联评对象。

(五)联评方法:

“两税”联评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对比分析法。

将纳税人“两税”数据进行逻辑比对,分析判断数据差异,主要用于“两税”申报销售收入的对比分析、“两税”税负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等。

二是趋势分析法。

将纳税人连续若干期的“两税”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得出各税种的增减变化方向与幅度,对两者的变动趋势进行同步对比,评估其变化是否合理,主要用于进项抵扣金额与销售成本的变动、“两税”应纳税额变动等指标的对比分析。

三是关联分析法。

该法分别将纳税人“两税”互相关联的项目进行判断是否合理,主要用于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捐赠支出、红字发票等项目的评估分析。

在运用上述方法实施两税联评时,应在分税种的纳税评估基础上,利用掌握的各类涉税信息,考虑企业纵向历史数据与横向同行业数据的分析,综合应用各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估分析深度与准确性。

评估人员应将联评分析的情况,在《纳税评估工作底稿》中详细记录。

第二部份、预警指标和基本模型:

一、预警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数据项

计算公式:

指标口径解释:

指标间预警值:

1、增值税税负与所得税负担率配比值:

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税负和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减基本平行。

如:

增值税税负畸高、企业所得税畸低,反过来增值税偏低,所得税交得多,都背离的现状。

指标值=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值税越大,那么企业所得税也越大。

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税负偏低或亏损异常预警:

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隐患,可能存在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配比预警值:

大于0.2

2、税负率:

计算并发现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是否正常。

评估所属期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货物销售额合计×100%。

将测算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与本市、本县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相比,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为异常。

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为异常。

3、税负变动差异:

分析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是否存在异常。

税负率差异幅度=(某企业税负率-某企业上年税负率)/某企业上年税负率)×100%

将测算的企业增值税税负率与上年同期税负率相比。

计算出差异幅度。

税负率差异幅度大于或低于30%,则提示税负变动异常。

4、应纳税额和应税销售收入增长差异:

分析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变动率的差异幅度是否存在异常超过设定的,应纳税额与营业收入增减不同步,存在少缴税款可能

应纳税额和应税销售收入增长差异率=应纳税额增长率/应税销售收入增长率*100%。

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应税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应税销售收入-基期应税销售收入}÷基期应税销售收入×100%。

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变动率与应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

配比预警值:

低于50%,属于异常。

5、销售收入比对差异:

通过分析纳税人一定时期相关资金流转状况,评价纳税人当期申报信息的真实性。

以评估所属期申报主表销售额与资产负债表期末减期初应收和应付。

全部销售额与负债表期末减期初应收或应付进行比较,

如收入小于应收或应付额,则提示该企业申报肯定异常。

如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存在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6、销售额变动率:

分析纳税人有无实现销售未计销售收入现象。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企业收入变化较大的企业可能存在收入项目核算不准的风险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

配比预警值:

收入变动率>=0.5。

7、销售毛利率:

以评估所属期申报主表销售额与损益表销售成本进行计算。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通过对企业销售毛利率进行纵向比较,结合和同行业销售毛利率进行比较,对企业收入销售毛利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

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平均毛率若销售毛利率。

8、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额:

问题指向:

所得税申报收入小于流转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收入未申报等问题

计算公式:

指标值=流转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

企业所得税全年收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全部销售额进行比较,如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全部销售额,则提示该企业申报异常。

所得税收入大于流转税申报收入还需具体分析。

9、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

问题指向:

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是成正比。

指标值=销售收入与存货的配比率=本期存货期末余额÷(本期累计销售收入÷期间数)

收入与资产配比如果超过3,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隐匿销售额嫌疑。

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10、预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占比率:

分析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

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如果配比率超过10,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虚开、虚增销售额嫌疑。

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11、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分析

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与销项税额变动率,应大慨相同。

计算公式:

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

进项与销项配比预警值:

10%。

12、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分析

计算并发现纳税人的所得税贡献率是否异常

计算公式:

指标值=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是反映应纳所得税额占利润的比重。

按行业排序选取低于同行业所得税贡献率为异常。

13、连续三年亏损企业:

统计连续三年亏损企业

评估所属期(以前连续三个年度)各年所得税申报主表利润总额小于等于零。

连续三年纳税调整后的所得额进行数据纵向的比较,提示企业长期亏损的不缴税款风险。

可能存在人为少计收入或虚增成本费用的问题

无特殊情况常亏不到连续亏损企业异常。

14、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分析

问题指向:

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指标值=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本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期间费用期末值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与费用配比:

根据纳税人的当期经营费用支出情况,与同行业经营费用与应税销售额配比情况对比分析,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无不计或少计销售问题。

预警值:

1

15、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分析

问题指向:

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计算公式:

指标值=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期末值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上期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值

收入与成本配比:

根据纳税人的当期成本支出情况,与同行业成本与营业收入配比情况对比分析,可以分析其合理性及有无不计或少计销售问题。

预警值:

1

16、其它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率

分析纳税人其它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情况。

其它应收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其它应收账款)÷期初其它应收(付)账款×100%。

往来帐户余额异常预警:

应收帐款余额、预付帐款余额、应付帐款余额、预收帐款余额四项。

配比预警值:

变动率>=0.5。

17、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异常分析

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有变动情况。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变动率>=50%可能存在营业成本较大虚增或虚减项目,或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

预警值:

>=50%

18、期间费用变动率

以)期间费用变动率发现纳税人不合规费用问题。

(1)期间费用变动率=(本期主营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100%。

排查偏离行业费用均值较大的企业,可能存在核算不准确的风险。

期间费用变动率预警值:

>=50%

19、收入与流动资产配比分析

以纳税人收入与流动资产变动情况,反映了企业的是否少计收入。

计算公式:

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的配比率=本期累计销售收入÷(本期货币资金期末余额+本期存货期末余额)。

收入与流动资产配比:

该指标如大于预警值10,视为不正常。

如果配比率超过10,则提示销售额申报异常,有虚开、虚增销售额嫌疑。

20、营业收入增长而利润总额下降分析

2、问题指向:

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计算公式:

差异率=利润总额降低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利润总额降低率=(去年利润总额-当年利润总额)/去年利润总额

营业收入增长率=(当年营业收入-去年营业收入)/去年营业收入。

纳税人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发现纳税人销售未计收入嫌疑。

(预警值:

1

21、年报无纳税调整(年报)

是指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无任何调整项目

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

年报无纳税调整预警:

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异常。

年度申报纳税调整为零,可能存在申报不实。

22、所得税负担率:

所得税负担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

差异率=(负担率-行业负担率预警值)/行业负担率预警值。

所得税负担率偏低预警:

测算的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与本市、本区同行业平均负担率相比,低于同行业平均负担率为异常。

负担率低于行业预警值10%以上的。

二、基本分析模型:

(一)增值税税负率与毛利率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

(2)和(7),及SQL语句查询。

2.分析目的。

评估是否有隐瞒收入、虚抵进项和多摊成本等问题。

3.评估模型。

当税负率或毛利率分别超过预警值上下20%时开展纳税评估。

4.评估原理。

增值税税负率和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趋向应一致。

当税负率同比持平或上升而毛利率下降时,需看企业是否有虚摊成本的现象,实地核查并重点审核企业的“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看企业是否将未取得发票的外购项目作了税前扣除。

当毛利率同比持平或上升而税负率下降时,需看企业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的现象,实地核查并重点审核企业的“往来”科目的贷方余额,看企业是否有挂记销售的情况;审核科目,看有无外购抵扣项目用于非应税项目的情况;核实企业的库存商品和现金日记账,看账实是否相符。

(二)增值税税负率与工业增加值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3)和(16)(18),及SQL语句查询的指标。

2.分析目的。

对比分析增值税税负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

3.评估模型。

工业增加值=工资+折旧+利润+税金;增值税税负率理论值=工业增加值×增值税适用税率÷主营业务收入×100%。

4.评估原理。

当增值税税负率理论值与实际值差距超过预警值(一般为20%)时,首先应实地核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及期间费用的红字,看有无少计增值税收入的问题;其次应核实企业成本结转是否属实,是否任意改变存货计价方式,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利润情况,重点关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最后应结合对往来项目的变动分析,核实企业存货项目是否属实。

(三)进项抵扣金额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同步性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11)和(17)和SQL语句查询值。

2.分析目的。

评估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与企业所得税成本扣除是否匹配。

3.评估模型。

进项抵扣金额变动率=(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数-上年同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数)÷上年同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数×100%;销售商品成本变动率=(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数-上年同期商品成本数)÷上年同期销售商品成本数×100%;评估指标比率=进项抵扣金额变动率/销售商品成本变动率。

4.评估原理。

当评估指标比率在0.8~1.0之间时,判断进项扣除金额与销售成本变动基本同步,属于正常情况;当比率在0.5~0.8或1.0~2.0之间时,虽然进项扣除金额与销售成本变动方向一致,但变动幅度相差较大,应实地核查纳税人的存货、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等的变化与评估指标比率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同时看企业结转成本的计价方法是否发生变化,进而综合判断两者变动是否同步;当计算的评估指标比率小于0,进项扣除金额与销售成本变动方向相反,可判断两者变动存在异常情况。

(四)“两税”应纳税额变动对比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

(1)和(4)和SQL语句查询值。

2.分析目的。

评估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增减变化是否同步。

3.评估模型。

增值税应纳税额变动率=(本年增值税应纳税额-上年增值税应纳税额)÷上年增值税应纳税额×100%;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变动率=(本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上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上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100%;“两税”应纳税额弹性系数=增值税应纳税额变动率÷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变动率评估指标=“两税”应纳税额弹性系数×增加值利润比。

评估指标在[1,1.2]区间时,判断“两税”的应纳税额变动同步,属于正常情况;在[0.5,1]或[1.2,2]区间时,判断“两税”的应纳税额变动方向一致,但变动幅度相差较大,应进一步分析纳税人存货项目的变化、固定资“两税”应纳税额变动是否同步;评估指标小于0,“两税”的应纳税额变动方向相反,判断“两税”的应纳税额变动存在异常情况。

(五)存货周转率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9)和(19)和SQL语句查询值。

2.分析目的。

运用该项指标,主要是为了评估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问题。

3.评估模型。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标准值参考范围:

3~4次/年。

4.评估原理。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销售收入等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指标。

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额却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但该指标并不绝对,使用时应结合销售收入变动率和销售利润率进行分析。

(六)往来账款监控分析:

1.数据来源:

CTAIS系统中的“两税”申报表、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10)和(16)和SQL语句查询值。

2.分析目的。

通过分析纳税人一定时期相关资金流转状况,评价纳税人当期申报信息的真实性。

3.评估模型。

当期资产类(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现金+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当期收入(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

(1)如果资产类小于收入类,可能存在纳税人前期预收账款在本期发出货物实现收入,也可能存在纳税人发出货物后,购买方用货物抵顶欠款,纳税人基本上不会存在偷税问题;如果资产类大于收入类,则企业存在偷税的可能性较大。

(2)对资产类各科目摘要栏内容进行分析,对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的部分予以剔除,如“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科目中的转让不动产、无形资产收入及代垫包装费、代垫运杂费等,“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中的预收货款、收回应收账款等。

(3)对企业的“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营业外支出”等会计科目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发出商品不作销售处理而直接冲减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或有用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抵顶债务不作销售收入处理而直接冲减应付账款,或有视同销售行为而故意不计、少计销项税额等问题。

(七)、两税申报表数据的分析:

⑴、数据来源: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报资料“损益表”、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八项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额和SQL语句查询值。

⑵、分析目的:

查询企业所得税全年收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全部销售额的真实性,评估所得税季度预申报数据的真实性。

⑶、分析方法:

一是将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全年收入减年度12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全部收入,二是将季末增值税申报附报资料“损益表”第15行本年累计数(或财务报表“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第1行金额进行比对,判断所得税季度预申报数据是否真实及全年申报收入的真实性。

(八)、捐赠支出的结构分析。

⑴、数据来源: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八、财务报表。

利用上述预警指标(21)和SQL语句查询值。

⑵、分析目的:

评估实物捐赠是否申报缴纳增值税。

⑶、分析方法:

根据非货币性捐赠支出的发生额,判断纳税人是否以自产或购进货物等对外捐赠,是否缴纳增值税。

(九)进项税额转出项目的分析。

⑴、数据来源: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第15栏“非应税项目用”和第16栏“非正常损失”数据。

⑵、分析目的:

评估进项税额转出有关项目的所得税处理是否正确。

⑶、分析方法:

分析企业用于固定资产建设(改良)支出、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是否挤占了生产、经营成本;分析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是否按规定履行了财产损失报批手续。

(十)对外投资与利润分配分析。

⑴、数据来源: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与附表五、财务报表。

⑵、分析目的:

评估以非货币形式对外投资或利润分配的增值税缴纳情况。

⑶、分析方法:

非货币形式对外投资额=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第7栏合计数(本年-上年)-现金流量表“投资所支付现金”项目金额非货币形式利润分配额=利润分配表“应付普通股股利”本年数-资产负债表“应付股利”(期末数-期初数)-(现金流量表“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金额-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四第5行本期发生数)对非货币形式对外投资、利润分配的金额大于0情况,应进一步分析投资或分配形式是否为货物、原材料、其他实物资产等,是否申报缴纳增值税。

第三部份、风险排序。

一、“两税”模型各评估指标计分

(1)、增值税税负率与毛利率对比分析12分

(2)、增值税税负率与工业增加值对比分析12分

(3)、进项抵扣金额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同步性对比分析12分

(4)、“两税”应纳税额变动对比分析12分

(5)、存货周转率分析10分

(6)、往来账款监控分析:

10分

(7)、两税申报表数据的分析:

8分

(8)、捐赠支出的结构分析:

8分

(9)进项税额转出项目的分析:

8分

(10)对外投资与利润分配分析:

8分

二、计算各企业总分值。

先按照指标体系计算出某纳税人每项指标的数值,然后根据计算的数值与预警值的偏离程度来确定该项指标的得分,再将各指标分值汇总,即为该纳税人总得分。

本模型尝试按预警值和偏差度确定分值区间,多指标综合评分。

按疑点企业相对数确定行业;按行业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各项风险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赋予权值。

权值用数字进行量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各项指标权值之和为100分。

纳税人风险评价积分M=∑指标权重×单项积分,风险评价积分越高,风险度越大。

第四部份、“两税”联评,应用效果。

实践表明,“两税”联评,这种评估模型效果显著。

如区局对某公司的纳税评估即很能说明问题。

今年5月,区局通过风险监控“两税”联评,通过模型发现该企业2015年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增减变化不同步,往来账款分析异常,增值税税负畸高,(税负率6%、)而企业所得税畸低(亏损),于是区局将该企业上报市局,作为第二季度的风险应对企业,管理三科接到评估通知后,疑点分析,实地核查,评估人员最终证实,该公司通过虚增成本,少缴企业所得税1187万元。

总的来看,“两税”联评,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节约减负,税源监控更明晰。

上述的风险指标模型设计方式现实可靠,任何一个基层税务机关只要对所掌握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数据间的勾稽关系,评估效率明显提高。

风险监控理念先进,监控目标更明确。

这种先通过模型,找寻风险点,再按照风险等级管理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思路,与国际上先进的税收审计理念一致。

“两税”联评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将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紧密联系,形成了征、管、查相互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提高了税源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区局已通过这种方式发现税收风险疑点605个,完成165个风险疑点的排查,督促纳税人自查补税3800多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