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172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docx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优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探化作业设计素质教育

  人们知道,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合理的设计就不能施工,否则,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与此相似,对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作业设计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因为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通过作业,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有助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关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虽然已经破题,但是尚不够深入和全面,这主要表现在:

感性的经验谈得多一些,而理性的思考相对不足;零星的感悟谈得多一些,而系统的论述相对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作业设计的意义认识不足,又缺乏有效的作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作业设计常常不理想。

这种局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

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作业数量与质量反差巨大。

许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生平日课外作业总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然而很多学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远远突破了规定,铺天盖地的语文作业压得学生疲于应付,难于招架。

同时,语文作业还存在着质量偏低的问题。

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六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着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六是形式不活,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量过大,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小学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

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3.《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制订出来,新课标的出台吹响了课程改革的号角。

在新课标中出现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其基本精神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必将产生新的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改革必将掀起新的高潮,这就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地发展”的人,认为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其中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强调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认为主动性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学只有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将知识内化,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才能求得主动发展。

  2.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面向”进一步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就要求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工作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3.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4.关于“优化”的理论依据。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这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并从现代哲学关于联系的学说出发,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之间的联系,认为在整个活动中,相互影响的联系有着决定的作用。

他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体现了整体性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

  作业设计(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

  三、研究过程及主要结论

  

(一)研究过程

  笔者于2001年底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期间,选择了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研究方案,写出开题报告,得到导师认可。

回校后,从2002年2月至6月,用了一学期的时间对该课题进行实践研究。

边实践,边调整,边总结。

通过访谈的形式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收集、分析有关信息,了解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来验证研究的初步效果。

  

(二)主要结论

  1.优化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当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即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顺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转变。

这对于语文作业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业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具体的讲,优化语文作业设计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系统性原则

  合理构建小学语文作业的结构体系,是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根据系统原理,合理的结构体系首先应是目的同一的体系。

同一的目的是系统的统帅和灵魂。

对于小学语文作业各个板块和训练点来说,其同一的目的就是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因此,作业设计需要以课标为准绳,依据课标对作业体系进行定向和控制。

其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整体协调的体系。

任何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诸元素相互协调、动态平衡是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

小学语文作业的各大板块,如“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各个训练点,如“识字与写字”里的汉字结构、查字典、正音、写字等,都应统筹兼顾,形成合理的比例和序列。

再次,合理的结构体系应是开放的体系。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都会与系统之外的事物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样,小学语文作业结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也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⑵.主体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因为无论是知识向技能、智力的转化,还是知识向思想观点的转化,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

发挥主体性,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

作业的宗旨要明确,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业的难易要适度,有利于实现由前一个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向后一个发展水平(或称“最近发展区”)的转变,能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情感愉悦。

作业的形式要活泼,能让学生一见作业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要充分发挥反馈在强化动机方面的作用,多设计一些反馈性作业。

其次,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存在着个别差异。

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心中有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上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⑶.启发性原则

  课标中强调指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思维形式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如独立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亦已有所发展。

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中死记硬背、照抄的机械性作业占有相当的比例。

这类机械性作业虽不能说一无是处,但比重过大,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了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小学语文作业应当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性,增强启发性。

设计的作业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创造性。

  ⑷.渗透性原则

  小学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首先是由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材本身广泛地涉及思想品德、自然、社会、历史、地理、劳动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

正因为如此,课标中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再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小学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在运用渗透性原则时,还应当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渗透而不庖代。

语文学科终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身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语文作业无论渗透什么内容,都不能偏离语言文字训练这根主线。

二是有机而不牵强。

这种渗透应是自然而然的,能够为学生顺利接受的。

  ⑸.效益性原则

  物质资料的生产十分讲究投入与产出,学生作业也应该讲究效率。

诚然,学生作业需要一定量的投入,没有一定量的投入,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消化,也就无法实现知识向技能、智力的发展和转化。

但是,语文作业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依靠“题海战术”,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走向事物的反面。

再者,小学语文作业总量的畸形膨胀也会阻碍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

因此,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就成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语文学科内部来看,除了语文课外作业,还有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然而,课外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作业负担过重,势必对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形成巨大的冲击。

再从小学教育的全局来看,课改后的小学课程体系,学科课程门类众多,活动课程异彩纷呈,环境课程亟待开发。

这一切客观上已经不容许小学语文作业无限制地膨胀。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当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掘,坚持效益至上,以质取胜,在确保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作业总量。

  2.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⑴.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

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

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1)观察性的,如:

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

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

(2)兴趣性的,如:

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

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

“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

(3)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

(4)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再比如学了古诗后,模仿原作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的押韵、对称,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学了《长江三峡》,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课文插图,变文字为画面,使学生学得更活更实;学了《五彩池》,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读比赛;还有的同学对课文《田忌赛马》进行了改编,合作表演了一段小品。

另外,还可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愿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问候的信等。

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总之,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既促进读写结合,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⑵.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

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

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古诗《江雪》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身垂钓的冷清景象;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

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想象文,学完了《画杨桃》后,可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某一个人或某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点写下来;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再比如,学了修改病句,可设计趣味游戏题:

学生扮演医生,给“病人”写诊断书,开处方,动手术;学了直述句改转述句,可设计打电话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人、听电话人、转述电话人,练习转述别人的谈话。

  ⑶.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

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

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

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

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

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

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

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但学习能力的先天差异并非一成不变。

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经过努力,这种差异也是可以改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比如,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如学了《长江三峡》一课,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①.辨字组词:

撕()旋()涡()

  嘶()漩()窝()

  ②.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

刀砍剑劈嘶鸣吼叫东闯西撞

  ③.摘录文中你认为三峡风光很壮美的句子。

  ④.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创作一幅三峡的山水画。

  ⑤.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⑥.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三峡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

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此外,年龄的差异对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层次化作业设计。

如小学阶段的儿童概念化形式过程为: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的实物概念受词所含的直观特征以及事物的实际用处所支配,难以理解事物的抽象本质;到三、四年级,儿童的概念和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既能摆脱被感知的直观特征,又能开始揭示一般的本质特征;到五年级才开始向更高水平发展。

作业设计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循序渐进提出不同要求。

如:

写读书笔记,一、二年级以摘抄为主,三、四年级以概述为主,五、六年级以谈感受为主。

  ⑷.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①课内外联系。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

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

学了《赵州桥》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去找一找我们国家的一些古老的桥梁与赵州桥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还让学生找一找现代的桥,如城市的立交桥、上海的杨浦大桥的有关资料。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而且也知道了现代桥梁的先进性、多用性、科技性,扩展了知识范围。

  ②学科间融合。

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鸬鹚》一课第一段非常优美,根据内容画一幅画:

夕阳、垂柳、稻田、小船、渔人、鸬鹚。

这样作画,其实就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画好了,也就能背出来了;让学生去认识、采集各种树叶,自己创意制作一幅树叶画,再叙述图意或讲讲画里的故事,综合运用自然、美术、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操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在希望的田野上》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自编舞蹈跳一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课文内容。

课后,再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赏析歌词,欣赏旋律。

另外,有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算一算,运用自然常识动手做一做实验,还可以把阅读同科技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写观察日记同航模、饲养、天文、地理、劳动等结合起来。

  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校内外沟通。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成“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布置学生从广播中、电视上、报刊里和街头上搜集广告用语,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让学生到花园中、公园里、街头上去摘抄文明警示语,自己也写上几句类似的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圃中,挂在本班分包的小树上。

  ④设计“大作业”。

“大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小学语文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写“论文”。

这类作业涉及面广,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

  四、课题实施的初步效果及反思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验证实验效果,我对实验班的学生家长做了“作业形式和内容改革前后的对比问卷调查”。

选取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考虑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更多地是在家中进行,学生家长对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态度及自由时间的支配情况了如指掌,家长对学校所留作业的合理程度也有实际的体会,而教师了解更多的只是作业结果的质量。

  调查问卷共52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近97%。

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

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9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

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

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

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

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

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

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小升初考试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

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