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866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docx

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家园

教材编写说明

本单元是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学习的第一综合探究单元,是综合了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两个领域知识的综合单元。

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

“15.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16.1-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16.1-2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科学探究目标是:

“在教师指导下,能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探究目标重点对“表达交流”要素进行训练,是二年级探究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科学态度目标包括: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STSE目标包括: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围绕以上目标,教材设计了《荒岛生存》《我们的小船》《我们的家园》三个主题活动。

本单元作为二年级下册第一综合探究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这一大概念,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从而为中年级学习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土壤、矿产等知识建立基础。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作为这一单元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

但是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发现生活离不开动植物这一概念,区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也就不难了。

第一课《荒岛生存》。

漫画故事阅读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阅读荒岛生存连环画——《野外生存夏令营开始招生了!

》说一说我们在人烟稀少的孤岛上,可以怎样利用岛上的资源生存下来,引导学生从漫画中搜集信息,并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发现野外生存离不开动植物资源,比如靠采摘树上的野果和地上的野菜、捕捉水中小鱼小虾来充饥,砍树建屋、造小船等也都离不开动植物。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迁移到我们现在的吃穿住行是否能离开动植物,并通过连一连生活中的物品(出示图片:

馒头-小麦;棉衣-棉花;牛奶-奶牛;书本-树木)从哪里来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现代生活同样离不开动植物,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最后设计制作爱护校园植物标牌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第二课《我们的小船》延续上一节课的故事。

荒岛上的生活新奇有趣,孩子们甚至想象能像原始人一样利用岛上资源制造一只小船来环游小岛。

当他们心中产生强烈的欲望之后,便开始讨论制作小船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从利用岛上资源造船到选择合适的材料(胡萝卜代替树干、气球代替羊皮囊、用橡皮筋和木棒做木筏等),在制作船的过程中体验设计与制作带来的乐趣。

另外通过在水池中展示模型,发现自制的小船不能很稳定地在水中航行,从而在一次次失败中感受到想象中的设计方案与现实的作品是有差距的,需要听取别人好的建议,不断地修改与完善自己的作品,感受造船未成功的挫败感的同时激起锲而不舍的精神。

本节课,借助制作小船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简单工程设计与建造的过程,同时自然地渗透人们在生活中为了生存不断地用双手将自然世界改变成人工世界,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第三课《我们的家园》从参加野外生存夏令营的学生回到学校与同学们的对话开始,通过对比现代都市生活与原始荒岛中的森林、海洋、山川、河流等,引导学生讨论野外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用到的物品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通过自己或大家的共同努力制造出来的。

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物品的调查进一步理解人工制造与自然形成的区别,建立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这一概念。

接下来的讨论交流,人们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画出自己理想的家园这两个活动,体会人工世界给人类带来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世界,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意识。

本单元设计的三节课以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贯穿,从荒岛生存到我们制作小船,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每一节课都渗透着动植物在人们生活、生存中的重要性。

另外,还设计了一次制作爱护校园植物标牌活动、一次讨论人们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画出自己理想的家园的拓展活动,建议老师们结合诸多活动,使学生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自然地将这一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表1-1第一单元框架表

单元标题

培养主线

课标题

设计意图与具体构想

科学态度目标

STSE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维度

学段目标

关系

学段目标

要素

单元目标

领域

学习目标

我们的家园

表达交流

在教师指导下,能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地球与宇宙科学

15.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1荒岛生存

●阅读:

野外生存夏令营开始招生了!

●讨论:

我们在人烟稀少的孤岛上,准备怎样利用岛上的资源生存下来。

Ø摘树上的野果,捉水中的小鱼小虾等。

Ø记录:

(表格)从衣食住行等角度讨论如何利用岛上的自然资源而保障生存。

●表达交流:

把记录与发现说给大家听。

Ø食物来自动植物,建造房屋需要木材。

●事实证据:

说一说我们现代化生活中的物品从哪里来?

Ø出示图片:

牛奶-奶牛;馒头-小麦;衣服-棉花;书本-树木。

●表达交流:

人们的生活与动植物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无论是生活在荒岛上还是现代都市里,人们都离不开动植物。

●设计制作:

校园植物爱心标牌。

探究兴趣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技术与工程

16.1-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16.1-2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我们的小船

●引入:

连环画——制造我们的小船

●提出问题:

想一想,怎么样利用荒岛的资源造船呢?

Ø做小帆船;做独木舟;利用枯树干做木筏。

●设计:

设计一只船的模型。

提示学生注意,利用荒岛现有条件。

Ø用胡萝卜制作独木舟

Ø用气球代替羊皮制作羊皮筏

Ø用橡皮筋和木棒做木筏

●制作小船:

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表达交流:

展示模型并说一说制作的过程。

●反思:

从小船的优缺点进行作品评价。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合作分享

●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3我们的家园

●引入活动:

夏令营结束后回到校园,对小伙伴讲述夏令营生活,引发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比较。

●表达交流:

荒岛上的物品哪些是天然形成的,哪些是我们制造出来的。

●调查:

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天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出来的?

●得出结论:

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表达交流:

人们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拓展活动:

画一画我们理想的家园。

 

图2-1第一单元教学活动框图

教学准备

一、课时安排建议

表1-2第一单元课时安排建议

课题

主要活动及时间安排

建议课时

荒岛生存

阅读与讨论:

野外夏令营活动如何生存(8′)

1课时

表达交流:

人们的生活与动植物的关系(15′)

得出结论:

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7′)

设计制作:

校园植物爱心标牌(10′)

我们的小船

连环画引入:

制作我们的小船(3′)

1课时

讨论:

怎样利用荒岛资源造我们的小船(5′)

设计:

利用荒岛资源设计船的模型(12′)

制作: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船(15′)

表达交流:

描述制作船只模型的过程及展示(5′)

我们的家园

阅读:

我们回到校园给同学们讲故事(5′)

1课时

表达交流:

荒岛上自然形成与人工制作的物品(8′)

调查:

现代生活中自然形成与人工制作的物品(8′)

得出结论:

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5′)

拓展活动:

画一画理想的家园(14′)

二、教学准备提示

表1-3第一单元教学准备提示

课题

活动材料准备

教学方法准备

荒岛生存

教师准备:

彩笔、画纸、动植物爱心标牌的图片等。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

我们的小船

教师准备:

胡萝卜、竹片刀、气球、筷子、绳子、橡皮筋、小木棒、三角布、塑料泡沫等。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

我们的家园

教师准备:

彩笔、画纸等。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以野外生存夏令营故事为线索,通过阅读、讨论、调查、表达交流、制作等活动能够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等。

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实际能力,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表达交流、制作体验等活动,持续激发和保持学生想说、要说、能说的兴趣,注重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建议如下:

第一,教师要注重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故事情节为线索,形成要想生存下来和我们现代生活一样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意识。

第二,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制作材料,让每一位学生在动手活动中,经历简单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获得展示与交流的机会,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

第三,建议教师将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

第四,本单元学生探究的实验少,而阅读、观察、讨论、交流的机会多,所以建议教师要把说的权利、空间、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并引导他们体会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

1.荒岛生存

【教学要点】

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荒岛上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人类的现代生活同样离不开动植物,发现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和表格、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学习手册、彩笔、画纸、动植物爱心标牌的图片等。

(2)活动场地:

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问题链】

我们来到荒岛体验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思考怎样利用岛上资源活下来?

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物品从哪里来?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活动:

阅读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荒岛生存连环画,引出我们来到荒岛上是怎样利用岛上的资源活下来的话题。

教师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有哪些需求——在荒岛上生存,怎样利用岛上资源活下来?

(3)表达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设想。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4)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并引领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带领学生运用归纳的方法寻找人们在荒岛上生活的共同点,最后进行总结提升——在荒岛上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5)搜集资料:

现代人类的生活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现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6)迁移:

前面的学习已经帮学生了解了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关系。

然而,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却是有限的,况且生活中每天都有浪费动植物资源的现象发生,所以引领学生为校园植物制作爱心标牌尤为重要。

【表述规范】

本课中,涉及了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在荒岛上的体验说明了在荒岛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在现代生活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来自于动植物资源。

帮助学生感受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应变参考】

(1)从吃穿住行等生活现状来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新型材料住房、出行、穿衣等有了合成材料,因此学生就会出现不同意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观点。

教学时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

【拓展要点】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但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动植物资源的使用存在着巨大的浪费,其中每年340亿双一次性筷子;餐桌上的鲨鱼翅、熊掌;穿着上的皮草等极为明显。

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宣传小报。

2.我们的小船

【教学要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并制造小船。

【教学目标】

(1)能够在限定的条件下自主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

(2)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小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主制作小船,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胡萝卜、竹片刀、气球、筷子、绳子、橡皮筋、小木棒、三角布、塑料泡沫等。

(2)活动场地:

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问题链】

说一说在我们在做小船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怎样利用荒岛上的资源造船呢?

我们的设计方案可行吗?

我们的小船有哪些优点和优点?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继续阅读夏令营故事,在荒岛上生存的这段时间,一直期待着能够环游荒岛。

于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开始制造小船模型……

(2)交流讨论:

怎样利用荒岛上的资源造船呢?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要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发现并搜集需要的资料,通过比较、筛选、分析得到自己需要的重要信息,这也是探究过程的一种重要技能。

(3)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质疑,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只小船的模型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提醒学生要利用荒岛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小船的设计。

制作活动时尽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但要引导学生如何合作强调发挥个人特长,例如:

有人擅长动手制作,有人擅长绘图,有人擅长言语组织。

(3)制作小船:

根据自己的设计,学生制作小船。

(4)表达与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的模型,并把制作过程说给大家听。

(5)评价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制作的小船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并在学生间进行互评、提出建议,记录并进行修改完善。

【表述规范】

教师要注重学生描述设计方案的想法,鼓励学生能够完整地描述制作的全部过程,以及设想作品的实施效果。

【应变参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比赛,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船能够平稳地在水面上航行。

并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反思设计与制作的模型存在哪些问题,找出获胜模型的优点,以便进行自我修改与完善。

【拓展要点】

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小船进行反思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船进行改进。

也可以尝试集合多种船只的优点,从新设计并制作模型。

3.我们的家园

【教学要点】

思考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哪些物体是天然形成的,从而认识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荒岛上的物品哪些是天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引发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对比。

(2)通过调查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天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体会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特点。

(3)通过讨论“能否可以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

”这一问题,意识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培养孩子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习手册、彩笔、画纸等。

(2)活动场地:

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问题链】

(1)荒岛上哪些物品是天然形成的?

哪些物品是人工制造的?

(2)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天然形成的?

哪些是人工制造的?

【教学过程建议】

(1)阅读:

夏令营结束后回到学校与一群伙伴讲述夏令营的体验生活,引发学生对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比较。

(2)表达交流:

教师提出“荒岛上哪些物体是自然形成的?

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搜集相关信息,从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表述。

(3)调查:

教师引导学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自然形成的,哪些物品是人工制造的进行调查活动并记录下来。

(4)得出结论:

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5)表达交流: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举例说明将自然世界改造成人工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帮助学生分析人类在改造世界给自己带来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着自然世界,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护自然的意识。

(6)拓展活动:

画一画自己理想的家园。

【表述规范】

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不能说出“人工制造的人工世界”与“自然形成的自然世界”两个概念,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规范学生的用语。

【应变参考】

人工世界里学生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是人工饲养的动物和人工培育的植物,学生很难分清楚。

建议教师创设情境时尽量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但是不是家里有的例子。

例如:

河边的水草、青蛙、山边的绿树、野花等。

【拓展要点】

人工世界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舒适,但是也要强调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认识,是她们知道在改造世界的同时爱护自然资源同样至关重要。

教学充电器

一、推荐网站

中国科普网http//

学生科技网http//

大眼睛科学网http//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网http//

BBC《自然世界》系列

二、互联网检索关键词

自然世界、超级工程

三、查阅资料的途径

李和,《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自然卷》,沈阳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次印刷

教学案例

1.荒岛生存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以采摘野果和野菜、捕捉小鱼小虾充饥,砍树建屋、造船等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荒岛生存离不开动植物,然后继续引导学生迁移到我们的现代生活衣食住行同样离不开动植物,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

漫画故事阅读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阅读野外生存连环画,提出荒岛上如何生存。

学生用找一找、说一说的形式从漫画中搜集信息并记在记录单上,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讨论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树立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和表格,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彩笔、画纸、动植物爱心标牌的图片等。

(2)活动场地:

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跟随老师和夏令营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荒岛上,荒岛上景色迷人,也发生了许多新奇的事情,如:

我们可以像原始人一样住进山洞;除了搭帐篷我们还可以自己用树枝造房子等……

师:

谁能说一说在荒岛上要想生存下来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需求?

生1:

采集野果、野菜,捕捉野生小动物,解决了生活中吃的需求。

生2:

扎帐篷或者砍伐树木建造木屋,防止风吹雨淋,解决了住的需求。

生3:

利用树木造小船或者木筏,解决了出海的需求。

生4:

用树叶编织草帽,解决防晒的需求。

师:

通过自己的双手与智慧解决了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在荒岛上生存了下来。

假如我们也去荒岛体验生活,你准备怎样利用岛上的资源生存下来呢?

请将你的想法,分别按衣食住行四项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生1:

我也想摘树上的野果吃,也可以捉水中的小鱼小虾。

生2:

我可以在荒岛上找一个山洞,把帐篷扎在里面住下来。

……

师:

通过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生1:

我们可以利用岛上的动植物为我们提供食物。

生2:

不仅食物,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

生3:

荒岛上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师:

看来荒岛上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那我们现实的实际生活能离开动植物吗?

生1:

我认为可以离开,我们可以吃面条。

生2: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面条是小麦做的,也属于植物。

生3:

我认为可以离开,之前我在网上看见过说人可以吃沙土。

生4: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我们人只能吃一点点沙土,不可能一直吃沙土啊。

生5:

我认为可以离开,我看过荒野求生,人可以吃皮带。

生6: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皮带也是动物的皮做的,所以不能离开。

师:

我们的实际生活到底能不能离开动植物呢?

我们来看这些物品,你知道这些物品从哪里来的吗?

它们属于动物、植物还是其他?

生1:

衣服是由棉花制作的,棉花属于植物。

生2:

馒头是由小麦制作的,小麦属于植物。

生3:

牛奶是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奶牛属于动物。

生4:

纸张是由树木制造的,树木属于植物。

师:

现在请你思考,我们的现实生活能不能离开动植物?

生:

不能!

师:

所以说我们的现实生活同样离不开动植物。

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动植物呢?

生:

我们要保护身边的动植物,不随意践踏草坪、砍伐树木。

师:

在我们校园里就有很多植物,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来保护动植物,我们接下来给校园的植物做个爱心标牌吧!

(生活动:

制作爱心标牌。

师: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了在荒岛上生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同样离不开动植物。

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为我们校园的植物做了爱心标牌,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加爱护与珍惜我们身边的动植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在分析如何在荒岛上生存时,就已经意识到生活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需求。

当教师提出假如你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从衣食住行等角度讨论如何直接利用岛上的资源而保障生存,学生会仅限于在荒岛上生活的方法,思维没有打开。

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岛上所有的资源。

其中人们的现代生活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认知更加完整。

【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的提示较多,是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

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资源(如植物被加工的过程),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2.我们的小船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第二课《我们的小船》延续上一节课的故事,同学在荒岛夏令营生活总想着做一只小船或者木筏,想象着划着自己建造的小船在海边航行。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都有着自己制造小船的强烈欲望,而且他们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出多种造船方案(准备单元中有制造气垫船模型的经验),而且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用胡萝卜代替树干制作独木舟,用橡皮筋和木棒代替藤条制作小木筏等进行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